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竞赛题库(最全的)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61
判断题:“触摸数字”的教学方法是多感官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对“回归主流”运动主要起源欧洲错“盲人摸象”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残疾对人的观察力的影响对“随班就坐”现象说明随班就读质量好错“学习的指南”是指提供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的清单对“一体化”运动主要发生在北美错“正常化”的核心理念是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对“正常化”是发端于北美的一种文化思潮错“正常化思潮”为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对“字头概括法”是图示组织策略的一种错“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是“一体化”运动的产物错1997~1998年我国对六省(区)1~6岁脑瘫患病率进行调查,约为4‟。
错3岁前失明的儿童其视觉表象能保留。
错50%-70%的学习障碍儿童同时具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错AADHD儿童吃药会有副作用,最好不要吃药,且多动症儿童一旦服用药物,青少年时会成为药物滥用患者错ADHD儿童的辅导,亲职教育尤为重要,儿童的学习与适应问题,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在学校与家庭两个以上的情境,共同处理与解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ADHD儿童的班级管理工作包括有:教师态度;生态环境支持;班级常规;同学协助;作业调整;评价的调整。
这些因素中生态环境支持最为关键与核心错ADHD儿童的干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只要采用一种方法。
错ADHD儿童的成因还包括胚胎期与生产过程的伤害、大脑神经传导物质、新陈代谢速率以及轻微的脑伤的因素,尤其是右脑前额叶,与大脑执行功能运作的区域受损有关对ADHD儿童的第二个诊断维度是多动-冲动维度,症状的项目有:a通常手或脚常常动个不停或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动;b在应该坐在位置上时,经常离开座位;c 通常在环境中,不合适地跑着或攀爬(对青少年或成人而言,觉得他们似乎静不下来)等症状对ADHD儿童在婴儿期的行为症状有:1.睡眠时间短,很容易醒来,不容易入睡;2.醒着时动个不停,不断地到处爬、攀爬;3.喜欢乱碰东西;4.容易打翻、弄坏物品对ADHD儿童的筛查主要分为观察、访谈与行为检核等三方面对ADHD儿童与一般的儿童一样,有他令人困扰的问题。
选择题(13~21)__________是学习障碍学生最突出的表现学习成绩差“老师,那个什么,我要一支红色的笔”具体属于何种口吃问题插入语________原则是指在教学形式中运用小组教学这种形式对于多重障碍儿童来说具有潜在的优势,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组教学________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中使用得较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图片交流系统“把、把、把、把门打开”具体属于何种口吃问题重复发音“妹——妹喜——欢看——电视”属于何种口吃问题延长字音1997~1998年我国对六省(区)1~6岁小儿脑瘫患病率进行调查,结果是()1.92‰AA、B两位学生智商值相差30,但在正常范围内,最恰当表述是智商都在典型发展的区间内B把低视力学生安排在教室前排有利于看清黑板,这属于调整学习方式不是课程“通用设计”的特征的选项是学习内容的多样来源不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和专业人员操作就能进行的听觉障碍儿童鉴别方法是行为观察测听不属于非典型发展的一项是比同龄儿童个子稍高一点不属于教育隔离的举措一项是实行驻地就近入学不属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的学生是多动症和情绪行为学生不属于随班就读资源支持的一项是任课教师与随读学生不属于同一教育体制隔离的现象是按年龄分班不属于医学康复支持服务的一项是心理治疗与社会服务C常用的孤独谱系障碍行为和教育干预技术不包括()引导式教育传统上人们根据智商分数对智力障碍进行分类,如智商分数为59分,通常被认为是()智力障碍轻度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学习,有效的经验有改变随班就读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绕开或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降低学习普通课程的难度D打字聊天时我们常用的“O(∩_∩)O”,属于何种沟通交流形式符号大部分盲人都有一定的残余视力,法定的盲人中完全看不到的有多少?()10%当多重障碍儿童在学校和家中对教师或家长的某些教学或指示做出正确反应时,教师和家长有必要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________。
考试方法:1进入考试页面2保存考试页面3打开保存的考试页面,复制题目4在本资料中点击“编辑”,“查找”,找到答案5在考试页面答卷融合教育竞赛题库单选题:判断题:“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网络培训测试题. 《特殊需要学生》测试1、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选项2: 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3: 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4: 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2、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4)选项1: 眼睛失明选项2: 听力失聪选项3: 智力低下选项4: 长相漂亮3、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1)选项1: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选项2: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选项3: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选项4: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4、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选项1: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选项2: 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选项3: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选项4: 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5、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选项2: 盲人可以“以耳代目”选项3: 聋人可以看话明意选项4: 