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的历史贡献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6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下面一起看下。
简单介绍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aet Weimar是位于德国魏玛的一所艺术设计类大学。
该校是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对世界艺术与设计的推动有着巨大的贡献,她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该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860年的大公爵萨克森美术学校Großherzoglich-SaechsischeKunstschule,1919年该校由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接手而成立,以包豪斯之名成为了开创了新时代的先锋派艺术家们,反传统、推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战场和精神基地。
由于战争和纳粹的关系,学校再次易主,就连在一战中曾获得过铁十字勋章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也被纳粹定义为“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并因不堪纳粹的迫害而辞职,包豪斯理念由此也被压制,但仍有部分坚定的包豪斯推动者留在了德国,而后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被德国政府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
作为世界顶尖设计类大学之一,包豪斯大学分为4个学院:建筑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建筑学院之一,下设的专业分别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欧洲城市规划,媒体建筑等专业。
根据CHE显示该学院下的建筑设计专业知名度甚高。
媒体学院:德国成立的第一所媒体学院,欧洲首屈一指的媒体与设计教育机构。
下设的专业分别是:媒体设计,媒体信息,媒体文化,媒体管理等专业。
根据CHE及FOCUS显示该学院下的媒体设计专业知名度甚高。
造型学院:德国最早成立的造型与设计学院之一。
下设的专业分别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公共空间艺术,自由艺术等专业。
包豪斯的【2 】汗青感化及影响1.包豪斯的现代设计艺术思惟(看重功效.技巧.经济身分)(1)艺术与技巧的同一;(2)设计的目标是功效.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守天然与客不雅轨则进行.2.包豪斯对设计教导的影响(1)包豪斯树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授教养办法和教授教养体系.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导的坚实基本.(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巧与艺术的同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弥补了现代艺术与技巧.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3)包豪斯设计教导培养了德国的设计作风: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效化.包豪斯设计教导的局限(1)过于看重组成主义理论.强调情势的简约.疏忽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情势机械.呆板.(2)包豪斯鞭挞旧的艺术情势.排挤各平易近族的汗青.导致了一模一样的国际主义作风.(3)产品设计还留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巧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干设计的产品少有商量.(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对时代技巧前提.机械化批量临盆的方法和经济概念趋势抽象的美学寻求.很少从实际生涯须要进行考核.三.乌尔姆学院和德国设计作风包豪斯设计和教授教养实践运动对德国设计的深远影响.以及德意志平易近族长于思辩的理性主义设计性情.使战后德国的设计不仅恢复很快.并很快形成本身奇特的设计作风.消失“有机形态”和“天然材料”的设计作风摸索.以及死力主意技巧美学的设计理论.最终将理性设计.技巧美学思惟变成实际并形成体系的是乌尔姆学院及其与布劳恩公司的合作.这成为德国现代设计史上的主要里程碑.●1949 年平面设计师奥托•艾舍提出树树德国战后的新设计教导中间的建议.得到社会的普遍支撑.●1950年由爱歇一舒尔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院址设在德国的乌尔姆.1953年学院开端设计艺术教授教养.1968年.因为财政问题.乌尔姆学院被迫封闭.●1955年由包豪斯毕业生.瑞士著名的雕塑家.建筑师和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担任院长.在办学思惟上.他主意经由过程设计使小我创造性和美学价值与现代工业达成某种均衡.在他的不雅念中.艺术与设计都基于理性的原则之上.逻辑思维和艺术家式的工作是他所代表的理论支柱.在他的这种思惟影响下.乌尔姆学院的教授教养本质成为包豪斯的持续.教授教养中重视商量产品的情势与功效.技巧之间的协调关系;设计中强调情势屈服功效.请求产品设计要有真实性.倡导功效的同时.倡导产品设计情势的简约化.乌尔姆学院在为艺术与设计的联合方面.较包豪斯又大大推动了一步. 托马斯•马尔多那多任第二任院长今后使乌尔姆设计学院成长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形成严厉的教授教养体系.他以为设计应当并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技巧的.学院应完全容身于科学的基本之上.要培养出科学型的设计师.为德国工业成长办事.在这种思惟安排下.使乌尔姆的教授教养由单纯的重视情势教授教养转向与设计学相干的人文及科学技巧范畴.在教授教养中增长了社会科学.数学及符号学等内容.强调实证主义为准则的科学基本.从而成长了一种严厉体系化的设计体系.并树立了高度理性的设计办法体系.即体系设计.在此基本上.学院依旧遵守功效主义的美学原则.强调美产生于逻辑构造.而构造又是了了地反应着功效关系.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层次的设计作风.成为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光鲜特点.体系设计在乌尔姆十分风行.并且慢慢被引入建筑设计范畴.体系设计的潜台词是以高度次序的设计来整理凌乱的人造情况.使混乱无章的情况变得比较局有联系关系和体系.塔的应用起首在于创造一个根本模数单位.在这个单位上重复成长.形成完全的体系.在体系设计上做出奠定感化的是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兰姆斯.古格洛特的音响装备就是最早基于模数体系的体系设计.