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闻问切参考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22
中医望闻问切病历书写模板范文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年/月/日]一、主诉。
“大夫啊,我这[主要不舒服的症状,如头疼得像要炸开了,而且还晕乎乎的],都已经[持续的时间,如三天了],实在是太难受了,您快给我看看吧。
”二、望诊。
1. 整体神色。
一进门,就瞧见这位患者呀,神色看着有些疲倦,面色有点发黄,就像那没熟透的香蕉似的,眼睛呢,也没什么神,感觉像好几天没睡好觉了。
2. 形体姿态。
走路的时候慢悠悠的,有点弯腰驼背的,感觉浑身没劲儿,就像个霜打的茄子。
往那一坐呀,也是懒洋洋的,坐都坐不太直溜。
3. 舌象。
伸出舌头一看,舌头颜色比较淡,舌苔有点厚腻,就像在舌头上铺了一层白霜,中间还有点微微发黄,舌尖还有点红红的,像是在舌头上点了个小红点。
三、闻诊。
1. 声音气味。
说话的声音有气无力的,像蚊子嗡嗡叫似的。
凑近了闻呢,嘴里有点淡淡的异味,不是那种特别臭的味道,就像是放了一夜的茶水,有点淡淡的馊味儿。
而且呼吸也有点粗重,感觉像是鼻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半。
四、问诊。
1. 寒热。
“大夫,我这老是感觉身上发冷,就像在冰窖里似的,穿再多衣服都不觉得暖和。
可是有时候呢,又会突然觉得热,热得我直冒汗,这冷热交替的,可把我折腾坏了。
”2. 汗出。
“出汗啊,白天稍微一动就出汗,就跟那水龙头没拧紧似的,滴答滴答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呢,也出汗,睡衣都能给湿透了,我都得半夜起来换衣服。
”3. 头身感觉。
“头疼得厉害,就像有人在脑袋里敲鼓一样,尤其是太阳穴那块儿,感觉都要炸了。
而且啊,身上也觉得酸溜溜的,就像干了一天重活似的,特别是腰和腿,又酸又沉,都不想走路。
”4. 饮食口味。
“我这食欲可差了,看到啥都不想吃,就觉得那些饭菜一点味道都没有。
以前我最喜欢吃肉了,现在看到肉就觉得腻得慌。
嘴里老是感觉淡淡的,就想喝点儿带味儿的东西,像酸辣汤啥的,但是又不敢多喝,怕胃难受。
”5. 二便情况。
望闻问诊知识点总结一、望望是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观察面色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来了解藏表关系,判断疾病性质,还可以了解疾病的部位和病情的轻重缓急。
不同的面色对应不同的病情,如面色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面色黄色可能是湿热内蕴,面色红赤可能是气郁火旺等。
观察舌质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血情况,舌质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舌质红绛可能是热盛;观察舌苔可以了解患者的脏腑情况,舌苔黄腻可能是湿热内蕴,舌苔白腻可能是寒湿内盛等。
通过观察面色、舌质、舌苔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闻闻是中医诊断中通过闻患者的口气、体味等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通过闻口气可以了解患者的热寒情况,口气臭浊可能是湿热内蕴,口气清新可能是气血调畅;通过闻体味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性质,体味臭浊可能是湿热内蕴,体味清爽可能是气血循畅。
中医认为口气和体味是人体内部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通过闻这一方式可以尽可能地获取有关病情的信息,为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三、问问是中医诊断中通过向患者询问病情的一种方法。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体征、饮食、排便等方面的信息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病情的分析和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发病原因、症状表现、以及饮食起居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医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四、诊诊是中医诊断中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方法来判断患者病情的一种方法。