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6、题型:单选题分值:10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1)选项1: 筛查干预诊断选项2: 干预筛查诊断选项3: 筛查诊断干预选项4: 诊断筛查干预7、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4)选项1: 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选项2: 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选项3: 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选项4: 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8、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选项1: 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选项2: 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选项3: 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选项4: 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9、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选项2: 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选项3: 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选项4: 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公正性选项2: 科学性选项3: 全面性选项4: 灵活性总论02.《融合教育》测试1、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选项3: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选项4: 包括以上三种形式2、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选项2: 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选项3: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选项4: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3、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选项1: 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选项2: 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选项3: 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选项4: 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4、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专业合作支持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4)选项1: 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合作选项2: 需要相关医学专业人员的合作选项3: 需要家长的协助与合作选项4: 需要包括以上各方面人士的合作支持5、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教育的主要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选项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潜在能力的开发。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总论第一、二、三章,分论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1、题型:单选题分值:10 (4)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选项2: 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3: 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4: 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2、题型:单选题分值:10 (4)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选项1: 眼睛失明选项2: 听力失聪选项3: 智力低下选项4: 长相漂亮3、题型:单选题分值:10 (1)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1: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选项2: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选项3: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选项4: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4、题型:单选题分值:10 (3)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选项2: 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选项3: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选项4: 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5、题型:单选题分值:10 (4)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选项2: 盲人可以“以耳代目”选项3: 聋人可以看话明意选项4: 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6、题型:单选题分值:10 (1)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筛查干预诊断选项2: 干预筛查诊断选项3: 筛查诊断干预选项4: 诊断筛查干预7、题型:单选题分值:10 (4)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选项1: 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选项2: 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选项3: 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选项4: 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8、题型:单选题分值:10 (3)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选项2: 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选项3: 