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温及等温线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21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全球: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主要影响因素全球: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纬度位置的影响;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3。
地势高低的影响;4.洋流的影响;5.人为原因(本来每一条都还有解释,可是我犯懒T,原谅我吧)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多(2000mm以上)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两极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少(200mm以下)成因: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500-1000mm)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降水量少(200mm以下)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中纬内陆年降水量:降水少(500mm以下)成因: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中纬度大陆东岸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成因: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中纬度大陆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全年少雨区:干旱地区、两极地区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 -55°之间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 —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世界大洲的主要界限亚与欧:乌拉尔山一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一土耳其海峡;亚与非:苏伊士海峡、红海;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与北美:白令海峡;欧与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四大洋的主要特征①太平洋:最大,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跨南北半球,最深,岛屿也最多。
2.8 气温与等温线的判读一、主干知识(一)气温1. 气温(air temperature)的概念:空气的温度。
我国以摄氏温标℃表示。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2.气温的表示与观测:中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摄氏度。
一般一天观测4次,分别为02、08、14、20四个时次;部分测站根据实际情况,一天观测3次,分别为08、14、20三个时次。
3.平均气温: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
某日平均气温:某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某月平均气温:某一月的多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某年平均气温:将某年的多日平均气温(或多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4.气温的变化-------气温变化分日变化和年变化。
A. 日变化,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日出前。
B.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上7月份最热1月最冷,海洋上8月份最热2月份最冷;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5.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A.纬度-----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因此等温线与纬线大体上平行)B.海陆-----同纬度海洋陆地的气温是不同的。
夏季等温线陆地上向高纬方向凸出,海洋向低纬方向凸出。
C.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此外,高大山脉能阻止冷空气的流动,也能影响气温的分布。
例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北美的落基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均能阻止冷空气不向南面向东流动。
D.洋流------暖流流经地区气温比两侧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比两侧高。
E.大气环流------如: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6.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2)海陆: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3)地形: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5)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二)等温线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一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2.理解等温线的含义,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3.根据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
2.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1.等温线图的判读。
2.根据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最热月和最冷月气温分布及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归纳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哈尔滨遇到高温天气:看视频,哈尔滨遇到极端高温天气。
根据视频内容,说一说,本次高温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2.我国部分地区大范围降温:2024年3月13日夜间至15日,新疆中北部有雨雪天气;15日夜间至17日,内蒙古中东部、吉林、黑龙江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到暴雪。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不利影响。
想一想,低温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哪些影响?3.“我在北半球瑟瑟发抖,你在南半球大汗淋漓”,近来地球两头冰火两重天的模式,让遭受极端天气肆虐的民众叫苦不迭。
撒哈拉沙漠飘起了大雪,“炸弹气旋”冰封美国,同时,澳大利亚多地出现极端高温,悉尼气温创79年来最高……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世界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讲授新课】一、气温第一个板块——议一议: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一)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那么,气温和降水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课件展示气温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二个板块:读一读,测一测——气温的测定。
(一)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出示气温计,观察上面的单位,学会读数。
(二)说明: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
观察百叶箱的构造,百叶箱外表是白色,有利于反射太阳光。
如果没有百叶箱,要把温度计放在哪里测量?第三个板块:算一算——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一)读87页活动,解决以下问题:1.一天中的日平均气温通常要测量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示课件,观察气温日变化曲线,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2.读出课本87页图中温度计的读数,并计算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一)等温线一、气温1、气温的定义空气的温度2、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用℃表示3、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小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二、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最高气温: 午后2点最低气温: 日出前后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年变化北半球陆地北半球海洋(南半球则相反)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8月最低气温:1月2月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①定义:将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温线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2.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洋流、季节。
3.低纬度地区气温__,高纬度地区气温__。
从赤道往两极气温越来越___。
4.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5.气温随海拨的升高而____。
海拨高的地方气温__,海拨低的地方气温__。
据观测,大致每海拨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
等温线的判读: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1)判读规律: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典型例析:例1: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0C,海南岛160C以上,温差达480C。
)分析原因:A、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
B、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
一月份00C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3.等温线图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规律如下: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问题10:右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2)判断温差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温差大(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①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②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问题11:读右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①②③24℃20℃16℃140120160200F C DE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合肥长沙南昌福州汉城东京10351030102510201015101010201025101510101005A B CD E FG (3)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4)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判断海陆分布 规律一:7月 等温线向北凸→大陆 1月 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大陆 一陆南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问题12: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设计说明等值线图的阅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前面的章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因此,本节课设置“温故知新”环节,调动学生的旧知,迁移协助理解核心概念、读图方法。
借助“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引导学生分别描述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进而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学习目标1.知道气候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区域认知)2.说出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地理实践力)3.说出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
(地理实践力)4.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重点难点重点:1.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难点: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问题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教材第86页两幅景观图,你们能否说出这两个地区1月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学生:是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
教师: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分布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观察景观图片,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世界各地不同的景观。
教师:新疆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自学教材87页内容和“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概念:气温指的温度,常用(℃)表示。
(2)气温的测定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时间:一般在北京时间、、、。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气温的概念和单位、气温的测定。
③阅读教材第87页图5-8“百叶箱与某天4次气温观测记录”是。
学生:(1)空气摄氏度(2)①温度计②2时8时14时20时③9.5℃教师:思考当地气温在一天中、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
七年级世界气温的分布七年级-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各地的气温有高有低,有些差别还比较大,比如有特别热的,有特别冷的。
我们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及其分布:等温线顾名思义是将温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这样形成的等温线具有以下特点:①等温。
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比如在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是气温相等的。
②闭合。
每一条等温线是闭合的,即使不在图内闭合也会在图外闭合。
不存在哪一条等温线走着走着就在某个地方断了。
③等距。
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相等的,比如我们书上的等温线,间距为4℃。
④反映温度高低和温差大小。
等温线呈闭合的地方,如果中高周低,则为高温中心,反之则为低温中心。
等温线稠密的地方表示温差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表示温差小。
这很像我们前面学过的等高线,中高周低为山顶,中低周高为洼地,等高线稠密的地方高差大,即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高差小,即坡缓。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纬度热带沙漠地区。
1921年07月08日亚洲伊拉克巴士拉测到极端最高气温58.8℃,1889年01月13日大洋洲澳大利亚克朗克里测到极端最高气温53.1℃。
而最低气温也没有出现在极点上。
1933年02月06日俄罗斯境内的东西伯利亚高原的奥伊米亚康测到极端最低气温-71.0℃,1983年07月21日南极洲俄罗斯南极科学考察站——东方站测到极端最低气温-89.2℃。
现在我们来看影响气温的因素,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最主要因素,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比如成都北纬30度附近,海口北纬20度附近,海口就要比成都热,再看北京在北纬40度附近,北京就比成都气温低些,再看哈尔滨北纬50度附近,就更冷。
那么是不是同纬度气温就相同呢?也不是,同纬度是有差异的。
比如以我们所在的北纬30度附近为例,我们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而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有些地方低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