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诀的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
数学乘法口诀表乘法计算离不开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有两种,分别是大九九和小九九。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数学乘法口诀表,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乘法口诀表数学乘法口诀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数学乘法口诀记忆方法一、机械族的机械记忆法机械族的精灵口才很好,擅长读背。
因此,他们很喜欢反复读诵乘法口诀。
不过他们的方法很特别哦!1、竖着背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着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接下来,依次是四四十六的竖列、五五二十五的竖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
这种方法有个规律,几的竖列,就逐渐增加几,可以按此规律帮助记忆。
2、横着背比如第一横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横行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类推,第几行就几句,最后九句,从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
这种方法也有个规律,第几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几。
3、拐弯背比如,首先背一二得二,此时接着背二二得四,这时拐弯向下背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回到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拐弯往下三四一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回到一四得四接着拐弯。
这样背的一个特点是,从一到九的口诀都有九句,几的口诀就逐渐增加几。
二、理解族的理解记忆法理解族的精灵擅长逻辑推理。
当他们能按顺序熟读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可以说是我们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了,因为这个表格不单单在二年级用,在小学的学习阶段都会用到,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乘法口诀表数字版:1×1=11×2=2 2×2=41×3=3 2×3=6 3×3=91×4=4 2×4=8 3×4=12 4×4=161×5=5 2×5=10 3×5=15 4×5=20 5×5=25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文字版: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二年级单位换算基础练习题1基础练习:12米=( )分米10千米=( )米10米=( )厘米100分米=( )厘米100厘米=( )毫米1元=( )分10角=( )分1元=( )角1吨=( )千克10千克=( )克1小时=( )分1分=( )秒58角=( )元( )角( )吨( )千克=4080千克5000千克=( )吨( )分米=15米510千米=( )米5米16厘米=( )厘米5千克7000克=( )千克50米=( )厘米470000米=( )千米30000克=( )千克210米=( )分米5000厘米=( )米73分米=( )米( )厘米5450克=( )千克( )克3千米5000米=( )千米3千克500克=( )千克8330千克=( )吨( )千克42分米=( )米( )厘米10米700分米=( )米9千克75000克=( )千克8040千克=( )吨( )千克60毫米=( )厘米2吨=( )千克8米=( )分米5000克=( )千克400厘米=( )米6000千克=( )吨3吨500千克=( )千克3600千米=( )千米( )米。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法口诀表
★这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乘法口诀表》,是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小学快速乘法口诀整理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乘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运算。
而掌握乘法口诀,能够帮助孩子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准确度,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小学快速乘法口诀,帮助孩子们更轻松地学习和掌握乘法运算。
乘法口诀是指从1乘到9的乘法表格,将乘法组合结果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其中最常使用的是1乘到9的乘法口诀。
每个乘法口诀由两个乘数相乘得到一个乘积。
下面将逐个介绍1乘到9的乘法口诀。
1乘法口诀:1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本身。
例如:1乘2等于2,1乘3等于3,依此类推。
2乘法口诀:2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的两倍。
例如:2乘2等于4,2乘3等于6,依此类推。
3乘法口诀:3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的三倍。
例如:3乘2等于6,3乘3等于9,依此类推。
4乘法口诀:4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的四倍。
例如:4乘2等于8,4乘3等于12,依此类推。
5乘法口诀:5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的五倍。
例如:5乘2等于10,5乘3等于15,依此类推。
6乘法口诀:6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的六倍。
例如:6乘2等于12,6乘3等于18,依此类推。
7乘法口诀:7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的七倍。
例如:7乘2等于14,7乘3等于21,依此类推。
8乘法口诀:8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的八倍。
例如:8乘2等于16,8乘3等于24,依此类推。
9乘法口诀:9乘任何数字都等于这个数字的九倍。
例如:9乘2等于18,9乘3等于27,依此类推。
以上就是1乘到9的乘法口诀的整理。
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尝试自己默写口诀表格,逐渐熟记乘法口诀。
为了巩固乘法口诀的掌握,还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和游戏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
在掌握了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特殊情况来简化乘法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
首先,当乘数为10的倍数时,可以通过在被乘数末尾加零来实现。
例如:3乘20等于3乘2再加一个零,结果为60。
乘法口诀的整理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乘法口诀整理口诀:1. 一一得一很简单,一二得二记心间。
一三得三别嫌烦,一四得四算得欢。
一五得五轻松念,一六得六不难算。
一七得七常相伴,一八得八笑开颜。
一九得九记熟练,乘法基础最关键。
2. 二二得四要记住,二三得六别迷糊。
二四得八很清楚,二五一十不马虎。
二六十二常回顾,二七十四思路楚。
二八十六要领悟,二九十八别错误。
乘法有二开头路,轻松学习有帮助。
3. 三三得九记得牢,三四十二多动脑。
三五十五拍手笑,三六十八方法妙。
三七二十一正好,三八二十四别吵。
三九二十七知道,三个数字要记好。
4. 四四十六真不错,四五二十容易学。
四六二十四掌握,四七二十八不弱。
四八三十二没错,四九三十六会做。
乘法口诀四开头,认真背诵不落后。
5. 五五二十五别漏,五六三十跟着走。
五七三十五不愁,五八四十乐悠悠。
五九四十五会凑,五个相乘要熟手。
