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砌体结构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9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之欧侯瑞魂创作(GB 50003-2011)【13条】1.龄期为 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品级为 B 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品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纳: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1采纳.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年夜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2.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2 采纳.3.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 采纳.注:当采纳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纳.4.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 采纳.注: 1 对自力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2 对T 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5.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品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 倍的块体强度品级.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品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2) 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5 采纳.7.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 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 采纳.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 、1.2 和0.8 .8.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 采纳.3.2.2 龄期为28d 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施工质量控制品级为B 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 采纳:2 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g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注: 1 对用形状规则的块体砌筑的砌体,当搭接长度与块体高度的比值小于1 时,其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和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ftm应按表中数值乘以搭接长度与块体高度比值后采纳;2 表中数值是依据普通砂浆砌筑的砌体确定,采纳经研究性试验且通过技术鉴定的专用砂浆砌筑的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其抗剪强度设计值按相应普通砂浆强度品级砌筑的烧结普通砖砌体采纳;3 对混凝土普通砖、温凝土多孔砖、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表中的砂浆强度品级分别为:≥Mb10 、Mb7.5及Mb5.● 3.2.3 下列情况的各类砌体,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2时,γ2时,为其截面面积加0.8;构件截面面积以“m2”计;2 当砌体用强度品级小于 M5.0 的水泥砂浆砌筑时,对第3.2.1条各表中的数值,γa 为0.9;对第3.2.2 条表 3.2.2中数值,γa 为0.8;3 当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γa 时,为1.1.● 6.2.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 ,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浇筑;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连接:1 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用强度品级不应低于 C25 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2 板支承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且与支座处沿墙配置的纵筋绑扎,并用强度品级不应低于C25 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3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伸入现浇板中进行连接后,再浇筑现浇板.● 6.2.2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宜沿竖向每隔400mm~ 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 墙厚很多于1 根直径 6mm 的钢筋,或采纳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砖墙每边不小于500mm ,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 6.4.2 外叶墙的砖及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品级,不应低于MU10.●7. 1. 2 厂房、仓库、食堂等空旷单层房屋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圈梁:1 砖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 5m~8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年夜于8m 时,应增加设置数量;2 砌块及料石砌体结构房屋,檐口标高为 4m ~ 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年夜于5m 时,应增加设置数量;3 对有吊车或较年夜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当未采用有效的隔振办法时,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7.1.3 住宅、办公楼等多层砌体结构民用房屋,且层数为 3 层~4 层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当层数超越4 层时,除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外,至少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设置墙梁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应在托梁、墙梁顶面和檐口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7.3.2 采纳烧结普通砖砌体、混凝土普通砖砌体、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和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 的规定:注: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 高度处.l oi ,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9.4.8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构造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墙的转角、端部和孔洞的两侧配置竖向连续的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2 应在洞口的底部和顶部设置不小于 2φ10 的水平钢筋,其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 40d 和600mm;3 应在楼(屋)盖的所有纵横墙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宽度和高度应即是墙厚和块高,圈梁主筋不应少于4φ10 ,圈梁的混凝土强度品级不应低于同层混凝土块体强度品级的 2 倍,或该层灌孔混凝土的强度品级,也不应低于C20;4 剪力墙其他部位的竖向和水平钢筋的问距不应年夜于墙长、墙高的1/3 ,也不应年夜于900mm .5 剪力墙沿竖向和水平方向的构造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07% .10.1.2 本章适用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总层数和总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越表 10.1.2 的规定.注: 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空中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空中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空中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 高度处.2 室内外高差年夜于0.6m 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 Om;3 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域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纳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2 各层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10.1.2 中的规定降低3m ,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注: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年夜于 4.2m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 以上;其中,开间不年夜于 4.2m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 且开间年夜于4.8m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50% 以上为横墙很少.3 抗震设防烈度为6 、7 度时,横墙较少的丙类多层砌体房屋,当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规定采用加强办法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应允许仍按表10.1.2 中的规定采纳;4 采纳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的砌体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到达普通秸土砖砌体的70% 时,房屋的层数应比普通砖房屋减少一层,总高度应减少3m;当砌体的抗剪强度到达普通黏土砖砌体的取值时,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要求同普通砖房屋.10.1.5 考虑地动作用组合的砌体结构构件,其截面承载力应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10.1.5 采纳.