他与兰姆斯合作.在布劳恩公司把学院的构思完美化.每一个单元都可以自由组合.都基于根本模数单位.由此推广到加剧甚至建筑.使全部室内空间有条不紊.严厉单纯.体系设计的不雅念是以可以说是由古格洛特在乌尔姆成长出来.由兰姆斯经由过程布劳恩公司.扎夫公司.维索公司的设计推广宣扬开来.成为德意志设计特点乌尔姆设计学院将工业设计完全树立于科学技巧的基本之上.成为设计成长史上一个很大的不雅念上的转折.首创了对现代设计理性.科学研讨的开端.导致了设计体系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的成长.对以德国为代表的设计理性化作风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感化.其在教授教养改造中成长起来的包括字体.图形.颜色筹划.图表.电子显示终端等全新视觉体系.成为世界列国仿效的模式.奥托•艾什Otl Aicher●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奠定人人之一.德国设计家奥托•艾什对于德国这种理性作风的平面设计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动感化.●他在设计理论中主意应当在网格布局的基本长进行设计.以达到高度的理性化和功效性.他愿望平面设计可以使浏览者在最短的时光内浏览平面设计的文字或图形.以获得最高的精确性和最低的误差率.1972年.艾什为慕尼黑奥运会创作了全体的标志.他以本身的原则设计出异常理性化的整套标志.获得了很好的功效性.由此.他的设计理论和设计作风影响了德国和世界各地的平面设计.成为新理性主义平面设计作风基本.乌尔姆-布劳恩体系ulm-braun德国最主要的家用电器企业布劳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完美地贯彻了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精力.强调人体工学原则.以高度的理性化.次序化原则作为本身的设计准则.形成乌尔姆-布劳恩体系.布劳恩公司的迪特•兰姆斯(Dieter Rams )是这种设计精力的代表人物.“让生涯更轻松.更便捷.更舒心”的设计理念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在同时代.贸易主义设计风行的美国正在进行“有筹划的废除制”设计原则.德国的产品设计因为在外型及颜色方面的机械化特点使得其在这种造型奇怪的工业产品面前逐渐掉去了市场竞争力.德国国内的一些新兴设计公司和一些私家的小型设计公司开端进行情势主义原则下的设计摸索.青蛙设计公司(Frog Design)就是个中的代表.●创始人哈特莫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 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Wega )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定名为青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艾斯林格将“青蛙”作为本身设计公司的标志和名称 .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和布劳恩的严谨和简洁.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别致.神怪.鲜艳.甚至游玩般的特点.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情势跟随豪情。
包豪斯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包豪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学派之一,对当代设计和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现代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包豪斯的历史背景、理念和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包豪斯的历史背景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是由德国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毛斯、基特勒等人创建的。
当时的欧洲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之中,社会变革和工业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包豪斯学派的成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试图用艺术来改变社会、改善人们的生活。
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始,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成为了后来现代设计教育的典范。
二、包豪斯的理念包豪斯学派的理念主张“艺术即生活”,强调设计应该服务于人民,追求实用性和美感的统一。
包豪斯主张“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提倡工业化生产,推崇简约、实用、功能主义的设计风格。
他们反对过去复杂繁琐的装饰风格,主张“形式追随功能”,设计应该简洁明了,符合实际需求。
包豪斯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强调实践性,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们创新性的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设计人才,推动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1. 教育理念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很多设计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都受到了包豪斯的启发,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包豪斯主张的“生活即艺术”、“形式追随功能”等理念在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中得以体现,设计专业的学生们接受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和专业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都是包豪斯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积极影响。
2. 设计风格包豪斯的设计风格对我国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主张简约、实用、功能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线条的简洁和空间的利用,这样的设计风格对我国现代设计师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与评价
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德国魏玛的一所艺术学校,也是一种现代建筑和设计的理论和运动。
