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填空)
- 格式:docx
- 大小:32.01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下册历史填空题一、隋唐时期。
1. 隋朝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答案:洛阳。
解析: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洛阳成为大运河的中心,沟通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 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为“____”。
答案:贞观之治。
解析: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虚心纳谏,任用贤能,轻徭薄赋,注重发展生产等,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
3.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时创立了____制度来选拔人才。
答案:殿试。
解析:殿试是皇帝亲自面试考生,是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更多有才能的人能够进入仕途。
4. 唐朝时期陶瓷业发达,其中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闻名中外的是____。
答案:唐三彩。
解析:唐三彩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它以黄、绿、白三色为主,造型多样,生动逼真,是唐代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并且大量出口国外。
二、宋元时期。
5.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是____兵权。
答案:解除禁军将领的。
解析: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的调动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6. 宋代商业繁荣,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出现了许多____。
答案:商业兼营娱乐的场所(瓦子)。
解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瓦子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时期出现在四川地区的“____”。
答案:交子。
解析:随着商业的发展,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8. 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答案:枢密院。
解析: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9. 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
答案:回族。
解析: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七年级历史下册常考填空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少数民族首领。
(1)唐太宗时统一青藏高原各部落,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赞普——()(2)契丹国的建立者——()(3)11世纪前期定都兴庆府,称大夏皇帝的党项族首领——()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2)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写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3)“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南宋初年,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抗金名将——()(3)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4)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4.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请依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的名字或名号。
(1)唯一女皇,贞观遗风——()(2)勇于进谏,一面镜子——()(3)西行天丝,学习佛法——()(4)陈桥兵变,建立北宋——()(5)北宋名臣,变法图强——()(6)统一契丹,建立政权——()(7)统一蒙古,一代天骄——()(8)抗击倭寇,台州九捷——()(9)抗击荷兰,收复台湾——()(10)均田免赋,推翻明朝——()5.请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作品。
(1)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2)我国古代小说的高峰——()(3)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4)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古代少数民族(1)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政权()(2)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3)12世纪初期,阿骨打建立大金()(4)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政权()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1)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的是——()(2)博览群书,长期积累,不懈探究,编写《天工开物》的是——()(3)全面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并大胆创新,编写科技名著《农政全书》的是——()(4)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总结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的是——()(5)主持编写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的是——()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1)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杀害的抗金名将是——()(2)战胜重重困难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杰出首领是——()(3)不畏艰险,历经磨难西行到访天竺的杰出使者是——()(4)屡遭挫折、出生入死、双目失明、矢志不渝东渡日本的是——()(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作品。
(3)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日用家具布置有什么样的格局?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反映了人们欢庆什么节日?(2)这首诗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风俗习惯?12、课本第58页《货郎图》(1)这副图反映了哪一行业的劳动场面?(2)这副图反映了当时这一行业的什么特点?六、连线题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题(第9课~第11课)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0,阿保机,契丹国,上京2、960,赵匡胤,兵变,北宋3、澶州,东京,寇准4、党项,元昊,宋5、阿骨打,金6、岳飞,文天祥7、宋朝,福建,长江8、北宋,蜀地,江浙,海南岛,南宋,东南沿海地区,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北宋,景德,瓷,宋,造船9、市舶司10、唐朝中后期,南宋11、黑白12、元旦,一,一,年画,桃符,守岁13、面食,稻米二、单项选择题1、A(即陈桥兵变)2、A(防止军官手中权力过大,日后出现军事割据,所以选A)3、C4、A5、B 6、B 7、A(议和的背景中北宋并没失败,而是胜利)8、B 9、B 10、B 11、D(A选项中契丹兴起时,中原刚好是五代,所以并立;B选项中辽和北宋是并立的,与西夏成为三个对峙的政权。
C选项中金建立时,北宋也是存在的,所以是并立的,但后来金于1127年灭亡了北宋。
D选项辽在1125年被金灭亡,而南宋是1127年才建立,所以两个政权不是并立的)12、B(北京是我国首都,而北宋的都城是东京,即今天的开封)13、B(北宋并没有统一全国,只是统治了南方,而北方由辽夏金先后占据)14、C 15、D(岳飞是抗金将领,所以他指的匈奴应是与他对战的金,即女真人)16、C(北宋先后给辽、夏送岁币,而南宋给金送岁币)17、D 18、A 19、B 20、A 21、D 22、C(临安是南宋的都城)23、C 24、B 25、D(南宋时已经出现纸币,但并没全部使用,所以是纸币与铜钱并行)26、D(最早的纸币也就是交子,并不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而是由十几个富商自己印制的,到后来才由国家发行)27、C 28、D 29、D 30、C(宋朝缺马,主要交通工具应是牛车、驴车)31、B 32、B 33、B 34、B 35、C 36、B 37、C 38、D 39、C 40、D三、双项选择题1、AC(B选项西夏建立后,与北宋连年交战,D选项北宋在1127年被金灭亡,是南宋与金议和)2、AD3、BD4、AC5、AD(B选项发生在五代时,C选项发生在南宋时)6、BC7、AC四、简答题1、辽、西夏与金2、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1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岳麓版)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1、581年, (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2、 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隋文帝统治的措施:A 、政治上实行“ ”;B 、 制度,采用 的办法选拔人才,到隋炀帝时又设立进士科。
4、隋代大运河:三个点:中间是 ,北到 ,南达 ;分为四段:自北向南一次为 、 、 和 ; 沟通了五大水系:即 、 、 、 、 。
5、 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⑴、掌握隋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端,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 一个中心:洛阳 两端: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⑶、隋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促进南北的经济交流。
⑷、隋大运河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6、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 贞观之治1、618年, (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 (唐太宗)继位,年号“贞观”。
