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7
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全解作者:董宣来源:《西部论丛》2006年第09期中国银监会6月22日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虽然旨在要求商业银行密切关注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但也打开了商业银行业务新的空间。
中行、工行在7月底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和服务。
这些所谓的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究竟是什么呢?它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益,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呢?什么是代客境外理财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QDII(指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中的一种,投资者通过商业银行直接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具有固定收益性质的债券、票据和结构性产品(但不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投资者在承担相应风险的同时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商业银行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构或居民等投资者委托商业银行以人民币购汇进行境外理财业务,或者是商业银行在外管局规定的代客境外理财的购汇额度内,向投资者发行以人民币标价的境外理财产品;另一类是机构或居民等投资者委托商业银行以自有外汇进行境外理财投资。
就第一类业务而言,投资者可以用人民币购买中国境内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或者以人民币委托银行购汇进行境外投资,但给客户返还的仍然是人民币的本金和收益,银行将根据市场环境帮助客户锁定或规避其中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对于第二类业务,投资者可以利用手中已有的外汇,或者根据人民银行和外管局的规定购买2万美元或等额的外币,委托银行进行境外投资。
商业银行开展的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包括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两种方式。
其中,前者风险自担,后者资金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
外汇理财产品禁止涉及股票及衍生产品,使得投资渠道变得狭窄。
可实际上,不会对现行外汇理财产品构成太大影响。
根据《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审慎经营的原则,投资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具有固定收益性质的债券、票据和结构性产品。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正文:----------------------------------------------------------------------------------------------------------------------------------------------------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银监办发〔2007〕114号)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自《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64号,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以来,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基本理顺了相关业务流程,积累了投资经验。
在商业银行严格区分自有资金与客户资金进行境外投资并根据客户类别销售产品的前提下,为进一步丰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投资品种,促进该项业务稳健发展,现对境外投资范围做如下调整并提出相关要求:一、《通知》第六条第四款中“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产品,以及BBB级以下证券”的规定调整为:不得投资于商品类衍生产品,对冲基金以及国际公认评级机构评级BBB级以下的证券。
二、商业银行发行投资于境外股票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所投资的股票应是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二)投资于股票的资金不得超过单个理财产品总资产净值的50%;投资于单只股票的资金不得超过单个理财产品总资产净值的5%。
商业银行应在投资期内及时调整投资组合,确保持续符合上述要求。
(三)单一客户起点销售金额不得低于3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四)客户应具备相应的股票投资经验。
商业银行应制定具体评估标准及程序,对客户的股票投资经验进行评估,并由客户对相关评估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五)境外投资管理人应为与中国银监会已签订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境外监管机构批准或认可的机构。
第1篇一、引言银行代客操作是指银行在客户授权下,按照客户的要求,代为处理客户账户的资金、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代客操作业务日益增多,涉及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复杂。
为规范银行代客操作行为,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我国法律法规对银行代客操作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银行代客操作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银行代客操作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我国银行业的基本法律,其中对银行代客操作的相关规定包括:(1)银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保证客户资金安全。
(2)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银行代客操作合规、安全、高效。
(3)银行应当对客户资金进行独立核算,不得挪用客户资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银行代客操作的相关规定包括:(1)银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保证客户资金安全。
(2)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银行代客操作合规、安全、高效。
(3)银行应当对客户资金进行独立核算,不得挪用客户资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银行代客操作的相关规定包括:(1)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代客操作行为属于合同关系,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2)银行应当依法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3)银行违反合同义务,给客户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银行代客操作的证券业务相关规定包括:(1)银行从事证券业务,应当遵守证券法律法规,保证客户证券交易安全。
(2)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证券业务合规、安全、高效。
(3)银行应当对客户证券交易进行独立核算,不得挪用客户证券。
5.《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银行代客操作的保险业务相关规定包括:(1)银行从事保险业务,应当遵守保险法律法规,保证客户保险权益。
中国农业银行代客外汇投资业务操作指引文号:农银发[2001]89号颁布日期:2001-06-13 执行日期:2001-06-13 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为规范中国农业银行代客外汇投资业务,明确银行和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特制定本操作指引。
一、产品简介(一)业务定义。
代客外汇投资业务是指银行应客户要求,代其对国际金融市场中流通的债务工具进行投资的业务。
(二)代客投资的币种代客外汇投资的币种必须是美元、日元、欧元、港币等自由可兑换货币。
