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程】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7
科学试题 第1页(共18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18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 江河水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不会溢出来,这是因为水蒸发变成了 。
2. 水是一种无 、无、 、无 、会 的物质。
3. 取一些冰块,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冰块会 ,冰变成水后体积会 。
4. 我们可以用右图所示的方法将不能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离开,这种操作方法在科学中称为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水只存在于江、河、湖、海中。
……………………………………( )2. 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 )3. 在碎冰里加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更低。
…………………………( )4. 使用温度计应小心拿放。
…………………………………………( )5. 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6. 我们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加快小苏打在水中溶解。
……………( )7. 混合的沙子和食盐,我们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 )8. 课堂上为了省时,其实不需要预测,直接做实验即可。
…………( )9. 水在沸腾过程中,气泡会逐渐增多,而且自下而上越来越小。
…( ) 10. 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向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用塑料薄膜盖好乙杯口,并固定好,甲杯口不盖。
科学试题 第1页(共24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2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夏日或初秋的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植物叶片上有露珠,这是因为夜晚的气温比白天低,空气中的 凝结成 ,附着在叶片上,形成了露珠。
2. 水在自然界有 、 、 三种存在状态。
3. 我们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水加热,因为火焰的这部分温度最 ;水加热到沸腾时的温度接近 ℃。
4. 和 是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冰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2. 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是相同的。
……………………( )3. 水、水蒸气、冰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4. 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 )5. 装满水的杯子,受热沸腾时,水会溢出杯口。
……………………( )6. 水只有达到100℃才会蒸发。
……………………………………( )7. 吃火锅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这是因为镜片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 )8. 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可高于滤纸的边缘,但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 )9. 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中,要等蒸发皿中的水完全干了再移开酒精灯。
选择题: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天气特征的?
A. 温暖(正确答案)
B. 高大
C. 蓝色
D. 圆形
我们通常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
A. 尺子
B. 放大镜
C. 温度计(正确答案)
D. 显微镜
下列哪个现象说明天气在变化?
A. 树叶一直是绿色的
B.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C. 昨天下雨,今天天晴(正确答案)
D. 山峰常年不化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那么“北风”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A. 南方
B. 北方(正确答案)
C. 东方
D. 西方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描述云的特征?
A. 白色或灰色
B. 漂浮在天空中
C. 有固定的形状(正确答案)
D. 由水蒸气凝结而成
下雨前,天空中的云通常会变得怎样?
A. 更白
B. 更黑或更灰(正确答案)
C. 更透明
D. 消失
我们通常用什么来描述风的强度?
A. 风向
B. 风力(正确答案)
C. 风速
D. 风温
下列哪个现象与天气无关?
A. 下雨
B. 打雷
C. 地震(正确答案)
D. 刮风
在观察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A. 只看一次就下结论
B. 多次观察,记录变化(正确答案)
C. 只关注自己喜欢的天气
D. 不需要记录,凭感觉就行。
科学试题 第1页(共18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18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1.水的状态是________,冰、雪是________的水,水蒸气是________的水。
(均填“气态”“固态”或“液态”)2.温度计________℃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3.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食盐的溶解能力要比小苏打________。
4.我们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工具是________,温度最高的火焰部分是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碎冰里加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更低。
( )2.因为食盐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食盐。
( )3.对着镜子哈气,镜面立即变模糊,这是镜面蒙上了一层水蒸气。
( )4.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5.白糖溶解于水后,就不能被过滤出来了。
( )6.水能溶解食盐、红糖和沙子。
( )7.冰融化成水,体积会膨胀。
( )8.一张纸被撕成小片后仍然还是同一种物质。
( )9.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刚放入水中就马上读数。
