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
- 格式:doc
- 大小:1.20 KB
- 文档页数:1
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和再生结节形成,导致肝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改变。
老年人群体中肝硬化发生率逐渐增加,也给医疗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门脉高压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门脉血流阻力增加,门静脉和脾静脉扩张,门脉糖尿病形成等,严重者可导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门脉血流动力学在肝硬化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可靠、无创、易于操作的检查方法,可通过特定的超声技术对人体器官进行检查,以获得相关的信息。
在肝硬化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估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门脉血流速度、门脉血流阻力指数、门静脉内径等。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程度,进而指导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门脉血流速度是反映门脉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成人门脉血流速度大约为15-20 cm/s,而在门脉高压患者中通常会明显升高。
门脉血流速度的升高表明门脉血管阻力增加,并可能导致脾静脉、肠系膜静脉等分支血管扩张。
因此,对于门脉高压患者,门脉血流速度常常被用来评估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反应情况。
门脉血流阻力指数(MPRI)是门脉高压评估中另一个重要的指标。
MPRI是指门脉血流速度和脾静脉血流速度之比,其主要反映门脉血管的压力和阻力。
在门脉高压患者中,MPRI通常明显升高,与门脉血管阻力和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MPRI的大小,可以更好地评估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门静脉内径也是衡量门脉高压的重要指标之一。
门静脉血流阻力和压力增加,会导致门脉血管扩张,从而使门静脉内径增大。
因此,通过测定门静脉内径的大小,可以间接反映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老年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定上述指标的大小,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程度,并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科学的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预后。
腹部B 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的临床价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指门脉血流受到阻碍,使门脉压力升高,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在临床上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常见表现为腹胀、腹水、脾肿大等,对于该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讨论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二是影像学检查。
早期常规检查的结果常常是正常的,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不具有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B超、CT、MRI等。
其中,腹部B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查手段,具有简便、安全、无创伤和较低的检查费用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
下面将详细介绍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
腹部B超的临床应用腹部B超可以对肝脏、腹腔和腹壁进行全面检查,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具有可靠、敏感、无创伤等优点。
腹部B超可以对门静脉的直径、血流速度进行测量,并可以检测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曲张、侧支循环等变化。
门静脉压力测量腹部B超可以通过测量肝门及其分支血管的内径及血流速度等指标,综合计算门静脉血流量和门静脉血管阻力,进而反映门静脉压力情况。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门静脉压力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计算法。
直接测量法包括肠道场地压法、房水压力法和肝静脉压力法等,但因为操作时间长、对患者容忍性较低等原因,常常由专业医师来完成。
而腹部B超可以利用Doppler技术测量门静脉血流的速度和阻力,从而推算门静脉压力,测量操作便捷,该方法的准确性被临床广泛认可。
肝脏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观察肝脏和门静脉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变过程中有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如门静脉狭窄、肝静脉压力突然升高等等。
腹部B超可以通过多种扫描方式,对门静脉和肝脏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评估。
同时,由于腹部B超可以通过检测血流速度及其方向变化、肝脏内静脉压力等因素,所以该方法也可以对门静脉狭窄和高压颈静脉等病变进行判断,并进一步描绘了病变的全貌和危害程度,从而为临床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参考。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周如海;孙龙;袁瑞;俞行行;王同发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3(015)006
【摘要】@@ 二维超声技术作为肝硬化诊断的一种手段,已为临床医师所接受.鉴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的报道不多,我们对120例肝硬化和90例慢性肝炎的相关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374-374,351)
【作者】周如海;孙龙;袁瑞;俞行行;王同发
【作者单位】315040,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315040,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315040,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315040,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315040,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肝硬化病人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分析 [J], 张月玲;吴翼军;刘红霞
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的临床意义 [J], 张勇;杨佐南;严志娟
3.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J], 姜慧卿;张晓岚;秦玉彩
4.超声检查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 [J], 吴春霞
5.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林红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门静脉流量超声公式报告一、引言门静脉是腹部重要的静脉血管,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肝脏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门静脉流量超声检测是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对于评估门静脉血流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门静脉流量超声公式的设计和应用,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原理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心脏搏动、呼吸运动、腹内压变化等。
在正常情况下,门静脉血流呈双向流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门静脉血流量的测量可以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实现,该技术可以根据声波的频率变化来检测血流速度,从而计算出血流量。
