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 格式:ppt
- 大小:661.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章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从胎儿期到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
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重要的特点。
“生长”(growth)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变化。
“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的演进,为质的改变。
生长和发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一、生长发育规律(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1、从胎儿期至青春期,小儿生长发育是不断进行的。
2、各年龄阶段生长的速度不同。
如体重和身高:1岁内增长最快,为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出生时约3kg,1岁时是出生的3倍,之后减慢);之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后又迅速加快增长,为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
(二)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各系统发育速度并不相同。
1.神经系统(脑、硬脑膜、脊髓等)发育较早: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在出生后第一年。
2.有些先快后慢,如淋巴系统(胸腺、淋巴结等):咽部淋巴组织及扁桃体也是在幼儿期增长比较明显,到了10岁以后逐渐减小,发病也减少;故小儿切除肥大的扁桃体手术在10岁以后可酌情决定。
3.生殖(睾丸、卵巢、输卵管、前列腺等)系统发育较晚,于青春期开始发育。
4.其它系统的发育先慢后快,如心肝肾肌肉等,与体格生长平行。
(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1.由上到下: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
2.由近到远:先抬肩、伸臂,再双手握物;先会控制腿,再控制脚的活动。
3.由粗到细:先会用全手掌握持物品,再发展到能以手指捏取。
4.由简单到复杂:先会画直线,进而能画图、画人。
5.由低级到高级:先会看、听感觉事物,再发展到记忆、思维、分析、判断事物。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是仍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受内因(遗传因素),外因(环境因素)两个最基本的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特性和环境影响是确定小儿生长发育进程的两个最基本因素。
遗传决定机体发育的可能范围,环境则决定发育的速度及最终达到的程度。
第二章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幼儿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和发展。
在幼儿期,生长发育迅速,这个时期是人体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了解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中,有一些主要特点:1.快速生长发育:从出生到3岁左右,幼儿的生长速度急剧增加,身高和体重都有明显的增长。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生长速度比其他任何阶段都要快。
2.不平衡性:在幼儿期,身体各部分的生长进程不完全同步。
例如,头部和四肢的生长速度比躯干要快,所以幼儿的身体看起来比例不协调。
3.发育晚熟:幼儿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不完全,相对不成熟。
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儿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缺乏刺激和合理的训练可能会对幼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4.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幼儿的身高、体型等基本特征;而环境因素则包括营养、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都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的生长发育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生活环境、身体锻炼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个体的身高、体型和发育进程主要受到遗传因素的控制。
父母的身高、体型等特征都可能传给孩子。
2.营养因素:适当的营养摄入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保障。
婴幼儿期的母乳喂养和幼儿期的均衡膳食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睡眠和休息: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对幼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睡眠不足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发育和学习能力。
4.家庭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的温馨、和谐、稳定与否,家人的关注和照顾都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5.身体锻炼:适量而科学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运动协调能力和心肺功能的提高。
总之,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
正确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环境、适度的运动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都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表现为一个较为明显的阶段性过程。
从出生到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在不同阶段,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发育、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平均每个月体重增加约600克,身长增加约2.5厘米。
此外,婴儿的头围和胸围也会逐渐增大。
接下来是幼儿期,也就是1岁到3岁的阶段。
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平均每年身高增长约10厘米,体重增加约3-4公斤。
此外,幼儿期还伴随着牙齿的生长、语言的发展、运动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变化。
学龄前期是儿童7岁到12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仍然比较稳定。
平均每年身高增长约5-6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
此外,儿童的骨骼发育也进一步完善,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最后是学龄期,也就是12岁到18岁的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性腺开始发育,次第出现第二性征,身高和体重也快速增长。
平均每年身高增长约8-10厘米,体重增加约4-5公斤。
