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对我国影响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对我国影响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对我国影响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对我国影响

伦理学读书笔记

陈红旭213030506002 笔记结构;

一,对严复进化论伦理思想的总结

二,进化论伦理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影响

一,对严复进化论伦理思想的总结

严复,字又陵,福建侯官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严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严复所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特殊历史时期,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著作,力图在西方寻求到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他翻译了许多西方著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思想介绍到中国,在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严复本人受西学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这一点集中地反映在严复的进化论伦理思想中。

(一)进化论的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

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是一部关于进化论思想的代表作。严复根据这本书翻译完成了《天演论》,这是严复进化论伦理思想形成的标志。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中,赫胥黎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自然历史演变的一个重要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然而赫胥黎却认为这一法则仅适用于自然历史领域,人类社会发展所遵循的是人类自身所特有的伦理法则。严复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界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遵循的普遍规律。这正是严复进化论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的这一思想是同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分不开的。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列强入侵、国家四分五裂、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在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在努力寻求一条挽救民族灭亡的救国之路。严复翻译《天演论》绝不是仅仅想对这部书作一般的自然科学介绍,而是希望通过介绍进化论“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自然法则来告诫每一个中国人:如果我们再不奋发图强,改变落后、被动挨打的劣势,那么中国就很有可能成为这一自然法则的验证者。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因此,要究其翻译这本书的思想本质,乃是出自严复深厚的民族情感、忧患意识和爱国思想。

那么中国到底“劣”在何处?西方到底“优”在何处?这是严复进化论伦理思想中首先涉及到的问题,其实质是对西方的重新认识和对中国自身的沉重反思,尤其是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在这方面,他接受了斯宾塞的思想。1861年,斯宾塞出版了《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一书,提出了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所决定的,其主要包括“血气体力”、“聪明智慧”、“德行仁义”,即力、智、德三个方面。严复认为中国国民素质低下,关键在于力、智、德之不如人,而这三个方面的强胜劣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说:“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人欲图存,必用才力心思,以与是妨生者为斗,负者日退而胜者日昌,胜者非他,智德力三者皆大是耳。严复由此提出了改造中国人

的国民性,重塑国民人格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三民”主张,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这样严复有机地将进化论的自然法则运用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领域,并形成了其独特的以“三民”主张为核心,以倡导西学、道德重建、人格重塑为实质内容,以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进化论伦理思想。

(二)剖析国民人格,批判封建道德

严复在剖析国民人格时,对中国国民劣根性进行了反思,对造成国民劣根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道德进行了尖锐批判。

严复认为,中国国民劣根性首先表现在国民的“奴性”上。中国人奴性之缘由,出自于中国封建千百年来的宗法等级观念。“中国自秦以来,大抵皆以奴虏待吾民。”然而,可悲的是不仅统治者“以奴待民”,而且“民亦以奴虏自待”。中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中国人“奴性”形成的罪魁祸首。

劣根之二在于“民愚”。民愚的根源在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整个都奉行愚民政策。严复认为中国当前之急,在于“治贫、治弱、治愚”,而三者之中尤以治愚为最急。1902年,严复在《外交报》撰文指出:“有一道于此,致吾于愚矣,且由愚而得贫弱,虽出父祖之辈,君师之严,犹将弃之。”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

劣根之三在于“德败”。严复沉重地指出,中国之道德风气,已堕落到足以亡国灭种的地步。最突出地表现在“顾私而忘公”。他写道:“善夫!姚郎中之言曰:“也固有宁视其国之危亡,不以易其一身一瞬之富贵。故推鄙夫之心固若曰:危亡危亡,尚不可知;即或危亡,天下共之……,故其端起于士大夫之估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严复直接将“德败”的原因归结于封建宗法制度,他指出:“民所恤私之恤者,法制教化使之然也。对于社会道德沦丧,严复忧心忡忡地指出:“夫社会之所以社会者,正恃有天理耳!正持有人伦耳!天理亡,人伦堕,则社会将散,教则他族得以压御之,虽有健者,不能自脱也。

劣根之四在于“尚权”。严复认为中国封建统治所奉行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的腐朽制度。他说:“中国自古至今,所谓教育者,一语尽之曰:学古入官已耳!一夫使一国之民,二千余年,非志功名则不必学,而学者不过词章,词章极功,不逾中式,揣摩迎合以得为二则何怪学成之后,尽成妇隶之才。因而在中国求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和真理,而在于入仕为官。为了做官可以不择手段,如在考场上“通关节、顶替、请枪、联号诸寡廉鲜耻之尤”。一旦做官之后,便以“巧宦为宗风,以趋时为秘诀。因此,严复认为八股取士的教育制度,不仅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堕落,而且也是中国科学不兴、国弱民衰的直接原因。

劣根之五在于“崇古”。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具有强大的内聚力。然而千百年的历史沉积,也使中国人养成了因循守旧,喜好“以古为宗”,普遍烙守“数千年前人所定之章程的传统”。尤其是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观念在中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使得中国长期以来妄自尊大、因循守旧、盲目排外,这是中国在近代落伍的直接原因。严复尖锐地指出,封建统治者所极力维护的“礼”和他们大肆宣扬的“纲纪”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道德学说;孔孟的“诗书礼乐之教”是使中国不能自存的“亡国之教”。因而严复主张弃古从今,以西方的新学代替封建旧学,以新道德代替旧道德,对中国人的国民性进行彻底的改造。

(三)“倡导西学、道德重建、人格重塑”的提高国民素质计划

严复认为,中国要避免亡国灭种,当务之急在于通过“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来摈除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进行道德重建和人格重塑。

首先要摈除中国人“奴性”之劣根,倡导“自由、平等”之精神。在“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旧观念下,百姓不是国家的主人,因而,他们也就没有国家责任心,民族责任感,这正是中国人“恤私忘公”德性之由来。自由、平等观念的确定,其意义在于对个人独立人格的承认,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之主人,只有去掉了“奴性”才能“进吾民之德,于以同力合志,联一气而御外仇”,“而赴公战如私仇者”。