( ) 10.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水变成水蒸气,( )不会发生变化。
A.体积B.状态C.气味 2.要把混有食盐的沙子分离出来,最简单的方法是( )。
科学试题 第1页(共20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20页)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温度的高低( )食盐在水里溶解的快慢。
A.没有影响B.不一定影响C.无法确定D.影响2.水壶里的水“噗噗”地冒泡,水沸腾了。
水沸腾的温度接近( )。
A.120℃ B.70℃ C.100℃3.相同条件下,冰和冰激凌融化情况是( )。
A.一样快 B.冰激凌快些 C.冰快些4.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有气泡 B.温度不变 C.水没有变化5.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的时候,水开始结冰。
A.4 ℃ B.-4 ℃ C.0 ℃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2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
2.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会慢慢变干,这是( )现象。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小水珠,这种现象叫( )。
3.将食盐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食盐在( )中溶解得快。
4.把面粉、食盐、沙子和红糖放入水中,能溶于水的是( )、( ),不能溶于水的是( )、( )。
这四种物质放入水中后,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的是( )、( )。
5.实验时一份份地把物质加入水中,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大小。
三、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同样多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 )2.折纸和撕纸本质没有什么不同。
( )3.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 )4.除了水,别的物质都不会发生状态变化。
( )5.利用海水晒盐,主要利用的是过滤的方法。
( ) 四、连线题(共1小题,共4分)1.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不小心把一些物体混合到一起了,你有什么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吗?请将正确方法和相应物体用直线连接起来。
绿豆和沙子 溶解过滤 食盐和沙子 用磁铁吸引 铁钉子和木屑 用筛子筛 盐和水 加热蒸发 五、简答题(共2小题,共13分)1.小华买了一袋盐回家,还没到家门口,盐袋突然开了,盐洒了一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班级:姓名:一、我知道:(每空1分,共12分)1、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植物,它的茎叫()。
2、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植物,它的茎叫()。
3、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
4、叶是由()和()两部分结成。
5、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等过程。
二、辩一辩。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2、大树和小草的茎都一样坚硬。
()3、车前草和水花生都是水生植物。
()4、浮萍不需要土壤也能生长。
()5、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6、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
()7、菊花一般在秋天才开花。
()8、有的树生长时间长,永远都不会枯死。
()三、对号入座。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7分)1、一些大树看不到它的根,它应该()根。
A、有B、没有2、蒲公英属于()A、木本植物B、草本植物3、不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A、玉米B水葫芦C、狗尾草4、植物的叶是()。
A、有生命的B、无生命的5、树叶变黄的季节是()。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6、陆生植物的生长()水份。
A、需要B、不需要7、变硬的树叶一般是()。
A、绿色的B、枯黄的四、我的研究。
(每小题5分,共15分)1、植物需要哪些条件才能正常生长?2、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试卷一、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45分)1.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2.蜗牛的眼睛长在它的一对长触角上的。
..............()3.蜗牛喜欢吃蔬菜,不吃水果。
..................()4. 在砖块下我们容易找到蝗虫。
................()5.看到哪里有蚯蚓的粪便,就容易找到它。
..............()6.蚂蚁的胸部长有四对足。
.....................()7.蚯蚓可以在水中生活很长时间。
.................()8.金鱼是水中的动物,不要呼吸。
..................()9.蜗牛有牙齿。
..........................()10.金鱼是水中的动物,不要呼吸。
.................()11.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只脚。
.()12.蚂蚁和蜗牛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
................()13.金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14.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使劲敲打它的外壳使它活动起来。
......()15.蚂蚁喜欢甜食,我们可以用白糖和面包屑把它们引出来。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45分)1.观察完小动物后,我们可把它()A.弄死 B.养起来 C.放回原生活的地方2.看小洞里是否有小动物,()手指进去摸。
A.可以 B.不可以3.蜗牛头上长有()触角。
A.一对 B.二对 C.三对4.蚯蚓一般生活在()。
A.松软的土壤里 B.较硬的土壤C里5.蜗牛遇险后,会()。
A.逃跑 B.把身子缩进壳里6.给金鱼喂食要()。
A.少一点 B.越多越好7.鲫鱼的鳃不断张合,是它在()。
A.喝水 B.呼吸8.蜗牛利用( )向前爬行。
A.触角 B.腹足 C.硬壳9.蚂蚁有( )条腿。
A.2 B.4 C.610.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粘液 B.信息素 C.水分11.蜗牛用()呼吸。