3、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 。
4、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
5、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驰。
(2)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
(3)选贤任能,任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6、“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
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第3课 开元盛世1、唐太宗去世后,高宗即位,其后是中宗,大权旁落到 手中,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
2、史称武则天有“ ”。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历史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积淀的历史,是中国人民自远古时代就开始的创造性实践,也是中华民族保持连续性和光荣传统的历史。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填空:第一章:旧石器时代1. 旧石器时代指的是人类最早的________时期。
2. 旧石器时代的人主要生活在洞穴或________,以捕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活动。
3. 岭南地区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最早出现人类文明的地方之一,出土了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彩陶,被称为________文化。
第二章:新石器时代1. 新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后期到________之间的历史发展阶段。
2. 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是________文化,代表性遗址有仰韶文化遗址、马王堆文化遗址等。
3. 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从________文明进步到农业文明。
第三章: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文明1. "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先史时期,代表了中国文明历程的开端,________是"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之一。
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有传说中的"夏禹治水",其重要文物有________、青铜器等。
3. 商朝是金文出现的朝代,长于冶铜冶铸和制陶业,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是商________。
4. 周朝有著名的"封建"制度,周武王消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开启了封建社会,周朝的末代君主是周厉王。
第四章:中国古代少数民族1. 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族,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民族之一。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中最著名的一个,在楚国姓氏中,有很多反映了楚国________文化的特点。
3. 中国少数民族中有很多是世界上独有的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等,他们的出现丰富了中国________文化。
第五章:秦汉时期的中国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君主,他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被称为________制度。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南北: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1)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3、隋朝大运河开通意义:4、隋朝大运河分四段,连接了五大河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年号。
他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
二、“贞观之治”:①思想:★1、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②经济:③政治:2、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宰相有和,最著名的谏臣是。
3、“贞观之治”的形成:贞观年间,唐朝的政治比较,经济发展,国力逐步。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三、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2、武则天的开明统治: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国力。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开元之治”出现的原因: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唐朝农业的发展:①唐朝共修建了处大型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栽培,产量大大增加,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传入的。
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
②唐朝新型的农具有,灌溉工具。
2、唐朝手工业的发展:①唐朝丝织品的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和最为有名。
3、唐朝商业的发展: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和。
长安城内分为和,分别为区和区三、唐朝的衰亡:1、唐朝的衰落:唐玄宗统治后期,事件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唐朝的灭亡: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瓦解。
年,唐朝灭亡。
★唐朝形成了哪两个盛世局面?分别出现在哪两个皇帝时期?★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填空训练200题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和,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21、时,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的正式诞生。
22、科举制逐渐完善,以和最重要。
、、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23、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24、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她设立和。
25、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6、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除。
27、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的拥戴。
各族人民尊称他为“”。
28、在今新疆地区,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来管辖西域的事务。
29、吐蕃是的祖先,很早生活在一带。
30、七世纪前期,吐蕃历史上最伟大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他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嫁给他。
31、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吐蕃和唐朝已经“”。
32、回纥是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
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后来,回纥改名为,政权瓦解后部分西迁到甘肃、新疆等地。
33、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生活着族。
七世纪末,它其中一支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后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从此,以“渤海”,为号,有“海东盛国”之称。
34、隋唐之际,云南一带分布着六诏。
六诏是和的祖先。
后来,南诏统一各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35、“中国法师阐释佛经,破除异端邪说,18天来,无人能敌。
”所指的法师是。
36、唐朝从事对外贸易的城市有、、、等。
37、唐朝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
38、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隋朝时,已有日本的到来。
唐朝从年间,日本来中国的有十多批。
39、日本人手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考汉字创制了,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40、时,高僧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置的官职中,分管行政的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2.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汉武帝在长安兴办()A.大学B.太学C.儒学D.法学3.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卫青B.霍去病C.主父偃D.董仲舒4.东汉时期,统治者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统治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盘古开天D.大一统5.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平定“七国之乱”B.恢复发展生产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6.下列关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城位于长安以东B.利用农民起义力量C.宣告西汉灭亡D.以洛阳为都城7.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A.《丹经》B.《九章算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8.如果你是随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使者之一,你需要准备的东西包括()①牛羊②金币③丝绸④大量的武器和粮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C.司马迁写出历史巨著《史记》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10.《舌尖上的中国》解释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地区开始吃上石榴、核桃应该是在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11.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形成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广泛共识。