此外,儿童的骨骼发育、肌肉发育、性征发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遗传因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的身高、体型、遗传基因等都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其次,营养摄入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环境因素如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也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受到遗传因素、营养摄入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儿科学第二章生长发育学习要点参考书目:《儿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制作:百度墨斗鱼@中级医仙 2023.11.191 生长发育规律(熟悉)2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了解)2.1 遗传因素2.2 环境因素(1)营养(2)疾病(3)母亲情况(4)家庭和社会环境生长发育水平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 体格生长(掌握)3.1 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一、体重·概念: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1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
第一年内婴儿前3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年增长值约2kg二、身高正常儿童身高(长)估计公式常用身高:1岁 75cm ;2岁87cm三、头围·头围的测量:0刻线开始,固定在右侧眉弓上缘最高点,右手拉尺绕枕骨结节,经耳廓上缘,环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
·2岁以内头围的四、胸围·胸围的测量:平乳头下缘经肩胛角下缘平绕胸一周为胸围。
·出生时胸围=头围-1cm(或2cm),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1岁左右头围与胸围的增长在生长曲线上形成头、胸围的交叉五、上臂围·测量:经肩峰和鹰嘴连线中点绕臂一周即为上臂围·可以左上臂围来筛查1~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12.5cm≤营养中等≤13.5cm<营养良好六、皮下脂肪·通过皮质厚度反映皮下脂肪七、身体比例与匀称性·在宫内和婴幼儿期,头领先生长,而躯干下肢生长较晚3.2 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青春期时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受性激素等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生后的第二个高峰(PHV)。
·男孩的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
·女孩在乳房发育后(9~11岁)身高开始加速生长,平均年增长8~9cm·男孩在睾丸增大后(11~13岁)身高开始加速生长,平均年增长9~10cm4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4.1 骨骼一、头颅骨·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经闭合,最迟6~8周龄闭合·前囟:测量: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相乘)表示变化:①出生:1~2cm;②出生~6月,随颅骨生长而增大③6月开始闭合,最迟于2岁闭合完全二、脊柱(反映脊椎骨的生长)·生长速度:生后第一年快于四肢,以后四肢生长快于脊柱·生理弯曲的出现:出生时:脊柱无弯曲,仅呈轻微后凸3个月:颈椎前凸(抬头)6个月:胸椎后凸(坐)1岁:腰椎前凸(行走)三、长骨·测定: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将其标准化称为骨龄·部位:早期摄膝部X线骨片。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之前,大约持续40周左右。
这个阶段是儿童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受到母体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
2. 新生儿期:出生后的头一个月,这是儿童脱离母体后适应新环境的阶段,也是儿童身体和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
3. 婴儿期:从1个月到2岁左右,这是儿童身体和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语言、认知、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4. 幼儿期:从2岁到6岁,这是儿童身体和大脑发育相对较慢的时期,但也是语言、认知、情感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5. 学龄前期:从6岁到上学前,这是儿童准备接受正规教育的时期,也是身体和大脑进一步发育的时期。
6. 学龄期:从上学到青春期前,这是儿童身体和大脑发育相对稳定的时期,也是学习、社交、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7. 青春期:从青春期开始到成年,这是儿童身体和大脑发育的高峰时期,也是心理、情感、社交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因素:父母的遗传基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身高、体重、智力等方面。
2. 营养因素:儿童的营养摄入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营养搭配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3.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良好的环境和适宜的教育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4. 健康状况:儿童的健康状况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一些疾病或慢性疾病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持儿童身体健康是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
5. 心理因素:儿童的心理健康对其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问题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是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方面。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是指从出生到成人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身体各系
统逐渐发育完善的一系列变化。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营养因素等。
首先,遗传因素是指个体从父母那里继承到的基因。
遗传因素在小儿
生长发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的身高、体型、骨骼结构等基因决定
了小儿的生长潜力和发育速度。
当父母身高较高时,小儿在遗传因素的影
响下可能具有更高的生长潜力;反之亦然。
除了身高外,其他特征也可通
过遗传得到,如眼睛颜色、发色等。
其次,环境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父母
的经济状况、居住环境、教育水平等。
经济状况较好的父母通常能提供更
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障,使小儿更容易获得较好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
居住环境的良好和教育的重视也能提供适合小儿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其身
心健康的发展。
再次,营养因素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足够的营养是小
儿正常发育所必需的。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素是小儿生长发
育的基础。
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小儿体重增长缓慢和肌肉发育不良;缺乏碳
水化合物会影响小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缺乏脂肪则会影响小儿的骨
骼发育和体内激素的合成。
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也
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