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一、名词解释1、经院哲学:在中世纪所形成的一种由理论到理论,由思想到思想,由文本到文本的关于真理性的空洞的真论,这种真论只相信《圣经》所说的话是唯一的真理,凡是符合《圣经》的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这种从理论出发并将它绝对化的观点就是经院哲学,也可叫“空洞的争论”2、新唯物主义: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的不合理性的批判,创造了一种与以往的所有哲学完全不同的新的世界观或本体论,即以实践为基础的世界观或实践本体论完成了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本体论转向。
社会静态结构:即社会有四大要素两大基本矛盾。
在马克思看来所有私有制社会都是由这两个矛盾构成,人类要正确的认识社会历史的存在状态,都必须从这种基本结构出发。
3、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为表达自己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区别于其它一切形态的哲学所使用的概念。
就其本质而言,“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初步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到进一步规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形式正式出现。
5、实践的唯心主义:①马克思把意识分为“实践的意识”和“理论的意识”两大部分,社会权力属于前者,哲学等属于后者。
实践的意识(社会权力)作为对一定的社会生活(如市民社会)的反映,也是第二性的东西。
②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工的条件下,社会权力必然要独立化(统治阶级化,政治化),同它的经济基础相对立。
③这个独立化了的社会权力就是“实践的唯心主义”,即剥削阶级的国家。
其中,“唯心主义”指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剥削;“实践的”指这种剥削的手段是具有普遍强制性的暴力(Gewalt,权力)。
因为,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双重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复习资料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使用异化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一次尝试,它被西方学者成为“新的福音书”。
2.劳动的外(异)化表现在什么地方?(1)劳动者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2)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的异化;(3)劳动者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4)劳动者同劳动者相异化。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这一文本开始,马克思开始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从隐性唯心主义过渡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它是质变,是分界线。
4.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指获得了解放的社会形态,即后来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
5.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节选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内容。
马克思主张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结合起来,而且后者更为重要。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实践的主体性、能动性,这表明马克思力图建立一种新哲学,即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行动哲学,也即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正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体现和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地方。
人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制约的存在,而是能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不断丰富自己本质的存在。
6.《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文本是马克思通过自我反思、批判,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彻底将自己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区分开来,从而全面建构自己的新世界观。
7.为什么说青年黑格尔派是最大的保守派?青年黑尔学派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他们只是用语词批判语词,而不是批判现实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
至于他们的全部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修饰他们的要求:想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
8.马克思建立在分工学说基础上的社会分期理论:三种所有制形式。
1)部落所有制:生产、分工很不发达,其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2)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分工较发达——私有制发展——公民、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已充分发展;3)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9.一定时代一定地区人们生活的社会制度受到那两种生产的约制?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约制;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约制10.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的中间环节是——费尔巴哈11.费尔巴哈的那本书对马克思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督教的本质》,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读解释:1、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得到了工人阶级的同情 102、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10简答:1、实践论是如何论述改造客观实践和改造主观实践的? 25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自由和必然辩证关系的论述的?25论述《反杜林论》是怎样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观”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30解释: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得到了工人阶级的同情 10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对劳动这个“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范畴”的研究溶入到经济学的研究之中,他们研究劳动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都给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他们在研究简单商品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正是这个重大发现为我们找到了“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他们正是在深入研究劳动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创立。
他们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的过程中论证了货币转化为资本是以劳动力的买卖为基础,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而这一重大发现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一下子就解决了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一个难题”,“可以说,如果没有对劳动的研究,特别是没有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研究,就没有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也就不可能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10恩格斯从三个层次解剖了黑格尔的这一命题,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黑格尔所说的“现实”的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东西。
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是现实的,其中只有具有必然性即符合规律性的东西,才真正是现实的。
因而也是合理的东西。
第二,黑格尔所说的“现实性”,并不是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具有的属性。
恩格斯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或政治制度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固有的属性。
马克思主义经原著作选读教案第一章:《共产党宣言》概览1.1 教学目标1. 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背景及历史意义;2. 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思想;3. 分析《共产党宣言》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2 教学内容1.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背景及历史意义;2.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与核心思想;3. 《共产党宣言》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3 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背景、基本内容与核心思想;2. 案例分析:分析《共产党宣言》对当代社会的启示;3.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共产党宣言》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资本论》第一卷——剩余价值理论2.1 教学目标1. 理解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理论体系;2. 掌握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及规律;3. 分析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经济体制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1. 剩余价值的定义及其理论体系;2. 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及规律;3. 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经济体制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剩余价值的概念、源泉及规律;2. 案例分析:分析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经济体制中的应用;3.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剩余价值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3.1 教学目标1. 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2. 掌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外延;3. 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教育改革中的指导作用。
3.2 教学内容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外延;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教育改革中的指导作用。
3.3 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2. 案例分析: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教育改革中的指导作用;3. 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马原经典原著选读引言马原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的简称,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原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马原中的几个经典原著,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马原必读的经典原著之一。
该书收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通过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规律性,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是马原的核心教材,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杨奎松。
该书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读者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实践论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帮助读者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全面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讲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讲义》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编写的马原教材。
该书内容简洁明了,适合初学者阅读。
该书精选了马原中的核心知识点,通过问题和解答的形式,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然后详细阐述了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最后对实践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等内容进行了解析。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是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罗新编著的一本专著。
该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书中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第三部分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英汉对照选读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英汉对照选读》是一本汉英对照的哲学读物,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多篇著作,是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本书包括以下篇章:
1.《资本论》(选刊)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一。
本书选取了《资本论》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阅读《资本论》,可以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观、阶级斗争观、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论等理论。
2.《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哲学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之一。
本书介绍了德国哲学、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意识形态对人的认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3.《哥达纲领批判》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的一篇论文,批判了当时哥达工人运动中的一些机会主义思潮。
本书详细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4.《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的一篇著作,探讨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制度的起源和演变。
本书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5.《反杜林论》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的一篇著作,批判了德国哲学家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
本书强调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呼吁人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推荐参考书目一、基本著作类: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 《列宁选集》(1-4卷)(同上)3. 《毛泽东文集》(1-5卷)4. 《邓小平文选》(1-3卷)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6. 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报告和讲话、十七大以来的中央文件等二、传记类:7. (德)梅林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8. 《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9. (法)科尔纽著:《马克思恩格斯传》(1-3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10. (英)伊赛.伯林著:《马克思传》(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0年版)11. 《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12. 刘建军:《马克思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3. 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三联书店1982年版三、研究性论著类:(一)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有关经典文献和著述1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文第一版,下同)。
15.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6.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另见《费尔巴哈》(《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新译中文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7. 马克思:《致安年柯夫》(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6页。
18.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19.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下册)。
20. 列宁:《哲学笔记》(1914-1916年),《列宁全集》第55卷(中文第2版)。
21. 张奎良主编:《跨世纪的回响——马克思学说的精粹及其现代意义》,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试题
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如何论述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的?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二、根据本学期所学原著,马克斯在哪几部著作中阐述了人的本质问题?请论述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三、根据本学期所学原著,马克斯在哪几部著作中阐述了异化问题?请论述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四、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如何理解“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六、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恩格斯是如何批判其缺陷的?
七、论述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
八、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说“......唯有费尔巴哈是个杰出的哲学家。
......这个派别主要是同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
请回答:
1、概括这两段话的段落大意
2、文中的“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