其次是要为中国人治愚疗愚,而治愚疗愚之良方就在于要“倡西学、开民智”。封建传统的礼教旧学、传统的科举取士制度,使得中国人变得愚昧无知,使得今日之中国“力、智、德”均不如人,故国之衰可知也。严复认为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一个办法:“有一道于此,是以愈愚矣,且由是而疗贫起弱焉,虽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也即是说要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新学”。严复认为西学是开启民智的钥匙,是国强民富的关键,他于是发出了当前教育当务之急是发展物理科学的呼声。严复称:“举凡水火工虞之事,要皆民智之见端,必智进而后事进也”,“农工商之民,据其理以善术,而物产之出也,以之益多,非民智日开,能为是乎?‘在严复看来,抛弃封建旧学,以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武装中国人民的头脑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

再次就是要在“开民智”的基础上“新民德”,即进行道德重建。严复认为道德在维系人心,固国强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道德扫地,人心岚坏”,社会就将失去维系,心散国乱,民族必衰。因而严复称:力、智、德三者中,尤以新民德为最难。他主张用新的道德观念代替旧的封建道德,其主要内容有:(1)用平等、自由观念代替三纲五常的宗法等级观念,严复认为自由乃是道德之前提;( 2)改造旧的封建习俗,倡导新的社会风尚。严复专门就婚姻家庭道德作了中西对比来说明封建陈规陋习对人性的压抑,比如妇女缠足等礼俗就是“贻害民力”之行为;( 3)树立全新的义利观。严复明确指出追求合理利益对强国富民的重要意义。他说:“大抵古今教育不同,古之为教也,以从义为利人苦己之事,必其身有所牺牲而后为之。今之为教,则明不义之必无利,其见利而忘义者,正坐其人脑力不强而眼光短平,此德育教授新法之大略也。

最后就是要“鼓民力”。即要增强国人体质。在严复看来,要提高国民素质就应当“力、智、德”三者并重,互相促进。严复通过倡导“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中国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提高国民素质的计划,在当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严复进化论伦理思想的特征—功利主义道德观

在中国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时刻,严复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一方面源于旧制度、旧思想、旧道德影响下的国民劣根性;另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落后,国贫民困。因此,中国要想免于灭顶之灾需从两个方面入手。除了道德重建,改造国民性之外,还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国强民富。在他的译著中,严复介绍了大量西方资产阶级经济思想,主张在中国实行“开明自营”,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介绍西学的过程中,严复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功利主义道德观。

首先,严复阐明了“利”对于今日之中国的重要性。他说:“中国士大夫,以言利为讳,又太习于重农抑商之说,于是生财之途常隘,用财之数常多,而财之出于天地之间,往往遗弃而不理。”所以中国若“不痛改讳言利之习,不力破重农抑商之故见”,就不可能强国富民。他对孟子、董仲舒等人重义轻利的道德观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些理论“几率天下而祸仁义矣,其次,严复认为“义”与“利”二者关系并不是矛盾的,相反二者是相统一的。他斥责传统思想“分义利为二涂”的理论是阻碍社会进步,祸害天下的“浅薄之道”;认为那种言利必致“天理亡”的观点是对“功利”的误解。在《译事例言》中,严复对斯密的“义利合一”思想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义利合一”乃是符合“天演之道”,合乎人类利益的伟大思想。那么“义利”统一于何处呢?严复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功利主义道德观中最重要的思想:“两利为利、独利必不利”,主张群己利益并重。既反对完全舍群体、他人利益只顾个人利

益,也反对不顾个人利益而只顾群体利益。严复认为:“大利所存,必其两益,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未有不自损而能损人者,亦未有徒益人而无益于己者,此人道极大公例也。因此,严复提出了“民盼利进、盖为常道”,“母财生利、为义自确”,“自由贸易、公平为竞”等重要思想,主张“开明自营”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严复看来,“开明自营,于道义必不背也”而且是富国利民之本。

严复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对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所倡导的禁欲主义和利用群体主义否认个人利益以维护封建统治的否定,是对传统“义”“利”观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国家富强。功利主义道德观成了严复进化论伦理思想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二,进化论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影响

(一)进化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近代以来,变法更制、御侮图强一直是时代的中心问题。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传入之前,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知识分子都对这个问题不断地进行探索,尽管他们的立场不同,但他们都是从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中去寻找变革现实的理论根据然而,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严复等人介绍、宣传的进化论,用科学事实论证了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说明社会制度、道德政教的改革也是势所必然又合情合理的。从此,中国人的变易观不再是建立在猜测、附会上,而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而且进化论强调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的变异现象,认为这是进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暗示着从中可以引出“飞跃”、“革命”的结论。因此,进化论作为一种突破传统变易模式的新思想,一传入中国就立即为资产阶级所接受,改良派以进化论作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根据,革命派则从进化论中引申出了革命的结论,发展到了革命进化论的阶段。总之,进化论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使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教条,凝固的、直观的思想方法,僵化的、封闭的思维方式等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崩溃了,并直接否定了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复古史观和历史循环论。

(二)进化论推动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

中国古代长期形成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宇宙观认为天地的上下对立是永恒不变的,从此出发,必然推出“尊卑贵贱”的政治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的世界观。由于科学知识的限制及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中国思想家长期不能打破“天不变”的宇宙观,“道不变”也就几千年来颠扑不破,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和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因此,要从根本上摧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世界观,必须借助近代科学的力量。1840年以后,西方近代的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陆续传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特别是进化论学说形成了新的进化论的自然观,从而使僵化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世界观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进化论在中国近代的传播与发展,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对自然和社会等万事万物的新看法,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有助于当时的人们挣脱封

