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临床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目的对比分析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脐单孔法48例,三孔法5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腹壁美容满意评分等。
结果经脐单孔法手术时间长于三孔法组(P<0.05),单孔法患者疼痛程度与腹壁美容满意评分均优于三孔法患者(P<0.05),其余方面两组比较几乎相同,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与三孔法LC相比,虽然单孔法手术因难度增加而手术时间更长。
但其具有减轻疼痛程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更好的优点。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手术微创技术是外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腹腔镜手术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微创手术之一,它极大地减少了腹部外科手术的创伤[1]。
目前,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已成为了临床的金标准术式,手术也由最初的四孔演变成三孔、二孔。
由于微创外科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经自然腔道作为基本入路置入软性内镜的微创手术成为研究的热点。
以往有学者采用经脐单孔法胆囊切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院自2011年开展经脐单孔LC以来,已成功完成单孔LC 48例,并将其与三孔法LC 50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其中经脐单孔LC48例,同期行三孔法LC5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指征、体重指数及ASA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与表2。
1.2方法1.2.1手术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禁食、禁饮,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三孔组取经脐(10mm)、剑突下(10mm)及右肋弓下(5mm)切口,建立气腹。
单孔组参考V idal[2]等报道的方法,取脐上缘弧形切口(20~22mm),建立气腹,观察孔位于切口正中上方,操作孔位于两侧下方,气腹压力10~12mmHg,CO2流量40L/min。
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观察赵广龙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8(031)006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108例就诊于某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三孔组和单孔组,每组54例,分别采用三孔和单孔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多于三孔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三孔组,单孔组术中出血量低于三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14.81%)高于三孔组(9.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较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更好的优势.【总页数】2页(P843-844)
【作者】赵广龙
【作者单位】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佳木斯1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8
【相关文献】
1.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对比 [J], 马铁治
2.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J], 项海;项秉该;林振亮;赵章程;温江涛
3.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对比 [J], 马铁治;
4.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宋畅
5.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满意度的提高比较分析[J], 刘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Feb32(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按手术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就诊时间、术后病理类型、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取平卧位,给予气管插管并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分析肖康明(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广东增城511340)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差异。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化指标、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进食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天IL-6、CRP、CO、Cor及EP水平均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7天IL-6、CRP、CO、Cor及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7天QOL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手术后7天PH、RP、BP、GH、VT、SF、RE 及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急性阑尾炎中图分类号:R57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 ̄8174(2021)03 ̄0414 ̄02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n男/女(n)年龄(岁)病理类型(n)就诊时间(n)体质量指数(kg/m2)阑尾病史有/无(n)单纯型化脓型坏疽型<48h48~72h>72h对照组观察组303011/1910/2040.2±8.238.5±11.156141311111819755625.6±3.534.4±3.913/1715/15行全身麻醉。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SPLA)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CLA)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CLA组)和观察组(SPLA组)。
对照组采用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阑尾切除术治疗。
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评分、术后腹壁切口美容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手术时间(54.5±9.5 vs 52.3±8.7)、术中出血量(16.2±3.1 vs 15.5±2.3)、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1.6±0.7 vs 1.78±0.6)、术后住院时间(3.2±0.8 vs 3.5±0.9)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评分(2.5±0.9 vs 4.4±1.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 vs 16.7%)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更少。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经脐单孔腹腔镜;三孔腹腔镜【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9-0093-02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随着社会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也在临床广泛推广和普及。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少等,是阑尾炎手术治疗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1],而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其经脐唯一切口显著降低了术后疼痛程度,也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术后炎症性肠梗阻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2-3]。
单孔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对比分析研究背景腹腔镜技术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在普外科各类手术中的应用已获广泛肯定。
近几年,随着广大微创外科医生手术经验的积累,以及手术器械的进一步研发和生产,单孔腹腔镜手术成为国内外腹腔镜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腹腔镜手术是微创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及实践,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对于患者来说,虽然传统的腹腔镜手术已经有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大的手术疤痕等优点,但有些患者腹部仍能看出几个小的疤痕,对于非常爱美的患者,传统腹腔镜手术仍然难以接受,尤其未婚女性患者,更不愿让以后的丈夫看出一点蛛丝马迹。
单孔腹腔镜技术除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外,术后几乎看不出疤痕(包括脐部),更符合"NO SCAR手术”的理念,不知情者,不会认为她们被做过手术,极大地满足了一些患者的心理要求,也是其意义的真正所在。