(三)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1.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是一种短期债务凭证,通常没有担保,由银行或公司发行,期限最长为1年,票面金额通常是10万美元的倍数。
商业票据以贴现发行,到期以面值偿还投资者。
如果发行人在某货币发行国以外,发行以该种货币计价的商业票据,则该商业票据就称为欧洲商业票据(European Commer-cial Paper,ECP)。
2.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短期投资工具。
投资期1年以内,投资人通过购买基金单位的方式将资金交由基金管理人进行运作,可以随时将资金赎回,投资人的收益不确定,取决于基金管理人的投资业绩。
3.债券是一种由政府、银行或公司发行的中长期债务凭证,一般带有息票,债券发行人承诺在规定的付息日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日归还本金,其投资期限一般在1年以上。
债券按照性质可分为固定息债券、浮动息债券和结构性债券。
其中:固定息债券有固定的息票率,每期利息金额不变,一旦购入,就锁定了到期收益率,其价格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反向变动,一般在市场利率看跌时购买。
浮动息债券的息票率一般是以计价货币的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础,通过在其上加减固定的数额确定,每期利息随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其价格相对固定息债券而言比较稳定,一般在市场利率看涨时购买。
结构性债券是在固定息债券或浮动息债券的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从而使投资者在承受更大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收益。
附件:外汇管理常用法规目录第一部分综合类常用法规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32号)2.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银发[1996]210号)3.境内机构外币现钞收付管理暂行办法([96]汇管函字第211号)4.境内外汇划转管理暂行规定([97]汇管函字第250号)第二部分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常用法规目录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5.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关于进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收汇核销联网核查试点的通知(汇发[2001]7号)6.海关总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对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入网用户进行资格审查的通知(署通发[2001]188号)7.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售付汇及核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1]64号)8.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关于在全国范围内试运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收汇系统的通知(汇发[2001]102号)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正式运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收汇系统的通知(汇发[2001]140号)10.国家外汇管理关于对深加工结转项下以人民币结算办理出口核销所需凭证请示的批复(汇复[2002]175号)11.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操作规程》的通知(汇发[2003]107号)12.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的核销数据传送及退税数据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126号)1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境内银行涉外收付相关凭证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04]45号)1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出口收汇核销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73号)15.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试行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的通知(国税函[2005]第1051号)16.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远期收汇出口货物出口退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68号)1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行网上公布结汇关注企业名单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7]33号)1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31号)19.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印发《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的通知(汇发[2008] 29号)2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货物贸易项下违反外汇管理行为有关处罚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 34号)21.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凭纸质出口报关单办理贸易收结汇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8]118号)22.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在出口与收汇主体不一致情况下实施联网核查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8]122号)23.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正式运行的通知(汇综发[2008]128号)24.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发布《进出口收付汇核销业务应急预案》的通知(汇综发[2008]144号)2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操作规程》的通知(汇发[2008] 42号)2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进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9]10号)27.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进口付汇、出口收汇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管理和加强防伪鉴别措施的联合通知(署监[1996]28号)二、服务贸易、收益及经常转移外汇管理28.关于下发《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1997]汇国发字第01号)29.关于下发《进口付汇核销贸易真实性审核规定》的通知([98]汇国函字第199号)30.关于完善售付汇管理的通知(汇函[1998]27号)31.关于印发《规范进出口代理业务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8]外经贸政发第725号)32.关于转发《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试点和推广进出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的通知》的通知(汇发[1998]68号)33.关于保税仓库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1998]97号)3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加工结转(转厂)售付汇及核销操作程序》的通知(汇发[1999]78号)3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口付汇核销报审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1]98号)3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调整进出口核销管理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2]65号)3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管理操作规程》的通知(汇发[2002]113号)38.