当仅计算竖向地动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采纳1.0 .10.1.6 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时,结构抗震品级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按表10.1.6 采纳.注: 1 对四级抗震品级,除本章有规定外,均按非抗震设计采纳;2 接近或即是高度分界时,可结合房屋不规则水平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品级.。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0003-20111总则1.0.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墙材革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选用结构方案和砌体材料,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结构设计,特殊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的应按专门规定进行设计:1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多孔砖的无筋和配筋砌体;2砌块砌体:包括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的无筋和配筋砌体;3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的砌体。
1.0.3本规范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规定的原则制订。
设计术语和符号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的规定采用。
1.0.4按本规范设计时,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执行;墙体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的规定执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1.0.5砌体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2.1.2配筋砌体结构reinforced masonry structure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
1.1 范围XXXXX1.2编制依据(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建筑装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50210-2001)(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1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砖:粘土烧结多孔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2.1.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PC32 . 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2.1.3 砂:用中砂,配制M7.5水泥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 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
2.1.5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灰子、扫帚等。
2.2 作业条件:2.2.1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2 按设计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2.2.3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砂浆搅拌→砌砖墙→验评3.2 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砂浆王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
3.3 砌砖墙3.3.1 砌砖:砌砖宜采用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大于12mm,也不宜小于8mm。
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不得出现瞎缝、透缝、假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水平缝和垂直缝应随砌筑随勾缝。
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水平间距,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合理选用结构方案和建筑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的结构设计,特殊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的应按专门规定进行设计。
1 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无筋和配筋砌体;2 砌块砌体,包括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砌块无筋和配筋砌体;3 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第1.0.3条本规范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规定的原则制订。
设计术语和符号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的规定采用。
第1.0.4条按本规范设计时,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执行;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要求;结构抗震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
第1.0.5条砌体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章术语和符号2.1 主要术语第2.1.1条砌体结构 masonry structure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第2.1.2条配筋砌体结构 reinforced masonry structure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
第2.1.3条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 reinforced concrete masonry shear wall structure 由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和混凝土楼、屋盖所组成的房屋建筑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sGB 50003-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3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9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03-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1、3.2.1、3.2.2、3.2.3、5.1.1、5.2.4、5.2.5、6.1.1、6.2.1、6.2.2、6.2.8、6.2.10、6.2.11、7.1.2、7.1.3、7.3.2、7.3.12、7.4.1、7.4.6、8.2.8、9.2.2、9.4.3、10.1.8、10.4.11、10.4.12、10.4.14、10.4.19、10.5.5、10.5.6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1月10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对《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 进行全面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新型砌体材料结构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审查定稿。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新内容有关调整部分:新规范于2002年3月1日启用,原规范(GBJ3-88)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新规范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共29条,具体分配为:第3章有4条、第5章有3条、第6章有6条、第7章有6条、第8章有1条、第9章有2条、第10章有7条;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砌体材料:引入了新型砌体材料及砼小型空心砌块灌孔砌体的计算指标;补充了以重力荷载效应为主的组合表达式,对砌体结构的可靠度作了适当调整;引进了与砌体结构可靠度有关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调整了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偏心距取值;增加了无筋砌体构件双向偏心受压的计算方法;补充了刚性垫块上局部受压的计算及跨度≥9m的梁在支座处约束弯矩的分析方法;修改了砌体沿通缝受剪构件的计算方法;提高了砌体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增加了砌体夹芯墙的构造措施;加强了砌体结构房屋的抗裂措施,特别是对新型墙材砌体结构的防裂、抗裂构造措施;补充了连续墙梁、框支墙梁的设计方法;补充了砖砌体和砼构造柱组合墙的设计方法;增加了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增加了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取消了原标准中的中型砌块、空斗墙、筒拱等内容。
新规范第1.0.2条中明确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的结构设计: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无筋和配筋砌体;砌块砌体,包括砼、轻骨料砼砌块无筋和配筋砌体;石砌体,包括各种料石和毛石砌体。
强制性条文部分:第3章“材料”之强制性条文:第3.1.1条: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和MU10;砌块的强度等级:MU20、MU15、MU10、MU7.5和MU5;砂浆的强度等级: M15、M10、M7.5、M5和M2.5。
(2)第3.2.1条: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下表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表3.2.1-1摘录)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砂浆强度M15 M10 M7.5 M5 M2.5 0MU20 3.22 2.67 2.39 2.12 1.84 0.94MU15 2.79 2.31 2.07 1.83 1.60 0.82MU10 - 1.89 1.69 1.50 1.30 0.67(3)第3.2.2条、第3.2.3条:(略)。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墙梁7.3.1 墙梁包括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
