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高精确度施工技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81.63 KB
- 文档页数:3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施工偏差及控制方法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偏差直接影响到高速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施工是导致偏差的一个主要环节,论文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薄弱环节和产生施工偏差的原因,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施工偏差及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速铁路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高速铁路施工偏差控制方法的要点及关键技术的改进建议。
标签: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偏差控制方法1 概述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施工精度要求高,是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与常规速度铁路接触网的重要区别之一,要想使受电弓的受流质量越好,接触网寿命越长,就需要使接触网的施工精度越高、偏差越小。
因此在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施工中,要求:①在受电弓的抬升力(或者冲击力)的作用下,接触悬挂不应发生幅度较大的低频振动。
根据以上要求,高速铁路接触网从开始测量到竣工开通的整个施工期间的关键控制步骤有:施工测量、基础施工、碗臂及吊弦计算、接触线架设及调整。
每道施工工序的施工偏差,几乎都是由人员、机具、材料、方法和环境共5个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这些关键性的控制步骤均会产生偏差,施工偏差由此叠加而成。
另一个是从技术方面产生偏差。
本文主要根据以往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阐述如何从这两个方面消除施工偏差。
②受电弓沿接触线的运行轨迹基本为水平状态,接触线对轨面的高度相对保持一致。
2 通过人、机、料、法、环的五个关键点控制,消除施工偏差的方法2.1 “环”的控制:这里的“环”意即环境的控制例如,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环境温度成一定函数关系,仪器从存放环境到测量现场至少要有10分钟适应过程,所以在接触网施工中使用超声波式测量仪器时,可能出现测量偏差超标的情况。
即应注意作业周围环境对施工偏差的不利影响。
2.2 “法”的控制:这里的“法”是指施工方法的控制例如,应尽可能先架设附加悬挂,为避免进一步造成已调整的接触悬挂位置的改变,避免附加悬挂架设后引起支柱倾斜值(挠度)的变化,在小半径曲线地段时尤其要注意这点,测量(用于腕臂和吊弦计算的)支柱有关参数。
浅谈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3-03-20T08:41:37.113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1月第1期作者:胡路遥,柯瓯亨[导读] 当前,高铁列车逐渐兴起。
高铁火车的发展降低了轨道交通的成本和高铁运输的能源消耗胡路遥,柯瓯亨身份证号:33032419931215**** 浙江温州 325000 身份证号:33030419931108**** 浙江温州 325000摘要:当前,高铁列车逐渐兴起。
高铁火车的发展降低了轨道交通的成本和高铁运输的能源消耗。
但是,设备和天气因素会导致一些电气系统故障,例如架空电气系统的暂时性和永久性故障,这会对高速列车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打造稳定安全性高的高速列车和改善现有电气设备的方法在铁路发展中变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前言:铁路工程若缺乏良好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将会影响到其正常运行的安全性效果。
积极采用接触网施工技术,将能够有效满足现代化高速铁路建设施工的需求。
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积极寻找到有效的施工建设方式,并将其积极应用推广到现阶段的高速铁路建设之中,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高速铁路的优势和作用,为人们出行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1、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铁路接触网施工是重要施工内容之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高科技材料的引入,以及对接触网新设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铁路接触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精度。
但是,目前我国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施工精度有待提高。
影响铁路接触网施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1)在施工人员方面,由于参与铁路接触网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普遍未受过高等教育,且以农民工为主,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导致铁路接触网施工人因失误频繁发生。
2)除了人为因素,设备因素也会降低接触网的施工精确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些施工企业在进行接触网施工时所使用的施工设备的性能、新旧程度以及自动化程度均需要得到优化,否则会影响施工精度。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探讨【摘要】以国内多条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实践经验为依托,研究探讨了高速接触网施工安装中的关键技术,为今后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安装及标准的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速接触网施工技术1 整体吊弦技术在目前的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因机械强度高、耐腐蚀性能耗、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等原因,铜合金绞线制成的整体吊弦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环节吊弦。
整体吊弦有压接式和螺栓可调式两种类型。
