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521.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本章的中心是解决第八章提出的问题,阐明平均利润率如何形成和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揭示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及如何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本质。
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部门的不同利润率通过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在本章先撇开了竞争的现象,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联系。
为使问题简化,也把周转时间不同的因素暂时撇开,只分析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所形成的不同利润率如何平均化。
利润的平均化是平均利润率形成的结果。
所以,首先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1. 平均利润率是如何形成的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平均化。
资本按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首先假定社会有五个生产部门,它们的不变资本价值也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它们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
马克思用两个因素来说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从表一说明:五个生产部门投入的资本总额为390c+110v ,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为110,产品价值总额为610。
如果不把它们看作五个不同的生产部门,而是看作一个总资本内部的五个不同车间,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
第一,500总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是78c+22v ;第二,每100资本,都可带来22的剩余价值;第三,平均利润率=vc m 110390110 =22%;第四,每100资本,即总预付资本的任何五分之一所生产的产品,都只能按122的价格出售。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利润也就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形成后,资本家出售商品时,“不是得到了本部门生产这些商品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只是得到了社会总资本在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总剩余价值或总利润均衡分配时归于总资本的每个相应部分的剩余价值或利润”。
从平均利润的角度看,“不同的资本家在这里彼此只是作为一个股份公司的股东发生关系,在这个公司中,按每100资本均衡地分配一份利润”。
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分配工资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消灭了工作日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痕迹,全部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或有酬劳动,因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平均利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平均利润即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的与其资本投入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用公式表示,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其中,平均利润率实质上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生产价格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这种由商品的成本价格(K)和平均利润(p)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K+p。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此利润率在量上也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商业利润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构成可以从技术和价值两方面看。
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取决于各生产部门的特点和技术条件,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在价值形态上划分为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价值(可变资本)的比例,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
第9章资本主义的分配9.1复习笔记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1.劳动和劳动力(1)劳动力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上的劳动能力。
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劳动根本不能成为商品。
(2)劳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
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原因有:①按照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如果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②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
但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
③如果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
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
(3)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但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相对应,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其最低限,即最低工资,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4)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①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看,人们所注意到的只是商品交换应遵循的对等原则,至于买卖的这个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一般人不会深究。
②从工资的支付形式来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使得工资被看作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③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他出卖劳动力所得的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
④从资本家的立场看,他总希望以尽量少的货币换取尽量多的劳动,以便取得利润。
资本家把低价购买和高价出卖看作是利润的源泉,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⑤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一是工人劳动时间越长,所得工资也就越多;二是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工人得到的工资不同,这也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