它成立于1919年,由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创立,致力于推动建筑、设计和工艺的整合。
包豪斯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历史贡献:
1. 理论框架:包豪斯推崇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原则,强调建筑和设计应严格按照功能和实用性进行构思和设计,避免过度装饰和浪费。
2. 整体设计:包豪斯主张视设计和建筑为整体的一部分,要求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和统一,设计从建筑到家具、灯具、刺绣等方方面面都要被综合考虑。
3. 实践教育:包豪斯倡导艺术与工艺的结合,鼓励设计师实际动手、真实体验和理解材料和工艺过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
4. 理论研究:包豪斯的教师们积极探索现代设计和建筑的理论研究,例如建筑师和设计师们尝试研究并改进工业生产的方法和技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和工业社会。
评价:
包豪斯对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现代设计理念的重要源泉。
它打破了传统建筑和设计的束缚,
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标志着现代设计从装饰性向实用性的转变。
包豪斯也在设计教育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广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实践项目。
然而,也有人对包豪斯持批评态度。
有人认为包豪斯的一些设计过于冷漠和机械,缺乏人情味;同时,包豪斯因为其现代主义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传统和民间文化脱离,可能忽视了一些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不过,总体上来说,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代表,对建筑和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现代设计史上的里程碑。
论述包豪斯的历史地位
(1)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2)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和影响:①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陈腐落伍的教育观念,并进而提出“集体创作”的新教育理想。
②包豪斯完成了在“艺术”与“工业”的鸿沟之间的架桥工作,使艺术与技术获得新的统一。
③包豪斯接受了机械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工具,并研究出大量生产的方法。
④包豪斯认清了“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包豪斯发展了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出了正确方向。
(3)由于纳粹的迫害,柏林时期的包豪斯解散之后,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学生、教员移居到了美国,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也随之转到了美国。
二战结束之后,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之下,通过他们的教育和设计实践,包豪斯思想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即国际主义风格,包豪斯的影响也得以继续扩散到全世界。
直到今天,包豪斯在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并继续产生作用。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1. 包豪斯的现代设计艺术思想(重视功能、技术、经济因素)(1)艺术与技术的统(2)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
2.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 强调形式的简约. 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 形式机械、呆板。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 排斥各民族的历史. 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 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 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 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三、乌尔姆学院和德国设计风格包豪斯设计和教学实践活动对德国设计的深远影响. 以及德意志民族长于思辩的理性主义设计性格. 使战后德国的设计不仅恢复很快. 并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出现“有机形态” 和“自然材料”的设计风格探索. 以及极力主张技术美学的设计理论。
最终将理性设计、技术美学思想变成现实并形成体系的是乌尔姆学院及其与布劳恩公司的合作. 这成为德国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49 年平面设计师奥托? 艾舍提出建立德国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的建议. 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1950 年由爱歇一舒尔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 院址设在德国的乌尔姆.1953 年学院开始设计艺术教学。
1968年. 由于财政问题. 乌尔姆学院被迫关闭。
1955 年由包豪斯毕业生、瑞士知名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知名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 比尔担任院长. 在办学思想上. 他主张通过设计使个人创造性和美学价值与现代工业达成某种平衡。
包豪斯的历史意义名词解释包豪斯,是一所1919年由德国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建的学校,总部位于德国魏玛。
这所学校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学院,它拥有先锋而实用主义的理念,旨在将工艺和艺术相融合。