建思想文化的束缚,去接受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思想,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内容。

(三)进化论促进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道德观念的形成

严复从进化论出发,指出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同样适应人类社会,只有新理日出,人类才能不断进步。新旧必须合于天演才不致于“新者未得,旧者已亡,怅怅无归,或以灭绝,伦理道德也是如此特别是陈腐的封建法制教化,更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夫数千年前人所定之章程,断不能范围数千年后之世变;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只有变法改革,学习西方的伦理道德,才有出路:“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尚因循,行将无及。”

梁启超指出道德是不断变化的,而利群的道德本原是不变的,而对日益衰落的中国,必须本着利群的原则,发明一种新道德。“然则吾辈生于此群,生于此群之今日,宜纵观宇内之大势,静察吾族之所宜,而发明一种新道德,以求所以固吾群、善吾群、进吾群之道;未可以前王先哲所罕言者,遂以自画而不敢进也。”这种新道德首先是人人具有公德意识,“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 梁启超不但以进化论为武器批判道德不变论,而且进一步指出:“今世士夫谈维新者,诸事皆敢言新,惟不敢言新道德,此由学界之奴性未去,爱群、爱国、爱真理之心未诚也。”在梁启超看来,“利群”也就是“爱群、爱国、爱真理”,而对救亡图存的严峻形势,梁启超大声疾呼:“苟不及今急急斟酌古今中外,发明一种新道德者而提倡之,吾恐今后智育愈盛,则德育愈衰,泰西物质文明尽输入中国,而四万万人且相率而为禽兽也; 总之,近代思想家以进化论为武器,否定了道德的永恒不变性,指出道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从而强调了道德革命的必要性,为资产阶级道德观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问题;进化论伦理思想带给中国思想界的改变除以上三点外还有哪些?

参考书目;

严复《论世变之亟》

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李大钊《由经济解释道德的起源》

严复《天演论》

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梁启超《论公德》

严复

严复 严复,初名传初,后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晚号瘉壄老人,别号尊疑、尺盦、辅自然斋主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父亲是医生。1853年12月10日(咸丰三年十一月十日),严复生于福州南台。严复童年曾从师当地宿儒黄昌彝读四书五经,十四岁时,父卒,家计困难,乃投考沈葆桢所办福州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以首名被录取,次年入学。这是严复接受西方科学知识的开始,为他以后钻研西学奠定了基础。1871年(同治十年),以最优成绩毕业,派至军舰实习五年,先后随舰巡历新加坡、槟榔屿、黄海及日本各地。1874年,又曾随船政大臣沈葆桢到台湾测量海口、筹备海防。 1877年(光绪三年),严复被选送英国学习海军驾驶,先肄业于朴次茅斯,后又入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考课屡列优等”。他留心英国社会政治状况,潜心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术文化,曾到英国法庭实际观察,作中西异同比较。当时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对他极为赏识,“引为忘年交”(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王栻主编:《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547页)。 1879年,严复毕业归国,任教于福州船政学堂。次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严复被调任该学堂总教习,后升任会办、总办。在此任事达二十年,直到1900年才离职他去。在此期间,严复感于仕宦不达,言不见重,曾先后四次应科举考试,欲博一第,但都未能如愿。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举国震动,严复深受刺激,开始致力译著,主张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亡。同年,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著名政论,以“尊民叛君”、“尊今叛古”的精神,公开申斥历代帝王是窃国于民的“大盗窃国者”,尖锐揭露八股取士“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主张废除八股,取消科举制。他还指出欲求中国富强,必须变法,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改革主张。1897年,严复与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情”为宗旨,著文立说,介绍西学,批评时政,积极倡导变法维新,使《国闻报》成为与上海《时务报》南北齐名的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 严复最重要的活动,也是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介绍。其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译作,是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该书始译于1895年,正式出版于1898年。西方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可以说是从严复开始的。《天演论》出版后,给当时中国思想界以巨大震动,它使进化论的新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给面临民族危亡的中国先进分子以爱国救亡、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启迪人们奋发图强寻求振兴国家的出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当时在知识界流传最广的新格言。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曾评论说,“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汉民:《述侯官严氏最近之政见》,《民报》第2期(1905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继续奋力于译事,到1909年(宣统元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的《群学肄言》(The Study of Sociology);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和《名学》(A System of Logic);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孟德斯鸠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以及耶芳斯的《名学浅说》(Logic the Primer)等书,共一百六十多万字之巨,而且几乎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著,足见其功力之深,笔耕之勤。在这些译作中,所加按语多达数百条,