诊断是中医诊断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疗的关键。
中医诊断需要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判断病因病机,确定证型证素,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望闻问诊,医生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判断病因病机,确定证型证素,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望闻问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它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口气、体味等方面的信息,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望闻问切
姓名:宋某
年龄:21
性别:男
职业:学生
望神:双眼有神,脸上神情清晰明了,语言表达清晰,面色红润,体态自如,呼吸频率平稳该学生正气足,精神爽朗。
望色:面色有些许偏白,面容紧致。
该生可能存在血虚,失血。
望形体:体型偏瘦,皮肤干涩缺水。
该生可能存在阴虚火旺的身体状态。
望头发:发黄柔顺,稀疏易脱。
该生可能精血不足。
望舌:淡红舌头,薄白苔。
该生脏腑机能正常,胃气旺盛。
闻诊:发音声调和谐,语言应答自如,声低而浊。
正常声音。
问诊:学生畏寒,体温正常后全身或局部有热感。
该生战汗,头痛部位为头侧痛,隐痛,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痛而喜按。
切诊:平脉,一息四—五至,相当于70—80次每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寸,关,尺三部均触及,沉取不决。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之完整版四诊述要一、望诊中医特别重视望诊,临诊首要注意观察,从病人的神态、形体和某些特定表现征象,了解疾病的性质与轻重。
望诊之要,首先望神:患者眼珠灵活,目光炯炯,神识不乱,语言清亮,精神充沛,面色荣润,动作矫健协调,即为有神;若目光晦暗,反应迟钝,语言低微,精神委靡,表情淡漠,即是失神。
中医学认为:精气充盛则神旺;精气虚衰则神疲。
若患者其症状虽属严重,但神气尚佳,这说明正气未衰,预后一般尚好;如果相反,其症状表现虽不严重,而神气却委靡不振,这说明正气趋向衰弱,预后一般不良。
《灵枢·天年篇》上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素问·本病论篇》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说明了“ 神” 的重要性,但危重之病,一时精神转“ 佳”,或两颧发红如妆,这是阴阳格拒、欲将离绝的危象,即“ 神浮则危”,当须警惕。
其次望色:气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荣,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色的荣润枯槁、鲜明晦暗等方面来辨证。
气血旺盛,则色泽荣润鲜明;气血衰减,则色泽枯槁晦暗。
白脱血,萎黄主虚,颧赤劳缠。
五脏有病,面部色泽有时亦有相应变化:如脾病者面色多萎黄,肺病者则面色白,心病者则面色赤,肝病者则面色青,肾病者则面色灰黑。
此外,还可以从色的方面辨别出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如《灵枢·五色篇》“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但望色必须结合其他三诊,如面色白,血虚也;问之无脱血因素者,应考虑恐怖,恐则气下,血亦随之,怖则神随气失。
心脉如乱丝,面乍白乍赤,神气不安之象也:心中必有惭愧之事,惭则气收,愧则神荡,在临床上应细致诊察。
望形体:一般五脏强健的,外形多壮实;五脏有病,外形多衰弱。
形体不同,往往用药的宜忌、喜恶有异,如胖人多气虚,瘦人多火,用药应因人而异。
从观察形体也可得出很多病情,如肥人多中风,瘦人多劳嗽。
