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与饲料1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83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模块一畜禽营养基础项目一畜禽营养概述任务一动植物组成与饲料养分知识点一:动植物的化学组成(一)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植物是自养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水及各种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各种有机物。
动物是异养生物,必须以植物和动物、矿物质及人工合成物为饲料以获取营养。
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定,目前已知的112种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内共含有60余种。
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分为两大类: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如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和硫等,其中碳、氢、氧、氮含量最多,占动植物中元素总量的90%以上。
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如铁、铜、锌、锰、钴、碘、硒等。
(二)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动植物中的化学元素并非都以单质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以构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
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知识点二:动植物的养分(一)饲料中养分动物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称为饲料。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饲料中养分可以是简单的元素单质,也可以是复杂的元素化合物。
1864年,德国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等人创建了一套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将饲料养分概略分为六大养分。
该方案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有待改进,但因简单、实用、概括性强,故目前世界各国仍在采用。
1.水分(moisture)总水包括初水+结合水。
初水:含于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也称游离水或自由水,是将新鲜饲料取样置于60~70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结合水:含于细胞内,与细胞结合紧密,也称吸附水或束缚水,是将测定初水后的饲料置于100~105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2.粗灰分(ash):是饲料样品在550~600_℃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的剩余残渣。
《畜禽营养与饲料》实验指导书广西梧州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研组编2013年10月目录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 (2)实验二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5)实验三饲料粗蛋白质的测定 (7)实验四饲料脂类测定 (11)实验五饲料粗纤维测定 (13)实验六饲料中无氮浸出物(NFE)计算—差值计算 (16)实验七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 (19)实验一饲料水分的测定[实验原理及意义]按照概略养分分析程序,饲料中营养物质首先可以分成水分和干物质。
测定饲料的水分含量,就可以计算出干物质量。
饲料中的水分包括游离水和结合水,因此测定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测定初水分(游离水),再测定吸附水(结合水),然后计算出饲料的总水分。
测定饲料中水分,不仅间接获得了干物质含量;同时也为其它营养成分的分析制备分析样品,使不同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相互比较有一致的基础;对饲料在贮存、加工、运输过程中防止某些营养成分的转化、变性、霉烂等,都有指导意义。
[实验材料]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2.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3.分样筛:40目、60目;4.电热式恒温干燥箱(烘箱):可控温度为105土2℃;5.干燥器:用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6.称样皿:玻璃或铝质,直径为40mm以上,高25mm以下;7.坩埚钳和药匙。
[试样的选取与制备]1.选取1000g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原始样本;2.用四分法将原始样本缩至500g,风干后粉碎过40目筛,再用四分法缩至200g,装入密封容器,放阴凉干燥处保存;3.如试样是多汁的鲜样,或无法粉碎时,应预先干燥处理,称取200~300g,在105土2℃烘箱中烘15min,立即降至65℃,烘干5~6h。
取出后,在室内空气中冷却使水分含量达到当地一般水平,称重,即得风干试样,同时计算初水分含量。
[实验步骤]一、水分的表示方法饲料水分含量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包括全部水分在内的原样(鲜样)基础表示,即:水分(%)= ×100 (3-1)式中,W为饲料重量(g);W水为水分重量(g)另一种是以干物质为基础的,即:水分(%)= ×100 (3-2)式中,W水为水分重量(g);W干为饲料中干物质重量(g)。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6—10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异食癖2、脂溶性维生素3、水溶性维生素4、应激5、应激源6、抗应激剂7、总能8、消化能9、代谢能10、净能11、体增热二、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机体内含量最多的常量矿物质元素,它们一起构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在一般动物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为___________,产蛋期家禽的钙、磷比例为___________。
3、钾和钠、氯共同维持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
4、嫩草中的镁吸收率低,早春放牧可发生缺镁性痉挛,常称“___________”。
5、硫在畜禽体内主要以有机形式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氨基酸中,维生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喊有硫元素。
6、动物缺铁首先引起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实践证明,仔猪生后2—3天及时注射_______________,对预防仔猪贫血非常有效。