对于医院和术者来说,由于医院开展了新技术,能满足一些患者的要求,对医院的宣传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
新技术对于医师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动脑筋、想办法、设计器械等以完成自己的设想,使自己在诸多方面得到提高。
新技术成功开展以后,医师发表文章、取得科研成果等成绩也会接踵而至。
浙江省人民医院微创外科是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承担着培养各地腔镜微创外科骨干力量的任务,这要求我们要更加积极的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相信随着专用手术器械的进一步完善,加上我们的临床实践,此技术的难度会逐渐降低,适应证会放宽,更利于推广应用,从而提升我院在腔镜微创技术领域的影响。
浙江省人民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已经广泛开展了腹腔镜手术,比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等,积累了大量腹腔镜下解剖分离,消化道重建的经验,并配备有先进齐全的腹腔镜设备及经验丰富的由手术医生。
对比分析单操作孔、传统三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RCD)治疗肾囊肿的临床作用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肾囊肿患者应用单操作孔或者传统三孔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RCD)的治疗价值。
方法:对照组行传统三孔LRCD术治疗,观察组为单孔操作LRCD术治疗。
结果:手术时间、住院天数2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失血量、手术24h VAS疼痛评分观察组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71%、20.00%,P<0.05;2组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见肾囊肿复发。
结论:对于肾囊肿患者采用单孔操作LRCD进行治疗更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缓解术后疼痛及减少手术创伤。
关键词:肾囊肿;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单操作孔;三孔肾囊肿是比较常见的囊性病变,伴随肾囊肿体积的不断增大可引起患者腰腹部疼痛、腹部肿块、血尿、高血压以及蛋白尿等症状,并且具有一定恶变风险,所以对肾囊肿患者需尽早进行治疗。
对该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例如开放手术、输尿管软镜手术以及去顶减压术等。
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RCD)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以及手术方案成熟等优势[1]。
以下将进一步探究对肾囊肿患者应用单孔操作或者传统三孔LRCD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常规资料病例选取自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均确诊为肾囊肿,共计70例,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均为3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7例、18例;年龄分布于36~75岁,均数(49.6±2.6)岁;肾囊肿部位:上极15例,中极11例,以及下极9例;病灶直径为43~79cm,均数(56.6±3.8)cm。
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6例、19例;年龄分布于35~76岁,均数(49.5±2.7)岁;肾囊肿部位:上极14例,中极13例,以及下极8例;病灶直径为41~78cm,均数(56.5±3.9)cm。
2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P>0.05。
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100例研究组和11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对照组接受三孔法腹腔镜。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69.7±12.8分钟、3.6±0.8天、0.97±0.21万元、1.6±0.3分)、(36.9±13.5分钟、4.7±1.2天、1.6±0.4万元、4.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胆囊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孔法;三孔法;胆囊切除术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技术的改进以及仪器的进步,胆囊切除术由四孔法向单孔过渡。
单孔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探讨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100例研究组和11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对照组接受三孔法腹腔镜。
研究组平均年龄(51.5±8.7)岁,男性56人,女性4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52.7±6.9)岁,男性59人,女性51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1)年龄大于18周岁,每个研究对象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2)术前通过彩超、核磁共振术前确诊为胆囊结石。
1.3 排除标准(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Mirrizzi 综合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单孔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的疗效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单孔腹腔镜和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收的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组和三孔组,每组分别为31例。
三孔组行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手术难度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操作时间等项目。
结果:单孔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4例(12.90%),三孔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9.68%),单孔组的手术难度评分(5.3±1.4)分,三孔组为(4.9±1.4)分,单孔组的疼痛评分(3.1±1.1)分,三孔组为(2.9±1.5)分,单孔组的手术时间为(56.25±5.14)min,三孔组为(47.25±5.64)min,两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P>0.05)。
单孔组切口的美容效果更加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治疗,与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切口的美容效果更加满足患者对于美的需求。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单孔腹腔镜;三孔腹腔镜;并发症;治疗有效率【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nd three-hole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Methods:A total of 62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for comparis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single-hole group and triple-hole group 31 cases. Three-hole group of three-hole laparoscopic surgery,single-hole group of single-hole laparoscopic surgery,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two groups,the difficulty of surgery score,pain score and operating time and other projects.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single-hole group was 4 cases (12.90%),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ree-hole group was 3 cases(9.68%),the difficulty of single-hole group was(5.3 ± 1.4)(4.9 ± 1.4)in the single-hole group,and(3.1 ± 1.1)in the single-hole group,(2.9 ± 1.5)in the three-hole group,and(56.25 ± 5.14)47.25 ± 5.64)min,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One-hole group of cosmetic results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patients. Conclusions:Compared with three-hole laparoscopic surger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aparoscopic single-hole laparoscopic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however,the cosmetic effect of the incision more satisfied patients for the United States demand.【Key word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ngle-hole laparoscopy;Three-hole laparoscopy;Complications;Therapeutic efficiency近几年来,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和成熟,已经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成为临床上首要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