这个名字来源于建筑师兴奋电气火花的标志性叫喊:“包豪斯!包豪斯!”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主义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它对世界设计和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创始人相信,通过结合艺术与工艺,可以创造出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设计和建筑,从而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战后重建时期,包豪斯成为美国工业设计和建筑界的领导者。
许多包豪斯的教师和学生逃离纳粹统治的德国,寻求在美国建立新的事业。
他们的理念和作品对美国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影响了全球的建筑和设计领域。
包豪斯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将艺术与工艺结合在一起。
在传统的艺术学院中,学生 mostly 可能会接受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训练,而在包豪斯,学生们被鼓励进行实际的手工制作,并深入了解材料和技术。
这种注重工艺的方法,使包豪斯的学生们能够设计先进且实用的产品,从而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
包豪斯也倡导平等和包容的环境。
在包豪斯的课堂上,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背景如何,每个学生都被视为平等的成员。
这种平等的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罕见的。
包豪斯的激进思想和开放精神,吸引了许多进步的年轻人,使他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包豪斯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综合性和跨学科。
学生们被鼓励参与多种艺术形式和工艺技术的学习,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设计师。
这种综合性的训练也使包豪斯的学生能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包豪斯的影响延伸到建筑、家具设计、工业设计和图形设计等领域。
其典型的特点包括简洁、功能性、现代感,以及对实用性和工艺的关注。
这些理念成为现代设计的基础,并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现如今,在许多设计学校及工作室里,包豪斯的原则仍然被视为教学和实践的基石。
德国包豪斯释义简介历史贡献成立宗旨艺术设计现代主义流派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派- 德国包豪斯知识大全目录1释义2简介3历史贡献4成立宗旨5影响释义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简介包豪斯产生的历史背景: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
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器手段为基点。
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
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然而大工业产品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
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
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例如罗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
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浅谈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包豪斯是现代设计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院之一,它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本文将从包豪斯的历史背景、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一、历史背景包豪斯是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一所艺术设计学院,它的诞生与当时德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密不可分。
当时德国正处于战后重建和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社会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这种背景下,在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带领下,包豪斯以“合理化的、标准化的生产和机械化的、无装饰的工业制品”为宗旨,试图通过探索新的设计手段和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
二、教育模式包豪斯的教育模式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
包豪斯实行的是全日制的教育模式,学生们需要接受三年的基本课程教育,其中包括色彩、空间、形状、材料、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参与到各种实践项目中,例如模型制作、建筑,家具,织物等设计。
三、教学内容包豪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教育,主要涵盖了面向实践的设计基础、人文和社会科学等课程;另一方面是专业教育,主要以建筑、工业、织物、平面等专业为主要学习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包豪斯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包豪斯的设计手段和教学内容都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他们关注的不仅是单一物品的设计,更关注于在大众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应用。
这种关注实际上是对于包豪斯教育模式中模块化思维的深入践行,通过培养学生对功能、材料、结构、构型等方面的敏感性,进而在实践设计中实现功能和美学的有机结合。
2.提倡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设计包豪斯强调标准化和系列化的设计,这也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
对于学生而言,学会如何将设计标准化和系列化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设计师需时刻关注产品生产的成本费用,并考虑到加工过程和生产的实际性,不仅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实践技能,也能驱动学生去思考生产场所的氛围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等因素,同时也考虑了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第五节德国包豪斯包豪斯(Bauhaus )是德文的Bau(建筑)和Haus(房屋)组成,原意为“建筑之家”,音译为“包豪斯”,包豪斯是20世纪初在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
