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和比法RSR分析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659.50 KB
- 文档页数:37
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各科室医疗质量【摘要】目的:综合评价医院各个科室医疗质量的优劣情况。
方法:从医疗质量报表中提取一系列指标进行秩和比法,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部分科室医疗质量还有待改善。
结论:秩和比法应用方便,评价结果科学直观,是医院管理工作者快速评价医院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秩和比法; 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医疗质量就是医疗效果,即医疗服务的优劣程度,是医院工作的“中心、重心、核心”,提升医疗质量是医院的当务之急。
对医疗质量佳的临床科室予以嘉奖,对质量相对差的科室给予警告或处罚是督促医院各科室共同搞好全院医疗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本研究采用秩和比法(即RSR法)对我院2008年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中发现优劣,找出差距,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案统计室由浙江联众病案系统软件产生的2008年《全院及分科部分医疗质量指标汇总表》。
1.2 指标选取指标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结果。
错误地选择不能代表医疗质量水平而只是代表业务量水平的指标将影响甚至扭曲事实结果。
本研究仅探讨各科室的医疗质量水平,不涉及科室规模与业务收入等。
故精心选出能从不同层面代表医疗质量的指标8个,分别为:治愈好转率、病死率、抢救成功率、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1周内再次入院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到确诊平均天数和院内感染发生率。
1.3 处理方法运用秩和比法对我院14个科室(病区)的上述工作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所有数据录入EXCLE进行基本运算,相关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分析评价2.1 编写秩次把选出的8个指标分为高优和低优两类:治愈好转率、抢救成功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等3个指标为高优指标,其余5个为低优指标。
把高优指标从低到高排秩次,把低优指标从高到低排秩次。
表1 医院2008年各科室医疗质量指标2.2 计算RSR值依据RSR计算公式:RSR =∑mi=1Ri/(m×n),计算RSR值。
秩和比法(简称RSR法)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简称RSR法),是我国学者田凤调于1988年提出的[1],集古典参数估计与近代非参数统计各自优点于一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它不仅适用于四格表资料的综合评价,也适用于行×列表资料的综合评价。
其中,秩和比(R ank-sum ratio,RSR)指的是表中行(或列)秩次的平均值,是一个非参数计量,具有0~1区间连续变量的特征。
其基本思想是在一个n行(n评价对象)m列(m个评价指标)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的统计量RSR,以RSR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或分档排序。
该法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广大学者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此法已日渐完善,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统计预测预报、统计质量控制等方面。
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法,它是一组全新的统计信息分析方法,是数量方法中一种广谱的方法,针对性强,操作简便,使用效果明显。
非常适合于医学背景的广大用户。
本法从理论上讲,融古典的参数统计与近代的非参数统计于一体,兼及描述性与推断性。
[编辑本段]秩和比的计算公式秩和比(Rank-sum ratio,RSR).它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统计量,表明不同计量单位多个指标的综合水平。
秩和比的计算常需按行(R)或按列(C)分别进行计算:公式1或公式2,式中m 为指标数,n为分组数。
几个RSR的合并方法:各组RSR→R→合并RSR。
加权秩和比(RSRw):公式3,式中w 为权重系数。
[编辑本段]秩和比法的设计思想设计思想:算得的RSR越大越好,为此,指标编秩时要严格区分高优与低优。
一般说来,编秩是不难的。
例如治疗有效率、诊断符合率等可视为高优指标;发病率、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等可视为低优指标。
编秩时,还可参照指标间相关分析和参照指定的“标准”。
但有时还需实事求是地加以限定.例如病床利用率、平均病床周转次数一般可作高优指标理解,但过高也不见得是好事。
8.2 秩和比法秩和比法是我国统计学家田凤调教授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方法,它是利用秩和比RSR (Rank-sum ratio )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该法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统计预测预报、统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秩和比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综合性指标,它是指行(或列)秩次的平均值,是一个非参数统计量,具有0~1连续变量的特征,近年来秩和比统计方法不断完善和充实。
8.2.1 分析原理及步骤1、分析原理秩和比是一种将多项指标综合成一个具有0~1连续变量特征的统计量,也可看成0~100的计分。
多用于现成统计资料的再分析。
不论所分析的问题是什么,计算的RSR 越大越好。
为此,在编秩时要区分高优指标和低优指标,有时还要引进不分高低的情况。