进化论简述

进化论简述 摘要:进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从古希腊时期起就曾经出现一些零星的思想,而当今进化学绝大部分以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轴,在著《物种起源》时有详细的论述,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其进化论有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以及在理、生化、遗传、生物地理等学科领域的证据。 关键字:进化论发展证据 1进化论发展史[1] 1809 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动物学哲学》一书出版。历史上第1 次提出了全面的生物进化学说。拉马克的卓越贡献,就是最先唤起人们注意生物界的一切改变,与非生物界同样可能根据于一定的法则,而不是神奇的干预。但是,在拉马克学说中,关于获得性遗传的法则,始终得不到现代科学的支持。关于有机体趋向完善的能力的论述,关于低等生物源于自然发生的论述,关于变异与适应无差别的论述等,又都与事实明显不符。 1859 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达尔文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用丰富事实从变异、遗传、选择、生存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生物的进化。达尔文学说是对进化论研究成果全面的、系统的科学总结,也是现代进化论的主要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当时遗传学知识的贫乏,因而无法深阐明生物进化的机理。 19 世纪后半期,在同拉马克争论中产生出新达尔文主义。19 世纪80 年代,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 Weismann) 提出“种质论”并以连续切断22 代鼠尾,而第23 代鼠尾仍不变短的实验,否定拉马克及后继者的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同时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加以扩展,认为不但个体,而且器官均受选择法支配,对巩固、发展达尔文进化理论,起到了积极作用。 1886 年,荷兰植物学家、遗传学家佛里斯(H. de Vries) 观察月见草变异,经多年研究,认为生物的进化起因于突变,并于1901~ 1903 年出版《突变理论》,书中详述了他的理论——进化不是如达尔文相信的那样通过渐变而发生,而是通过“不连续变异”,即突变的不连续步骤而实现,成为现代达尔文主义与染色体遗传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1937 年,美籍苏联学者杜布赞斯基《遗传学与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达尔文主义(综合达尔文主义) 的诞生,把细胞遗传学以及以后的分子遗传学与群体遗传学、古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等学科成就结合起来,认为群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是突变、选择和隔离,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主义,成为近几十年来得到普遍承认的进化学说。 1968 年,日本遗传学家本村资生提出了中性学说,认为分子水平的进化是中性的或近乎中性的随机固定的结果。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中性学说并非推翻而是丰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论。中性说就是从微观角度来揭示基因突变在分子水平上的进化现象及规律。填补了达尔文、杜布赞斯基的研究空白,推动了进化论的发展。 1972 年,生物学家埃尔德里奇和古尔德共同提出了中断平衡论,认为新种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又长期保持稳定。生物进化趋势的本质是间断的而不是渐进的。他们的主要根据是从化石中找不到中间类型。因此,新物种的形成是突然出现的。但应该看到,生物变异是复

2010年04月自考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C)1-2 A.禹刑 B.吕刑 C.汤刑 D.五刑 2.“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A)1-5 A.神权法 B.自然法 C.制定法 D.习惯法 3.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B)2-12 A.族诛连坐 B.罪上一身 C.尊尊亲亲 D.以德配天 4.管仲“国之四维”的思想本质在于强调礼义的( D)3-18 A.教化作用 B.宗教作用 C.社交作用 D.强制作用 5.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先秦思想家是( A)3-26 A.子产 B.叔向 C.慎到 D.商鞅 6.晋代杜预所言“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先秦人物是( A)3-37 A.邓析 B.公孙侨 C.申不害 D.管仲 7.孔子“无讼”的法律思想,不仅将断狱作为制裁手段,还将之当成( C)4-48 A.刑罚手段 B.禁制手段 C.教育手段 D.惩罚手段 8.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B)4-58 A.性善论 B.性恶论 C.双性论 D.无性论 9.先秦法家兴起以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 D)5-65 A.名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

10.下列思想家中,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的是( C)6-81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孙子 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性法规的作者是( A)7-87 A.李悝 B.子产 C.邓析 D.商鞅 12.商鞅的“变法论”可以归结为( B)7-93 A.“法者,国之权衡” B.“不法古,不修今” C.“抱法处势则治” D.“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 13.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C)7-87 A.商鞅 B.李斯 C.韩非 D.申不害 14.汉代将谶纬神学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的著作是( D)8-116 A.《新书》 B.《论衡》 C.《新序》 D.《白虎通义》 15.下列与“刑不上大夫”说法最为接近的是( A)8-142 A.“廉耻节礼以治君子” B.“治国以礼义为先” C.“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D.“振举纪纲,一遵正法” 16.西汉初期治国的主导思想是( B)8-151 A.儒家学说 B.黄老学说 C.墨家学说 D.法家学说 17.下列说法中,与王充“寒温非政治所为”观点针锋相对的是( C)8-171 A.德主刑辅 B.以人为本 C.天命天罚 D.无为而治 18.中国古代的律学原从属于( D)9-184 A.医宗 B.律宗 C.法学 D.儒学 19.与晋代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主张较为接近的是( B)9-195 A.援引比附 B.罪刑法定 C.引经决狱 D.德主刑辅 20.“存留养亲”制度主要体现的是( A)9-211 A.儒家孝养承祀思想 B.墨家兼爱非攻思想 2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浅析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吴艳 摘要:严复的的自由主义既不是完全的照搬西方的自由主义的思想,也不是类似康梁等人从本土思想文化传统中加以发挥创造出来的思想。个 人与群体的关系是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严复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来解释和定义自由主义。 关键词:严复自由主义反思 一、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内涵 严复最早引进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之中,自由 主义具体说来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第一,自由主义意味着个人主义,具体包括本体论上的个人主义(即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坚持个人优先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和国家为 保障个人的利益而存在),认识论上的个人主义(即在知识问题上,坚 持知识是分裂的,真理掌握在每个单独存在的个体之中;真理又是相对的,个人相对而言又是无知的),伦理的个人主义(即不存在绝对的善 和恶,善和恶是个人主观意向的产物)和宗教的个人主义(即个人与上 帝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称信即义”,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第二,平等主义,即人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 义务,在具体操作中,包含着两对关系:政治上的平等主义与经济上的 平等主义,形式上的平等主义与实质上的平等主义。 第三,崇尚民主,即自由民主制度是保证人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最有 效的方式;自由主义所崇尚的民主是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自由主义 的民主建立在多元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元同质基础之上的,自由 主义的民主是一种竞争和妥协的产物。 第四,道德向善主义,即坚持社会的任何制度和政治结构都具有变 得更好的内在倾向和人们有力量促使其改善。这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基 本界定。 一般认为,严复的自由主义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建 立维护个人自由的法律和政治制度;第二,提倡经济上的放任自流;第三,提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第四,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① 二、严复自由思想的发展脉络

孟德尔遗传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孟德尔遗传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2011年11月20日