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关于对凭进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办理售付汇及核销实行分类管理的通知(汇发[2003]15号)39.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关于纸质进出口报关单及相关电子底账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14号)4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对外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29号)41.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进出口收付汇逾期未核销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汇发[2003]40号)42.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将“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迁移到中国电子口岸运行有关问题的通知(署电发[2003]249号)4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03]113号)4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凭收汇凭证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76号)4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货到汇款项下贸易进口付汇自动核销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04]82号)4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个人对外贸易经营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86号)4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进口付汇逾期未核销备查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04]101号)4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进口付汇差额核销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04]116号)4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贸易进口付汇及核销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67号)5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汇发[2007]1号)51.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发布《进出口收付汇核销业务应急预案》的通知(汇综发[2008]144号)52.关于非贸易项下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96)汇管函字第209号)三、个人外汇管理53.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3号)54.关于加强对引进无形资产售付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98)汇管函字第092号)5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利润、股息、红利汇出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1998]29号)5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利润结汇的通知(汇发[1999]189号)5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修改《加强对引进无形资产售付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并转发国家版权局国权[1999]15号文的通知(汇发[1999]283号)5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修改《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利润、股息、红利汇出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汇发[1999]308号)5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简化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引进售付汇管理手续的通知(汇发[1999]319号)6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旅行社旅游外汇收支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1]3号)61.国家外汇管理局、农业部关于印发《远洋渔业企业远洋渔业外汇收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汇发[2001]49号)62.关于加强技术引进合同及售付汇管理的补充通知(外经贸技发[2001]98号)6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国际海运业外汇收支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1]58号)6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对旅行社代售国际机票业务兑换外汇有关问题的批复(汇复[2001]213号)65.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税收管理及国际海运业对外支付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1]139号)66.关于加强技术进口合同售付汇管理的通知(外经贸技发[2002]50号)6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非贸易售付汇及境内居民个人外汇收支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汇发[2002]29号)6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旅行社组织境内居民赴香港、澳门地区旅游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02]31号)6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专利权许可用汇审核凭证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2]34号)7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购汇政策的通知(汇发[2002]55号)71.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税收管理及国际海运业对外支付管理的补充通知(国税发[2002]107号)7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旅游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2]84号)7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旅行社组织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旅游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汇发[2002]109号)7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现行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非贸易项目售付汇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35号)7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跨国公司非贸易售付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62号)7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企业和预算外单位公务出国用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117号)77.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调整部分服务贸易项下售付汇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6]73号)7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06]19号)79.