例如,评价预期寿命、受检率、合格率等可视为高优指标;发病率、病死率、超标率为低优指标。
在疗效评价中,不变率、微效率等可看作不分高低的指标。
指标值相同时应编以平均秩次。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是在一个n 行m 列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统计量RSR ;在此基础上,运用参数统计分析的概念与方法,研究RSR 的分布;以RSR 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直接排序或分档排序,从而对评价对象作出综合评价。
2、分析步骤① 编秩: 将n 个评价对象的m 个评价指标列成n 行m 列的原始数据表。
编出每个指标各评价对象的秩,其中高优指标从小到大编秩,低优指标从大到小编秩,同一指标数据相同者编平均秩。
② 计算秩和比(RSR ):根据公式∑=⨯=mj iji n m R RSR 1计算,式中i=1,2,…,n ; ijR为第i 行第j 列元素的秩,最小RSR=1/n ,最大RSR=1。
当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不同时,计算加权秩和比(WRSR ),其计算公式为∑=⋅=mj ij j i R w n wRSR 11,Wj 为第j 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j=1。
通过秩和比(RSR )值的大小,就可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排序,这种利用RSR 综合指标进行排序的方法称为直接排序。
用主成分分析与秩和比法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方法:用秩和比法对各年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档,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作比较。
结果:两种方法评价结果一致性高。
结论:医院医疗质量的评价要注意指标特性,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避免单一评价方法产生的偏差,从而对医院医疗质量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秩和比法;医疗质量;综合评价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医院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能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主成分分析在对多指标对象进行评估时,由数据本身确定综合评估的权系数,从而尽可能避免了在确定权系数时主观因素的干扰,是一种客观性很强的综合评价方法。
秩和比法对指标中极端值不敏感,能表明不同计量单位指标的平均综合水平,是一种直观实用的统计方法。
医疗质量是一个多指标的复杂系统,本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与秩和比法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避免靠单一评价方法产生的误差和片面性。
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文献[1],数据源于某医院统计室1994〜2003年统计报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7个指标,病床使用率X1(%),病床周转次数X2 (次),平均住院日X3(天),出院人数X4 (人),病死率X5 (%),日均门诊人次X6 (人),出院病人平均费用X7 (元)。
由于平均住院日、病死率和出院病人平均费用三项指标是低优(逆)指标,数据标准化后正负号对调。
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过程参看文献[1])计算得前两个主成分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87.7%,文献[1]用两个主成分Z1和Z2得分相加,根据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文献[2]考虑到各主成分方差的贡献率不同,采用加权函数F=(入1Z1 +入2Z2)/(入1+入2+…入k)作为综合评价的指标函数(k为主成分个数),数据及评价结果见表1。
应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几种促透剂的效果恽昊;肖海容;邓春燕;王爱娟;王晖【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秩和比(RSR)值的秩和比法在透皮吸收促进剂促透效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1%冰片、1%氮酮、1%薄荷醇、1%冰片+1%氮酮、1%薄荷醇+1%氮酮和1%冰片+1%氮酮+1%薄荷醇对模型药物双氯芬酸钠在雌性SD大鼠的离体背部皮肤进行透皮实验,计算滞后时间、渗透系数、稳态流量和增渗倍数,利用秩和比法的RSR值综合评价促透效果.结果 1%冰片+1%氮酮+1%薄荷醇和1%薄荷醇+1%氮酮组对双氯芬酸钠的促透效果最好,1%冰片+1%氮酮、1%薄荷醇和1%氮酮次之,1%冰片最差.结论基于RSR值的秩和比法可作为促透剂科学、客观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秩和比法;促透剂;促透效果【作者】恽昊;肖海容;邓春燕;王爱娟;王晖【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药理学目前考察促透剂促透效果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单一指标评价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单一指标评价主要有稳态透皮速率(Js)、渗透系数(Kp)、增渗倍数(ER)、累积透过量(Q)、稳态流量(Jss)和滞后时间(Tlag)等[1];综合评价法有:熵权系数法[2]、主成分分析法[3]、Topsis[4]等。
但单指标评价由于评价标准是界限明显的量化标准,将遗漏一些有用的信息,往往存在不合理,难以做出确切的评价。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把描述评价对象不同方面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由此对评价对象作一个整体上的评判,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一种评价方法。
目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