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医学_第二章 生长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52
生长发育分期:胚芽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发育期。
牙列分期:无牙期、乳牙列形成期、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恒牙列期。
牙列阶段:乳牙列阶段、混合牙列阶段、恒牙列阶段。
牙齿发育:生长期、钙化期、萌出期。
末端平面: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
第一恒磨牙的萌出: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灵长间隙、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方向、萌出速度及上下颌骨的发育程度。
剩余间隙:上颌平均为0.9mm,下颌为1.7mm。
乳牙解剖形态共性特点:数量,色泽,大小,形态(牙体、牙髓腔),相邻关系。
乳牙解剖特点:牙釉质牙本质薄,髓腔大、髓角高,牙颈部缩窄,颊舌径小,易磨耗。
乳恒牙的鉴别:1.磨耗度 2.色泽(白/微黄) 3.形态(牙冠短近远中径大颈部收缩) 4.大小5.排列6.X线片(根分叉度大髓腔宽大)。
乳牙髓腔: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大、髓腔壁薄、根尖孔大。
乳牙组织结构共性特点:硬组织结构(厚度薄、钙化差、硬度低、易磨耗、牙本质小管粗而直、牙釉质晶体小),软组织结构(牙髓神经未成熟、分布稀疏)。
乳牙根的吸收:生理性,病理性。
乳牙根吸收部位:牙骨质、牙本质、髓腔。
前牙-根尖三分之一舌侧面;磨牙-根分叉内侧面。
乳牙的作用:1.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2.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3.有利于发音及保护心理。
年轻恒牙的特点:无磨损,临床牙冠高度低,牙根尚未形成,根尖孔漏斗状,髓腔宽大、髓角高、无继发性牙本质,根管壁薄,磨牙颌面龈瓣覆盖,不断萌出过程中龈缘位置未定,牙髓组织中细胞成分多、纤维成分少、血运丰富。
牙齿发育异常:数目,形态,结构,萌出。
牙齿形态异常:畸形牙尖、畸形牙窝、牙过小、牙过大、双牙畸形、弯曲牙、牙髓腔异常。
牙齿萌出异常:过早,过迟,异位,低位乳牙,乳牙滞留。
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变色和牙釉质缺损。
矿化不良和发育不良。
牙本质发育不全:Ⅰ型-伴有全身骨骼发育不全;Ⅱ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无全身性骨骼发育不良;1.全口牙齿呈半透明灰蓝色、棕黄棕红色、琥珀色、牙冠多呈钝圆球形 2.全口牙齿磨损明显 3.牙髓腔早年宽大 4.X线片显示牙髓腔明显缩小,根管呈细线状Ⅲ-壳状牙。
第一章乳牙、年轻恒牙的解剖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特点一、乳牙1、乳牙体积小,牙冠短,呈乳白色,颈部缩窄明显,颈嵴特别突,尤其是乳磨牙的近中颊颈嵴更明显。
牙根细长且分叉特大,一方面以容纳下方正在生长的双尖牙牙胚,另一方面,乳牙列因无双尖牙组,乳磨牙的功能负担重,特大的牙根分叉更有利于其在牙槽骨内的稳固。
2、乳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很薄,钙化程度比恒牙低,乳牙如有龋坏,扩散程度快且范围广泛,容易导致牙髓疾病。
3、乳牙的髓腔大,髓壁薄,髓角高,(尤其是近中髓角比远中髓角要高,注意治疗。
)根管粗,根尖孔大,包绕牙根的牙槽骨骨质疏松,骨髓腔大。
乳牙牙髓组织疏松,内含细胞成分多,血管分布广,纤维成分少,血运丰富、活力强,故乳牙的防御能力和修复功能都强。
相反,治疗不及时,感染则易于扩散。
4、乳磨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多发生在根分叉的内侧面。
乳前牙牙根的吸收常从根尖1/3的舌侧面开始。
二、年轻恒牙概念:牙根未完全形成的萌出恒牙1、髓腔髓腔和根管都较粗大,髓角也相对较高,牙根未完全形成,根尖孔开扩呈喇叭口样,牙齿萌出后牙根继续发育,约2-3年后才能完全形成,根尖孔也逐渐缩小,多根牙的各个牙根发育,形成程度不完全一致。
2、牙髓组织牙髓组织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较多,纤维成分较小,血管丰富,活力旺盛,牙髓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均较强,有利于控制早期感染和消除炎症。
应及时作保存活髓治疗。
第二章牙齿的发育及发育异常儿童时期的三个牙列阶段1、乳牙列阶段6月— 6岁口内只有乳牙作用: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咀嚼器官良好的咀嚼①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②使恒牙能够正常排列③食物嚼碎--反射性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
问题:这个阶段是乳牙龋由开始到增高的时期防治:(1)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牙髓病根尖病(2)防止乳牙早失,造成恒牙错颌畸形重点:VIII IIIVVIII IIIV2、混合牙列阶段6岁— 12岁口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
作用:(1)是儿童颌骨、牙重要生长期。