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64号)80.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关于印发《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汇发[2003]102号)四、外汇账户管理法规81.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携带外币现钞出入境管理操作规程》的通知(汇发[2004]21号)82.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3号)8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汇发[2007]1号)84.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境外个人购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8]159号)85.境内外汇账户管理规定(银发[1997]416号)86.境外外汇账户管理规定([97]汇政发字第10号)8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06]19号)88.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下发《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和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操作规程》的通知(汇综发[2006]32号)8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自行保留经常项目收入的通知(汇发[2007]49号)9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通过外汇账户办理外汇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60号)第三部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常用法规目录一、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91.《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汇资函[1996]187号)92.《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登记、外汇及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外经贸法发[2002]575号)93.《财政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验资工作及健全外资外汇登记制度的通知》(财会[2002]1017号)9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30号)95.《国家外汇管理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75号)96.《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商务部2006年第10号令)97.《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有关业务操作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8]142号)二、境外直接投资9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9]24号)9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09]30号)三、外债管理100.《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第28号令)101.《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施<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59号)10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74号)四、对外担保管理103.《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银发[1996]302号)及其《实施细则》([97]汇政发字第10号)10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方式的通知》(汇发[2005]61号)五、贸易信贷管理10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行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30号)10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对外债权实行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56号)10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73号)六、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108.《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第36号令)109.《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年第1号公告)110.《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64号)(QFII收益汇出的核准依据)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11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2006]121号)11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的通知>》(汇综发[2006]135号)113.《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第46号令)11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境外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9]47号)115.《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2007年第2号令)11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监发[2007]27号)八、H股管理117.《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2]77号)11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108号)11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6号)九、个人财产对外转移120.《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16号)121.《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个人财产对外转移提交税收证明或者完税凭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3号)122.《国家外汇管理局外交部公安部监察部司法部关于实施<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9号)第四部分国际收支统计与监测常用法规目录123.《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199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5年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第2号令发布)12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汇发[2003]21号)125.《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试行)》(汇发[2009]35号、汇发[2009]37号、汇发[2009]43号、汇发[2009]45号)12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境内银行涉外收付相关凭证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04]45号)12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试行)〉的通知》(汇发[2003]1号)128.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关于下发<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96)汇国发字第13号)129.