三、门静脉流量超声公式设计门静脉流量超声公式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血流速度、血管内径、血流方向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公式:1. 门静脉血流速度公式:V = π× r²×θ / (4 ×π× r²)其中,V 为血流速度,r 为血管内径,θ为血流方向与声波方向的夹角。
2. 门静脉血流量公式:Q = V × A × T其中,Q 为血流量,V 为血流速度,A 为血管横截面积,T 为时间。
四、门静脉流量超声公式应用1. 门静脉血流速度测量:通过超声探头测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可以得到门静脉血流速度的实时变化。
根据血流速度的变化,可以评估门静脉血流的充盈度和血流动力学状况。
2. 门静脉血流量测量:通过超声探头测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结合血流方向,可以计算出门静脉血流量。
根据血流量的变化,可以评估门静脉血流的供需平衡状况。
3.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评估:结合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测量结果,可以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五、总结门静脉流量超声公式的设计和应用为临床评估门静脉血流状况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测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可以了解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肝硬化超声诊断标准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变,其超声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肝脏边缘不规则或呈波浪状,缺乏光滑的外轮廓。
2. 肝包膜增厚,呈膜样结构,切线膜下腔较明显。
3. 肝内血管粗细不均,并可见曲张的团块状血管。
4. 肝内回声强度增高,呈“回声变低、脉动减弱、能见度降低”的特点。
5. 肝内血管客观为低阻性血流信号。
6. 肝门区的门脉血流速度增快。
7. 肝脏体积缩小。
8. 肝脏内出现结节状异常回声。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的超声诊断需要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300例肝硬化患者的彩色超声表现发表时间:2012-05-25T08:55:06.8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杨春明[导读] 肝硬化会出现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
彩色多普勒能够较好地显示门静脉、肝动脉以及侧支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杨春明(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辽宁锦州 121017)【关键词】彩超肝硬化门静脉【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58-01 本文对2007-2010年三年间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随机抽取的300例患者的彩超检查所见进行了简单总结分析,以评价根据彩超所见对肝硬化的诊断。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临床诊断肝硬化患者300例,男245例,女55例,年龄22~78岁,平均48.4岁。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06例,酒精性72例,药物性8例,其他原因14例。
其中呕血98例,黑便104例,黄疸110例,肝功能不全141例。
有12例合并肝癌或结节癌变。
1.2 方法应用PHILIPS HD11XE及ALOKA SSD3500型彩色超声,探头频率2.5 MHz~5.0 MHz。
患者空腹8h以上,最佳时间上午8-11时。
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肝脏、脾脏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门脉系血管走行方向、腔内状况及腹腔有无液体等.测量门脉主干,门脉左、右支,脾静脉内径等。
彩色多普勒观察上述血管的血流方向、色彩充填情况,最后用脉冲多普勒分别在上述血管腔中取样,取样角度<60,同时分别测量上述血管的最大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根据血管面积和流速计算充血指数和流量,肝动脉除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外,还测量阻力指数。
2 结果声像图所见:肝脏缩小217例,肝脏肿大36例,正常47例;肝包膜呈锯齿状、表面凸凹不平221例,相对平滑89例。
肝实质回声显示:粗大点状或结节状回声224例,回声粗糙、分布不匀43例;门静脉扩张(≥14m m)129例,脾静脉扩张(≥10m m)144例,肝静脉显示不良81例,不显示142例,脾脏肿大247例。
肝硬化的超声检查摘要】目的探通过超声检查对部分肝硬化患者恶性变引起充分的重视。
方法患者空腹,暴露检查部位,采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坐位。
在肝区作纵、横、斜等多切面扫查。
结果肝炎所致的217例典型肝硬化中发现恶性变9例,占4%。
结论肝硬化患者可发生恶性变,可见强回声型、混合回声型、低回声型。
【关键词】肝硬化恶变超声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
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继而出现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致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破坏、改建,形成假小叶,使整个肝脏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
1.肝脏大小、形态肝硬化早期肝脏可正常或轻度增大。
晚期肝形态失常,肝脏各叶比例失调,肝脏缩小,以右叶为著(图1-1-13);左肝和尾状叶相对增大,严重者肝门右移。
右叶下缘角或左叶外侧缘角变钝。
旰脏活动时的顺应性及柔软性降低。
2.肝表面肝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呈细波浪、锯齿状(图1-1-13)、大波浪状或凸峰状。
用5 MHz或7.5 MHz高频探头检查,显示肝表面更清晰,甚至可见细小的结节。
有腹水衬托时,肝表面改变亦更清晰。
3.肝实质回声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图1-1-13),部分患者可见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图1-1-14A、B)。
4.肝静脉早期肝硬化肝内管道结构无明显变化。
后期由于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和肝小叶重建挤压管壁较薄的肝静脉,致肝静脉形态失常,管径变细或粗细不均,走行纡曲,管壁不光滑,末梢显示不清(图1-1-13)。
CDFI显示心房收缩间歇期肝静脉回心血流消失,多普勒频谱可呈二相波或单相波,频谱低平,可能与肝静脉周围肝实质纤维化和脂肪变性使静脉的顺应性减低有关。
5.肝门静脉改变及门静脉高压征象(1)肝门静脉系统内径增宽主干内径>1.3 cm,随呼吸内径变化幅度小或无变化, CDFI显示肝门静脉呈双向血流或反向血流,肝门静脉主干血流反向是肝门静脉高压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作者:梁红岭郑秀丽吴冬梅
【关键词】肝硬化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存在严重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
近年来采用多种手段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经病史、体征、乙肝标志物、b超、ct及胃镜等检查确诊。
男35例,女10例,年龄28~70岁,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有食管静脉曲张或腹水。
根据childpugh 肝功能积分分级:a级14例,b级20例,c级11例。
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为我院职工,肝功能正常,乙肝三项检查均阴性,且无嗜酒史。
1.2 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bk 3535型。
患者空腹12 h,静息状态下取仰卧位,于上午探测门静脉直径、流速及门静脉血流量。
探头频率为3.5 mhz,取样容积2 mm取样线与血流夹角≤60°,检查时得暂时屏气,同一患者每次测定门静脉时取样位置固定取样线和血流夹角保持一致。
分别测门静脉主干(pv)、脾静脉(sv)及肠系膜上静脉(smv),三条血管内径d(cm)平均血流速度v(cm/min)血流量q(ml/min),根据公式q=π(d/2)2×v・60。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 ±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见表1。
肝硬化组较正常对照组pv、sv和smv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慢sv与smv血流量之和接近或大于pv血流量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