6. 六六三十六真溜,六七四十二不忧。
六八四十八无忧,六九五十四加油。
乘法到六要勤修,成绩提高不用愁。
7. 七七四十九不丑,七八五十六常有。
七九六十三会守,乘法里面七随后。
8. 八八六十四优秀,八九七十二熟透。
八方相乘要追求,知识积累大步走。
9. 九九八十一归一,乘法口诀全牢记。
运算答题心不慌,学习进步创佳绩。
10. 乘法口诀要背熟,计算做题不犯愁。
每天念上好几遍,成绩优秀乐无忧。
数字相乘有规律,用心发现多欢喜。
同学一起多努力,未来之路更美丽。
初中数学速算技巧整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们在中学阶段需要掌握和运用的重要知识之一。
而在数学中,速算技巧是解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计算,并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性。
下面就是一些初中数学速算技巧的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初中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速算技巧之一。
通过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学生可以在计算乘法时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
以下是乘法口诀的整理:1 × 1 = 1,1 ×2 = 2,1 ×3 = 3...1 × 9 = 9;2 × 2 = 4,2 ×3 = 6...2 × 9 = 18;3 × 3 = 9...3 × 9 = 27;...9 × 9 = 81。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记忆,学生可以逐渐熟悉乘法口诀,然后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
二、倍数关系倍数关系在初中数学中经常出现,熟练掌握倍数关系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计算的速度。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倍数关系技巧:1.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字都是2的倍数;2. 3的倍数: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则这个数是3的倍数;3. 4的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两个数字连在一起,如果是4的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4的倍数;4.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字都是5的倍数;5. 6的倍数: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则这个数是6的倍数;6. 8的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三个数字连在一起,如果是8的倍数,则这个三位数是8的倍数。
通过运用以上的倍数关系技巧,可以迅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某个倍数,从而加快计算速度。
三、近似计算近似计算是在不需要精确结果的情况下,用一定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近似计算技巧:1. 去尾法:将需要计算的数去掉末尾,保留整数位数,忽略小数部分;2. 偶数法:将需要计算的数的个位数去掉,再进行计算;3. 比值法:将需要计算的数化为一个整数与10的幂的相乘形式,利用近似计算的整数结果得出估算结果。
乘法口诀记忆法怎样快速记住乘法口诀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必学的数学计算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熟记乘法口诀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记忆乘法口诀的痛苦时期,那么到底乘法口诀有没有什么记忆方法,能不能巧妙的将他记下来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乘法口诀记忆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乘法口诀记忆法一、两个因数相同的: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二、积是整十数的:二五一十、四五二十、五六三十、五八四十。
三、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的:二七十四、五八四十、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
四、积的得数相同的:(两个因数不能重复的)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一八得八、二四得八、二六十二、三四十二、一九得九、三三得九、三六十八、二九十八、五、其他: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五得五、一七得七、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
验算的l d q u o;秘诀r d q u o;一天,圆圆的小邻居宁宁做完数学作业,请圆圆检查一下。
圆圆瞟了一眼,便指着l d q u o;3294t i m e s;56=189464r d q u o;这个算式说:l d q u o;这道题肯定算错了!r d q u o;宁宁在草稿上重新做了一遍,果然,答案错了,正确答案是184464。
l d q u o;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r d q u o;宁宁不解地问道。
圆圆指着3294这个数说:l d q u o;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3+2+9+4=18,18可被9整除,3294也就能被9整除。
那么3294t i m e s;56也一定能被9整除。
而你计算的结果189464,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l s q u o;32r s q u o;,显然不能被9整除,当然马上能判断答案错啦!r d q u o;l d q u o;啊!原来验算的秘诀在这里。
乘法口诀的整理
执教者麻永侃
教学目的:
1.通过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用你喜欢的方法背口诀(自由背)。
1—9的口诀大家都会背了,这节课咱们一起来整理一下。
揭题:乘法口诀的整理
2.你能将乘法口诀表填完整吗?
3.读一读这张乘法口诀表,你有几种读法?(横、竖、拐弯)
4.看一看你拐弯读时每部分口诀都有几句?(九句)所以在以前我们也把它叫做九九表。
5.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它有什么规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6.指名汇报:
7.记住乘法口诀表到底有什么用呢?它可以用来干什么?(计算)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基本练习
1.口算
2.看口诀数抢答:63、24、9、27、35、16、36、42
3.看口诀写算式(你能写几道就写几道):三六十八、五九四十五、七八五十六
三、乘法表
1.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接下来咱们看看谁表现得最出色!请看这张表(出示),这是一张乘法表,谁能看懂它的意思?
2.其他的空格你会填吗?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3.填完后仔细观察这张乘法表,你发现了什么?跟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4.班级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四、提高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2.找规律填数:
(1) 5 、 10 、 15 、()、()
(2) 1 、 4、 9、 16、 25、()、()
(3) 2、 6、 12、 20、 30、()、()
五、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附: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