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关于下发<汇兑业务统计申报操作规程>的通知》((96)汇国发字第16号)13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贸易信贷调查制度>和<贸易信贷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汇发[2006]67号)131.《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境内金融机构补充申报直接投资数据有关事项的通知》(汇综发[2008]24号)132.《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境内银行报送非居民账户数据的通知》(汇综发[2008]51号)13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金融机构试行报送外汇资产负债统计报表的通知》(汇发[2008]52号)13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金融机构报送外汇资产负债统计报表的通知》(汇发[2009]6号)135.《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汇综发[2009]90号)第五部分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常用法规目录一、银行结售汇业务136.《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2]第4号)13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结售汇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银发[2004]62号)13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银行即期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方式的通知》(汇发[2007]20号)139.《外币代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6号)14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在北京、上海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的通知》(汇发[2008]38号)14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14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06]52号)14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05]69号)14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的通知》(汇发[2006]26号)14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银行自身资本与金融项目结售汇审批原则及程序的通知》(汇发[2004]61号)14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银行结售汇统计制度>的通知》(汇发[2006]42号)14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汇发[2004]66号)14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办法〉的通知》(汇发[2009]33号)14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的通知》(银发[2005]250号)15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非工作日美元对人民币现汇和现钞挂牌买卖价差的批复》(汇复[2007]440号)二、保险外汇业务管理151.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施行《保险业务外汇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汇发[2002]95号)15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报送保险外汇监管报表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27号)15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保险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的通知(汇发[2003]118号)15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保险公司开办境内外汇同业拆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105号)155.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外汇收付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29号)15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简化对保险机构外汇业务审核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85号)157.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部分保险业务外汇管理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6]23号)158.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保监会令2004年第9号)159.关于印发《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保监发[2005]77号)三、证券、财务公司等外汇业务管理16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03]44号)161.《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信托投资公司购汇补充外汇资本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1]159号)16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汽车金融公司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04]72号)163.《境内企业内部成员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汇发(2009)49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6.21•【文号】银监办发[2006]164号•【施行日期】2006.06.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办发〔2006〕164号)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促进该项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商业银行(包括外资银行,下同)在积极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和管控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商业银行申请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提交申请材料。
商业银行递交的与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应主要包括:理财业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外汇投资或交易管理的相关制度;市场风险管理制度;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制度。
商业银行递交的托管协议草案,应说明拟聘请的托管人以及与托管人沟通的情况。
由于管理程序、商务谈判等原因在申请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时,尚无法明确托管人的,商业银行可以暂不填写托管人的情况,但在协议草案中应明确说明商业银行与托管人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商业银行明确托管人后,应将托管人的基本情况及时报告监管部门。
商业银行递交的可行性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主要策略;相关市场分析;管理与操作程序;风险管控措施;资源保障情况等。
三、外资银行申请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条件和要求与中资商业银行基本相同,但外资银行应按照中国银监会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