8、能促进育肥猪生长,使其体重增加的铜的剂量是___________。
9、铁、铜、钴在畜禽体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缺乏它们可能出现___________。
10、硒的营养作用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发挥抗氧化作用,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起保护作用。
11、雏鸡的渗出性素质症即是一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缺乏的综合症。
12、动物缺硒时克服投喂或肌注___________补充。
13、维生素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形式广泛参与提内的代谢反应。
14、维生素可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族维生素和维生素___________。
《畜禽营养与饲料》综合检测题1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饲料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然界的物质都可以成为畜禽饲料B .只要可以为畜禽提供营养物质的都可以作为饲料C .能被畜禽采食且可以利用的物质都可以作为畜禽饲料D .至少含有一种以上养分,能被畜禽采食、利用且无毒无害的物质才可以作为畜禽饲料(正确答案)2.粗蛋白质占动物体质量的()A .1%~36%B .5%~95%C .13%~19%(正确答案)D .45%~60%3.兔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能低于()A .5%B .3%(正确答案)C .8%D .15%4.下列最易患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是()A .仔猪(正确答案)B .成年的鸡C .成年的羊D .老龄的牛5.下列动物中,沉积脂肪能力最强的是()A .肉猪(正确答案)B .肉牛C .肉鸡D .禽类6.对大多数玉米-豆粕型日粮而言,鸡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A .赖氨酸(正确答案)B .甲硫氨酸C .苏氨酸D .谷氨酸7.产蛋后期的母鸡饲喂日粮,可强制换羽。
()A .高铜B .高锰C .高钙D .高锌(正确答案)8.高温季节,可缓解家禽热应激促生长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 C(正确答案)CC B .维生素AEE D .维生素 D ₃9.“优质青绿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平衡、矿物质与维生素丰富,适口性好等特点,其营养价值较高,属于优质青绿饲料的是()A .豆科青绿饲料(正确答案)B .禾本科青绿饲料C .叶菜类青绿饲料D .水生饲料10.饲料养分可被畜禽消化利用的程度称为()A .真消化率B .表观消化率C .消化力D .饲料的可消化性(正确答案)11.单胃畜禽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A .口腔B .胃C .十二指肠(正确答案)D .大肠12.适当增加一些()可以提高泌乳母牛的乳汁率。
A .粗饲料(正确答案)B .青绿饲料C .能量饲料D .蛋白质饲料13.尿素可以代替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需要量的()A .20%~30%(正确答案)B .30%~40%C .20%~50%D .30%~50%14.粗饲料的粗纤维中含有较多的成分为()A .纤维素(正确答案)B .半纤维素C .多缩戊糖D .木质素15.下列物质在动物体内含量最少的是()A .脂肪B .糖类(正确答案)C .蛋白质D .矿物质16.糖类占植物性饲料干物质重的()A .50%~80%(正确答案)B .60%~70%C .60%~80%D .50%~70%17.动物体内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A .糖类(正确答案)B .蛋白质C .脂肪D .维生素18.判断是否是粗饲料的主要依据是()A .干物质粗纤维含量低于18%B .干物质粗纤维含量高于18%C .干物质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8%(正确答案)D .以风干物态保存和作为饲喂形式19.不同青贮原料收获的时间不同,豆科牧草应在()收割。
畜禽营养与饲料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1)饲料:2)化学元素按其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包括后者含量,包括。
3)常量元素:4)微量元素:5)动植物体的六种化合物。
6)动植物体的两种水态。
7)自由水:8)结合水:9)动植物体的有机物无机物10)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11)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
12)粗灰分Ash:13)粗蛋白质CP:14)粗脂肪EE:15)粗纤维CF:16)无氮浸出物NFE:17)动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蛋白质: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脂肪:动物脂肪由组成;包括植物脂肪由,包括。
动物体内无氮浸出物含量小于。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2)吸收:3)消化方式。
4)物理消化:优缺点:5)化学消化:目的;6)微生物消化:优点:7)反刍:8)畜禽的消化力:9)饲料的可消化性:10)消化率:11)真消化率:12)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2个因素、。
13)对饲料消化率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
1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1)蛋白质化学元素。
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故通常用饲料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
2)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3)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常见的氨基酸有种。
根据氨基酸由机体自身提供还是必须由饲料供给,通常将氨基酸分为。
4)必需氨基酸:5)包括:6)必需氨基酸对反刍动物的意义小于单胃动物,但是高产奶牛适当多补充必需氨基酸,尤其是。
7)非必需氨基酸:8)包括:9)如果日粮中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机体将利用必需氨基酸转化为,结果引起氨基酸的缺乏。
10)限制性氨基酸:11)限制性氨基酸包括:12)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3)玉米-豆粕型日粮,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禽类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14)反刍动物以吸收为主,以吸收为辅;单胃动物相反。
