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与饲料
- 格式:docx
- 大小:31.19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考纲:1、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2、了解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
3、了解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
考点: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略有差异。
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硫等。
微量元素:动物和植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化学元素,包括铁、铜、钴、锰、锌、碘、硒。
2、组成动物和植物体的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三大有机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
(2)、饲料常规养分分析: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水。
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
粗脂肪: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又称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灰分:动植物体内的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水: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可以自由移动,容易挥发。
结合水:与细胞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难以自由移动及挥发。
3、动物和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1)、动物体内水分含量较稳定,为45%-60%;植物体内水分差异大,为5%-95%。
(2)、动物体内粗蛋白含量稳定,为13%-19%;植物体内粗蛋白含量差异大,为1%-36%。
植物体内NPN多,动物体内真蛋白质多。
(3)、动植物体内脂肪种类各不相同,差别较大。
植物体内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还有蜡质、色素;动物体内以饱和脂肪酸为主。
(4)、植物体内糖类多,以淀粉和粗纤维为主,动物体内糖类少,小于1%,不含粗纤维。
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考纲:1、掌握畜禽消化、吸收、消化力与饲料可消化性的概念。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1. 引言畜禽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饲料作为畜禽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产能和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合理配置适应的饲料是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各类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畜禽养殖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2. 教学目标•理解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并能根据不同阶段的养殖需求进行饲料配置;•掌握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进行饲料的配方和加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3.1 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蛋白质需求•碳水化合物需求•脂肪需求•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3.2 不同阶段畜禽的饲料配置•幼崽期•生长期•成熟期•繁殖期3.3 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精料•全价饲料•含料饲料3.4 饲料的配方和加工•饲料配方原则•饲料配方软件的使用•饲料加工工艺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通过理论讲解,详细介绍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特点;•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实验,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提高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饲料配置和日常管理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参与度等,占总评成绩的50%;•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评价,作为平时表现的一部分。
6. 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畜禽饲料与营养学》•参考资料:《畜禽营养学》、《饲料配方与饲养》等。
本课程为一学期课程,共16周。
教学计划如下:教学周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第1-2周畜禽的主要营养需求讲授第3-4周不同阶段畜禽的饲料配置讲授、讨论第5-6周不同类型饲料的特点及其应用讲授、讨论第7-8周饲料的配方和加工讲授、实验第9-16周实践操作和巩固复习实践、讲评8. 教学反思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畜禽的营养需求和饲料的特点,具备进行饲料配方和加工的能力,并能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 畜禽营养与饲料1、什么叫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可食物质,叫饲料。