1859年达尔文正式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里程碑式的巨著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诞生,将整个科学界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时代。简单点说,达尔文进化论可以概括为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学说的中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即人们常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然而,由于时代的因素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进化论也存在着很大缺陷。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达尔文学说的主要缺点是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阐述不够。 首先,要指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中,“生存”这两个字是不够的,因为如果适者只是能生存而不能繁殖和留下后代,它的适应性特点便不能影响进化。其次,假使生物能繁殖而它的适应性特点不能遗传的,那同样对进化也不能产生效果。因而一个完美的进化理论,必然要牵涉到遗传的问题。而在达尔文发表进化学说的时期,由于近代遗传学还没有出现,这种缺陷是不可避免的。达尔文所采用的遗传学是当时流行的前人遗留下来的融合遗传的学说,其要点是,在两性繁植的过程中,亲本的遗传性能象两杯溶液一样,在子代里混合。例如在杂交的过程中,将父本比作一杯墨水,母本比作一杯清水,而子代是一杯浓度较低颇色较淡的墨水。 后来,1869年,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提出了“泛生论假设”。大致地说,达尔文的遗传学理论是这样的达尔文设想父母传递给子女的“建筑平面图”是父母的性腺通过汇集身体各部分的信息而形成的。更确切一点说,达尔文假设,机体的数十亿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把他称之为“胚芽”的各种信息粒子传送到性器官。达尔文之所以对这一理论感兴趣,是因为它说明了机体的“建筑平面图”怎样才能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由于使用而发生改变的某些器官,如,鸭脚和长颈鹿的脖子,则传送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改变的胚芽。换言之,达尔文的遗传学理论为“后天获得性”,即在环境与自然选择的共同影响下由某些种逐渐传递给其他种的性状的遗传提供了解释。可以看出,达尔文提出的遗传理论强调的是外界环境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根本因素,这遭到了不少生物学家的质疑。遗传学基础的不牢固也是达尔文进化论受到怀疑的重要因素。 1866年,孟德尔写下《植物杂交的实验》,提出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现代遗传学的基础理论。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表明,遗传是颗粒式的,而不是融合性的,这种颗粒式物质结构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在形成配子和受精过程中只彼此分离和自由组合,但绝不发生融合。因此变异在杂交之后并不消失,而是一代一代地保留着,虽然有时并不表现出来。只有这样,自然选择才可能把变异积累起来形成新种,物种也才能不断进化。显而易见,孟德尔的这种颗粒式遗传理论不仅代表了遗传学的正确发展方向,现代遗传学已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历史第一次统一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历史第一次统一质量检测试题 24.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 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25.图7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活比较富足 B.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成熟 C.二牛一人犁耕法已经使用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提出“文以明道”。这里的“道”可能指 A.为政以德 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 D. 无为而治 27.对宋代至清代书院性质状况表解读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压制书院发展 B.对外开放程度与书院数量相一致 C.民办书院数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D.官办书院数量与中央集权强化有关28.鸦片战争后有人记载:“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毁 B.商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 C. 传统手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D.中国市场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

29. 光绪二年,郭嵩焘随员在伦敦设立了使馆。他将赴英途中的见闻记入《使西纪程》,盛 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该书寄到总理衙门,遭到满朝文武大臣们的攻击和漫骂,直到他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该书的遭遇反映了 A.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势力强大 B.洋务派主张变革中国的制度 C.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阻力大 D.洋务派未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30. 1942年1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 条约》,美国几乎放弃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取得的所有特权,随后英国等其他的国家纷纷跟进,与中国签订了类似条约。这些条约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结束 B.符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需要 C.意味着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被清除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1.图8为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调整资 B. 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推动 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D.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 32.公元前430年,雅典有三分之二的公民居住在农村,四分之三的城市公民在农村拥有地产。雅典耕地缺乏,公民内部有约五分之一的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外邦人可以在雅典经商、生活、可以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不能购置田产、买卖房屋,因此拥有土地是公民权的重要标志。这说明 A.拥有土地是享有公民权的必要条件 B.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C.农业和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D.手工业者和商人地位低下,农民地位较高 33. 1651年10月,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 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此条例 A.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 B.违背了重商主义的思想

严复逻辑学研究的学术贡献

严复逻辑学研究的学术贡献 早在明代末年,著名学者李之藻就翻译过西方逻辑学著作《名理探》。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此书尚未在学术界产生太大影响,西方逻辑学没有在中国真正扎根。直到清末,严复在学习和研究西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西方逻辑学的奥秘,并由此倾注很大精力与时间加以翻译和介绍,从而在晚清学术界掀起一股提倡逻辑学科学方法的热潮。 《穆勒名学》原名 a system of logic,ratiocinative and lnductive,出版于1843年。原书分为名与辞、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归纳方法、诡辩、伦理科学的逻辑等六部分。作者穆勒·约翰(j.s.mill,18061873)是英国近代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严复在19001902年间翻译了该书的前半部分,1905年金陵木刻出版。19121921年间,商务印书馆又以铅字排印出版,文中错字较多。新中国成立以后,三联书店又据此刊本标点出版。 严复在研究和宣传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逻辑学作为思维方法论的重要性。他认为,逻辑乃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西方国富民强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有新的认识论一一逻辑学为指导,西方逻辑学是科学发明、文明进步的关键。而中国要富强,最根本的也在于掌握科学逻辑方法。为此,严复本着救国救民的良苦用心,在中国大力宣传西方逻辑,翻译了穆勒的《穆勒名学》及耶芳斯的《名学浅说》,并且组织名学会,以各种方式促进逻辑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严复在译介西方逻辑学著作时,通过大量按语,表达了自己的逻辑思想。首先,严复阐发了归纳、演绎两种科学方法。他说:格物穷理之用,其涂术不过二端。一日内导;一日外导。内导者,合异事而观其同,而得其公例。学至外导,则可据已然已知以推未然未知者。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内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执其微以会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逆未然者也。&&二者即物穷理之最要涂术也。其次,严复针对中国旧学弊端,强调归纳方法。严复认为吾国向来为学,偏于外籀,而内籀能事极微。并且,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虽有演绎推理,但却缺乏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即由逻辑归纳得来的公例 (规律性的结论)。旧学之所以多无补者,其外籀非不为也,为之又未尝不如法也,第其所本者大抵心成之说,持之似有故,言之似成理,媛妹者以古训而严之,初何尝取其公例而一考其所推概者诚妄乎?严复把所有经验知识严格建立在归纳基础之上的穆勒逻辑学引人中国,他看到这种逻辑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某些错误倾向有独特的纠正与解毒作用。这些逻辑错误在严复心目中是与中国文化的主要弊病,如消极、惰性、拒绝付出最大的努力紧密相联的。他认为外籀之术重矣,而内籀之术乃更重。一切新知识,一切科学公例,即关于事物普遍性的认识、规律性的认识,都是通过归纳法才能获得。不但社会科学的公例,而且自然科学的公例也都由归纳所得。明者著论,必以历史之所发见者为之本基。其间抽取公例,必用内籀归纳之术,而后可存。公例无往不由内籀,不必形数公例而独不然也。 严复对西方逻辑学的输入,不但在当时对于纠正中国学术之弊病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近代社会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开创了研究逻辑学的新时期,推动了中国文化建设。逻辑学在中国曾有过两次较广泛的传播,第一次就是在严复翻译《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之后。减如近代学者郭湛波所言,自严先生译此二书,论理学始风行国内,一方学校设为课程,一方学者用为治学方法。此时的逻辑学被视作救危扶国、济世安民的良药和工具,输入尤为当务之急。逻辑学著作也风靡一时,很多逻辑学著作是甫一出世,海内争先睹,再版皆罄。孙中山、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胡适、章士钊、金岳霖、冯友兰、牟宗三、朱光潜等中国近现代文化论坛上的代表人物,都在严复影响下对西方逻辑学的推广和研究作了大量工作,从而使西方逻辑学这个真正的舶来品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扎下根,促进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随着逻辑学被成功输入,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为国人所接受,逻辑学在中国的

