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
- 格式:ppt
- 大小:784.50 KB
- 文档页数:21
高三化学知识点:盐类水解:高三是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必定要掌握好高三,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大家喜爱高三化学知识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规律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响 ,称为盐类的水解。
其一般规律是 :谁弱谁水解 ,谁强显谁性 ;两强不水解 ,两弱更水解 ,越弱越水解。
哪么在哪些状况下考虑盐的水解呢?1.剖析判断盐溶液酸碱性时要考虑水解。
2.确立盐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如 Na2S 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按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摆列: C(Na+ )C(S2-)C(OH-)C(HS-)C(H+)或:C(Na+) +C(H+)=2C(S2-)+C(HS-)+C(OH-)3.配制某些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如配制 FeCl3,SnCl4 ,Na2SiO3 等盐溶液时应分别将其溶解在相应的酸或碱溶液中。
4.制备某些盐时要考虑水解 Al2S3 ,MgS,Mg3N2 等物质极易与水作用 ,它们在溶液中不可以稳固存在 ,因此制取这些物质时,不可以用复分解反响的方法在溶液中制取,而只好用干法制备。
5.某些开朗金属与强酸弱碱溶液反响,要考虑水解如 Mg,Al,Zn 等开朗金属与 NH4Cl,CuSO4 ,AlCl3 等溶液反响.3M g+2AlCl3 +6H2O=3MgCl2+2Al(OH)3↓+3H2↑6.判断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选择指示剂以及当pH=7时酸或碱过度的判断等问题时,应试虑到盐的水解.如CH3COOH 与 NaOH 恰好反响时pH7, 若两者反响后溶液pH=7, 则 CH3COOH 过度。
指示剂选择的总原则是,所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当与滴定后所得盐溶液的pH 值范围相一致。
即强酸与弱碱互滴时应选择甲基橙;弱酸与强碱互滴时应选择酚酞。
7.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要考虑水解.FeCl3+3H2O=Fe(OH)3( 胶体 )+3HCl8.剖析盐与盐反响时要考虑水解.两种盐溶液反响时应分三个步骤剖析考虑:(1)可否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2) 可否发生双水解互促反响; (3)以上两反响均不发生,则考虑可否发生复分解反响.9.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试虑盐类的水解(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2)加热浓缩Na2CO3 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3)加热浓缩FeCl3 型的盐溶液 .最后获得 FeCl3 和 Fe(OH)3的混淆物 ,灼烧得 Fe2O3 。
【高中化学】盐类水解1.概念:盐类水解(如f-+h2ohf+oh-)实质上可看成是两个电离平衡移动的综合结果:①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h2oh++oh-),②另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hff-+h+)。
也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升高温度会促进水解。
2.水解规律:水解只发生在弱时,水解发生在不弱时,水解发生在弱时。
水解作用越弱,性格越强。
(1)多元弱酸盐分步水解,如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2)通常,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度很小。
例如,AC离子在0.1mol/lnaac溶液中的水解百分比小于1%。
(3)同一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水解时,若水解显同性,则相互抑制,各离子的水解程度都比同等条件下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小,如0.1mol/lna2co3和0.1mol/lnaac混合溶液中co32-、ac-的水解程度都要比0.1mol/lna2co3溶液,0.1mol/lnaac溶液中co32-、ac-的水解程度小;若水解显不同性,则相互促进,各离子的水解程度都比同等条件下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如0.1mol/lnh4cl和0.1mol/lnaac混合溶液中nh4+、ac-的水解程度都要比0.1mol/lnh4cl溶液,0.1mol/lnaac溶液中nh4+、ac-的水解程度大。
水解和电离平衡(1)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如:nahso3、nah2po4、nahs、nahco3、na2hpo4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2)弱酸(碱)和弱酸(碱)对应盐的混合溶液,如:;对于HAc和NaAc的混合溶液,以及nh3h2o和NH4Cl的混合溶液,弱酸(碱)的电离比相同浓度下相应盐的电离强。
4.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携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携带的负电荷数。
例如,在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盐类水解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盐的定义盐是由一个金属离子和一个非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由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离子键形成的。
盐类化合物通常呈结晶状,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碳酸钙、硫酸铁等。
二、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在水溶液中,盐类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即分解成原来的离子组分。
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盐溶解后,其离子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氢氧根离子和对应的酸根离子。
例如,氯化钠在水中可以溶解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水解反应如下:NaCl(s) + H₂O(l) →Na⁺(aq) + Cl⁻(aq)其中,Na⁺和Cl⁻都是盐类的离子组分,而被水分子溶解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水合离子。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1. 盐的性质:不同种类的盐在水中的水解程度可能不同,与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稳定性、电荷大小和水合能力等有关。
2. 溶解度:盐类的水解还受到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越大,水解的速度和程度可能越高。
3. 离解度:盐在水中的离解度也会影响其水解的程度,离解度越大,水解的程度可能越高。
四、水解产物盐类水解产物包括氢氧根离子(OH⁻)和对应的酸根离子。
具体产物取决于盐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性质以及水的性质。
例如,氯化钠的水解产物包括氢氧根离子和氯化氢:NaCl + H₂O → Na⁺ + Cl⁻ + H₂O → NaOH + HCl五、实际应用1. 化学实验:盐类水解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用于教学和实验室研究中。
2. 工业应用:盐类水解也在一些工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如金属冶炼、有机合成等。