2、什么叫营养物质?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合成体组织,生产畜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
3、新生反刍幼畜,对饲料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是否相似?(相似)。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几种?有三种。
(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消化。
5、什么叫消化性:在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的营养物质,饲料可以被动物消化的程度或性质,称为饲料的消化性。
6、通过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1)饲喂幼嫩青绿饲料;(2)饲喂农作物籽实部分;(3)饲喂饲料中含粗纤维的饲料;(4)饲喂饲料中粗蛋白质高的饲料;(5)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下,合理安排饲喂次数、次序、时间等,加强消化腺的分泌,来提高消化率;(6)对饲料经过适当的加工调制,如压扁、浸泡等;(7)改变饲料形状,有利于消化酶的作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食欲,提高动物的消化率。
7、 什么叫饲养标准:是根据畜禽的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等,通过生产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物质平衡试验与饲养试验结果,科学地规定每头每日应给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数量。
8、 什么叫能量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下的饲料。
9、 什么叫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饲料。
主要为动物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
10、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包括(饮水 )、(饲料水 )、(代谢水 )三个方面。
11、饲料的化学成分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影响最大,饲料中(粗蛋白质 )越多,消化率越高;(粗纤维 )越多,则消化率越低。
12、哪些因素影响动物对水的需求量?(1)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在水中的总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碳酸氢盐、硫酸盐、钙、镁和硅,当水中含量超过6000毫克/升时,即可影响对水的需求量。
《畜禽营养与饲料》复习要点第一章畜禽营养基础主要问题1、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名称2、实验室常规分析出的化合物名称(水、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3、动植物的组成成分(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维生素、矿物质)4、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关系5、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水:动物稳定,植物差异大;粗蛋白:动物13%~19%,真蛋白含量高,植物1%~36%,非蛋白氮含量高;粗脂肪: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动物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植物无氮浸出物是淀粉,动物是葡萄糖和糖原,粗纤维:植物独有)6、畜禽消化方式(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7 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要看的两个指标(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9、如何从饲料中的总含氮量来估算饲料中的蛋白质量(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饲料中总含氮量÷16%=饲料总含氮量×6。
25)10、短肽的营养作用(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沉积率,提高生产性能,提高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率,酪啡肽能调节机体胃肠运动,增进采食)1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内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提供能量和转化为糖、脂肪)12、蛋白质缺乏与过量对动物的危害(消化紊乱、生长发育受阻、贫血、繁殖力降低)13、畜禽对蛋白质的消化(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复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14、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措施(机械法、化学法、氨基酸保护法)15、瘤胃氮素循环及意义(粗蛋白质→氨→菌体蛋白;氨→瘤胃血液→肝脏→尿素,大部尿素→肾脏→排出;少部尿素→唾液和血液→瘤胃,周而复始,提高氮的利用率,避免氨中毒)16、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理想蛋白质)(理想蛋白质可避免蛋白质变成能源物质,节约蛋白质、提高经济效益)17、提高非反刍动物对蛋白质利用的措施(日粮组分搭配多样化,补充氨基酸添加剂、蛋白质与能量要有适当的比例、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补充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饲酶制剂)18、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质的机制(尿素→氨+二氧化碳,碳水化合物→酮酸+ 