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选项4: 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9、题型:单选题分值:10 (4)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选项2: 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选项3: 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选项4: 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 (4)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公正性选项2: 科学性选项3: 全面性选项4: 灵活性测试《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总论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1、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选项3: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选项4: 包括以上三种形式2、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选项2: 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选项3: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选项4: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3、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选项2: 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选项3: 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选项4: 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4、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专业合作支持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1: 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合作选项2: 需要相关医学专业人员的合作选项3: 需要家长的协助与合作选项4: 需要包括以上各方面人士的合作支持5、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教育的主要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1: 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选项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潜在能力的开发。
融合教育网络竞赛题(随机卷1)1.阅读障碍学生解应用题困难。
对2.中美两国关于残疾的分类是一致的。
错3.无法发展口语的多重障碍儿童需要学会使用一些增强性和替代性沟通系统。
对4.把残疾儿童专门编成一个班,安置在普通学校里的教育安置形式叫随班就读。
错5.早期的特殊教育学校实行隔离教育既有优势又有弊端。
对6.在手指触觉阈限寻比实验中,发现肓人的两点阈是1.02mm,而明眼人是1.97mm,可见明人的触觉感受性比盲人敏锐得多。
错7.资源教室主要存放各种资源设备。
错8.脑瘫儿童不论单独协助或团体学习,都要耐心等待其完成。
错9.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智力分布范围很广,从智能障碍到超常学生皆有,多数学生的智力在平均智能范围。
对10.“一体化”运动主要发生在北美。
对11.自闭症不是特殊需要学生。
错12.视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
对13.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平等、参与、共享。
对14.有质量的融合教育比起隔离式教育好处要多得多。
对15.智力障碍儿童中,较易被早期识别的是智力落后程度轻的儿童。
错16.由于语言信息的不完整,听觉障碍儿童获得的体验是不全面、断裂的,因而他们不容易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对17.许多多重障碍儿童无法生活自理,他们需要针对日常的穿衣、吃饭、大小便、洗漱等行为进行特殊训练。
对18.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都存在内耳损伤的状况,通常听力损伤程度比较严重。
对19.孤独谱系障碍患者中男性多见。
对20.帮助视觉受损儿童行走时,可拉着或推着他们向前走。
错21.改变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可以绕开或补偿特殊学生的认知缺陷,降低他们学习普通课程的难度。
对22.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获得发展和进步,学习特殊,满足他们特殊的教育需要。
对23.为肓童提供盲文书不算是特殊需要。
错24.学校按性别分班是同一教育体制中的隔离。
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障碍学生的分类 (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 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 ——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三、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通过检查、测评或其他方式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鉴别诊断特殊需要学生鉴定原则是公正性、科学性、全面性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采取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工具。
普校教师的任务:平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观察或发现班级学生中有异常或疑似特殊需要的学生要进行四、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一)障碍学生的非典型发展非典型发展又称异常发展,是指个体在发展的阶段、速率以及身心某些方面并不按照大多数学生所遵循的(二)残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残疾影响学生发展的领域:身体发育、感觉运动、认知能力、语言沟通、行为交往、生活自理。
学员做试卷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网络竞赛1(98分)一、判断题1、全纳教育关注的只是特殊需要学生错2、只要智力测验的分数低于智力障碍的临界值,就是智力障碍错3、美国心理学会在2013年发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为DSM-5)中,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候群归类在神经发展障碍类型。
