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 格式:ppt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28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的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盐类的水解继学习了平衡理论,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本质后,讨论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变化,体现了学科知识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巩固之前内容,对于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能够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原理,能够正确的书写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②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探讨不同盐类的酸碱性;归纳总结,能将信息有效的分类和提炼;类比分析,将盐类的水解的知识加以应用;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体会表象与内在的联系,体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喜悦感。
教学中的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难点:盐类的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二、学情分析知识层面:学生基本具备本节内容所需的理论基础,但是知识储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合作探究的必要。
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心理层面:学生对实验探究有一定的熟悉,本节中实验与理论、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能让学生有积极的参与心态。
三、教学设计分发学案,回顾旧知课前分发学案,要求学生完成旧知回顾部分,为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进行回顾。
实验设疑,引入新课展示一幅火灾图片,问大家“火灾来了怎么办?”学生可能会回答,打119,用灭火器,提水灭火,组织大家正确的逃离等等。
继续问“泡沫灭火器大家知道是怎么工作的么?我现在模拟一次灭火器灭火的过程。
”展示教具,同时说明其中一种液体NaHCO3,实验演示灭火过程。
然后问大家猜想另一种液体可以用什么,同学可能会说盐酸、硫酸等,进而告诉大家是一种盐Al2(SO4)3,引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刚才大家的猜测比较;大家可以猜想Al2(SO4)3有什么性质”,学生不难猜测它呈酸性。
《盐类的水解》一等奖教案《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知道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能说出盐类水解的本质,会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类的水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提析问题、表达想法的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活动中形成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归纳出各种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通过讨论分析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从而能理解盐类的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谈话法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必修1中我们学过元素化合物,在该章节中我们学了钠的一种化学物叫碳酸钠,大家还记不记得它的俗名叫什么?对,大家都说是纯碱。
碳酸钠明明是一种盐,为什么把它叫做是纯碱呢?难道它显碱性吗?学了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环节二:提出问题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学生测定桌面上盐溶液的酸碱性,并完成表格,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类型的关系。
环节三:解决问题盐溶液显酸碱性的原因探讨环节四:获得知识总结盐类水解的定义、实质、表示方法及规律。
环节五:巩固练习再次提出本课开始时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出解释,并注意多远弱酸跟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
环节六:小结作业学生小结,教师布置作业:题:完成其它几种盐的水解方程式。
选做题:找出生活、生产中几个与盐类水解相关的现象。
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盐的类型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能理解盐类的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实验总结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感受化学带来的乐趣。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2)能够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反应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使用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探究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揭示化学平衡理论在盐溶液中的延伸。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1. 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科学探究方式,通过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并通过实验与小组讨论,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
2.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形象性;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快捷性。
教学仪器和试剂实验试剂:CH3COONa、Na2CO3、NH4Cl、CuSO4、NaCl、KNO3、NaHCO3、Al2(SO4)3、蒸馏水、仪器:试管、玻璃棒、表面皿、pH试纸、电脑课件制作、多媒体。