只有准确计算出整体吊弦的长度,才能使整体吊弦的预制安装一次成功。
1.1 技术特点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吊弦一般采用了不可调载流,它两端作永久固定,加工一次成型,一次安装到位,不可调整,故在悬挂弹性和受流方面都体现出了更好的优越性,突出了接触网设备“高可靠,少维修”的技术要求。
整体吊弦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严格:(1)对原始数据的采集精度要求高,必须采用精密仪器进行原始数据检测;(2)对整体吊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要求高,必须有计算机进行计算;(3)对整体吊弦的制作精度要求高,必须进行工厂化精加工。
1.2 施工方法整体吊弦的施工方法主要是:采用激光测距仪、经纬仪等进行原始数据的精确采集:建立数据库,编制专用计算程序:输入原始数据与计算条件,经计算机分析计算后打印实际所需的计算结果:根据结果进行工厂化精加工,误差为±1.5mm,并对预配结果进行复核、编序、包装等:用安装作业车进行现场安装,并对安装结果进行检测以确保达标。
2 隧道内接触网吊柱安装技术高速铁路隧道内采用预留吊柱槽道方便吊柱安装的设计方法,一方面避免了隧道成形后接触网专业打眼施工安装吊柱破坏隧道整体结构影响隧道的受力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接触网专业人员安装吊柱打眼不方便、安装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隧道吊柱所用槽道在隧道土建施工时已预埋,电气化专业需做好预埋配合工作和预埋后技术标准检查等工作。
槽道预埋的好坏直接影响隧道吊柱安装的质量,对其预埋质量应作为关键环节检查。
高速铁路接触网高可靠性平推施工工法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易兴明1.前言高速列车稳定运行需要接触网与受电弓可靠接触获得电能,从而为列车提供稳定的动力保证。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会使接触网悬挂系统振动加剧,因此零部件必须可靠安装。
为确保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确保联调联试顺利进行,我们针对接触网重点设备进行平推检查。
2012年3月初,我们成立了高速铁路接触网平推施工工法课题小组,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合理组织、科学论证,于2012年3月中旬确定了详细的平推方案,并顺利实施。
2.工法特点接触网悬挂系统由多种零部件组成,主要包括附加导线悬挂、下锚装置、腕臂装置、定位装置、线岔、分段绝缘器、隔离开关、电连接、绝缘锚段关节等。
不同的部位安装要求各不相同,针对以上重点设备,结合实际,我们总结出能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的平推施工工法。
3.适用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平推检查。
4.工艺原理4.1施工流程图4.1-14.2施工工艺原理利用各种检测仪器、工具对接触网重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平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使接触网系统满足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运行要求。
4.3施工人员配置表4.3-1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准备5.1.1施工前检查、准备好材料、工具、仪器设备等。
5.1.2施工负责人确认现场满足平推检查条件,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平推技术交底。
5.1.3向临管运输部门报施工封闭点计划。
5.1.4封闭线路后,司机听从值班员指挥,进入施工地点。
5.2重点设备检测5.2.1地面巡视检查主要通过肉眼观察和必要的静态测量,检查设备外观质量状态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同时使用数码相机对单杆、单项设备及发现缺陷的图像进行建档、归档。
主要包括以下项目:基础及埋入杆件;支柱、综合贯通地线、拉线;硬横跨、软横跨、吊柱、各部支撑定位装置;承力索及接触线;接触悬挂;补偿装置;绝缘部件;隔离开关及负荷开关;避雷器;分段绝缘器;线岔;附加导线(供电线、正馈线、保护线);电缆敷设(埋深、路径、爬架、支撑、上下桥弯曲半径及防护、电缆头制作);吸上线;保安装置、支柱号码牌、标志牌;安全运行环境(三线跨越、跨线桥、危树、周边污染源);单杆、单项设备及缺陷的图像采集及存档、归档。
高速铁路接触网工厂化预配探讨摘要:接触网工厂化预配,高速铁路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工厂化预配一、引言:高速铁路接触网结构形式为弹性链型悬挂,主要包含腕臂装置、定位装置、支撑及斜拉线装置、弹性吊索、中心锚结、整体吊弦、电连接等。
高速铁路对接触网安装的精度要求极高,而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的零部件多数不可反复拆装,在准确的计算后,腕臂支撑装置必须一次精确组装到位。
为了提高各部件之间组装的整体质量,接触网零部件装配通过现场定测,专业化计算、工厂化生产、过程工艺控制、出厂检验和包装运输等程序,实施现场安装和悬挂调整。
二、预配车间的选址与建设:(一)建设思想:根据接触网支撑装置的生产数量、生产周期、经济价值比关系、使用功能满足、建设工期需求、二次现场运输经济合理等因素,接触网预配中心厂房在应选址在交通条件便利,在整个施工线路的中心地段。
(二)选址:根据选址的思想和各种要素,租赁场地面积必须满足预配需求。
同时应有住房及办公房屋,共满足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督导人员,服务人员居住和公共场所活动需求。
(三)场地区域功能划分根据预配车间的主要功能,可以划分为:数据计算区、腕臂生产区、吊弦生产区、成品存放区等。
三、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组织结构是接触网实施工厂化生产的保障和依托。
从组织目标、生产工序,业务分工,管理职能因素分解,成立现场测量组,数据计算组、腕臂结构组和吊线安装组,各组主要功能和责任如下:1、现场测量组:主要任务是提供准确无误、通过审查的测量数据,及时提交计算组进行计算,以保障预配和现场施工的连续性。
2、数据计算组:主要任务是根据现场提供的测量数据,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微处理,产生腕臂支撑装配数据。
3、腕臂支撑装配组:主要任务是根据腕臂支撑微处理数据,对腕臂及吊弦装置进行加工装配。
4、吊弦装配组:主要任务是根据计算结果,对吊弦进行加工。
四、工器具的配置:1、测量设备及工具: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圈尺2、腕臂生产设备及工具:腕臂预制平台、支撑预配平台、画线平台、切割机、红外线、水平投影机、预配、检测扳手3、吊弦生产设备及工具:吊弦存放架、吊弦预配平台、吊弦压接钳、剪线钳五、数据测量及计算1、站前测量数据移交:站前数据是接触网数据测量的依据,测量组第一任务是按时接收、核对、抽查站前单位移交的CP3桩数据、曲线半径、外轨超高、变坡点、线路中心和基础螺栓标高等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