挥发性脂肪酸,氨+酮酸→氨基酸→菌体蛋白质→氨基酸)(菌体蛋白和天然蛋白质一样对反刍动物意义大)19、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并防止氨中毒应注意的问题(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一定比例的蛋白质、供给微生物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控制喂量,注意喂法)20、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分类(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2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能量的主要来源、体脂的主要原料体组织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原料)22、畜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单胃动物葡萄糖代谢、反刍动物挥发性脂肪酸代谢)23、粗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可以填充胃肠道、促进胃肠蠕动和粪便的排泄、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能源物质)24、影响粗纤维消化能力的因素(畜禽种类不同、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含量营养、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的影响)25、脂肪的组成(真脂肪有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类脂肪由甘油、脂肪酸、含氮化合物组成,磷脂蜡质、固醇)26、脂肪的营养作用(体组织的成分、热能来源和贮存能量的最好方式、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畜产品的组成成分、对畜体的保护作用)27、饲料中脂肪的性质与畜体脂肪品质、畜产品品质的关系(反刍动物的瘤胃氢化反应)28、饲料中添加油脂有什么作用?(直接供能、改善适口性、促进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轻应激反应不良反应,提高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避免吸湿结块、减少粉尘)29、饲粮中添加油脂应注意什么?(饲粮的能量水平变化不能太大、混合要均匀、添加抗氧化剂、增加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含硫氨基酸的供给量尤其,是VE 和Se、控制粗纤维)30、矿物质的营养作用(构成畜体组织、调节渗透压、生命所必需)31、钙、磷对畜禽的营养作用(钙: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抑制神经、肌肉正常的兴奋性,激活多种酶的活性、调节内分泌,磷:参与能量代谢、促进脂类与DNA、RNA的合成有关)32、影响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钙、磷比例、维生素D 乳糖、蛋白质、磷的存在形式)33、钙、磷的缺乏症(异食癖、佝偻病、溶骨症、产软蛋、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34、钠、氯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食盐中毒35、常量元素镁、硫、钾的营养作用36、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碘、硒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37、维生素的分类及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及缺乏症38、维生素A 有哪些营养作用?(保护粘膜上皮的健康、防止夜盲症、促进生长、维持正常的繁殖力、维护正常的神经功能)39、应激对畜禽维生素需要量有哪些影响?(VA、VB2、VC、VE)40、水对畜禽的营养作用及缺水的后果( 8%干渴、食欲丧失;10%代谢紊乱;20%以上引起死亡)41、畜禽体内水的来源(饮水、饲料水、代谢水)42、畜禽体内水的排出(粪尿、皮肤蒸发、汗液、呼吸、畜产品)43、影响畜禽需水量的因素(生产性能、日粮组成、环境温度)44、畜禽饮水过多不利于畜禽生产(减少采食量、降低物理消化、增加维持能耗、污染环境)45、简述饲料中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46、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在饲养实践中有什么意义?(能量过高、能量不足)47、各种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第二章饲料及其加工利用名词解释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干草糠麸非蛋白氮饲料主要问题:1、饲料的分类依据和原则各是什么?(水、粗纤维、粗蛋白质)2、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哪八大类?如何编号?(7位、3节:国际分类号、中国亚类、饲料顺序号)3、粗饲料的营养特性(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不易消化、磷的含量低,维生素D 含量丰富,体积大,具有填充和保证消化器官正常蠕动的作用)4、粗饲料的种类(干草、秸秆和秕壳类、树叶)5、青干草的调制方法及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6、粗饲料的物理、化学、生物加工方法7、秸秆氨化的主要方法(选择地址、秸秆处理、堆垛注入氨水塑料罩膜制作)8、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含水量高、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钙磷比例适宜、维生素含量丰富)9、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种类、生长阶段、土壤质地与施肥植物的不同部位)10、常用青绿饲料的种类(豆科: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紫云英、毛苕子)(禾本科:青刈玉米、青刈高粱、青刈燕麦、苏丹草)(叶菜类:苦荬菜、串叶松香草、聚合草、籽粒苋)( 水生饲料及其他: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和绿萍)11、青绿饲料的饲用特点(日粮中的用量即应注意的问题)12、青贮的意义(有效保存营养成分、保持鲜嫩汁液、扩大饲料资源、杀菌)13、青贮的原理(一般青贮、半干青贮、外加剂青贮)14、从青贮原料收割到青贮完成的三个阶段(植物呼吸阶段、微生物作用阶段、青贮完成阶段)15、乳酸菌大量繁殖的条件(糖、水、温度、厌氧)16、青贮设备(青贮窖、青贮塔、青贮壕、封闭式青贮堆、塑料青贮袋)17、一般青贮饲料的制作(收割、运输、切碎、装窖、踩实、封窖)18、半干青贮饲料的制作(关键是饲料要风干水分含量达到45%—55%)19、常用的青贮饲料方法的成败关键是什么?