诊断维度包括有注意力不足与多动-冲动两个维度,儿童受此二维度因素的干扰,导致个体的功能与发展受阻对4、沟通障碍可能引起学业障碍对5、利用图片与无语儿童沟通交流是调整学习目标错6、残疾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各个领域对7、阅读障碍是学生障碍的主要类型对8、台湾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琼瑶在学习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数学学习障碍对9、进行行为观察测听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在安静的自然环境下就可以进行对10、盲人的耳朵天生就特别灵。
错11、“盲人摸象”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残疾对人的观察力的影响对12、美国著名的演员汤姆•克鲁斯在小时候曾被诊断为朗读障碍对13、智力残疾不影响学习目标的调整错14、阅读障碍约占学习障碍的80% 对15、残疾学生是特殊需要学生对16、侏儒症(身高不超过130cm的成年人),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属于肢体残疾三级。
错17、融合教育发展要求取消特殊学校也就是取消特殊教育错18、大多数孤独谱系障碍学生的视觉学习能力优于听觉学习能力对19、沟通障碍不会引起学业障碍错20、学习障碍学生也可能会存在情绪与行为问题对21、智力障碍儿童倾向于用语言,而不是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错22、在为听障学生呈现视觉信息时,在一定时间内呈现的视觉材料越多越好错23、智力障碍儿童单纯善良,所以他们不会犯罪错24、ADHD儿童的辅导,亲职教育尤为重要,儿童的学习与适应问题,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在学校与家庭两个以上的情境,共同处理与解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25、只要有个体差,就引发特殊教育需要错二、单选题26、常用的孤独谱系障碍行为和教育干预技术不包括() B结构化教学法引导式教育地板时光应用行为分析27、融合教育的原则是 D倡导普通教育学校招收特殊学生,把他们安置在普通班级中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教育学校融合,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促进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融合,大家同在蓝天下,学习同样的课程倡导把特殊学生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普通教育学校有责任去除任何不利于特殊学生参与学校或社会活动的障碍28、目前我国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C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个别化教育在普通教育学校进行个别化教育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教育环境,与普通儿童一起随班就读一部分时间在特殊教育学校,一部分时间在普通教育学校29、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把双眼中优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大于0.05而小于多少的定义为低视力?() C0.4 0.2 0.3 0.130、融合教育的关键词是 C公正、参与、享有平等、公正、自由平等、参与、进步公正、平等、参与31、构音障碍的四种特征分别为替代、扭曲、遗漏和 D变换混乱省略添加32、有关“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聋”必然会导致“哑”从狭义上讲,聋专指听力损失严重的情况人们通常把听觉障碍称为“耳聋”,这是“聋”的广义概念。
融合教育单选题50题答案2学员做试卷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网络竞赛(本卷为随机组卷)判断题1、早期的特殊教育采取了与普通教育分轨隔离的体制√2、眼睛生理结构和功能的障碍,只能发生在胚胎发育期。
×3视觉损伤会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
√4、沟通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过程中,不需要医生、心理专家的参与×5、沟通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需要多方人员的共同参与√6、既然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随班上课,应该使用完全一样的课程,否则难以保证教学质量×7、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交能力很强×8、我们可以对班级中的疑似学习障碍学生进行初步的筛查√9、噪音环境会对佩戴助听器的听觉障碍儿童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10、ADHD儿童的辅导,亲职教育尤为重要,儿童的学习与适应问题,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在学校与家庭两个以上的情境,共同处理与解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11、“正常化思潮”为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12、正态分布可以表述学生典型发展与非典型发展的关系√13、双大腿缺失属于肢体残疾三级。
×14、汉字与数字相比汉字难辨认,数字容易看。
√15、对多重障碍学生进行小组教学比较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手教师也可以做到。
×16、全纳教育关注的只是特殊需要学生×17、聋必然导致哑×18、特殊教育主要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19、情绪行为障碍的成因,首推生化因素√20、盲人能使用计算机与明眼人进行文字交流,对汉字和盲文进行文字编辑。
√21、残疾儿童属于文化背景差异的学生×22、智力障碍儿童也需要成功的体验√23、资源教室主要存放各种资源设备×24、美国心理学会在2013年发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为DSM-5)中,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候群归类在神经发展障碍类型。
诊断维度包括有注意力不足与多动-冲动两个维度,儿童受此二维度因素的干扰,导致个体的功能与发展受阻√25、脑瘫的直接病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
考试方法:1、进入考试页面。
2、保存考试页面。
3、打开保存的考试页面,复制题目。
4、在本资料中点击“编辑”,“查找”,找到答案。
5、在考试页面答卷。
搜索每道题目的特有词语,不要把完整的题目打下来进行搜索,这样会降低考试效率。