章太炎进化论思想渊源探究

内容摘要 清朝后期,我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中华民族开始了可歌可泣的抗争历程。在思想界,自从西方进化论传入中国以后,就成为革命进行的依据,成为呼唤民族觉醒、反抗外国侵略与反抗国内压迫、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章太炎在众多传入中国的西方学术中,自觉接受、改造和宣传、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与我国古代的变易思想,形成他自己独特的进化论,包括自然进化论、革命进化论、俱分进化论,对当时的革命、思想界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章太炎;进化论;渊源;探究

Abstract The later, our country entered the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Along with the imperialist powers to our country aggression, the Chinese nation began ordeal.their deeds struggle history. In defendingSince the western theory of evolution came to China.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become the basis for revolution. It become the ideological weapon of a call for national awakening, resistance against foreign aggression and domestic oppression, also it push forward social progress. Zhang Taiyan In numerou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Consciously accept, transform and publicize Darwin's biological theory of evolution and Lamarckian’s the Principle of Use and Disuse. He used Darwin's biological theory of evolution, Lamarckian’s Principle of Use and Disuse and the Changing Idea of Ancient China, developed his own unique theory of evolution. His theory of evolution include Natural evolution, revolution evolution, the theory of all points evolution, At that time to the revolution, thinkers and made a profound impact on later generations. Key words: Zhang Taiyan,evolution,origin,probe

全国历年7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20分) 1.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思想家是( )。 A.管仲 B.荀子 C.李斯 D.孟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 )的思想。 A.孔子 B.孟子 C.曾子 D.荀子 3.谶纬神学正式被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是( )。 A.西汉末年 B.东汉 C.西晋 D.南北朝 4.“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出自( )。 A.《淮南子》 B.《新书》 C.《春秋繁露》 D.《新语》 5.在体例结构上体现了“王政布于上,诸侯奉于下,礼乐抚于中”原则的是( )。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大律》 6.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 A.礼 B.理 C.人情 D.经义 7.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张的思想家是( )。 A.王弼 B.鲍敬言 C.郭象 D.嵇康 8.“教随时设,政因事论”是谁提出的变法主张?( ) A.汉文帝 B.孝文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9.隋文帝杨坚的立法思想是( )。 A.立法简约 B.以轻代重 C.贵贱同法 D.约法省刑 10.柳宗元在其( )中集中批判了“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的谬说。

A.《天说》 B.《伐宋》 C.《时令论》 D.《断刑论》 11.提出“悬法学为上科”、“升法直为清列”主张的思想家是( )。 A.白居易 B.柳宗元 C.韩愈 D.苏轼 12.认为只有刑、礼、道“循环表里,迭相为用”,才能使“王者之化”成功的是( )。 A.柳宗元 B.韩愈 C.白居易 D.朱熹 13.“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是我国法律史上最早的关于律、令的明确界说,提出者是( )。 A.杜预 B.张斐 C.刘颂 D.王弼 14.朱熹的“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思想体现在刑罚手段上为( )。 A.主张恢复肉刑 B.主张取消肉刑 C.主张扩大赎刑 D.主张取消赎刑 15.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 A.儒学 B.道学 C.理学 D.“法治”思想 16.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洪仁玕的这一观点体现在哪一著作中?( ) A.《资政新篇》 B.《英杰归真》 C.《诛妖檄文》 D.《立法制喧谕》 17.主张“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三权分立说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18.1897年,康有为出版了( ),为变法提出了思想理论依据。 A.《新学伪经考》 B.《大同书》 C.《孔子改制考》 D.《春秋董氏学》 19.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 A.主权在民 B.司法独立 C.直接民权 D.自由、平等、博爱 20.提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的理论的是( )。