儿童口腔医学第一章概论◎掌握部分1.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 )的定义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口腔器官的生长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作为口腔医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儿童口腔医学是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研究其口腔范围内之牙、牙列、颌骨及软组织等的形态和功能,诊断、治疗和预防其口腔疾病及畸形,使之形成有健全功能的咀嚼器官。
2.学科范畴:(1)儿童牙齿、牙列、颅颌面的生长发育和发育异常;(2)乳牙、年轻恒牙牙齿疾患;(3)儿童口腔软组织疾患;(4)口颌系统疾患;(5)牙列和咬合关系异常;(6)残障儿童口腔治疗;(7)儿童遗传性疾病及相关综合征的口腔表现;(8)儿童口腔治疗的行为管理。
第二章儿童口腔疾病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掌握部分1.儿童口腔疾病治疗计划的制定:(1)儿童口腔治疗计划的内容①立即处置紧急的问题,首先是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②合理安排口腔治疗顺序;③请相关学科会诊;④清洁口腔,控制菌斑;⑤定期复查。
(2)儿童口腔治疗前的安排与告知①治疗计划的内容;②诊疗时程;③治疗费用;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预后等情况。
◎熟悉部分2.根尖片:(1)用于检查牙体、牙周、根尖周及根分叉病变,是儿童口腔科应用最广泛的X线检查方法。
(2)早期的牙胚在X线片上仅显示为边缘清晰的类囊样低密度区,外有线样高密度影,易误诊为囊肿。
(3)正常牙胚位于颌骨中时,周围的致密白线连续不断。
(4)儿童牙根尖片,牙釉质密度最高,牙本质较低,两者分界比恒牙明显。
3.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用于检查儿童颌骨、乳恒牙发育的整体状况、牙周病变、口腔颌面部肿瘤、外伤、颞下颌关节病变及研究记录口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4.X线头影测量片:用于研究正常及错牙合畸形儿童牙颌、颅面形态结构,颅面部生长发育及记录矫治前和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5.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口腔检查与治疗计划侧重点:(1)3岁以下①婴幼儿口腔检查通常是对健康孩子的口腔状况进行评估,治疗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预防性指导。
《儿科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05B7课程名称:《儿科学》(Pediatrics)课程性质:考查课理论学时:20学时学分:1学分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适用专业: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参考教材:王卫平主编《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的一门二级学科。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喂养方法、儿童保健知识、新生儿疾病、营养性疾病和各系统疾病的诊治及预防等内容。
在儿科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儿科学是一门必修考查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儿童时期的特点及各种常见病,更好的解决在儿童口腔疾病诊治遇到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需要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相关知识作基础;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专业学科相互交错联系,共同构成临床医学的大体系。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卫平主编的第八版《儿科学》教材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见习、自学、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时20学时。
三、课程学时分配四、考核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形式为理论考试。
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2.了解儿科学的特点3.了解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4.了解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二)教学时数:0.5学时(三)教学内容:1.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2.儿科学的特点3.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五)教学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六)自学内容: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第二章生长发育(一)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2.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简要规律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了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4.了解小儿心理行为异常5.