可划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
7.3.2 采用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和配筋砌体的墙梁设计应符合表7.3.2的规定。
墙梁计算高度范围内每跨允许设置一个洞口;洞口边至支座中心的距离αi ,距边支座不应小于0.15loi,距中支座不应小于0.07loi。
对多层房屋的墙梁,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同位置,并宜上、下对齐。
表7.3.2 墙梁的一般规定注:1 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的墙梁可参照使用;2 墙体总高度指托梁顶面到檐口的高度,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1/2高度处;3 对自承重墙梁,洞口至边支座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0.1l0i,门窗洞上口至墙顶的距离不应小于0.5m;4 hw—墙体计算高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hb—托梁截面高度;l0i—墙梁计算跨度,按本规范第7.3.3条取用;bh—洞口宽度;hh—洞口高度,对窗洞顶至托梁顶面距离。
7.3.3 墙梁的计算简图应按图7.3.3采用。
各计算参数应按下列规定取用:1) 墙梁计算跨度l0(loi),对简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取1.1ln(1.1lni)或lc(lci)两者的较小值;ln (lni)为净跨,lc(lci)为支座中心线距离。
对框支墙梁,取框架柱中心线间的距离lc (lci);2) 墙体计算高度hw,取托梁顶面上一层墙体高度,当hw >l0时,取hw=l0(对连续墙梁和多跨框支墙梁,l0取各跨的平均值);3) 墙梁跨中截面计算高度H0,取H=hw+0.5hb;4) 翼墙计算宽度bf,取窗间墙宽度或横墙间距的2/3,且每边不大于3.5h(h 为墙体厚度)和l0/6;5) 框架柱计算高度Hc ,取Hc=Hcn+0.5hb;Hcn为框架柱的净高,取基础顶面至托梁底面的距离。
7.3.4 墙梁的计算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1) 承重墙梁(1) 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1、F1,取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2) 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2,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自重,以及墙梁顶面以上各层楼(屋)盖的恒荷载和活荷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
配筋砌体结构设计讲解首先,配筋砌体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砌体材料的特点和承载能力。
一般来说,砌体的主要承载能力来自于墙体的厚度和砌体的抗压能力。
然而,由于砌体自身的缺陷,如缺乏抗拉能力和强度不均匀性,单纯依靠砌体本身的承载能力是不够的。
因此,在设计配筋砌体结构时,需要在砌体墙体中嵌入钢筋来增强砌体的承载能力。
其次,配筋的设计需要依据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
在砌体墙体的纵向受力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风力作用或地震力作用等原因,会导致墙体产生拉、压和剪力等受力方式。
根据不同受力状态,需要在砌体墙体中合理地设置纵向和横向的钢筋,以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例如,在砌体墙体中设置纵向的梁柱钢筋,可以有效地将墙体的受力传递到地基,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此外,在配筋砌体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钢筋与砌体之间的粘结性能。
由于砌体表面的不平整性和湿度的影响,钢筋与砌体之间的粘结强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钢筋与砌体的良好粘结,可以在钢筋和砌体之间设置间距,使用粘结剂或增加钢筋的粗细来提高粘结强度。
此外,还可以在砌体墙体的水平接缝处设置钢筋焊接连接,以增强接缝的抗震能力。
最后,钢筋与砌体的配筋数量和位置的确定需要通过计算和实验来完成。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墙体的尺寸、所处位置、受力状态等因素来确定钢筋的直径和间距。
一般来说,钢筋的直径和间距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并且应根据砌体墙体的设计荷载进行计算。
在确定配筋位置时,需要考虑到墙体的受力情况和构造要求,以确保钢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配筋砌体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它通过在砌体墙体中嵌入钢筋的方式,增强和改善砌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砌体材料的特点、结构的受力情况和钢筋与砌体的粘结性能。
通过合理布置钢筋的数量和位置,可以达到提高砌体墙体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的目的。
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引言: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设计原理、施工要点以及相关的工程实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结构形式。
一、设计原理1.1 结构荷载分析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结构荷载分析。
根据建筑用途和设计要求,确定楼层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1.2 结构布局设计结构布局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建筑功能和空间要求,确定楼板、墙体、柱子等的位置和尺寸,并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1.3 钢筋配筋设计钢筋配筋设计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
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各构件的钢筋布置、直径和间距,并进行受力分析和验算。
二、施工要点2.1 材料准备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砖块、钢筋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
2.2 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基础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基础开挖、基础浇筑等工序,并保证基础的平整度和强度。
2.3 砌体施工砌体施工是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核心环节。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墙体、柱子等构件的砌筑,并注意砌体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尺寸控制。
2.4 钢筋混凝土浇筑钢筋混凝土浇筑是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浇筑前,需要进行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等准备工作,并注意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养护等关键环节。
三、工程实例3.1 XX大厦XX大厦是一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高层建筑。
在设计过程中,结构工程师充分考虑了建筑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钢筋配筋设计,确保了大厦的安全可靠性。
3.2 XX住宅小区XX住宅小区是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多层住宅项目。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准备、基础施工、砌体施工和浇筑工序,保证了小区建筑的质量和工期。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13条】3.2.1龄期为 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级时,应根据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分别按下列规定采用: 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1采用。
注:当烧结多孔砖的孔洞率大于3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0.9。
2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2采用。
3蒸压灰砂普通砖和蒸压粉煤灰普通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3采用。
注:当采用专用砂浆砌筑时,其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中数值采用。
4单排孔混凝土和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4采用。
注: 1对独立柱或厚度为双排组砌的砌块砌体,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7;2对T形截面墙体、柱,应按表中数值乘以0.85。
5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1.5倍的块体强度等级。
灌孔混凝土强度指标取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指标。
2)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g,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双排孔或多排孔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2.1-5采用。
7块体高度为180mm~350mm的毛料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3.2.1-6采用。
注:对细料石砌体、粗料石砌体和干砌勾缝石砌体,表中数值应分别乘以调整系数1.4、1.2和0.8。
8毛石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1-7采用。
3.2.2龄期为28d的以毛截面计算的各类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2采用:2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对孔砌筑时,灌孔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 vg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