(提高青贮饲料的酸碱度和降低PH值,使PH值接近7.0 )20、谷实类饲料的一般营养特性(富含无氮浸出物能量含量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钙少磷多缺乏维生素缺乏A、D )21、简述玉米的营养特点及利用是应注意的问题(有效能高、氨基酸不平衡,矿物质含量低、VE、VB1含量丰富,水分超过14%易霉变感染黄曲霉毒素)22、简述糠麸饲料的营养特点(蛋白质相对高、矿物质钙少磷多维生素丰富)23、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的营养特性(淀粉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维生素含量低)24、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饲用特点(植物蛋白: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低钙磷比例不恰当,磷为植酸磷,维生素缺乏A、D,含有抗营养因子。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2.精通畜禽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
3.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二、导学内容1.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2.畜禽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3.饲料配置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三、导学步骤1.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主要包括口腔消化、胃肠消化和吸纳三个阶段。
口腔消化主要是通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将饲料破坏,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分解淀粉。
胃肠消化是指食物在胃和肠道中被胃酸、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吸纳。
吸纳阶段则是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肠道吸纳到血液中,供给机体各部位的细胞利用。
2.畜禽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不同种类的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能力有所差别,主要受到种类、年龄、进步阶段、饲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家禽对饲料的消化能力较弱,需要较为细碎的饲料;而家畜如猪、牛等对粗饲料的消化能力较强。
此外,不同种类的畜禽对蛋白质、脂肪、纤维等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也有所差别。
3.饲料配置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满足畜禽不同进步阶段的营养需求,增进畜禽的进步发育,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合理的饲料配方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缩减环境污染。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畜禽对饲料的消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精通了畜禽对不同饲料的消化能力,探讨了饲料配置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今后的饲料配置和生产实践中,我们应该依据畜禽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实现可持续进步的目标。
畜禽营养与饲料学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而养殖业的发展和畜禽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营养学的支持。
畜禽营养与饲料学是对畜禽饲养管理所涉及的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进行研究的学科。
本文将从畜禽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畜禽饲养管理畜禽饲养管理是指对畜禽养殖环境、健康、生产性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范化操作,以保障畜禽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而良好的饲养管理对于畜禽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1. 畜禽养殖环境畜禽养殖环境包括养殖场的布局、养殖舍的建设和环境调控等方面。
良好的养殖环境能够提供舒适的生长条件,减少疾病传播和死亡率。
养殖场的布局要科学合理,养殖舍要符合卫生要求,合理配置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为畜禽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2. 畜禽健康管理畜禽健康管理是指对畜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措施。
预防畜禽疾病的发生,关键在于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保证畜禽的健康生长。
发现疾病症状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减少畜禽死亡率和生产效益降低。
3. 畜禽生产性能管理畜禽生产性能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畜禽的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率。
合理的饲喂方式、饲喂量和饲喂频次能够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效益。
