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巴黎和会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3
第1课巴黎和会课时训练1.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其真实目的是()A.维护公海航行自由B.限制德国潜艇的发展C.打破英国海上优势D.维护美国海上霸权答案 C解析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
在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企图通过“十四点原则”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而不是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利益,排除A项;《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排除B项;一战后初期,英国仍保持其传统的海上优势,海上航行自由将有利于打破英国海上优势,有利于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建立世界霸权,C项正确;美国还未掌握海上霸权,所以也谈不到“维护”,排除D项。
2.《凡尔赛和约》有一著名的“战争罪”条款,条款指出这场战争是“由于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而强加到协约国身上的”。
根据这项条款,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任”。
此“条款”的写入,主要目的是要证明“和约”中下列哪一规定的正确性()A.重新划定德国疆界B.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C.严格限制德国军备D.协约国向德国索取赔款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德国应毫不含糊地对协约国由于战争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负有责任’”可知,协约国意图从德国索取巨额赔款以补偿其战争损失,故选D项;“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是协约国分赃行为的表现,排除A项;“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也是协约国分赃行为的表现,排除B项;“严格限制德国军备”是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排除C项。
3.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C.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D.会议通过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决议答案 B解析联系巴黎和会的参加国可知,苏俄等国家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因此B项所述不可能在和会上看到,故选B项。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的时候,某国领导人就曾扬言:“当战争结束时,我们能够迫使它们(协约国)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因为到那时在所有的事情中至少在财政上它们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发表这番讲话的应是()
A.美国总统B.英国首相
C.法国总理D.中国国务总理
解析:选A。
从题目提供的材料来看,发表讲话的应是美国总统威尔逊。
一战开始后,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做生意,经济实力日益膨胀。
随着实力的增长,美国滋生了凭借经济实力攫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
2.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建立国际联盟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处置德国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
解析:选C。
巴黎和会是战胜国惩罚战败国的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争罪魁”德国。
3.下图为时政漫画《玩弄於股掌之上》,该漫画应创作于()
A.1860年B.1898年
C.1919年D.1948年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巴黎和会的内容。
注意关键词“山东”和穿和服的人把脚伸到山东地区。
故判断是1919年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山东问题,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4.(2014·沧州一中月考)右图漫画是巴黎和会以后,三国协约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
图中A、B、C、D代表巴黎和会的四个操纵国英、法、美、意,其中“公平”代表英国,在巴黎和会上,英国的“公平”表现在()
A.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B.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海军,但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C.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D.尽可能多地索取战争赔款
解析:选B。
本题以全新的视角考查巴黎和会上英国要求达到的目的,从图片和题干材料分析,英国的“公平”表现在竭力主张削弱德国海军,但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5.(2014·杭州高二检测)电影《我的1919》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主人公顾维钧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
……在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台词中论述
的问题是指()
A.德国领土的肢解分割问题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外殖民地分割问题
C.中国辽东半岛主权归属问题
D.中国山东主权归属问题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中的“顾维钧”“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领土转让”,综合这些信息可知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主权的归属问题是材料的主要论述内容。
6.(2014·成都高二测试)1919年1月美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在一切造成和平与参加维护和平的国家当中,尽可能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这反映了美国()
①要建立广阔的国际经济大市场②要凭借经济实力操纵国际市场③“和平”是形式,谋取本国利益是目的
④蓄意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排挤其他列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B。
美国企图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操纵国际市场,排挤其他列强,根本目的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
7.(2012·高考重庆卷)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奥地利合并;要求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德国须向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故①④正确,②错误。
英美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③错误。
8.《凡尔赛和约》给战胜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战胜国中的帝国主义大国在不同的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
C.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和约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D.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解析:选B。
和约是战胜国之间暂时相互妥协的产物,仅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的解决。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席位: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五席,其他一些国家三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两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两个席位。
材料二五四运动传单: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
——一位德国政府官员“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
但《凡尔赛和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
”
——一位德国军人“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灭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一位德国工人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哪些国家不能出席和会?
(2)据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和德国的处置方式分析巴黎和会的性质。
(3)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你拒绝签约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即可;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出和会具有分赃性质;第(3)问可从国家利益、人心向背等角度回答。
答案:(1)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不能出席和会。
(2)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3)将德国原先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内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强大压力;中国是战胜国,没有享受到战胜国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