包豪斯是20世纪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中心。
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艺术理论、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的作用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把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理论和实践推向了巅峰。
同时它也为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设计奠定了基础,并且开创了国际现代主义设计之先河。
1包豪斯的建立及其《包豪斯宣言》1919年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不久,德国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格罗佩斯抱着振兴民族的艺术与设计的理想,1919年3月20日在魏玛市立美术学校和魏玛市立工艺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包豪斯,即“国立包豪斯”。
包豪斯成立后数日,格罗佩斯起草的著名的《包豪斯宣言》。
《包豪斯宣言》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号召建筑师、雕塑家与画家之间的合作,打破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界限,建立起一个新颖的设计师组织,使建筑、雕塑和绘画三位一体,并与实用美术密切结合起来,以体现出一种新的造型精神。
该宣言封面费宁格作的版画《大教堂》很能说明问题:以尖塔大教堂这一未来理想的殿堂作为背景,3颗闪耀的明星则象征着以建筑师为中心,画家与雕塑家左右依托的格局。
二、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包豪斯的发展体现了格罗佩斯的教育理想从朦胧到清晰的演变过程。
包豪斯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魏玛时期(1919.4—1925.4)、德索时期(1925.4—1932.9)和柏林时期(1932.9—1933.4)。
这3个阶段先后由格罗佩斯、汉斯·迈耶(1889—1954)和米斯·凡·德·罗任院长。
格罗佩斯任期较长(1919.4—1928.3) 9年。
(一)魏玛时期的包豪斯(1919年—1925年4月):艰难的创业时期。
包豪斯首先建在德国魏玛。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在教学方面,格罗佩斯从1919年—1924年,先后聘请了9位基础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形式训练,称之为“形式导师”,其中有8位是画家。
包豪斯1919年,世界上第一所专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起来的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
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顶峰,对后来的现代艺术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现代设计教育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一)包豪斯主要人物1. 沃尔特·格罗佩斯格罗佩斯是包豪斯奠基人。
他的设计思想受贝伦斯影响较大,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
他1916年成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1919·3·20,格罗佩斯将原来的魏玛市立美美术学院和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合并、改进成立了“国立包豪斯”。
包豪斯成立后,格罗佩斯大胆邀请激进现代派画家和雕塑家到该校进行教学,有瓦西里·康定斯基、保罗·克利、菲林格和莫赫利·纳吉等。
他们把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当时最新最激进的艺术带到包豪斯,使包豪斯独领风骚。
格罗佩斯领导的包豪斯注重教学理论和艺术实践相结合,坚持“技术和艺术”充分结合的宗旨,创建了许多鱼设计教学相关的实习工厂,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创造了一个新的设计教学模式。
1925年包豪斯搬到迪索以后,格罗佩斯进一步从现代工业设计考虑,新增一些课程,成为现代设计教育中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以及材料学习等课程。
强调产品和结构的优化,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基本实现机器化的大生产条件下技术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构成主义的工业设计风格已逐渐成熟。
2. 第二任校长汉斯·迈耶汉斯·迈耶1928年接任包豪斯校长一职,他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的设计理论,主张建筑设计的目的是提高普通大众的生活水平,从而改变社会。
他的建筑思想对包豪斯教学产生很大影响。
他重视建筑理论的研究,特别强化了建筑教学,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但他政治思想极左,1930年辞职。
3. 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米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之一,他于1930.8出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他把课程主要环节放在建筑设计上,把学校划分为——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
详细介绍:包豪斯(Bauhaus)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
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对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来说是一种冲击、一种进步,但包豪斯的某些思想、观念对现代工业设计和技术美学仍然有启迪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设计道路的方向的选择是有帮助的。
它的原则和概念对一切工业设计都是有影响作用的。
弗兰克·皮克(FrankPick)认为:“……必须制定一种压倒一切的科学原则和概念,来指导日用品的设计,象建筑方面那些指导房屋设计的原则那样。
”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
