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谟拉比法典不再发光;当贪婪与邪恶在心中酝 酿;当高大的城墙灰飞烟灭;当战争的枪声在瞬间打 响。此刻,绝望便笼罩在心头,文明便不再闪光,人 类的道德便开始沦丧。于是,有多少无辜的生灵在硝 烟滚滚中飘然逝去?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血雨腥风里 饮恨而亡?有多少光辉的成就在互相厮杀中毁于一旦? 70年过去了,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有关二战的反思 却并没有停止,也不应该停止。让我们唱着“让世间 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的歌儿,再去看看令 人恐怖,令人窒息,令人沉痛的“奥斯威辛”吧。
交流展示: 2、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
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 门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这样写 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的附 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首尾照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使 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主旨上,以乐景衬哀情。用乐景表达了作者 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寄托了作者对 遇难者的哀思,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 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
交流展示
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 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 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 不孕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 慢了下来”
参 观 者 的 所 见 所 感 和 反 应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不由自主地停下 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 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 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 说:‘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