了解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二)教学时数:0.5学时(三)教学内容:1.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2.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坐高(顶臀长)、上臂围、皮下脂肪等,以及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学生答卷,当前总得分:0.0分一、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1.年轻恒牙牙髓抗感染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A:牙髓组织比较疏松B:纤维成分较少,成纤维细胞多C:血管丰富,生活力旺盛D:牙髓组织内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较多试题答案: C 学生答案: A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2.乳牙易患龋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睡眠时间长,自洁作用差B.面与面接触,面点隙沟裂易致食物滞留C.牙釉质、牙本质钙化度低D.不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龋蚀进展快E.儿童以软食和粘食为主试题答案: D 学生答案: A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3.下列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错误的是()A乳牙釉质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化学式Ca10(PO4)6(OH)2B 牙颈部的釉柱走行方向最多是斜向切缘型C 乳牙牙本质的有机含量多于恒牙牙本质、乳牙牙釉质,所以乳牙牙本质硬度低D 乳牙牙髓细胞丰富,胶原纤维少且细,根尖部的胶原纤维较其他部位为少试题答案: D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4.临床上牙周膜的健康状况由叩诊后患儿是否有疼痛来鉴别,当垂直叩痛时患者感觉疼痛,提示可能有哪种疾病存在A牙髓病 B牙周膜炎症 C根尖周炎试题答案: C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5.上下颌乳磨牙髓角最接近合面的是()A 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侧髓角B 上下颌第一乳磨牙的远中颊侧髓角C 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颊侧髓角D 上下颌第一乳磨牙的近中颊侧髓角E 上下颌第一乳磨牙的近中舌侧髓角试题答案: A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6.下列有关年轻恒牙的各项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年轻恒牙髓组织增生明显B.轻度炎症易于局限重度炎症易于扩散C.牙乳头对感染的抵抗力弱恢复力弱,容易坏死D.髓室内有感染坏死时部分牙髓或根髓仍有活性E.年轻恒牙根的发育有赖于牙乳头及上皮根鞘的正常生理功能试题答案: C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7.乳磨牙中牙尖最多的是哪个选项?()A.上颌第一,二乳磨牙B.上颌第二乳磨牙C.下颌第一乳磨牙D.下颌第一,二乳磨牙E.上颌第一乳磨牙试题答案: D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8.年轻恒牙牙根完全形成在萌出后多长时间()A.l年B. 1年~1年半C.2~2年半D.3~5年E.6年试题答案: D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9.乳牙患龋最多的是A.上颌乳尖牙B.上颌乳切牙C.下颌乳切牙D.下颌乳尖牙E.上颌乳磨牙试题答案: E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10.年轻恒牙冠硬组织比成熟恒牙薄,主要的原因是A.钙化程度低B.牙釉质薄C.牙釉质未发育完全D.没有继发性牙本质E.牙本质尚未完全形成试题答案: D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11.出生后,第一次需做口腔检查的时间是()A.3个月,乳牙未萌出B.6个月,第一颗乳牙萌出C.1岁,下中、侧切牙萌出D.2岁,多数乳牙已萌出E.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试题答案: B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12.年轻恒牙牙根发育完成所需时间大约为()A 1-2年B 2-3年C 3-5年D 4-6年试题答案: C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13.治疗乳牙的目的A.尽可能保持牙齿的功能,避免过早拔牙B.尽可能维持牙髓生活C.尽可能促进根尖的形成D.尽可能防止乳牙过早自行脱落替换E.以上均是试题答案: A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14.乳牙发育沟的深度约为()A.50μmB.100μmC.150μmD.200μm试题答案: B 学生答案:得分: 0分(此题满分: 0分)15.女童,7岁,食冷饮时左后牙感到酸痛2周,无自发痛史,检查:颊面深龋,龋蚀范围稍广,腐质软而湿润,易挖除,但很敏感。