教学过程老师归纳并完善:CH 3OON 3OONa=CH 3OO -+ Na ++H 2O H + + OH —CH 3COOHCH 3COONa+H 2OCH 3COOH+NaOHCH 3COO -+H 2O CH 3COOH+OH - 多媒体动画展示盐类水解的过程 问题7:H 2CO 3的电离过程是怎样的?你能从中感悟到Na 2CO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怎样书写呢? 老师归纳并板书: CO 32-+H 2O HCO 3-+OH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交流、相互补充,老师在此也可作适当提示观看、理解 学生尝试书写学过程中就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可能会“浪费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并从中获得的能力,因此学生的遗忘时间就会大大的推迟,我们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这道题讲了几遍了,但到考试时学生还是不会做,其实这只是老师自己讲了几遍而已,或者说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似乎弄懂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那些关键问题或化学核心问题,我们老师不要怕“浪费时间”,这只是暂时“浪费”,从长远角度来说,还是省时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吧。
专题复习: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考纲解读】:粒子浓度大小比较是高考中的热点,考查的综合能力较强,试题常常涉及的考点有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而且侧重于对溶液中各种守恒的考查,如: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等。
【高考题型】:选择题多,填空题少【高考真题】:高考真题:2011年全国卷,9题;2011-2015年广东理综每年都考;2014年全国Ⅱ卷,11题;2015全国乙卷,13题;2016全国乙卷,12题。
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概念解读: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写出碳酸钠(Na 2CO 3)溶液 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找离子:: Na + H + CO 32- HCO 3- OH -列等式:根据电荷的物质的量: n(Na +)+n(H +)=2n(CO 32-)+n(HCO 3-)+n(OH -)离子浓度关系:c(Na +)+c(H +)=2c(CO 32-)+c(HCO 3-)+c(OH -)注意点:①准确判断溶液中的离子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与电荷浓度的关系,即R n+的电荷浓度为nc(R n+)练习:写出NaHCO 3溶液中电荷守恒的表达式。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 2CO 3溶液中存在:n(Na +)∶n(C)= ∶,CO 32-+H 2O HCO 3-+OH -,HCO 3- +H 2O H 2CO 3+OH -也就是说溶液中的碳原子有三种存在形式:CO 32-、HCO 3- 、H 2CO 3可推导出:c(Na +)=2[c(HCO 3-)+c(CO 32-)+c(H 2CO 3)]1、写出NaHCO 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的表达式: 2、写出浓度相等的Na 2CO 3 与NaHCO 3 组成混合液的物料守恒的表达式。
盐类的水解(学案)编者:赵丽蓉校对:宋伟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现象和实质,并能解释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
【学习重点】1、盐类水解的实质。
2、盐类水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前预习】1、(1)室温时,0.01mol/L HCl 溶液中,c(H+)= ,c(OH-)c(H+)水= ,c(OH-)水(2)室温时,0.01mol/L NaOH 溶液中,c(H+)= ,c(OH-)c(H+)水= ,c(OH-)水(3)室温时,0.01mol/L NaCl 溶液中,c(H+)= ,c(OH-)c(H+)水= ,c(OH-)水结论2、强酸:弱酸:强碱:弱碱:强电解质大多数盐:弱电解质极少数盐:金属氧化物:水:探究问题1我在实验室用足量的镁粉和一定量的盐酸制取H2,发现反应速率太快了,请你帮我想个办法既要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质量。
我的身边还有下列这些物质:(1)H2O (2)NaOH(3)K2CO3 (4)CH3COONa为什么【课中研学】CH3COONa溶液中的CH3COO-能否结合水电离产生的H+学法指导——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CH3COONa溶液中的CH3COO-能否结合水电离产生的H+②猜想和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证据:⑤得出结论:一、盐类的水解1、概念(书P80):在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跟电离产生的或结合生成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
2、水解的条件:生成。
水解的实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即(“促进”or“抑制”)水的电离。
探究问题2通过实验测定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并从水解角度解释溶液的酸碱性。
探究问题3 从盐的分类来讲怎样的盐能发生水解盐的类型和盐水解后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水解规律1: 3、水解规律的理解:(1)强酸弱碱盐溶液呈 ,原因:强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 离子结合,生成弱碱分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使 增大, 减小, > , 溶液呈 性。
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2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离子方程式书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用l 蒸馏水溶解。
2用干净的镊子夹取一小块pH试纸于表面皿中,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溶液于试纸上。
3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对比,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①溶液呈碱性②溶液呈酸性③溶液呈中性④CH3COONa呈碱性,NH4CI呈酸性。
从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分别呈中性、酸性、碱性都有,哪么,与生成盐的酸与碱的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粒子(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3)为什么CH3COONa溶液显碱性CH3COONa溶于水时,CH3COONa电离出的CH3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H3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或CH3COO-H2OCH3COOHOH-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NH4Cl溶于水时电离出的NH4+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H+,建立新平衡时,c(H+)>c(OH-),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1、CH3COO-H2OCH3COOHOH-NH4+H2ONH3·H2OH+(投影)(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