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可以在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向获准服务的客户对象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代客境外理财额度范围内,以人民币购汇办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推广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04.25•【文号】汇发[2013]17号•【施行日期】2013.05.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外汇管理正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推广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的通知(汇发[2013]17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为进一步推动资本项目便利化、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统计监测和风险防范,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自2013年5月13日起在全国推广资本项目信息系统。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2013年5月13日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和境内银行应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为境内主体办理各类资本项目业务。
除2013年外商投资企业年检仍通过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外,外汇局不再使用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外债统计监测管理系统、高频债务监测预警系统、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为境内主体办理各类资本项目业务。
境内银行不再在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信息备案。
二、外汇局为境内主体办理各类资本项目业务时,应为该主体出具加盖业务公章的相应业务办理凭证(含核准件、业务登记凭证)。
境内银行凭该业务办理凭证上列示的信息在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中查询核准件或控制信息表,确认合规后方可为该主体办理业务。
对需要外汇局核准的业务,银行应在资本项目信息系统中对该核准件进行核注。
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IC卡外汇登记证不再使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各分局)应参照重要空白凭证销毁的有关规定,销毁已经领取但尚未使用的IC卡外汇登记证。
三、境内银行为境内主体办理各项资本项目业务时,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做好调整境内银行涉外收付凭证及相关信息报送准备工作的通知》(汇发[2011]49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境内银行资本项目数据报送的通知》(汇发[2012]36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资本项目信息系统试点及相关数据报送工作的通知》(汇发[2012]60号)的要求,协助和督促该主体按照业务办理的顺序及时准确申报涉外收付款、境内收付款信息、账户内结售汇和账户信息,并按照《资本项目业务的业务编号/核准件号填写规范》(见附件1)的要求,根据资本项目信息系统提示的内容准确填写“外汇局批件号/备案表号/业务编号”栏。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14.06.23•【文号】汇发[2014]34号•【施行日期】2014.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14]34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为规范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提高政策透明度和便利化,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管理汇率风险需求,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规定》(见附件),请遵照执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转发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外资银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联系。
联系电话:************、68402313。
特此通知。
附件: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2014年6月23日附件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管理汇率风险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以下简称衍生产品),包括人民币外汇远期、掉期和期权。
第三条银行对客户办理衍生产品业务,应当坚持实需交易原则。
银行应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交易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审慎开展与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的衍生产品交易。
第四条银行开办代客衍生产品业务,应当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批准,接受外汇局的监督与检查。
简体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附件: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第一条为便于商业银行规范办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根据《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及有关外汇管理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商业银行申请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应遵守下列申请程序:(一)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业务的中资商业银行申请代客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应由总行向国家外汇管理局递交申请材料。
(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申请代客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应向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外汇管理部、中心支局、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递交申请材料。
外汇局初审后,逐级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
(三)外资银行申请代客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由其主报告行或总行向外汇局递交申请材料。
外汇局初审后,逐级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
第三条商业银行以客户自有外汇资金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无需申请投资额度。
第四条商业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可以循环使用。
其累计购汇与累计结汇之间的差额(收益部分除外),不得超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的购汇额度。
第五条境内居民个人以自有外汇资金购买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不得直接使用外币现钞,只能使用本人存放于境内银行的外币现钞存款和现汇存款。
涉及钞转汇的,参照B股有关规定办理。
赎回款和分红款由境内托管账户或经商业银行账户划转至原外汇存款账户或指定账户,不得直接提取现钞或结汇。
境内机构不得以债务性外汇资金购买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
境内机构以自有外汇资金购买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的,赎回款或分红款由境内托管账户或经商业银行账户划回境内机构的原外汇账户。
第六条商业银行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在募集期结束后,将募集的资金按原币种直接划至境内托管账户。
境内托管账户可同时包含人民币账户和外汇账户。
商业银行将划入境内托管账户的人民币资金购汇,按照对客户结售汇业务的模式办理,并由境内托管人根据资金支付指令通过境内托管账户完成相应的人民币划付和外汇接收操作。