生物多样性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大纲 一、生物多样性的演化; 1.物种; 2.物种的形成; 二、影响生物多样性演化的因素; 1.地质年代(Geological age); 2.生物进化(Bio-Evolution); 3.地球板块运动(Plate movement); 4.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 一、物种: 1、每一个物种由它不变的本质形成特征,并通过一个明显的非连续性与其他物种分开。 2、物种完全是人为的,是存在于生物学家脑子里的具有相同名称的生物集合体,不是自我组织及在自然界发生的真实实体。 3、具有不变性状的生物与其他具有非常相近结构的生物一起构成一个物种(达尔文)。 4、生物学物种概念 A 、一个杂交集群,是有性生殖的(Poulton ); B 、靠血缘关系联接的个体在一个区域中形成一个单独的动物区系的单位; C 、物种是实际的或者潜在的杂交自然种群的类群(Mayr, 1942 ); D 、物种是在自然界中占据特殊生态位的种群的一个生殖集群(Mayr, 1982 );

3.1.1物种的特征 1、真实性; 2、非连续性; 3、生殖属性与形型属性; 3.1.2 隔离机制与物种形成 一、物种形成机制; 隔离机制:Dobzhansky (1987)创造了隔离机制,根据他的观点,有一套重要的分布和表型的生物性状,这些性状能区分开两个不同的物种,它们在生殖上相互隔离。 Mayr与Dobzhansky都认为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后者反过来导致两个新近分衍的物种之间一般表型分异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 二、物种形成模型 A、异域物种形成:物种形成主要源于地理隔离的初始原动力; A…、同域物种形成:物种的形成主要源于生殖隔离,而生殖断裂产生于生物之间的常规接触部分。 B、跳跃模式:物种形成不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B?、趋异模式:隔离阻障以一种连续的方式(不必很慢)进化,伴随着一些自然选择的形式,或者直接或间接作为导致生殖隔离的动力,即此物种形成模式因为自然选择而发生。 3.1.3 物种演化与生物多样性演化 一、物种暴发式形成 见幻灯 四、物种灭绝 3.2 Four Impact factors

试述严复的近代化思想

试述严复的近代化思想 摘要 严复,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的近代化思想对中国社会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严复的近代化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近代化思想;第二,他主张自由平等自主人格和天赋人权的近代民主思想;第三,他倡导“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思想。 关键词:严复近代化思想民主

试述严复的近代化思想 一、严复简介 严复(1854--1921),字又陵,号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他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也是首先最有系统地在中国传播西学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留学英国,满载而归,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近代的学术和思想。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他亲眼目睹中国封建统治的腐败落后,痛感民族危机严重,极力宣传维新变法,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他以满腔热情宣传西学,反对旧学。他还翻译了一大批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著作,如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约翰·穆勒的《名学》和根据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译成的《天演论》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天演论》,它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严复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主张自由平等自主人格和天赋人权的近代民主思想,倡导“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思想。他的先进思想影响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变革中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进入晚年,严复的思想却趋于保守落后。 二、严复的近代化思想 2.1.进化论思想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派“新政”的破产。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刺激下,严复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公开批判洋务派,积极宣传西学,主张变法维新。为了给变法提供思想武器,他着手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并且将其改编为《天演论》,他尤其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与天争胜,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严复认为“优胜劣败”的进化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认为“物竞天择”的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国人不应甘作劣等民族坐以待毙,而应奋起相抗。人的努力,可以与天争胜,而且“终将胜天”。只要团结一致,发愤图强,国家就可以永存,种族也可以不灭。生死存亡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对中国人民是很大的震动,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但使戊戌时期的爱国知识分子奋起投入救亡运

严复的教育思想

论严复“三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摘要:严复是我国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维新实践中,严复结合自身会通中西的理论优势与实践经历,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和洋务教育的理性反思,指出富强中国最根本的办法是从文化教育入手并且创新性地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教育思想主张。本文从严复“三育并举”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内容及其影响三个方面简要展开论述。关键词:严复“三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内容;影响 一、严复“三育并举”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堕,国内民族危机四起。在严复看来,中国之所以羸弱不堪是因为中国“民力已裘、民智已卑、民德已溥”,而一个国家的强弱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日血气体力之强,二日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这就是说,要使国家强盛必须要使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具有强健的体魄、聪明的智慧和良好的德行。 此外,严复曾留学英国并大量汲取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西方社会科学知识。斯宾塞于1861年出版了《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一书,指出传统的古典教育不能满足当时资产阶级的要求,并提出要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贯彻实施他的教育学说,对下一代人从德、智、体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严复极大地吸收了斯兵塞的这种教育学说并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以此改造国民的智力结构、伦理结构和病态的国民精神状态。 二、严复“三育并举”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鼓民力”教育:所谓“鼓民力”就是指发展体育教育,要让民众有“壮佼长大”的强健体魄和“晓猛坚毅”的尚武冒险精神。严复强调为了增强人民的体质,一是要改变中国一向重文轻武的传统价值观念,学校教育更应该注重“尚武”精神教育。二是通过教育普及卫生知识,革除礼俗积弊、严禁吸食鸦片和女子缠足。严复认为儿童发育与妇女身体的健康关系甚大,“母健而后肥”强调做母亲的身体好了孩子才能先天充足。三是通过运动达到健身强身的目的。 “开民智”教育:所谓“开民智”就是废除封建传统的八股科举、宋学汉学、训话注疏、词章小道,大办新式学堂,鼓励人民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改变其愚昧无知的状况,用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来代替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严复认为“开民智”首先要废除八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高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其次,要培养能独立思考、冷静观照,并具有批判意识和怀疑求异的理性精神的人才。第三要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第四要实施实业教育。 “新民德”教育:所谓“新民德”就是用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教育国民,使国民形成国家观念、法制观念、主人翁精神和新的道德风尚,革除非理性思维方式、专制思想、人治思想和儒家义利观。严复认为“新民德”首先要废除封建纲常伦理、向西方学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把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民主原则引入社会道德领域,培养国民的自由精神,培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其次要培养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严复认为中国自秦以来,人民的地位愈来愈卑贱,人民不将自己当做国家的主人看待,国家观念十分淡薄。因此要“设议院于京师,而令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只有将私有的“家天下”变成公有的全民的国家,人民才会真正爱护她。 三、严复“三育并举”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论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意义

