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直线定向
- 格式:ppt
- 大小:451.50 KB
- 文档页数:14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第学期课题: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三讲直线定向课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标准方向的种类;方位角的种类;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2.理解直线定向的定义;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
3.掌握方位角的概念;坐标方位角的概念及其推算;象限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线定向的定义;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方位角的概念;坐标方位角的概念及其推算;象限角的概念。
难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
采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复习、提问:1.要确定直线的位置,除水平长度,还需要什么?2.标准方向的种类有哪三种?3.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有哪两种?4.画图说明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5.方位角、象限角有何应用?课堂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直线定向,应使学生重点掌握直线定向的定义;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方位角的概念;坐标方位角的概念及其推算;象限角的概念。
作业:8、9课后分析:复习(5min):1.用水准仪进行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2.全站仪的使用功能有哪些?3.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全站仪测距中,哪一种测量精度最低?第三讲直线定向直线方向,是根据某一标准方向与该直线之间所夹的水平角来衡量的。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称为直线定向。
一、标准方向(15min)直线定向时,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线方向。
1、真子午线方向(真北方向)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叫真子午线。
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
2、磁子午线方向(磁北方向)磁子午线方向是在地球磁场作用下,磁针在某点自由静止时其轴线所指的方向。
指向北端的方向为磁北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可用罗盘仪测定。
3、坐标纵轴方向(轴北方向)在测量工作中通常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或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因此取坐标纵轴(X轴)方向线,作为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一、填空题1.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真子午线方向 、 磁子午线方向 、 坐标纵向 。
2.由 坐标纵轴 方向顺时针转到直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3.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K=1/(D 平均/│D 往-D 返│) 。
4.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0°到360° 。
5.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 直线定向 ,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直线定线 。
6.距离丈量是用 相对 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 1 的 分数 形式来表示。
7.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锐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8.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 真北 方向与该点的 磁北 方向的夹角。
9.某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180 。
10.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 水平 距离。
11.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反方位角为 303°20′ 。
12.尺长方程的表达式为 l t =l o +∆l+α(t-t 0)l o 。
13.视距测量的距离和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D=Klcos 2α h=Dtan α+i-v 。
14.上下丝读数之差称为 视距间隔 ,也叫 尺间隔 。
15.已知一条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67°13′45″,则它的象限角为 SW87°13′45″ 。
16.已知一直线的象限角NE36°51′32″,则它的坐标方位角为 36°51′32″ 。
17.地面上有A 、B 、C 三点,已知AB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5º23′,在B 点又测得左夹角为89º34′,则BC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___304º57′_。
二、单项选择题1.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 ,其往返较差为+20mm ,则相对误差为( C )。
A.100/02.0; B.002.0; C.5000/12.已知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 的坐标方位角为( C )。
第4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第一节钢尺量距一、量距的工具1.钢尺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可卷入金属圆盒内,故又称钢卷尺。
尺宽约10~15mm,长度有20m、30m和50m等几种。
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钢尺的优点:钢尺抗拉强度高,不易拉伸,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
钢尺的缺点:钢尺性脆,易折断,易生锈,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测杆测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直经约3cm、全长有2m、2.5m及3m等几种规格。
杆上油漆成红、白相间的20cm色段,非常醒目,测杆下端装有尖头铁脚,便于插入地面,作为照准标志。
3.测钎测钎一般用钢筋制成,上部弯成小圆环,下部磨尖,直径3~6mm,长度30~40cm。
钎上可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
通常6根或11根系成一组。
量距时,将测钎插入地面,用以标定尺端点的位置,亦可作为近处目标的瞄准标志。
4.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锤球用金属制成,上大下尖呈圆锥形,上端中心系一细绳,悬吊后,锤球尖与细绳在同一垂线上。
它常用于在斜坡上丈量水平距离。
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
二、直线定线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
目估定线方法:定线工作可由甲、乙两人进行。
(1)定线时,先在A、B两点上竖立测杆,甲立于A点测杆后面约1~2m处,用眼睛自A点测杆后面瞄准B点测杆。
(2)乙持另一测杆沿BA方向走到离B点大约一尺段长的C点附近,按照甲指挥手势左右移动测杆,直到测杆位于AB直线上为止,插下测杆(或测钎),定出C点。
(3)乙又带着测杆走到D点处,同法在AB直线上竖立测杆(或测钎),定出D点,依此类推。
这种从直线远端B走向近端A的定线方法,称为走近定线。
直线定线一般应采用“走近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