然而对胖、瘦人亦需分析:能食肌丰而胖者,体强也;若食少而肥者,非强也,乃病痰也,肥人最怕按之如棉絮;食少而瘦者,体弱也;若食多而瘦者,非弱也,瘦人最怕肉干著骨。
中医的望、闻、问、切(精华)肝开窍于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发干,发涩,无光泽,许多人甚至“猛眨”眼睛。
其华在爪(指甲),也就是表现在指甲上,肝胆好,免疫系统好,通常指甲会比较光滑,有光泽,坚硬,否则是灰指甲,易断,或有真菌感染。
还有肝是主筋(肌键)的,手背上的青筋暴露,代表肝胆不好,情绪上来看是易发怒的。
有些人情绪说来就来,没说两句就拍桌子瞪眼的,通常是因为肝火太旺了,肝不好的人口味爱吃酸的,脸色发青的,暗无光泽。
心脏(小肠):舌为心之苗。
舌是心脏的表现,怎样通过舌来看,心脏好不好呢?如果舌头比较淡、白的话,是代表心血不足,供血不太好。
如果心血瘀阻,舌头是暗紫色的。
有人舌头溃烂是心火旺的表现。
其华在脸,心脏正常的人脸色是白里透红的。
有的人的脸惨白、淡而无光的是因心脏供血不足。
脸呈暗紫色的,是心火太旺,有瘀阻的地方。
情绪上是喜的,经常微笑,没人也笑,这是心脏不太好的一种表现。
口感是爱吃苦的,苦瓜、杏仁、西柚汁等。
脸色发红(紫红色),特别是一些红光满面肥胖者,通常都有心血管方面的阻碍。
脾(胃):开窍于口、唇,其华在肌肉。
脾胃好的人嘴唇是淡红色,有光泽的,不好的呢是淡、白、萎黄,这种颜色让我们来判断脾胃好不好。
胃不好的人容易有口气,特别是胃炎或溃疡的人。
脾是负责四肢的,脾胃好,肌肉是轻健有力。
否则,肌肉松驰、无力。
情绪上是爱思的。
总是皱着眉毛,好像比总理还操心,一点小事都想不开,这是脾胃不好而造成的。
另外,口味是爱吃甜的(比一般人吃的甜度要高),脸色发黄。
是病态的蜡黄,无透明度、无光泽的黄色。
肺是开窍于鼻。
鼻是用来呼吸的,吸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
鼻不好的人,会影响体内正常的循环,会引发肺的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诱发鼻腔的炎症。
其华在皮毛,肺是给皮毛供应营养的,肺不好,皮毛就枯槁,不光滑,粗糙,汗毛生长方向杂乱,脸上的毛孔粗大。
情绪是悲忧的。
无事忧愁、爱哭。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就是一个例子,大家知道她有严重的肺结核,她的眼泪是从春流到秋、又从秋流到冬……口味爱吃辛(辣)的东西,脸色是发白的,脸无血色,象一张白纸一样。
脸发黄:表明脾胃,消化系统功能弱;脸发白:表明肺,呼吸系统功能弱;脸发红:表明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弱;脸发青:表明肝胆,免疫系统功能弱;脸发黑:表明肾脏、膀胱系统功能弱。
肝:开窍于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发干,发涩,无光泽,许多人甚至“猛眨”眼睛。
其华在爪(指甲),也就是表现在指甲上,肝胆好,免疫系统好,通常指甲会比较光滑,有光泽,坚硬,否则是灰指甲,易断,或有真菌感染。
还有肝是主筋(肌键)的,手背上的青筋暴露,代表肝胆不好,情绪上来看是易发怒的。
有些人情绪说来就来,没说两句就拍桌子瞪眼的,通常是因为肝火太旺了,肝不好的人口味爱吃酸的,脸色发青的,暗无光泽。
心脏(小肠):舌为心之苗。
舌是心脏的表现,怎样通过舌来看,心脏好不好呢?如果舌头比较淡、白的话,是代表心血不足,供血不太好。
如果心血瘀阻,舌头是暗紫色的。
有人舌头溃烂是心火旺的表现。
其华在脸,心脏正常的人脸色是白里透红的。
有的人的脸惨白、淡而无光的是因心脏供血不足。
脸呈暗紫色的,是心火太旺,有瘀阻的地方。
情绪上是喜的,经常微笑,没人也笑,这是心脏不太好的一种表现。
口感是爱吃苦的,苦瓜、杏仁、西柚汁等。
脸色发红(紫红色),特别是一些红光满面肥胖者,通常都有心血管方面的阻碍。
脾(胃):开窍于口、唇,其华在肌肉。
脾胃好的人嘴唇是淡红色,有光泽的,不好的呢是淡、白、萎黄,这种颜色让我们来判断脾胃好不好。
胃不好的人容易有口气,特别是胃炎或溃疡的人。
脾是负责四肢的,脾胃好,肌肉是轻健有力。
否则,肌肉松驰、无力。
情绪上是爱思的。
总是皱着眉毛,好像比总理还操心,一点小事都想不开,这是脾胃不好而造成的。
另外,口味是爱吃甜的(比一般人吃的甜度要高),脸色发黄。
是病态的蜡黄,无透明度、无光泽的黄色。
肺:肺是开窍于鼻,鼻是用来呼吸的,吸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
鼻不好的人,会影响体内正常的循环,会引发肺的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诱发鼻腔的炎症。
