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圆舞曲》知识点
- 格式:ppt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4
(花城版)音乐六下第4课溜冰圆舞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是花城版音乐六下第4课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
同时,这首曲目的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二. 学情分析在六年级的学生中,大多数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能够识谱、演奏简单的乐器。
然而,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溜冰圆舞曲》的音乐风格,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奏、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溜冰圆舞曲》的旋律特点和演奏技巧。
2.教学难点:对俄罗斯音乐风格的把握,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协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乐器、乐谱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溜冰圆舞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美感。
2.讲解:教师介绍《溜冰圆舞曲》的背景、旋律特点和演奏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音乐风格。
3.示范:教师演奏《溜冰圆舞曲》,展示演奏技巧,为学生树立榜样。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提高演奏水平。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协作:学生进行集体演奏,教师点评,总结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溜冰圆舞曲》的曲名、旋律特点、演奏技巧和俄罗斯音乐风格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形展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溜冰圆舞曲》说课稿第一篇:《溜冰圆舞曲》说课稿《溜冰圆舞曲》说课稿一、说教材:1、圆舞曲又称华尔兹,是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拍子舞蹈,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圆舞曲特别强调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具有鲜明的强弱的节拍感。
2、此曲是作者瓦尔托伊费尔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乐曲采用维也纳舞曲形式,有序曲、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
二、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师生互动和欣赏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去体会乐曲内在的情感。
体验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圆舞曲的节奏特点。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较好的掌握圆舞曲的节奏特点。
难点:能较好的去理解该曲。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放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如,皇帝圆舞曲、春之声等都可以,然后再播放一段跳三拍子的旋转圆舞曲,再问大家,老师刚才播放的音乐有什么特点?舞蹈节奏怎么样?有这两个问题引出今天要讲的三拍子的圆舞曲。
二、展开新课:1、首先让学生认识圆舞曲,通过提问的方式是学生了解圆舞曲是奥地利的一种拍子舞蹈,特别强调第一拍的重音较为突出,具有鲜明地强弱弱的节拍感。
2、对该曲进行简单的介绍:该去是瓦尔托伊费尔将圆舞曲与溜冰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乐曲采用维也纳舞曲的形式,有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
3、欣赏《溜冰圆舞曲》,引导学生在欣赏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每一段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并跟随音乐所到之处,根据音乐的速度作出相应的提示。
4、我们现在再分段仔细听一听:①序曲:速度是怎样的?使用了什么乐器?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徐缓的;圆号;冬天的景色)②第一圆舞曲:分主题A和B,两个主题,速度形成对比。
让我们来唱一唱,并体会两个主题各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
(主题A:宽广平稳,流畅明快,是人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主题B:运用了八分音符并强调起节奏,是乐曲充满了轻快活泼的情绪。
)③第二圆舞曲:分两个主题,主题A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的描绘了溜冰场上大显身手的溜冰者洒脱的姿态。
苏少版音乐二上第三单元溜冰圆舞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是苏少版音乐二上第三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人们在冰上滑行的场景,展现了冬季的独特魅力。
歌曲采用圆舞曲的形式,节奏明快,旋律活泼,富有动感。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溜冰圆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溜冰圆舞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但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手法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分析歌曲的创作手法,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溜冰圆舞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圆舞曲形式的音乐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通过学习《溜冰圆舞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溜冰圆舞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以及歌曲的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溜冰圆舞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3.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溜冰圆舞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2.讲解:向学生介绍《溜冰圆舞曲》的背景和创作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
3.学唱:让学生跟唱《溜冰圆舞曲》,注意指导他们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5.表演: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其他学生伴舞,展现《溜冰圆舞曲》的魅力。
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弹奏分析摘要: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1837-1915),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
在其作品中最具有生命力的就是《溜冰圆舞曲》,约翰·汤普森改编的《溜冰圆舞曲》钢琴版是流传最广的。
《溜冰圆舞曲》描绘了人们在冰上自由、欢快滑冰的情景。
关键词: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演奏分析一.作者及作品分析简介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1837-1915),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
生于斯特拉斯堡。
早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作曲,1865年任宫廷钢琴家和宫廷芭蕾舞指导,一生作有250首以上的管弦乐舞曲,其中圆舞曲占的分量较多,因此被称为“法国圆舞曲之王”,作为作曲家,他的圆舞曲和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一样受到欢迎。
在其作品中最著名、最具生命力的作品就是《溜冰圆舞曲》,流传最广的是钢琴版由约翰·汤普森改编的《溜冰圆舞曲》钢琴版。
《溜冰圆舞曲》是一首作于1882年的乐曲,当时巴黎连续两年大风雪导致气温下降到零下25摄氏度,马恩河、塞纳河大面积结冰,许多人都到结冰的湖泊上滑冰。
作曲家被眼前欢快的场景触发出创作灵感,随手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圆舞曲。
他巧妙地将圆舞曲和溜冰场景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人们在冰上自由、欢快滑冰的情景。
《溜冰圆舞曲》的原作是管弦乐,采用了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方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
每个段落都象一幕冰上芭蕾舞。
钢琴曲《溜冰圆舞曲》只选取了管弦乐曲中的前两首小圆舞曲进行改编,其特点是:旋律以歌唱性和转动性的韵律为主,保留了弦乐音响的主题特征;织体以分解和弦为主,把溜冰者舒展优美的舞姿和愉快的心绪完美地表现出来。
在保留原曲主要音乐特征的前提下,钢琴版更便于普及推广,从而深得学钢琴者的喜爱。
二.弹奏技巧分析A大调的钢琴曲《溜冰圆舞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四三拍。
该曲主题部分旋律优美,中间部分欢快跳跃,深受学琴者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