在汉代为该路线的开通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商鞅B.鉴真C.张骞D.郑和12.《史记》中记载“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得到减轻负担局面是由于()A.造纸术的改进B.印刷术的发明C.指南针的运用D.文字的统一13.孟姜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她的丈夫被征召修建长城,最后死于长城上,她上演了一段流传至今的“哭崩长城”传奇故事,该故事反映的是秦朝A.残酷的殉葬B.严苛的刑罚C.沉重的赋税D.繁重的徭役14.下图是洛阳市东汉墓出土的长颈玻璃瓶,这是一件典型的罗马帝国早期吹制成型的搅花玻璃器。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重点知识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________。
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开始于_______________。
5.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______________。
6.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_________________。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______________。
9.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_______________。
10.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________。
12.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_____________。
13.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__________。
14.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15.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________》,叙述了从________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6.宋朝的_________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的_________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17.10世纪初,契丹总首________领统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___________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8.从________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________时最后完成。
19.宋代的________十分发达,为了鼓励贸易,增加税收,两宋政府在沿海各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填空题及答案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 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
2. 年,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隋朝大运河(1)目的:(2)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邗沟和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作用: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勾通南北交通,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发展。
第2课唐太宗于贞观之治1.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2. 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3. 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省替皇帝起草政令,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4.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5.贞观之治(1)原因:政治上①虚心纳谏,选贤用能,完善制度经济上②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法律上③修订法律,宽省刑罚(2)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认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3课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的统治(1)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措施:①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④减轻农民负担(3)表现: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
(4)影响: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开元盛世(1)措施: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2)表现: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3.在农业生产方面,和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历史下册复习资料1、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
2、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做(勾栏)。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形成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3、宋元时期已经有的重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中秋节等等)。
4、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繁荣;③(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5、宋词的特点: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宋词代表人物有:北宋(苏轼)—豪放飘逸、两宋之交(李清照)—委婉细腻、南宋(辛弃疾)—豪放等。
6、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
7、北宋的(司马光)主持编纂的史书是《资治通鉴》:体裁是(编年体通史);内容是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多年的史实;9、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1)陆路:①(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②建立了(驿站)制度。
(2)海路:①最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②(元朝时期)进入鼎盛时期。
10、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11、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采取了(强化皇权)的措施,主要有:①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②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③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调兵权收归兵部;④设立(厂卫)特务机构;⑤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
12、明朝的科举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文体格式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危害是脱离实际,禁锢(思想),不利于选拔(人才),阻碍了(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13、明朝时期,从国外引进的新作物有(花生、甘薯、玉米、马铃薯和向日葵)。
14、明成祖时,为了提高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15、郑和下西洋的意义:①密切(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往来;②开创了新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16、(元末明初),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倭寇;(明朝中期),形成倭患。
17、戚继光抗倭,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解除了倭患。
评价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
18、抗倭成功的原因: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③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9、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医药学)著作;(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著作,该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
20、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修建的目的是抵御外族的侵略。