其华在皮毛,肺是给皮毛供应营养的,肺不好,皮毛就枯槁,不光滑,粗糙,汗毛生长方向杂乱,脸上的毛孔粗大。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传统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四诊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模板:
望诊: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排泄物等,判断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
例如,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颜色和光泽,可以判断病人的气血运行状况和体质特点;观察病人的排泄物,可以判断病人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功能状况。
闻诊:医生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和嗅病人的气味,来判断病情。
例如,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可以判断病人的气息是否通畅,是否有咳嗽、喘息等症状;通过嗅病人的气味,可以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
问诊: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
例如,询问病人是否有头痛、发热等症状,是否有慢性病史,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等,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切诊:医生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皮肤等,来判断病情。
例如,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可以判断病人的气血运行状况和心脏功能;通过触摸病人的皮肤,可以判断病人的体温和感觉状况。
总的来说,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一种全面的诊断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这四种方法,医生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书写范文一、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二、望诊。
1. 整体望诊。
一进门,就瞧见这位患者呢,整个人看起来有点没精打采的。
身形不胖不瘦,但是走路的姿势有点拖沓,就像脚底下挂了铅块似的,缺乏那种轻快劲儿。
皮肤呢,有点发黄,不是那种健康的小麦色,就像是秋天里有点枯萎的树叶的颜色,隐隐透着一种虚弱的感觉。
再看患者的神态,眼神有点黯淡无光,就像两颗蒙了尘的星星,少了那种灵动和神采。
脸上的表情也是愁眉苦脸的,眉头皱得像个小山包,感觉心里像是装了不少烦心事呢。
2. 局部望诊。
头部:头发比较干枯,没有什么光泽,就像干草一样,还夹杂着不少白头发,在黑发里面特别扎眼。
额头呢,也不是那种饱满光滑的,隐隐能看到一些细小的皱纹,就像岁月在上面刻下的痕迹。
面部:面色发黄且有些浮肿,特别是眼睑那块,就像刚被人轻轻打了一拳似的,有点微微鼓起。
眼睛周围还带着一圈淡淡的黑眼圈,像是好几天没睡好觉一样。
嘴唇的颜色也不太对,有点淡白,没有那种红润的血色,就像被水洗过多次的花瓣。
舌象:伸出舌头一看,舌头胖大,就像个胖娃娃似的,舌苔白白厚厚的,就像铺了一层霜在上面,而且舌头边缘还有一些齿痕,就像是被牙齿欺负过留下的小印子。
这舌头的样子,就像是在告诉我,患者体内湿气太重啦,脾胃可能不太好呢。
三、闻诊。
1. 声音。
患者说话的声音比较低沉,而且感觉中气不足,就像个没充满气的气球,每句话说出来都有气无力的。
声音还略带沙哑,就像很久没喝水的人在说话一样,没有那种清亮劲儿。
2. 气味。
凑近患者的时候,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口臭味,不是那种特别浓烈刺鼻的,但也能明显感觉到。
这口臭可能和患者的脾胃消化不好有关系,就像食物在胃里发酵了一样,散发出一种不太好闻的味道。
身上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气味,就是那种正常的汗味,但是稍微有点重,可能是身体有点虚,稍微一动就出汗的缘故。