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外汇治理操作规程第一条为便于商业银行规范办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按照《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治理暂行方法》及有关外汇治理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商业银行申请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应遵守下列申请程序:(一)在全国范畴内经营业务的中资商业银行申请代客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应由总行向国家外汇治理局递交申请材料。
(二)都市和农村商业银行申请代客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应向所在地国家外汇治理局分局、外汇治理部、中心支局、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递交申请材料。
外汇局初审后,逐级报国家外汇治理局批准。
(三)外资银行申请代客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由其主报告行或总行向外汇局递交申请材料。
外汇局初审后,逐级报国家外汇治理局批准。
第三条商业银行以客户自有外汇资金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无需申请投资额度。
第四条商业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投资购汇额度能够循环使用。
其累计购汇与累计结汇之间的差额(收益部分除外),不得超过国家外汇治理局核准的购汇额度。
第六条商业银行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在募集期终止后,将募集的资金按原币种直截了当划至境内托管账户。
境内托管账户可同时包含人民币账户和外汇账户。
商业银行将划入境内托管账户的人民币资金购汇,按照对客户结售汇业务的模式办理,并由境内托管人按照资金支付指令通过境内托管账户完成相应的人民币划付和外汇接收操作。
商业银行应在与投资者签署的代客境外理财托付协议中,明确募集人民币资金购汇所使用人民币汇价的确定原则。
第七条商业银行以人民币资金向投资者支付赎回款或分红款,需要结汇的,参照本操作规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购汇原则进行结汇并向投资者进行支付。
第八条商业银行在代客境外理财过程中,应凭其与客户签订的书面协议办理有关资金划转。
客户赎回款和分红款,由境内托管人凭商业银行的付款指令办理有关划转手续。
境内托管人能够凭商业银行指令进行境内托管账户和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
附件:
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外匯管理操作規程
第一條為便於商業銀行規範辦理代客境外理財業務,根據《商業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及有關外匯管理規定,制定本操作規程。
第二條商業銀行申請境外理財投資購匯額度,應遵守下列申請程式:
(一)在全國範圍內經營業務的中資商業銀行申請代客境外理財投資購匯額度,應由總行向國家外匯管理局遞交申請材料。
(二)城市和農村商業銀行申請代客境外理財投資購匯額度,應向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局、外匯管理部、中心支局、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遞交申請材料。
外匯局初審後,逐級報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
(三)外資銀行申請代客境外理財投資購匯額度,由其主報告行或總行向外匯局遞交申請材料。
外匯局初審後,逐級報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
第三條商業銀行以客戶自有外匯資金從事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的,無需申請投資額度。
第四條商業銀行的代客境外理財投資購匯額度可以迴圈使用。
其累計購匯與累計結匯之間的差額(收益部分除外),不得超過國家外匯管理局核准的購匯額度。
第五條境內居民個人以自有外匯資金購買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
產品的,不得直接使用外幣現鈔,只能使用本人存放於境內銀行的外幣現鈔存款和現匯存款。
涉及鈔轉匯的,參照B股有關規定辦理。
贖回款和分紅款由境內託管帳戶或經商業銀行帳戶劃轉至原外匯存款帳戶或指定帳戶,不得直接提取現鈔或結匯。
境內機構不得以債務性外匯資金購買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產品。
境內機構以自有外匯資金購買銀行代客境外理財產品的,贖回款或分紅款由境內託管帳戶或經商業銀行帳戶劃回境內機構的原外匯帳戶。
第六條商業銀行從事代客境外理財業務,應在募集期結束後,將募集的資金按原幣種直接劃至境內託管帳戶。
境內託管帳戶可同時包含人民幣帳戶和外匯帳戶。
商業銀行將劃入境內託管帳戶的人民幣資金購匯,按照對客戶結售匯業務的模式辦理,並由境內託管人根據資金支付指令通過境內託管帳戶完成相應的人民幣劃付和外匯接收操作。
商業銀行應在與投資者簽署的代客境外理財委託協定中,明確募集人民幣資金購匯所使用人民幣匯價的確定原則。
第七條商業銀行以人民幣資金向投資者支付贖回款或分紅款,需要結匯的,參照本操作規程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購匯原則進行結匯並向投資者進行支付。
第八條商業銀行在代客境外理財過程中,應憑其與客戶簽訂的書面協定辦理相關資金劃轉。
客戶贖回款和分紅款,由境內託管人憑商業銀行的付款指令辦理相關劃轉手續。
境內託管人可以憑商業銀行指令進行境內託管帳戶和境外外匯資金運用結算帳戶之間的資金劃撥。
第九條境內託管人應當在境外託管代理人處為商業銀行開立境外
外匯資金運用結算帳戶,用於與境外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之間的資金結算業務。
境外外匯資金運用結算帳戶的收入範圍是:從境內託管帳戶劃入的資金,出售各類境外金融資產所得資金,分紅派息、利息收入以及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的其他收入;支出範圍是:劃往境內託管帳戶的資金,購買各類境外金融資產的資金,支付相關費用以及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的其他支出。
第十條境內託管人應按照規定格式(見附表一、二)在每月結束後5個工作日內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報送資料。
第十一條商業銀行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對客戶結售匯業務的有關統計規定,將代客境外理財業務所涉及的結售匯交易計入《銀行結售匯統計月(旬)報表》和《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日報表》。
第十二條本操作規程未盡事宜,按照《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及其它相關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本操作規程自發佈之日起執行。
附表一: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月報表
年月
商業銀行名稱:境內託管人名稱:
境外託管代理人:產品名稱/客戶名稱:已獲投資購匯額度:單位:美元
填表說明:
1、商業銀行從事表外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無論客戶資金為外匯還是人民幣,均應填報本報表。
2、本報表按照不同的理財產品分別填列。
理財產品同時涉及客戶外匯資金和人民幣資金的,
應將人民幣資金折算為美元後合併填報。
3、人民幣資產的美元金額按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間價折算。
4、其他非美元資產的美元金額按當月《各種貨幣兌美元折算率表》折算成美元後填列。
5、除銀行存款外,投資情況項下以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或最後成交價計值。
6、“銀行存款”只填餘額數,不包括應計利息。
7、月初數為歷年至本月初累計數,“投資情況”欄和“境內託管帳戶”欄中“銀行存款”部
分除外。
8、商業銀行以客戶外匯資金進行代客境外理財的,收入情況應計入“商業銀行劃入”,以客
戶人民幣資金進行代客境外理財的,收入情況計入“購匯”。
9、商業銀行將託管帳戶內資金結匯後支付客戶分紅款或贖回款的,支出情況計入“結匯”。
商業銀行以客戶外匯資金進行代客境外理財的,贖回款和分紅款劃往商業銀行後支付的,支出情況應計入“劃往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以託管帳戶內外匯資金直接支付的,分別計入“支付贖回款”和“分紅”。
附表二: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資金匯出入明細表
年月
商業銀行名稱:境內託管人名稱:境外託管代理人名稱:
填表人:負責人:聯繫電話:填表日期:
填表說明:
1、本表格按照資金匯出入情況逐筆填報。
2、非美元貨幣匯出入的,美元金額按當月《各種貨幣兌美元折算率表》折算成美元後填列。
3、淨匯出金額=匯出資金額-匯入資金額
4、“備註”欄中應相應列明匯出入資金有關的理財產品/客戶的名稱和資金匯出入的原因,如首次匯出額度、申購/贖回或分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