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
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继任。
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和贡献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建立的一所艺术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学院。
包豪斯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设计师、艺术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格罗皮乌斯用“包豪斯”来命名有两层意思:第一,狭义地讲,格罗皮乌斯把艺术设计和建筑看作是同源的,艺术设计应该像建筑一样,把各种空间艺术统一于一体,恢复、重建艺术和技术、艺术创作和生产的联系;第二,广义地讲,“建筑之地"作为“大厦”是一种理想、象征和隐喻。
各种艺术设计力量围绕建造“大厦”这项共同任务联合起来,通过艺术手段来塑造完整的、符合人性的环境。
可见,从其命名的意义来看,包豪斯的思想、宗旨就已经显而易见了。
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包豪斯虽然仅仅在14年时间,但它却对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体现在它的艺术设计思想、一系列的艺术设计实践和它所开创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等方面。
早在包豪斯建立之初,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宣言》中,就明确强调包豪斯的艺术设计思想、宗旨就是要使艺术与设计达到新的统一。
而这个新的统一,实质上是建立“一幢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之屹立在云霄高处",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艺术与手工艺紧密结合的统一体。
包豪斯强调艺术设计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艺术设计的自然属性,以及艺术设计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等思想、精神,深深地凝结在其设计的产品体系中。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了“与传统学院教育不同的‘双规教育学制',即由一名形体师傅和一名技术师傅同时从艺术与技术两方面教授学生,使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实际制作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创造力"的教育精神。
就其倡导的“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精神来说,包豪斯继承了莫里斯以来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思想,而又把其发展到了更加理性的高度,并在实践中具体运用,这不仅使包豪斯成为欧洲现代艺术设计的集大成者,而且影响到整个20世纪,乃至当代的世界艺术、艺术设计。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
包豪斯的历史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迪索时期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HannesMeyer,1889-1954)继任。
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 Rohe,1886-1969)继任。
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柏林时期仅有6个月的时间。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被迫解散后,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纷纷流亡法国、瑞士、英国,而大部分去了美国。
欧洲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中心转到了美国。
如格罗皮乌斯在英国居留三年后又于1937年赴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此后,布鲁耶投奔格罗皮乌斯并在美国执行建筑业务,米斯·凡·德洛暂居德国,1937年赴美国任教于伊利诺工业技术学院(1llionis lnstitueeof Technology),希尔伯西摩和彼得汉斯等也前往该校任教。
克利前往瑞士,康丁斯基前往巴黎。
巴耶在纽约任一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
1937年包豪斯的教师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在芝加哥筹建了“新包豪斯”,继续弘扬德国时期的包豪斯精神。
后来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1nstituteof Design Chicago)。
以后又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学院。
从此,欧洲设计运动便在美国蓬勃开展,形成高潮。
包豪斯的建校历史虽仅14年3个月,毕业学生不过520余人,但它却奠定了机械设计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坚实基础。
包豪斯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一批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他们既能认清二十世纪工业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又能充分运用他们的科学技术知识去创造一个具有人类高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新环境。
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设计师的第一责任是他的业主。
”又如纳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一样,事实上,包豪斯在调和“人”与“人为环境”的工作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
包豪斯的产生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奠定了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并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
1923年8-9月间,包豪斯举办了名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大型展览会。
师生的作品吸引了欧洲著名的