同时,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群龄分群等措施也能够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二、饲料营养饲料是畜禽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来源,饲料营养是指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对畜禽生长发育的作用和影响。
1. 饲料成分与营养需求不同类型的畜禽对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有不同的需求。
通常饲料中包含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能量、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合理配置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能够满足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免疫能力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益。
2.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中添加的对畜禽生长和健康有益的物质。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植物提取物等。
第二章畜禽营养与饲料1、什么叫饲料?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可食物质,叫饲料。
2、什么叫营养物质?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合成体组织,生产畜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
3、新生反刍幼畜,对饲料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是否相似?(相似)。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几种?有三种。
(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消化。
5、什么叫消化性:在动物营养研究中,把消化吸收了的营养物质视为可消化的营养物质,饲料可以被动物消化的程度或性质,称为饲料的消化性。
6、通过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1)饲喂幼嫩青绿饲料;(2)饲喂农作物籽实部分;(3)饲喂饲料中含粗纤维的饲料;(4)饲喂饲料中粗蛋白质高的饲料;(5)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下,合理安排饲喂次数、次序、时间等,加强消化腺的分泌,来提高消化率;(6)对饲料经过适当的加工调制,如压扁、浸泡等;(7)改变饲料形状,有利于消化酶的作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促进食欲,提高动物的消化率。
7、什么叫饲养标准:是根据畜禽的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等,通过生产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物质平衡试验与饲养试验结果,科学地规定每头每日应给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数量。
8、什么叫能量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下的饲料。
9、什么叫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饲料。
主要为动物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
10、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包括(饮水)、(饲料水)、(代谢水)三个方面。
11、饲料的化学成分以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对消化率影响最大,饲料中(粗蛋白质)越多,消化率越高;(粗纤维)越多,则消化率越低。
12、哪些因素影响动物对水的需求量?(1)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在水中的总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碳酸氢盐、硫酸盐、钙、镁和硅,当水中含量超过6000毫克/升时,即可影响对水的需求量。
中职《农林牧渔类考卷》第4卷2.饲料及其加工利畜禽的营养基础知识点训练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中国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成( )亚类A.8B.34C.16D.7 【答案】C2.风干后的树叶其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树叶类,其属于( )A.粗饲料B.青绿饲料C.青贮饲料D.能量饲料【答案】A3.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 ),反刍家畜采食过量易引起臌胀病A.香豆素B.双香豆素C.皂角素D.氰苷配糖体【答案】C4.牛、羊发生草木樨中毒时,可用( )解毒A.1%亚甲蓝B.1%亚硝酸钠C.维生素CD.维生素 K【答案】D5.饲料青贮后,至少要在装后( )才能开窖使用A.30~40 天B.40~60 天C.50~60 天D.30~60 天【答案】B6.关于青贮饲料的开窖与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贮饲料要待原料发酵成熟,产生足够的乳酸后才能开窖启用B.取用时,如表层呈褐色并有腐臭味应弃去,再由上而下逐层取用C.每次取用的厚度不应大于9cmD.初期喂量不宜过多,应配合一部分精料,以后逐渐增加喂量【答案】C7.由于具有轻泻性,所以母畜在产前( )应停止饲喂青贮饲料A.5 天B.8 天C.10 天D.15 天【答案】D8.谷实类饲料的突出优点是( )A.含淀粉多B.蛋白质含量低C.含能量高D.容易消化【答案】C9.关于玉米的营养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玉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可达2%B.玉米中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较差C.