A.鼻子 B.鳃 C.气孔12.下列食物中,蜗牛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A.蛋糕 B.菜叶 C.桔子13.植物和动物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生物 B.植物 C.动物14.用铅笔轻轻碰触蚯蚓的身体,会()。
A.缩回壳里 B.锁紧身体15.和蚂蚁的身体相似的动物是()。
A.麻雀 B.蝗虫 C.小狗三、连线。
(共4分)蜗牛的运动用鳍游动蚂蚁的运动用腹足爬行蚯蚓的运动用脚爬行金鱼的运动用身体伸缩爬行四、简答题。
(每题3分,共6分)1. 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有哪些?2. 动物的相同特点有哪些?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班级姓名一、连线。
(12分)塑料床木材啤酒瓶纸张国旗(升旗仪式用)金属信封布保险柜玻璃开关盒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20分)()1、木头和金属相比较,木头更硬一些。
()2、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再利用。
()3、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不需要重复利用。
()4、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
()5、金属材料吸水能力强。
()6、木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材料。
()7、陶瓷、棉花都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8、我们自己造的纸出现厚薄不同的现象,是因为纤维的分布不均、压制不够造成的。
()9、材料硬度越大,就越能被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10、我们用的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用纸。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20分)1、古代造纸术是由()发明的。
①蔡伦②爱迪生③牛顿2、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经用()来作为记事的材料。
①兽皮②竹木片③光碟3、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的方法。
①看②摸③刻划4、金属具有()的特性。
①导热②吸水③透明5、下列材料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①木条②塑料条③金属条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下列材料中,()吸水能力最强。
①陶瓷②塑料③纸7、()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①塑料②纸③木头8、()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①金属②陶瓷③塑料9、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材料。
①组装②联合③复合10、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这是对()的描述。
①纸②塑料③木头四、观察与记录。
(25分)1、我们的书包里都有什么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下面。
书包里的物品什么物品什么材质2、在我们的生活中,塑料、木头被大量使用,你能说出哪些塑料制品和木制品?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每种写5个)我知道的塑料制品我知道的木制品五、观察与研究。
(8分)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你知道金属有哪些特性吗?六、阅读与思考。
(6分)塑料袋作为一种经济适用的生活用品,多年来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无形“伙伴”,但它给环境带来了巨大伤害:塑料袋大量填埋会污染土地;焚烧会产生二口恶英等有毒物质;回收时清洗环节又会造成水污染等等。
20XX年12月31日,国务院下发通知规定:“从20XX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思考:读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想法?七、实践活动。
(9分)你经历过“我们来造一张纸”的活动吗?说说你是怎样造出一张纸的。
观察我们造出的纸,它和我们所用的纸相同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试卷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水”方面的知识填在下面。
(至少写4方面,12分)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5分)()1、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2、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一般采用尝的方法。
()3、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4、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5、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7、水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
()8、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9、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10、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6分)1、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①液体②固体③气体2、()是一种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
①烧杯②量筒③滴管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①轻重②颜色③黏度4、用量筒测量液体读数据时,视线要与()水平。
①液面②刻度③量筒5、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研究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①诺贝尔②拉瓦锡③居里夫人6、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①千克②公斤③毫升7、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实验证明空气()。
①能流动②有重量③能压缩8、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①风扇②轮胎③瓶子四、研究与发现(14分)对于空气,你都知道些什么?把你了解的有关空气的知识写下来。
五、实验与研究。
(20分)1、通过观察与实验,你知道了液体和固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请填写在下面。
2、水和空气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填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