艺术家与设计师,从而进行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宣传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并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高潮。
当时,格罗佩乌斯作了题为“论综合艺术”的演讲并发送其著作《包豪斯的设想与组织》。
其后,他在教学上又作了较大改革,把数学、物理、化学作为必修课,使教学体系向着更加理性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加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由于右翼政治势力的迫害,1925年3月,包豪斯迁至德骚市,开始其发展的第二阶段。
1926年,其校名又加上“设计学院”的附名,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性质。
教学不再由形式导师和工作室师傅共同进行,而是聘请技术熟练的工匠协助教授工作。
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包豪斯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包豪斯与中国设计界的关系非常独特,因为它已不是包豪斯在中国的简单移植,而是演变成中国设计界在20世纪追求提高生活质量和设计水平的自觉努力。
”中国文联副主席、清华美院名誉院长冯远在开幕式上说。
该展览共分“包豪斯的真相”“乌尔姆的继承和批判”“包豪斯在美国”“中国与包豪斯”“在东亚: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五部分,基本梳理了包豪斯的发展脉络及其对全球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就包豪斯早期在中国的传播而言,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早期赴海外求学的中国学生。
他们在回国后主要从事美术创作和工艺美术实践,如陈之佛、庞薰琴、雷圭元和郑可等。
上世纪40年代是世界设计的黄金期,也是包豪斯的全盛时代,当时中国正处在极度贫困和混乱的内战中,直到80年代推行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之后,设计行业才逐步得到发展。
此后,中国的设计艺术学科体系逐渐改变了“工艺美术”一统天下的局面,包豪斯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成果开始被关注并被介绍到艺术院校中。
这也被看作是现代中国设计艺术发展的新开端。
与此同时,中国的设计艺术领域在实践中开始运用包豪斯的理念,并更多地运用国外的其他现代设计手段,造成了一种蓬勃而混杂的局面:一些设计艺术家和建筑师将“装饰”与“设计”对立起来,把“无装饰”与“反装饰”当做“现代设计”并打上了包豪斯的旗号。
这分明是对包豪斯理念的断章取义。
北京大学博士生祝帅认为,中国的包豪斯研究真正进入综合批判、创新和反思的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自觉思考中国艺术和设计教育问题,是21世纪之后的事情,这也体现了艺术、设计、人文和建筑等领域学者的合力。
要学真正的包豪斯
“‘包豪斯’在中国,很多时候像一块已经很遥远的圣地,在需要的时候,被稔熟而又漫不经心地提一下,然后又轻轻地放过一边,‘包豪斯’一词充斥在各类设计专业考试的名词解释中,没人会说自己不知道‘包豪斯’……”“90年:包豪斯道路”展览前言中如是写道。
对于当下的设计和设计教育来说,“包豪斯”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斯蒂芬·利特尔所著的《流派:艺术卷》一书中,并没有把包豪斯仅仅定位为一所建筑和设计学校,也没有把它描述成某种主义或者学派,而是称之为一场浩浩荡荡的“运动”。
这个看法很有见地。
潘公凯称,中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设有设计专业,其中800多所得到了教育部的评估认可,每个学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平均超过2000人,但是人才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实力的增强。
“中国的现代设计在近10年中的发展是爆炸性的,但在制造业生产链条当中,设计所占的是中间最低的一段。
总体看,中国的设计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
同时,中国设计经常面对“使用西方语汇就被视作抄袭,而使用东方传统语汇则被视作卖弄中国概念”的困境。
创新力不足让人们对中国设计常常失望。
柳冠中表示,虽然中国的设计师经常自诩创作风格来自包豪斯,但很多人恰恰在违背包豪斯精神,只是在搞形式游戏。
“国内的设计被空洞化了、表面化了、边缘化了,最可怕的是艺术化了,只追求好看。
”柳冠中认为,包豪斯不是形式游戏,它在解决本质问题,在思考艺术和设计的规律和本质。
柳冠中指出,将设计关在美术的圈子里,美其名曰为“大美术”,但两者却根本不同。
“设计是综合的艺术,它需要美术、技术和对人的研究的支撑,但国内对人的研究还基本没有开始,艺术家眼中只有自我。
很多设计者一味求新、求奇、求怪,这样根本不可能学到包豪斯。
”
柳冠中表示,目前设计界流行的“三大构成”绝不是包豪斯的本质,而我们却把它奉为经典。
“包豪斯不是形式游戏。
这个展览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真正看看包豪斯是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
”
包豪斯的代表作品
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涉及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但是他们高贵、雅致,以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密斯早期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主张建筑必须具有时代性,他认为今天的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而它是一个材料问题,他找到了他认可的工业化新材料,即钢和玻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是光亮式的玻璃摩天楼在50年代以后成为当代世界最流行的一种风格。
密斯严谨的逻辑思维使他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
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寓意于两个方面。
一是在结构上,即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讲究结构逻辑,使之产生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建筑空间。
一方面是在建设艺术造型上,净化建造形式,使之成为不具有任何多余东西,只是由直线,直角,长方形与长方体组成的几何构型图, 加上精确与严谨的施工,选材与对材料颜色,质感与纹路的精心暴露,使造型显得更加明晰精致纯净与高贵,具有百看不厌的形式美。
在这座建筑的设计上有以下特点:用围合的多少形成空间的导向
那么具体来说为:1.钢材的使用;2.玻璃的使用;3.以上两者结合。
设计美学作业
班级:木设092
学号:2009012554
姓名:王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