21、明成祖时期修建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对称展开;北京城的核心是(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2、明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小说),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以梁山好汉起义反抗朝廷为题材的著作是《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是(《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23、明朝著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其代表作是(《牡丹亭》),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4、明朝灭亡的原因是: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农民(起义)。
25、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赋税沉重);直接原因是(陕北连年灾荒)。
26、明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李自成),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27、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攻入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8、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改金为(清)。
29、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30、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1、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意义是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1885年,建(台湾省)。
32、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西藏)的管辖措施有: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33、清朝加强对西北地区—(新疆)的管辖措施有:(康熙)时期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34、乾隆时,在(渥巴锡)的带领下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5、康熙时,中国和(俄国)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之后签订了我国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36、清朝前期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
37、清朝前期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统治者的(重视);清朝统一全国,社会(安定);人民的(努力)38、明清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晋商和徽商)。
39、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到(乾隆)时期,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40、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有: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②(生态)遭到破坏,水土流失;③影响(经济)的发展。
41、清朝入主中原后,保留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威胁(皇权)。
①康熙时,为加强君权,设立了(南书房);②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是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③(乾隆)时期,废除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42、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还大兴(文字狱),危害是:禁锢(人们的思想),摧残(文化),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乾隆时期仅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并管理外国商人。
44、闭关锁国的影响是:①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②但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机会,导致中国的落伍。
45、中国古典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成书于(乾隆)时期。
该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很高的艺术性: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人物栩栩如生。
46、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47、昆曲在(明末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昆曲发展到达顶峰,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昆曲在(清中后期)走向衰落。
48、清朝(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博彩众家之长,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后被称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历史下册复习资料1、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北宋时的()、()的临安、元朝时的()。
2、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做()。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形成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3、宋元时期已经有的重大传统节日:()。
4、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社会();②()繁荣;③()不断壮大。
宋词的特点:句子(),便于();宋词代表人物有:北宋()、两宋之交()、南宋()等。
6、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代表作是《窦娥冤》。
7、北宋的()主持编纂的史书《资治通鉴》,体裁是();内容是从()到()的1300多年的史实;9、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1)陆路:①()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②建立了()制度。
(2)海路:①最远至()及东非海岸;②()进入鼎盛时期。
10、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11、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采取了()的措施,主要有:①中央废除(),权分六部;②地方取消(),设立“()”;③分散(),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调兵权收归兵部;④设立()特务机构;⑤思想文化上实行()。
12、明朝的科举考试内容是(),文体格式为()。
八股取士的危害是脱离实际,禁锢(),不利于选拔(),阻碍了()的发展。
明朝时期,从国外引进的新作物有()。
14、明成祖时,为了提高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派()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和非洲东海岸。
15、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是:①密切了()的相互了解和往来;②开创了新的()。
16、(),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倭寇;(),形成倭患。
17、()抗倭,在()九战九捷,基本解除了倭患。
评价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
18、抗倭成功的原因:①这是一场()战争;②戚家军();③戚继光()。
19、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是一部()著作;()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著作,该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重要的()著作。
20、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修建的目的是抵御外族的侵略。
21、明成祖时期修建的()是在元大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对称展开;北京城的核心是(),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2、明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作者是罗贯中;以梁山好汉起义反抗朝廷为题材的著作是《水浒传》,作者是();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是《》,作者是吴承恩。
明朝著名的戏剧家是(),其代表作是《》,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4、明朝灭亡的原因是:政治()、土地()、社会()、农民()。
25、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
26、明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他提出“()”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27、1644年,李自成在()建立大顺政权后攻入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28、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1636年,改金为()。
1644年,()引清兵入关,清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30、1662年,郑成功从()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维护了我国的()完整,他是我国历史上的()。
31、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意义是加强了台湾同()的联系,巩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