六、总结盐类水解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了解盐类水解的知识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对盐的定义、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影响水解的因素、水解产物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盐类的水解高考知识点盐类的水解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在盐类溶液中水解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会影响溶液的酸碱性质。
下面将介绍盐类的水解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一、酸性盐的水解酸性盐是指含有酸性阳离子的盐,如NH4Cl。
当酸性盐溶解在水中时,酸性阳离子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较强的酸性物质。
以NH4Cl为例,NH4+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NH4OH和HCl。
NH4OH是一种弱碱,而HCl是一种强酸。
因此,NH4Cl溶液呈酸性。
二、碱性盐的水解碱性盐是指含有碱性阳离子的盐,如Na2CO3。
碱性阳离子在水中与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以Na2CO3为例,CO32-离子与水分子反应生成OH-离子和碳酸根离子(HCO3-)。
OH-离子是一种强碱,而HCO3-是一种弱碱。
因此,Na2CO3溶液呈碱性。
三、中性盐的水解中性盐是指既不含有酸性阳离子也不含有碱性阳离子的盐,如NaCl。
这类盐溶解在水中,不会引起酸碱性质的变化,所以NaCl 溶液是中性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中性盐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
例如,AlCl3是一种中性盐,但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和HCl。
水解反应的产物和离子浓度决定了溶液的酸碱性质。
四、盐类的水解常数盐类的水解反应可以用水解常数(Kw)来定量描述。
水解常数是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它表示水解反应的强弱程度。
对于一般的盐类水解反应,水解常数表达式可以写为:Kw = [H+][OH-]其中[H+]是氢离子的浓度,[OH-]是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当水解常数大于1时,水解反应偏向生成[H+],溶液呈酸性;当水解常数小于1时,水解反应偏向生成[OH-],溶液呈碱性;当水解常数等于1时,溶液呈中性。
实际上,由于酸性盐和碱性盐的水解反应会相互影响,导致水解常数不仅与盐的性质有关,还与溶液中其他物质的浓度有关。
因此,水解常数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盐类水解高考知识点盐类水解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和水解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
一、盐类的溶解盐类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在水中溶解。
当盐溶解时,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作用,形成水合离子。
这种过程被称为盐的溶解,也可以看作是盐的离解。
二、盐类的水解1. 盐的水解当某些盐溶解在水中时,水分子会与盐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反应被称为盐的水解。
2. 强酸盐的水解强酸盐是指酸性离子与金属离子组成的盐,如硫酸铵(NH4HSO4)。
当强酸盐溶解在水中时,酸性离子会与水分子反应,生成酸性溶液中的H+离子。
3. 强碱盐的水解强碱盐是指碱性离子与金属离子组成的盐,如氢氧化钠(NaOH)。
当强碱盐溶解在水中时,碱性离子会与水分子反应,生成碱性溶液中的OH-离子。
4. 中性盐的水解中性盐是指酸性离子与碱性离子组成的盐,如氯化钾(KCl)。
当中性盐溶解在水中时,其离子不与水分子反应。
三、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 键能力离子的键能力越强,盐的水解程度越小。
如果某个离子的键能力很强,离子在溶液中很难与水分子反应,导致水解程度较低。
2. 离子电荷离子电荷的绝对值越大,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电荷绝对值大的离子会与水分子形成更强的电荷作用力,使得水解反应更容易发生。
3. 溶液浓度溶液浓度越高,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在浓溶液中,离子相互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大,从而加快了水解反应的进行。
四、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氢氧化钠的水解反应可以用于制取氢氧化铝;氯化铵的水解反应可用于制取氨气等。
总结:盐类水解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盐的溶解和水解反应。
不同类型的盐在水中的水解程度会受到离子键能力、离子电荷和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盐类水解的应用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业中。
注意事项:以上内容为一篇关于盐类水解的1000字文章,介绍了盐类溶解和水解的相关知识,以及影响因素和应用。
第51讲盐类的水解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及一般规律。
2.掌握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4.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5.能利用水解常数(K h)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盐类的水解原理1.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弱酸的阴离子→结合H+弱碱的阳离子→结合OH−}→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c(OH-)→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2.盐类水解的条件在组成上必须具有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3.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用“⇌”连接,且一般不标“↑”“↓”等状态符号。
(2)多元弱酸盐:分步书写,以第一步为主。
(3)多元弱碱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步完成。
(4)阴、阳离子相互促进的水解①若水解程度不大,用“⇌”表示。
②相互促进且进行彻底的水解反应,书写时用“===”“↑”“↓”。
试写出下列盐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①NH4Cl:_。
②Na2CO3:_、_。
③FeCl3:_。
④CH3COONH4:_。
⑤AlCl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_。
【师说·助学】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易错诊断】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相比,前者pH大;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相比,后者pH小:_。
2.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_。
3.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_。
4.某盐溶液呈中性,则该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盐:_。
【教考衔接】典例1[2022·浙江1月,1]水溶液呈酸性的盐是()A.NH4ClB.BaCl2C.H2SO4D.Ca(OH)2听课笔记【师说·延伸】导致水溶液呈酸性的溶质..有:酸、水解显酸性的正盐、酸式盐。
典例2[2021·广东卷,8]鸟嘌呤(G)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用GHCl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