玉米中钙、磷含量均低,且比例不当D.玉米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 和维生素B₂【答案】D10.既可以补钙又可以补磷的矿物质饲料是( )A.贝壳粉B.蛋壳粉C.骨粉D.白云石【答案】C11.下列各项中,属于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是( )A.青贮饲料添加剂B.合成抗菌药物C.粗饲料调制剂D.维生素添加剂【答案】D12.( )A.2类B.3类C.4类D.5 类【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共20分)1.自然含水量小于45%的饲料有( )A.粗饲料B.青贮饲料C.能量饲料D.蛋白质饲料【答案】ACD2.下列饲料中,属于叶菜类青绿饲料的有( )A.聚合草B.牛尾草C.串叶松香草D.黑麦草【答案】ACD3.在微生物作用阶段,对青贮不利的微生物有( )A.丁酸菌B.腐败菌C.醋酸菌D.酵母菌【答案】ABC4.下列各项中,属于玉米营养特性的有( )A.含有效能高B.蛋白质含量高C.矿物质含量低D.含丰富的维生素E【答案】A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空2分,共20分)1.中国饲料编码(CFN) 共_________位数,其中第二、三位为中国饲料编码_________ 【答案】七亚类编号2.用尿素氨化秸秆,每吨秸秆需尿素_________kg,溶于400~500kg 清水中【答案】40~503.青绿植物的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差别很大。
项目六能量与畜禽营养任务一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任务二饲料能量效率知识点一:畜禽能量来源及衡量单位(一)畜禽能量来源畜禽生存和生产所需要的能量,是由贮存于饲料养分分子化学键中的化学能提供的。
饲料能量来源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三大养分的化学键中贮存着畜禽所需的化学能。
由于糖类在常用植物性饲料中含量最高,来源丰富,所以畜禽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类。
糖类中的单糖、低聚糖及淀粉是单胃动物主要能量来源。
反刍动物除从这些物质中获得能量外,还可从纤维素、半纤维素得到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饲料中脂肪和脂肪酸的有效能值约为糖类的2.25倍,但在饲料中含量较少,同时脂肪用量过大时对畜禽产生不利影响,故不宜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作为能源的利用率较低,并且蛋白质在畜禽体内不能完全氧化,氨基酸脱氨产生的氨过多,对畜禽机体有害,且蛋白质价格较高,因此不宜作为能源物质使用。
(2)能量衡量单位常用的单位有卡(cal)、千卡(kcal)、兆卡(Mcal)。
现在国际上通用畜禽营养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有焦耳(J)、千焦耳(kJ)、兆焦耳(MJ)。
知识点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畜禽摄入的饲料能量伴随着养分的消化代谢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发生一系列转化,其过程如图所示。
(一)总能(GE)总能是饲料中三大养分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总和,可由弹式测热计测定。
总能是评定能量代谢过程中其他能值的基础,但不能反映饲料的真实营养价值。
(二)消化能(DE)饲料中可消化养分中所含的能量为消化能,即食入饲料总能与粪中能量(FE)之差。
DE=GE-FE由上式得到的是表观消化能(ADE)。
粪能包括未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消化道微生物及产物、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产物、消化道脱落细胞四部分物质中所含的能量,后三部分所含能量为代谢粪能(FmE)。
表观消化能除去代谢粪能即为真消化能(TDE)。
TDE在生产中较难测定,故现行畜禽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使用ADE。
中职《农林牧渔类考卷》第5卷3.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知识点训练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产蛋家禽至少需要13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 )A.钙B.磷C.钠D.氯2.在畜禽各部位的生长中,( )属于晚熟部位A.头B.腿C.体长D.体深3.一般舍饲畜禽的维持能量需要是在基础代谢的基础上增加( )A.20%B.37%C.47%D.50%4.组成角蛋白的重要氨基酸是( )A.胱氨酸B.赖氨酸C.半胱氨酸D.色氨酸5.畜禽维持时钙和磷的需要量基本上与 ( )成正比A.体重B.能量C.代谢体重D.净能6.种公畜的能量供应一般是在维持需要量的基础上增加 ( )A.5%B.10%C.20%D.30%7.对繁殖母畜影响较大的维生素主要是 ( )A.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维生素 KB.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EC.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CD.维生素 A、B族维生素、维生素 C8.对改进种公畜精液品质十分重要的氨基酸是 ( )A.赖氨酸B.蛋氨酸C.色氨酸D.精氨酸9.在下列配合饲料中,能直接饲喂相应动物,不需外加其他饲料的是 ( )A.精料混合料B.全价配合饲料C.浓缩饲料D.添加剂预混料10.下列配合饲料中,属于半日粮型的是 ( )A.添加剂预混料B.浓缩饲料C.全价配合饲料D.精料混合料11.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A.营养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D.市场性原则12.在确定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时,其设计值通常应 ( )A.远大于保证值B.等于保证值C.略大于保证值D.略小于保证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共20分)1.不能直接饲喂动物的配合饲料有( )A.添加剂预混料B.浓缩饲料C.全价配合饲料D.精料混合料2.影响家畜泌乳和乳成分的最重要因素有 ( )A.泌乳期B.营养水平C.饲料的组成D. 年龄3. ( )A.