单孔腹腔镜与标准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廖朝兴【摘要】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与非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
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的单孔腹腔镜与标准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非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内容为手术时间、失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瘢痕等。
结果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时间(71 min)长于非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7 min)。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非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安全,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两者无明显差异,但单孔腹腔镜切口疝形成(1.7%)及手术瘢痕(3.1分)明显优于非单孔腹腔镜组(4.26%与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术式同样安全,且术后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951-952)【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瘢痕形成;适应证【作者】廖朝兴【作者单位】重庆西南铝医院普通外科 401326【正文语种】中文自1997年报道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外科手术领域又多了一种新的手术技术——单孔腹腔镜手术(SILS)。
随着SILS及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可以通过单一孔道完成[1]。
特别针对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SILS具有自身特别优势。
本科2011年开始尝试采用单孔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将单孔腹腔镜与非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对照试验,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本院施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1~73岁,平均39.8岁,单发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40例,胆囊息肉16例;施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7例,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43.2岁,单发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35例,胆囊息肉12例。
单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的临床对比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单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法的差异对比以及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将我单位治的96例lc病患,随机分为单孔组48例;三孔组48例。
并分别对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取胆囊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并发症等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 48例经脐单孔lc手术病患,只有2例中转三孔lc手术法。
其中,单孔组在手术时间、取胆囊时间以及满意度均比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孔法lc具有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短、病患满意度高等优点,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单孔;三孔;临床对比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平成熟与提高,腹腔镜的胆囊切除也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之中,加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效果好、恢复快、创作小以及美观等优点,现已成为胆囊切除术首选的治疗方法[1]。
本文就我单位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患,并对其分别施以单孔法及三孔法手术,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比。
现将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源自我单位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患。
其中,男52例,女46例。
年龄23~53岁,平均年龄(45.2±94)岁。
并随机分为单孔组:48
例;三孔组:48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具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两组病患均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其中:三孔组:均经脐、剑突下、右肋弓下三处做切口;建人工气腹。
单孔组:均于脐上缘,做一12 mm左右弧形切口;建人工气腹。
并于切口分别平行刺入2枚5 mm直径的trocar,左侧入腹腔镜,而右侧做为操作孔。
找出胆囊动脉之后,上钛夹,用超声刀予以离断后,于胆囊床剥离胆囊,取出胆囊。
冲洗创面后止血,处理冲洗液等。
检查无误后皮下缝合[2]。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取胆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资料均由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48例经脐单孔lc手术病患,只有2例中转三孔lc手术法。
其中,单孔组在手术时间、取胆囊时间以及满意度均比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平成熟与提高,腹腔镜的胆囊切除也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之中,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历经四孔、三孔以及两孔直至单孔法的应用,更进一步证实了腹腔镜于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历程[3]。
加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效果好、恢复快、创作小以及美观等优点,现已成为胆囊切除术首选的治疗方法。
而本文则选择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三孔法与单孔法进行了深入
的对比性研究。
据本文研究结果提示:48例经脐单孔lc手术病患,只有2例中转三孔lc手术法。
其中,单孔组在手术时间、取胆囊时间以及满意度均比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示,单孔组病患在取胆囊时间以及满意度均优于三孔组,唯一的问题则是手术时间较三孔组明显要长一些,这与其他文献的相关报道吻合。
通过对本文单孔法手术时间较长的原因进行探寻,发现这与器械拥挤与造成的术中相互干扰、腹腔镜管状视角局限性以及术者的手术技术熟练程度有一定的关系[4]。
另外,三孔法其手术器械布局合理、术野也较单孔组清晰以及胆囊三角区暴露充分,这也是三孔法较单孔法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之一。
虽然单孔法手术切口较三孔法切口略大,但其对腹壁的操作次数也相对较少,极大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切疤痕较轻,利于美观。
而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种方法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但本文研究中,有2例原经单孔法手术病患术中转三孔手术法,其原因是由于胆囊附近局部发生粘连,单孔法术中无法充分显露胆囊三角区域,故而中途转为三孔法进行处置,并顺利完成。
通过笔者的实践经验,认为单孔法适应于:①胆囊无积液、萎缩、粘连者。
②年龄不宜过大。
③近期内无急性胆囊炎发作史。
④临床医生具有较为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经验[5]。
综上所述,单孔法及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都具有效果好、恢
复快、创作小以及美观等优点,但在临床应用时,必须经全面、合理地考虑病患的实际情况,以安全为前提,进行科学的术式选择。
而从手术器械及病患需求出发,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必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成为一种更具安全性、美观性的术式。
参考文献
[1] 罗黔,姚健,赖俊谕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西部医学,2011,23(03):501502.
[2] 万东,毛云高,艾刚锋经脐单孔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3(04):325327.
[3] 孟兆超成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8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 154157.
[4] 张跃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例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166167.
[5] 苏荣军,刘延生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389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9,16(06):87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