四、问诊。
1. 一般情况。
脸发黄:表明脾胃,消化系统功能弱;脸发白:表明肺,呼吸系统功能弱;脸发红:表明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弱;脸发青:表明肝胆,免疫系统功能弱;脸发黑:表明肾脏、膀胱系统功能弱。
肝:开窍于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发干,发涩,无光泽,许多人甚至“猛眨”眼睛。
其华在爪(指甲),也就是表现在指甲上,肝胆好,免疫系统好,通常指甲会比较光滑,有光泽,坚硬,否则是灰指甲,易断,或有真菌感染。
还有肝是主筋(肌键)的,手背上的青筋暴露,代表肝胆不好,情绪上来看是易发怒的。
有些人情绪说来就来,没说两句就拍桌子瞪眼的,通常是因为肝火太旺了,肝不好的人口味爱吃酸的,脸色发青的,暗无光泽。
心脏(小肠):舌为心之苗。
舌是心脏的表现,怎样通过舌来看,心脏好不好呢?如果舌头比较淡、白的话,是代表心血不足,供血不太好。
如果心血瘀阻,舌头是暗紫色的。
有人舌头溃烂是心火旺的表现。
其华在脸,心脏正常的人脸色是白里透红的。
有的人的脸惨白、淡而无光的是因心脏供血不足。
脸呈暗紫色的,是心火太旺,有瘀阻的地方。
情绪上是喜的,经常微笑,没人也笑,这是心脏不太好的一种表现。
口感是爱吃苦的,苦瓜、杏仁、西柚汁等。
脸色发红(紫红色),特别是一些红光满面肥胖者,通常都有心血管方面的阻碍。
脾(胃):开窍于口、唇,其华在肌肉。
脾胃好的人嘴唇是淡红色,有光泽的,不好的呢是淡、白、萎黄,这种颜色让我们来判断脾胃好不好。
胃不好的人容易有口气,特别是胃炎或溃疡的人。
脾是负责四肢的,脾胃好,肌肉是轻健有力。
否则,肌肉松驰、无力。
情绪上是爱思的。
总是皱着眉毛,好像比总理还操心,一点小事都想不开,这是脾胃不好而造成的。
另外,口味是爱吃甜的(比一般人吃的甜度要高),脸色发黄。
是病态的蜡黄,无透明度、无光泽的黄色。
肺:肺是开窍于鼻,鼻是用来呼吸的,吸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
鼻不好的人,会影响体内正常的循环,会引发肺的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诱发鼻腔的炎症。
其华在皮毛,肺是给皮毛供应营养的,肺不好,皮毛就枯槁,不光滑,粗糙,汗毛生长方向杂乱,脸上的毛孔粗大。
脸发黄:表明脾胃,消化系统功能弱;脸发白:表明肺,呼吸系统功能弱;脸发红:表明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弱;脸发青:表明肝胆,免疫系统功能弱;脸发黑:表明肾脏、膀胱系统功能弱。
肝:开窍于目,肝胆不好的人,眼睛发干,发涩,无光泽,许多人甚至“猛眨”眼睛。
其华在爪(指甲),也就是表现在指甲上,肝胆好,免疫系统好,通常指甲会比较光滑,有光泽,坚硬,否则是灰指甲,易断,或有真菌感染。
还有肝是主筋(肌键)的,手背上的青筋暴露,代表肝胆不好,情绪上来看是易发怒的。
有些人情绪说来就来,没说两句就拍桌子瞪眼的,通常是因为肝火太旺了,肝不好的人口味爱吃酸的,脸色发青的,暗无光泽。
心脏(小肠):舌为心之苗。
舌是心脏的表现,怎样通过舌来看,心脏好不好呢?如果舌头比较淡、白的话,是代表心血不足,供血不太好。
如果心血瘀阻,舌头是暗紫色的。
有人舌头溃烂是心火旺的表现。
其华在脸,心脏正常的人脸色是白里透红的。
有的人的脸惨白、淡而无光的是因心脏供血不足。
脸呈暗紫色的,是心火太旺,有瘀阻的地方。
情绪上是喜的,经常微笑,没人也笑,这是心脏不太好的一种表现。
口感是爱吃苦的,苦瓜、杏仁、西柚汁等。
脸色发红(紫红色),特别是一些红光满面肥胖者,通常都有心血管方面的阻碍。
脾(胃):开窍于口、唇,其华在肌肉。
脾胃好的人嘴唇是淡红色,有光泽的,不好的呢是淡、白、萎黄,这种颜色让我们来判断脾胃好不好。
胃不好的人容易有口气,特别是胃炎或溃疡的人。
脾是负责四肢的,脾胃好,肌肉是轻健有力。
否则,肌肉松驰、无力。
情绪上是爱思的。
总是皱着眉毛,好像比总理还操心,一点小事都想不开,这是脾胃不好而造成的。
另外,口味是爱吃甜的(比一般人吃的甜度要高),脸色发黄。
是病态的蜡黄,无透明度、无光泽的黄色。
肺:肺是开窍于鼻,鼻是用来呼吸的,吸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
鼻不好的人,会影响体内正常的循环,会引发肺的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诱发鼻腔的炎症。
其华在皮毛,肺是给皮毛供应营养的,肺不好,皮毛就枯槁,不光滑,粗糙,汗毛生长方向杂乱,脸上的毛孔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