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牛强B. 同一饲养水平下公猪与母猪相比,公猪长得快、脂肪沉积能力强且瘦肉率高C.饲养水平过高或过低及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畜禽的肥育D.饲粮的能量浓度越高则畜禽的采食量就越低,反之采食量越高4.关于对饲养标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饲养标准是畜禽饲养的准则B.饲养标准中规定的数值是固定不变的C.饲养标准规定的营养定额有其局限性D.饲养标准可以适当调整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空2分,共20分)1.畜禽体的____________需要和____________需要一起构成畜禽总的营养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养殖类基础课试卷5 总 分 核分人畜禽营养与饲料(12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对于玉米-豆粕型日粮而言,猪、禽饲料中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是和 。
2.畜禽的维持能量需要用于、和。
3.饲料中的水分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另一种是。
4.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
5.高产乳牛缺钙容易发生。
6.花生粕在贮存过程中极易染上,产生,导致动物中毒甚至死亡。
7.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和。
8.应激使畜禽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9.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总称为 ( )A .粗脂肪B .粗蛋白C .粗灰分D .粗纤维10.添加剂预混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按特定比例混合均匀,即为( )A .浓缩饲料B .全价配合饲料C .精料预混料D .日粮11.下列不属于营养性添加剂的是 ( )A .蛋氨酸B .亚硒酸钠C . 氯化胆碱D .金霉素12.下列饲料中,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的是 ( )A .玉米B .豆粕C .棉籽粕D .菜籽粕13.畜禽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可合成 ( )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A .维生素AB .维生素KC .维生素CD .维生素D14.“青草痉挛”是由以下哪种成份吸收率低造成的 ( )A .钠B .氯C .镁D .钾15.下列物质中,不能为畜禽提供能量的是 ( )A .粗脂肪B .粗蛋白C .粗纤维D .维生素16.我国目前评定鸡的能量指标是 ( )A .总能B .消化能C .代谢能D .净能17.目前饲料中常用的防霉剂为 ( )A .丙酸B .谷氨酸钠C .乙氧基喹啉D .磷酸氢二钠18.测定粗脂肪时,抽提瓶在水浴上加热的温度是 ( )A .35~50℃B .60~75℃C .70~85℃D .80~95℃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9.饲料能量水平越高越好。
( ) 20.碳水化合物在动物体内分解的终产物都是单糖。
( )21.消化能扣除尿能后就是代谢能。
( )22.植物性饲料中富含维生素A 。
( )23.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饲料供给,非必需氨基酸不必由饲料供给。
( )24.采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测量时,不能区别真蛋白氮和非蛋白氮。
( )25.糖类在动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葡萄糖和糖原,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
( )26.饲料粗纤维对动物既有营养作用,也有抗营养作用。
( )27.在进行蛋白质测定时,称取试样应准确至0.002g 。
( )28.豆油中饱和脂肪酸比例较大,猪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大。
(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9.必需脂肪酸: 30.微量元素31.能量饲料32.饲料添加剂 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33.消化率五、问答题(4小题,共25分) 34.脂肪的营养作用有哪些?(5分)35.在畜禽日粮中添加油脂的目的是什么? (5分) 36.简述能量在畜体内的转化。
(7分)37.简述饲养标准的概念、意义及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应用。
(8分)六、计算题(共10分)20~50kg 生长猪对钙和磷的需要分别为0.6%和0.5%,现设计饲料配方,经计算饲料原料中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0.18%和0.32%,若采用含钙35%的石粉和含钙21%、含磷18%的磷酸氢钙来补充钙和磷,请问:38.石粉和磷酸氢钙的添加比例分别是多少? (8分)39.若生产1000kg 全价饲料,石粉和磷酸氢钙的添加量分别是多少? (2分) 营养与饲料结业试题12一、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2、青贮饲料3、微生物饲料:4、消化试验:5、基础代谢:6、平衡日粮:7、配合饲料:8、蛋白能量化:二、填空题:1、饲料粗蛋白质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碳水化合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添加尿素的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以___________为宜.