例如这道题1、“妹--妹喜--欢看--电视”属于何种口吃问题你就输入一个“妹喜”就可以查找到了多选题没有答案,全部选择全选这样分数保证在90左右,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答题时间.配合融合教育网络竞赛试题有答案.xls使用效果更佳融合教育竞赛题库判断题:“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网络培训测试题(二)分论05.《学习障碍学生》测试1、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哪种是多感官教学方法?(1)选项1: 触摸数字方法选项2: 字头概括法选项3: 图示组织策略选项4: 笔记引导策略2、题型:单选题分值:10学习障碍学生融合教育的方法不包括(4)?选项1: 运用多感官教学选项2: 环境调整选项3: 改进教学内容选项4: 实施课外辅导3、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有关阅读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2)?选项1: 阅读障碍学生写作文内容枯燥选项2: 阅读障碍不会影响数学学习选项3: 阅读障碍学生喜欢做数学计算题选项4: 阅读障碍学生经常搞混音近、形近的字4、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2)说法是错误的?选项1: 学习障碍学生的智商是正常的选项2: 学习障碍学生是残疾学生选项3: 学习障碍是一种内隐性的障碍选项4: 学习障碍一般在2-4年级被发现5、题型:单选题分值:10我们应该把学习障碍学生的座位安置在教室的(4)?选项1: 教室的门口选项2: 教室的最后一排选项3: 光线不能太充足的地方选项4: 教室的中间或前面6、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1)方面是学习障碍学生最突出的表现?选项1: 学习成绩差选项2: 注意问题和多动选项3: 情绪和行为问题选项4: 社交能力落后7、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有关拼写障碍的描述,正确的是(1)?选项1: 汉语学习中,拼写主要是指为汉字注音选项2: 拼写障碍学生在英语拼写中没有问题选项3: 拼写障碍的学生没有发音错误选项4: 方言模式不会影响拼写障碍8、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有关数学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 3)?选项1: 数学障碍学生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数学学习上选项2: 数学障碍学生的问题解决缺陷是由于基本语言技能缺陷所导致的选项3: 数学障碍学生存在感官障碍选项4: 计算技能不良是数学障碍中常见的表现9、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有关书写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4)?选项1: 书写障碍学生作业的可辨性很低选项2: 字不匀称是书写障碍的表现选项3: 字倒写是书写障碍的表现选项4: 书写障碍学生笔顺没问题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有关阅读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2)?选项1: 阅读障碍学生写作文内容枯燥选项2: 阅读障碍不会影响数学学习选项3: 阅读障碍学生喜欢做数学计算题选项4: 阅读障碍学生经常搞混音近、形近的字分论06.《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测试1、题型:单选题分值:10多动症儿童的症状需要出现在儿童几岁前?(3)选项1: 十七岁选项2: 十六岁选项3: 十二岁选项4: 幼年早期2、题型:单选题分值:10多动症儿童可分为几类?(2)选项1: 二类选项2: 三类选项3: 四类选项4: 五类3、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那些原因不是造成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出现率不一?(1)选项1: 儿童的发展选项2: 定义的明确性与范围选项3: 抽取样本的来源选项4: 障碍发生年龄4、题型:单选题分值:10在进行多动症儿童的药物治疗时,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服药,被称为(4)选项1: 药物名词选项2: 亲师合作选项3: 学习假期选项4: 药物假期5、题型:单选题分值:10多动症儿童最常伴随有个共病现象(4)选项1: 抽搐症选项2: 性格异常选项3: 构音障碍选项4: 学习障碍6、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那一项不是多动症儿童在生活与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1)选项1: 喜欢做劳动力的事情选项2: 做事有头无尾选项3: 挫折容受力低选项4: 容易有情绪困扰现象7、题型:单选题分值:10依据美国与台湾对情绪行为障碍的定义,下列哪一个不是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诊断因素?(2)选项1: 时间的持续性选项2: 智力的高低选项3: 情境因素选项4: 性别因素8、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哪一个不是造成儿童多动症的成因?(1)选项1: 课业压力选项2: 家庭遗传选项3: 大脑额叶损伤选项4: 生化因素9、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那一项不是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筛查方法?(3)选项1: 观察选项2: 家长访谈选项3: 智力测验选项4: 心理测验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那一项不是多动症儿童的诊断维度?(2)选项1: 注意力不足选项2: 爱说话选项3: 多动-冲动选项4: 问题行为发生的情境分论07.《情绪或行为障碍学生》测试1、题型:单选题分值:10转介前干预的目的在于(3)选项1: 让特殊儿童无需评估就接受服务选项2: 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服务选项3: 避免不必要的转介与筛查选项4: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评估2、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那些原因不是造成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出现率不一?(1)选项1: 儿童的发展选项2: 定义的明确性与范围选项3: 抽取样本的来源选项4: 障碍发生年龄3、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哪一个是外向型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行为特质?(2)选项1: 唠叨不绝选项2: 出现对大人的挑战性行为选项3: 每天忙个不停选项4: 上课喜欢做小动作4、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哪一个不是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可能的成因?(3)选项1: 家族遗传选项2: 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选项3: 饮食问题选项4: 内分泌因素5、题型:单选题分值:10转介前干预的理念需要与那一个技术相结合?(2)选项1: 课程本位评量选项2: 功能性分析选项3: 标准化评量选项4: 多元评价6、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哪一个不是内向型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行为特质?(2)选项1: 畏缩选项2: 说话不清楚选项3: 容易严重焦虑选项4: 逃避7、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哪一个不是转介前干预模式第三级的意义(4)选项1: 干预的方法更有针对性选项2: 接受服务的学生愈少选项3: 个案几乎就是特殊儿童选项4: 学生不喜欢上集体课8、题型:单选题分值:10依据美国与台湾对情绪行为障碍的定义,下列哪一个不是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诊断因素?