备课章节:第二章课时:4 备课地点:学生处二备课内容:绪论备课时间:2015年8月30日集体备课教案一、课前回顾1、儿童口腔医学的概念2、爱牙日日期和爱牙日的口号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病史采集、儿童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治疗计划的制定,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口腔检查与治疗计划侧重点,了解儿童口腔科临床资料。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PPT及相关图片讲解,使同学们能较好的掌握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腔医学是学科交叉多,科学性、实践性和技术性要求极高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是高素质口腔医生的必备条件。
诊治患者疾病的能力、科研能力、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都是口腔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儿童口腔检查的基本和辅助方法难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口腔检查与治疗计划的侧重点四、教学过程(要求写详案)第二章、儿童口腔疾病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病史的采集在儿童口腔科中,病史的采集即问诊,通常是医师、护士与患儿和家长两方进行交谈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疗情况。
由于年龄因素或发育程度的差异,一些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对病情的表述常有困难且不准确,因此,必须同时仔细倾听家长对病史的陈述,即简介采集病史。
一般项目建立准确完整的病例档案。
主诉迫切要求解决的口腔问题“右上后牙肿痛3天”。
现病史围绕患儿和家长的主诉内容展开,按时间顺序详细描述患病的情况。
疼痛的部位;疼痛的发展方式;疼痛的程度;使疼痛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治疗对疼痛的影响。
★二次备课全身健康状态:如精神状态、睡眠既往史患儿过去的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卫生习惯、喂养方式、食物种类、饮食习惯、接受口腔疾病预防保健措施的状况以及治疗史。
全身其他器官系统的健康状况、医疗史、过敏史等,特别是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的疾病及其治疗情况。
、家族史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低磷酸酯酶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掌趾角化-牙周破坏掌趾等。
《儿童口腔医学》章节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儿童口腔医学的定义1. 儿童口腔医学的定义- 儿童口腔医学是专注于儿童和青少年口腔健康、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医学分支。
- 它涵盖了从新生儿到青春期末期(大约14-16岁)的个体。
2. 儿童口腔医学的特点- 发展性:关注儿童口腔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
- 预防性:强调通过早期干预和健康教育来预防口腔疾病。
- 综合性:涉及多个学科,如牙科、儿科、营养学、心理学等。
二、儿童口腔医学的重要性1.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口腔疾病可能影响儿童的进食、发音、睡眠和整体生长发育。
- 慢性口腔感染可能导致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脏疾病和糖尿病。
2.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 统计数据:儿童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 社会经济影响:口腔疾病可能导致学校缺勤、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增加。
3. 儿童口腔医学的社会意义- 提升儿童口腔健康意识,降低口腔疾病发病率。
-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三、儿童口腔医学的研究内容1. 儿童口腔生长发育- 牙齿的发育:牙齿的萌出、替换和咬合关系的建立。
- 颌面部生长发育:上下颌骨、面部软组织的生长规律。
2. 儿童口腔疾病- 龋病:病因、流行病学、预防和治疗。
-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诊断、治疗和预后。
- 牙周病:儿童牙周病的特征、预防和治疗。
- 口腔黏膜病: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 儿童口腔保健- 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使用牙线等日常护理方法。
- 氟化物应用:氟化物在预防龋病中的作用。
- 营养与口腔健康:食物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四、儿童口腔医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性研究-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 病例报告:详细记录和分析特定病例的特点和治疗过程。
2. 实验性研究- 动物实验:研究牙齿和颌骨生长发育的机制。
- 临床试验:测试新的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 流行病学研究- 描述性研究:描述口腔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