得分 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3、畜禽生命及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有机物质.4、饲料总能减去粪能,余下的称为_________.5、矿物质Ca和P不足,可引起幼畜_________、成畜___________.6、家畜缺锰时,可引起__________.7、缺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能引起白肌病.8、维生素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两在类.9、维生素B6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 在植物中存在较多的为___________10、畜禽体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 _________ 及__________.11、菜籽饼中含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有毒物质.12、营养性添加剂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13、饲料能量体系包括的能指标有总能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14、在营养学中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选择题:1、家畜患夜盲症后是缺乏()所致。
A、VA B、BRC、BCD、VD2、不属于生长促进剂的是()A、抗生素B、维生素C、激素D、抗菌3、通过硫酸亚铁水溶液浸泡脱毒可除去()A、亚饼中的抗胰蛋白酶B、菜籽饼中的芥子苷C、棉籽饼中的棉酚D、花生饼中的黄曲霉4、就粗蛋白和精纤维含量区分,下列分中表示能量饲料的是()A、粗蛋白>20%,粗纤维>18%B、粗蛋白>20%,粗纤维<18%C、粗蛋白<20%,粗纤维>18%D、粗蛋白<20%,粗纤维<18%5、评定鸡饲料能量价值的指标是()A、GEB、DEC、NEDME6、每行千克代谢体重需要的基础代谢能量是()A、209.3KJB、523.25KJC、298.88KJD、586.04KJ7、马铃薯中含的不良物质是()A、老葵素B、香豆素C、植酶D、单宁8、一般来说,种公畜的能量供给应在维持基础上增加()A、5%B、10%C、20%D、30%9、对产毛家畜影响较大的维生素是()A、VEB、VAC、VBD、VD10、泌乳的能量需要取决于()A、泌乳量B、乳的品质C、乳的数量D、乳中蛋白质的含量四、判断题:1、饲料中的粗灰分代表植物体动质的含量。
()2、B族维生素一定要由饲料中供给。
()3、饼类饲料对家畜都有毒性。
()4、凡是饲料添加剂都查同时用于饲养中。
()5、水分含量低,单位重的饲料营养价值必高。
()6、按单位体重的维持需要计算,依次是鸡猪羊马牛羊马牛。
()7、生长家畜能量代谢水平是随年龄面增长面逐渐降低的。
()五、问答题:1、简述优良青贮饲料的感官鉴定标准。
2、畜禽本身对维持需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图解说明全价饲料,浓缩饲料及预混合饲料之间的关系?六、实验题:试述菜籽饼的脱毒方法。
营养与饲料答案12一、1.必需氨基酸:挡在畜禽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及数量满足不了正常生长需要的氨基酸,此类氨基酸必须由饲料中供给。
2.是将生长盛期的发草铡碎,在密闲,厌氧的条件下,通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一种青绿多计饲料。
3.微生物饲料:是利用酵母、真菌、微型藻类,以及某些原生动物等均含有蛋白质的特点作为饲喂畜禽的蛋白质饲料。
4.消化试验:是通过测定畜禽每日从饲料中食入的养分和由类中排出的残余养分,来计算每日各种养分消化率的试验。
5.基础代谢:指畜禽处于安静状态和适宜的处界温度及绝食时的能量代谢。
6.平衡日粮: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和相互比例基本能满足畜禽营养需要的日粮,称之一平衡日粮或全价日粮。
7.配合饲料:根据禽的营养需要来用科学方法将多种不同的饲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均匀混合,机械加工而配制成的产品,称之为配合饲料。
8.蛋白能量比:是指1千克饲料中每兆焦代谢能应配比的蛋白质克数。
二、1.蛋白质和氨化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2.10%-12%3、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4.消化能(DE) 5、佝偻病、软骨症6.7、维生素E 硒8.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9、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醇10.饮水]饲料水代谢水11、芥子甙、芥子碱、植酸、单宁12.维生素添加剂、微量元素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13.消化能、代谢能、净能14.赖氨酸、蛋氨酸三、1、A 2、B 3、C 4、D 5、D 6、C 7、A 8、B 9、B 10、A四、1、╳2、╳3、╳4、╳5、╳6、 7、√五、1.答:1)优良青贮料具有芳香酸味,呈绿色或黄绿色,茎叶,花能保持原状;2)中等青贮料芳香味弱,稍有酒精或酪味,呈黄褐色或暗绿色,基本保持茎、叶、花原状。
3)低劣青贮料有刺腐臭味,中褐色,茎叶结构保存较差。
2.答:1)畜禽的种类2)品种一生产水平3)年龄4)性别、5)体重6)被毛状态7)皮下脂肪 3.答:各种添加剂饲料+稀释剂——>预混合饲料+蛋白质饮料常量大物质饲料—>浓缩饲料+能量饲料—>全价配合饲料。
六、答:1)在地下挖一合适的土坑,铺放塑料膜,先将粉碎的菜糨饼加水浸泡,饼水比为1:1,浸泡内后装入坑内,每立方米装菜籽饼500-700KG。
装满后,顶部铺塑料薄膜,上面压土层20cm以上。
两个月后,即可饲喂。
2)在10份菜籽饼中加7%的氨水22份,搅拌均匀,闷盖3-5H,再蒸煮40-50分钟后取出,晒干或炒干。
3)在100份菜籽饼中加入14.5%-15.5%的氢氧化钠24份,搅拌均匀,闷盖3-5小时,再蒸40-50分钟后取出,晒干或炒干。
《畜禽营养与饲料》试题28 (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名词解释:(5×2=10)1、非蛋白氮:2、微量元素:3、必需氨基酸:4、理想蛋白质:5、利用率:二、填空题:(28×0.5=14)1、青贮饲料的鉴定项目是、、、及PH值。
2、能量饲料包括、、、。
3、瘤胃氮素循环既提高饲料中劣质利用率,又将食入的植物粗蛋白和氨化物反复转化为。
4、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
5、黄玉米籽实含有,对于蛋黄、奶油、鸡皮肤着色有利。
6、碳水化合物中的多存在于块茎及禾本科籽实中,易被各类畜禽消化利用。
7、干草的营养价值取决于青草的种类,和。
8、稿秕饲料是农作物籽实成熟和收获后所剩余的副产品,包括和两部分。
9、饲喂奶牛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日粮干物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