论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意义

论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意义

论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意义进化论,也称演化论,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轴,在著《物种起源》时有详细的论述,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以上三点,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在基因学诞生之际,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事实上,物竞天择,竞的是“基因”。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 一般进化论;共同祖先学说;自然选择学说;渐变论。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达尔文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特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变革。他的理论还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等社会的很多方面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 一、对生物学方面的影响 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一切生物都有变异特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变异可分为一定变异和不一定变异两种。同时,他认为生物普遍具有高度的繁殖率与自下而上竞争能力。生物有着繁殖过剩的倾向,但由于食物与空间的限制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每种生物只有少数个体能够发育与

繁殖。达尔文还认为,生物在生存竞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个体被保留下来,而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但适应对生存也只有相对的意义,一旦生活环境改变,原来的适应就可能变为不适应。最后,他认为,通过自然选择形成新物种。 进化论是进化生物学的理论基础,生物界的各种复杂现象:形态的、生理的适应,物种的形成和绝灭,种内和种间关系等现象都只能在进化论的统一基础上得到解释。进化论将整个生物界原来互不相干的各个分支紧密联系起来。达尔文还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出发,创立了优生学。物种的变异如何积累、巩固,并在世代中延续下去,成为当时进化论的难题解之一。这也就为后期产生的生物进化研究领域中的众多学派提供了铺垫,这些学说、学派的研究和争论对我们深入研究认识生物进化现象有积极意义。 二、对人类思想的影响 在《物种起源》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时候,当时的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开始,自然科学受到哥白尼“日心说”的鼓舞,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8世纪,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已经从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但是生物学仍然禁锢在神学之中。进化论的先驱、法国杰出的博物学家拉马克〔拉马克(1744—1829)〕法国生物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之一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是伟大的,他第一个使人认识到这样一个假定的可能

中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的发端_严复的自由思想评介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收稿日期:2010-01-15 中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的发端:严复的自由思想评介 李 鹏 (厦门大学政治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鼻祖,但是/自由0一词却并非始于严复。近代中国传统话语的转变过程中,/自由0 语词的生成为严复译介和阐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提供了前提条件。严复对自由概念的诠解,对自由之基础和条件的分析为中国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严复自由思想中存在的一些话语转向,又使他在学界备受争议。 关键词:严复;自由;自由主义;工具主义 中图分类号:D69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681(2010)02-0062-05 作者简介:李鹏,男,甘肃天水人。厦门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 一、近代中国/自由0语词的生成 从发生学的角度讲,不管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由0概念探讨还是对中西自由观念的比较,乃至当代学人对自由主义的分析与探讨,都应当是西方自由主义观念得以传入中国之后才能够进行的事情。而近代中国知识界是在西学和东学(主要指源于日本的近代学术观念)的共同影响下,首先从语言的表达的转向开始,许多不为人所重视的传统词汇,在知识界对译西学与东学的过程中被赋予全新的含义,并逐渐成为近代知识界思考问题的核心概念。其中,用于对译/li b -erty 0和/freedo m 0的/自由0一词就是在这一话语转向的过程中诞生的典型代表。但是,这一过程中,中国思想界对自由概念理解并不是同步的。传统文化框架对自由的界定与西译文献(主要指外国来华人士的中文著作和通晓中西文的译著者完全按照西文语境所做的对译)对/自由0的理解和看法就明显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语境中是不存在独立的/自由/语词的,类似于/自由0意涵的一些词汇(如严复所引之/自繇0)基本上都被解释为各种/不良倾向0而不具备本体的特征,时至今日,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一些人仍然把自由理解为一个修饰词汇。 那么,在西方语境之下的/自由0概念缘起于何呢?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我们可以发现,西文语境下的/自由0一词的含义是通过两条路径获得的,一条是一些来华传教士在华生活多年以后,根据自己对汉语的掌握直接对自己的母语进行对译;另一条是中国知识分子直接借用长期使用汉字的日本知识分子对西语的翻译和理解。这第二条路径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用/自由0对译/li berty 0和/freedo m 0的影响最为直接。从/洋 务运动0、/戊戌维新0到/辛亥革命0,/自由0、 /民主0、/革命0、/宪政0、/无政府主义0等影响整个中国近代的政治运动和思潮,无一不是和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对日本近代文化的研习中,相当一部分中文词汇直接受惠于长期使用汉文写作的日本知识分子对西文的对译。1877年开始,清政府派人出使日本,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开始广泛接触日本知识分子。黄遵宪就是其中之一,他在1884年完稿的5日本国志6中,把/自由0一词解释成:/自由者,不为人所拘束之义也,其义谓人各有身,身各自由,为上者不能压抑之、束缚之也。0[1](P393)随后,1879年士人黎庶昌在5西洋杂志6中也使用/自由0一词,主张改革弊政以求国人之/自主自由0。旅英、旅美华人开也广泛采用/自由0一词对译/liberty 0。1885年,北洋大臣所写官方文件中首次出现/自由党0一词。从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自由0开始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含义的词汇。尽管当时,国人对/自由0一词的理解尚不能说完全反映了/li berty 0的内涵,然而,无论当时留学或是出使西方的知识分子还是国内学人,都开始普遍采用/自由0用以对译西文的/li berty 0、/free -do m 0。这标志着西文语境下/自由0对译/li ber -ty 0和/freedo m 0地位的确立。这就为1880年留英回国的严复在十余年后准确理解和宣传/自由0这一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译介西方自由主义经典文献,乃至此后中国自由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都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对/自由0概念的理解 近代中国比较成型的自由主义是从严复开始的。如果说洛克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鼻祖,那么严复则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1895年初,严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