(2)选项1: 时间的持续性选项2: 智力的高低选项3: 情境因素选项4: 性别因素9、题型:单选题分值:1010.对于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干预的核心理念为何?(3)选项1: 分领域干预选项2: 专业发展干预选项3: 整合性干预选项4: 医疗干预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进行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筛查与诊断应该采用什么模式?(4)选项1: 以生为本的理念选项2: 医院医生诊断选项3: 基线期评价选项4: 专业团队合作分论08.《沟通障碍学生》测试1、题型:单选题分值:10构音障碍的四种特征分别为为替代、扭曲、遗漏和(2)选项1: 省略选项2: 添加选项3: 混乱选项4: 变换2、题型:单选题分值:10以下关于进行嵌入式沟通训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选项1: 安排自然情境选项2: 全部参与原则选项3: 适时发出指令选项4: 适当给予指导3、题型:单选题分值:10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评估时,评估的主要项目不包括(3)选项1: 词汇测验选项2: 听力测验选项3: 智力测验选项4: 语言测验4、题型:单选题分值:10学龄前儿童说话的音调大致为(2)Hz。
考试方法:1进入考试页面2保存考试页面3打开保存的考试页面,复制题目4在本资料中点击“编辑”,“查找”,找到答案5在考试页面答卷搜索每道题目的特有词语,不要把完整的题目打下来进行搜索,这样会降低考试效率。
例如这道题1、“妹--妹喜--欢看--电视”属于何种口吃问题你就输入一个“妹喜”就可以查找到了多选题没有答案,全部选择全选这样分数保证在90左右,同时也大大缩短了答题时间.配合融合教育网络竞赛试题有答案.xls使用效果更佳融合教育竞赛题库单选题:判断题:1、大多数孤独谱系障碍学生的视觉学习能力优于听觉学习能力正确2、颅脑外伤、震荡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脑肿瘤等也可导致视觉障碍。
正确3、声波具有频率、振幅和波形这三种物理特性,声波的三种物理特性产生音高、响度和音色的听觉经验正确4、融合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正确5、为了让听觉障碍儿童更好地适应普通班级环境,教师要对听觉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双方进行交往技能训练正确6、孤独谱系障碍干预属于专业技术,不需要家长的参与错误7、情绪的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错误8、沟通障碍学生的融合教育过程中,不需要医生、心理专家的参与错误9、情绪行为障碍学生和同龄同学比较起来,社交技能都比较差,他们无法建立及维持与家人、同学及师长的关系,常会被班级同学、学校教师所拒绝与排斥正确10、新生儿就可以对声音进行定位正确11、只有双耳同时出现永久性的听力损失才能被称为听觉障碍正确12、残疾学生是特殊需要学生正确13、几乎所有的情绪行为障碍儿童都会出现课业学习问题,因此,专业团队成员需要对他的学习进行测验与评估。
正确14、教学中为了帮助智力障碍儿童理解知识,教师讲解时呈现的形象直观的事物越多越好错误15、台湾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琼瑶在学习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数学学习障碍正确16、随班就读学生参与普通课程的学习,获得发展和进步;学习特殊课程,满足他们特殊的教育需要正确17、我国已建立了系统完善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正确18、盲文由左右两排、上下三行的六点组成,根据不同的排列可以组成不同字母和音节。
正确19、教师常会运用班级常规管理学生行为,例如很多老师会拟定:上课要专心的常规,此概念对ADHD儿童来说,是具体可遵守的错误20、 ADHD儿童中,男生要比女生多,男生大约是女生的5到9倍。
这个症状与儿童智商、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关系错误21、听觉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家长的期望过高错误22、学习障碍学生主要的问题表现是学习成绩差正确23、早期的特殊教育采取了与普通教育分轨隔离的体制正确24、我国随班就读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错误25、对多重障碍学生进行小组教学比较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手教师也可以做到。
错误26、下列关于应用行为分析中ABC行为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应用行为分析中的C是指结果27、不属于非典型发展的一项是比同龄儿童个子稍高一点28、耵聍的作用是阻止灰尘和昆虫的进入,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29、以下哪种情况不是导致先天性视觉障碍的原因?()玻璃体病变30、下面哪一种预防模式属于RTI三级预防模式中的第二层?小组密集干预31、针对肢体障碍学生,Berdine和Blackhurst在1985年提出了优先关心的问题,提供教师逐一自我检查,请问他们提出了几大问题()十大问题32、以下产生沟通障碍的原因中,属于器质性因素的是听力受损33、多重障碍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或感官上两种或两种以上障碍合并出现的状况,并且障碍间不具________关系且非源于同一原因造成。
连带34、教师应为多重障碍儿童设置________。
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35、下列不属于隔离教育弊端的一项是专属与针对性36、利用图片与无语儿童沟通交流,这主要属于调整学习环境37、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构成不包括()程序时间表38、下列关系搭配正确的一项是回归主流——美国39、有位教师在安排班级中随班就读的听障学生的座位时注意了以下问题,您认为哪一项不妥当让这位学生单独坐,以避免被其他同学打扰4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听力残疾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41、依据ABC行为分析,回合式教学法中训练者发出指令(SD)属于()前因42、不属于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的学生是多动症和情绪行为学生43、关于我国随班就读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民间探索阶段——政府推广阶段——推进发展阶段44、教师对课程与教学的调整,对于ADHD儿童的学习至关重要。
这些调整包括下面哪些选项?将自我管理训练融入教学与班级秩序管理降低教材难度拟定个别化的目标提供策略教学,以克服执行功能障碍45、下列哪些要点符合孤独谱系障碍有效的早期干预的原则?()针对性的学习活动至少每周25小时有小班化的小组学习活动,同时保证每一个孩子与治疗师或老父母操作不规范不宜参加训练46、以下哪些情况属于情绪行为障碍?攻击焦虑恐惧47、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影响教师的班级管理及教学影响学生自己的学习与人际关系影响同学的学习48、在同学协助方面,以下针对肢体障碍学生措施正确的是 ( )了解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陪伴他们从事健康与安全的休闲活动肢体障碍学生能做到的事,尽量让他学习自己做依需要,协助他们离开教室、上下坡道及厕所他们跌倒或需要协助时,要先问明如何协助,避免常人的想法或动作,而造成伤害或不舒服,帮助他注意防范意外的伤害主动邀请他们参与各项学习活动询问他们的体能情况,以便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及时地采取救援措施49、目前,我国的学习障碍学生主要安置在__________。