15)短肽的营养作用:16)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7)蛋白质缺乏后果:18)蛋白质过量危害:19)单胃畜禽的蛋白质消化:20)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1—5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微量元素2、常量元素3、矿物质4、粗蛋白质5、粗脂肪6、非蛋白氮7、无氮浸出物8、粗纤维9、消化10、吸收11、物理性消化12、化学性消化13、微生物消化14、反刍15、消化力16、饲料的可消化性17、消化率18、必需氨基酸19、限制性氨基酸20、非必需氨基酸21、瘤胃降解蛋白质22、过瘤胃蛋白质23、瘤胃氮素循环24、理想蛋白质25、非蛋白氮饲料26、糖类27、必需脂肪酸二、填空题1、化学元素按其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动、植物体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六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分在动、植物体内一般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状态存在。
4、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可知,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饲料粗蛋白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饲料中的糖类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动物体内的粗脂肪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植物体内的粗脂肪中除此之外,还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植物中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是__________,而动物体内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畜禽营养与饲料》基础训练题一填空题部分及答案1.按照常规饲料分析,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为水分、粗灰份、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2.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油酸)。
3.常规玉米—豆粕日粮,对于鸡来说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对猪来说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
4.动物消化的方式为(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
5.成年维持动物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通常为八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
生长猪需十种,除上述八种外还需(精氨酸)和组氨酸。
雏鸡在正常生长时,除上述十种外还需要(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6.动物体水的来源包括(饮水)、(饲料水)、(代谢水)三个方面。
7.饲料的化学成分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影响最大,饲料中(粗蛋白质)越多,消化率越高;(粗纤维)越多,则消化率越低。
8.植物中的磷主要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利用率较低。
9.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以形成(挥发性脂肪酸)为主,形成葡萄糖为辅。
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是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粗纤维形成VFA 为辅.10.猪日粮缺乏锌、铁可分别出现典型的缺乏症为(皮肤不完全角化症)、(贫血)。
11.粗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
12.反刍家畜日粮中缺钴可出现(贫血)。
13.净能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
14.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三中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其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中的(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
15.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
16.中国鸡采用(代谢能)猪采用(消化能)牛采用(净能)来评定饲料能量的营养价值。
17.饲料分为8 大类,分别是(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
《畜禽营养与饲料》第一章1—5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微量元素2、常量元素3、矿物质4、粗蛋白质5、粗脂肪6、非蛋白氮7、无氮浸出物8、粗纤维9、消化10、吸收11、物理性消化12、化学性消化13、微生物消化14、反刍15、消化力16、饲料的可消化性17、消化率18、必需氨基酸19、限制性氨基酸20、非必需氨基酸21、瘤胃降解蛋白质22、过瘤胃蛋白质23、瘤胃氮素循环24、理想蛋白质25、非蛋白氮饲料26、糖类27、必需脂肪酸二、填空题1、化学元素按其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动、植物体所需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六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分在动、植物体内一般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状态存在。
4、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可知,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饲料粗蛋白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饲料中的糖类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动物体内的粗脂肪中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植物体内的粗脂肪中除此之外,还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植物中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是__________,而动物体内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项目八维生素与畜禽营养任务一脂溶性维生素任务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既不是畜禽体能量的来源,也不是构成畜禽组织细胞的物质,而是一类畜禽代谢所必需且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抗应激、激发和强化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畜禽产品品质、预防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疫病等作用。