普通学校50、在环境设施方面,以下针对肢体障碍学生措施正确的是 ( )视学生需求提供辅具所有楼梯电梯设扶手,水沟加盖所有通道要能容纳轮椅宽度和拐杖的幅度,铺面能防滑且不中断教室、厕所门板不能太重或装设门弓器,并采用拉门及横杆式把手,以利进出,避免被夹到校内开关及设备、公用电话、饮水机等的位置要能适合他们使用设置坐式马桶,每一处洗手台至少设置一支拨杆式水龙头及梳妆镜第一章特殊需要学生一、特殊需要学生的概念特殊需要学生是指一切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它的任何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青年,这就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流浪儿童和童工、偏远地区或游牧人口的儿童、语言或种族或文化方面属少数民族的儿童,以及来自其它不利处境或边际区域或群体的儿童。
——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特殊需要即特殊的教育需要,是学生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对特殊的教育条件的支持性需要。
特殊教育条件支持需要个别差异引发特殊教育需要具有条件性,一是个体差异具有教育意义,而是个体差异达到一定的度。
特殊需要学生又称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是基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上需要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学生。
二、特殊需要学生的分类广义:一切由个体身心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狭义:个体身心条特征差异引起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
“残疾”与“障碍”两个概念在中文表达中经常替代互用,实际上有区别。
我们这里不做严格区别。
考虑到障碍一词在感情色彩上更具中性的,教育领域一般用“障碍”。
障碍学生的分类(不同的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划分)中国大陆: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中国台湾: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美国2004年《残疾人教育促进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4,简称IDEA 2004)把特殊需要学生分为13类,并对每一类都作了定义。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引用“IDEA”的界定。
本课程特殊需要学生——主要指有障碍学生重点介绍10类:视觉障碍学生、听觉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孤独症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注意或多动症学生、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沟通障碍学生、肢体障碍学生、多重障碍学生。
三、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通过检查、测评或其他方式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鉴别诊断出来的过程。
特殊需要学生鉴定原则是公正性、科学性、全面性特殊需要学生的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应采取严肃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工具。
普校教师的任务:平时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观察或发现班级学生中有异常或疑似特殊需要的学生要进行初步的筛查了解,向学校和家长反映情况,为干预、诊断和评估提供信息,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四、特殊需要学生的发展(一)障碍学生的非典型发展非典型发展又称异常发展,是指个体在发展的阶段、速率以及身心某些方面并不按照大多数学生所遵循的发展模式不断地生长和变化,而是超出了正常发应有的区间范围,呈现出一种“异常”特征。
(二)残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残疾影响学生发展的领域:身体发育、感觉运动、认知能力、语言沟通、行为交往、生活自理。
(三)残疾可致代偿功能强化代偿是指当体内出现代谢、功能性障碍或组织结构受损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组织的代谢改变、功能加强或结构形态变化来补偿的过程。
(四)残疾引发特殊的教育需要:学习信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特殊需要学生融合教育的关键:提供支持服务,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第二章融合教育一、融合教育的概念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体制隔离造成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融合教育是相对于隔离教育来说的。
教育隔离不仅表现为不同教育体制之间的隔离,同一教育体制内也存在着隔离,诸如,分快慢班,办贵族学校等。
本课融合教育主要指——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特殊教育即对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是基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显著性,旨在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促进其身心充分发展的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残疾学生的教育特殊需要融合教育起源于对特殊教育隔离安置的反思。
隔离安置模式存在着歧视、不平、标签化等弊端二、融合教育的演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主要经历了三阶段1.正常化(Normalization)2.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与一体化(Integration)正常化二十世纪中期发端于北欧的一种文化思潮。
核心理念是帮助所有人过上正常的生活,认为隔离的养护机构使许多残疾者终生远离“主流生活”,因此应让他们从被隔离的机构、学校回到社区,回归到正常的主流社会生活中来。
正常化思潮直接导致来“非机构化运动。
回归主流是20世纪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国家掀起的融合教育改革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