各种维生素的作用是特定的,相互间不能代替,也不能被其他养分替代。
目前已确定的维生素有14种,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知识点一: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有相当数量贮存在畜禽体组织中,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造成代谢和生长障碍,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维生素E和维生素K很少有中毒现象。
缺乏时一般与它们的功能相联系,有特异的缺乏症。
脂溶性维生素易受光、热、湿、酸、碱、氧化剂的破坏。
维生素K可由消化道微生物合成足够的数量,维生素D可由紫外线作用形成并满足或部分满足畜禽需要,维生素A、维生素E都必须由日粮提供。
一、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视黄醇)(一)理化特性只存在于畜禽体内,植物体内不含维生素A,只含有维生素A原。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症1.维持畜禽在弱光下的视力维生素A是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成分,而视紫红质具有维持暗视觉的功能。
当维生素A缺乏,视紫红质合成减少,对弱光的敏感度降低而产生夜盲症。
2.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维生素A与黏液分泌上皮的黏多糖合成有关。
缺乏维生素A时,上皮组织干燥和过度角质化,可引起腹泻,眼角膜软化、浑浊,干眼,流泪和分泌脓性物等多种症状。
畜禽也易受细菌侵袭而患感冒、肺炎、肾炎和膀胱炎等。
脱落角质化细胞在膀胱和肾产生尿道结石。
3.促进幼龄畜禽生长维生素A能调节蛋白质、糖类、脂肪及矿物质代谢。
缺乏时,使蛋白质合成及骨组织发育受阻,造成幼龄畜禽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生长受阻。
长期缺乏时,畜禽肌肉脏器萎缩,甚至死亡。
4.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维生素A缺乏时,软骨上皮的成骨细胞活动受影响使骨变形,压迫中枢神经,出现运动失调,痉挛、麻痹等症状。
1)饲料:2)化学元素按其在动、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包括后者含量,包括。
3)常量元素:4)微量元素:5)动植物体的六种化合物。
6)动植物体的两种水态。
7)自由水:8)结合水:9)动植物体的有机物无机物10)糖类在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11)动植物体的营养物质。
12)粗灰分Ash:13)粗蛋白质CP:14)粗脂肪EE:15)粗纤维CF:16)无氮浸出物NFE:17)动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蛋白质:占动物体质量的;占植物体质量的。
粗脂肪:动物脂肪由组成;包括植物脂肪由,包括。
动物体内无氮浸出物含量小于。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2)吸收:3)消化方式。
4)物理消化:优缺点:5)化学消化:目的;6)微生物消化:优点:7)反刍:8)畜禽的消化力:9)饲料的可消化性:10)消化率:11)真消化率:12)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2个因素、。
13)对饲料消化率影响最大的2个因素、。
1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非蛋白氮的利用1)蛋白质化学元素。
真蛋白质平均含氮量,故通常用饲料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
2)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3)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位。
常见的氨基酸有种。
根据氨基酸由机体自身提供还是必须由饲料供给,通常将氨基酸分为。
4)必需氨基酸:5)包括:6)必需氨基酸对反刍动物的意义小于单胃动物,但是高产奶牛适当多补充必需氨基酸,尤其是。
7)非必需氨基酸:8)包括:9)如果日粮中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需要,机体将利用必需氨基酸转化为,结果引起氨基酸的缺乏。
10)限制性氨基酸:11)限制性氨基酸包括:12)第一限制性氨基酸:13)玉米-豆粕型日粮,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禽类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14)反刍动物以吸收为主,以吸收为辅;单胃动物相反。
15)短肽的营养作用:16)蛋白质的营养作用:17)蛋白质缺乏后果:18)蛋白质过量危害:19)单胃畜禽的蛋白质消化:20)吸收氨基酸的主要部位是:。
项目六能量与畜禽营养任务一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任务二饲料能量效率知识点一:畜禽能量来源及衡量单位(一)畜禽能量来源畜禽生存和生产所需要的能量,是由贮存于饲料养分分子化学键中的化学能提供的。
饲料能量来源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三大养分的化学键中贮存着畜禽所需的化学能。
由于糖类在常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最高,来源丰富,所以畜禽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类。
糖类中的单糖、低聚糖及淀粉是单胃动物主要能量来源。
反刍动物除从这些物质中获得能量外,还可从纤维素、半纤维素得到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饲料中脂肪和脂肪酸的有效能值约为糖类的2.25倍,但在饲料中含量较少,同时脂肪用量过大时对畜禽产生不利影响,故不宜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作为能源的利用率较低,并且蛋白质在畜禽体内不能完全氧化,氨基酸脱氨产生的氨过多,对畜禽机体有害,且蛋白质价格较高,因此不宜作为能源物质使用。
(2)能量衡量单位常用的单位有卡(cal)、千卡(kcal)、兆卡(Mcal)。
现在国际上通用畜禽营养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有焦耳(J)、千焦耳(kJ)、兆焦耳(MJ)。
知识点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畜禽摄入的饲料能量伴随着养分的消化代谢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发生一系列转化,其过程如图所示。
(一)总能(GE)总能是饲料中三大养分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总和,可由弹式测热计测定。
总能是评定能量代谢过程中其他能值的基础,但不能反映饲料的真实营养价值。
(二)消化能(DE)饲料中可消化养分中所含的能量为消化能,即食入饲料总能与粪中能量(FE)之差。
DE=GE-FE由上式得到的是表观消化能(ADE)。
粪能包括未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消化道微生物及产物、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产物、消化道脱落细胞四部分物质中所含的能量,后三部分所含能量为代谢粪能(FmE)。
表观消化能除去代谢粪能即为真消化能(TDE)。
TDE在生产中较难测定,故现行畜禽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使用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