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方程解数列递推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6
用特征方程与特征根解数列线性递推关系式的通项公式一.特征方程类型与解题方法类型一 递推公式为An+2=aAn+1+bAn 特征方程为 X 2 =aX+b 解得两根X 1 X 2(1)若X 1≠X 2 则A n =pX 1n +qX 2n(2)若X 1=X 2=X 则A n =(pn+q)X n (其中p.q 为待定系数,由A 1.A 2联立方程求得) (3)若为虚数根,则为周期数列 类型二 递推公式为特征方程为X =dc b a X X ++解得两根X 1 X 2(1)若X 1≠X 2 则计算2111x A x A n n --++=21x d cA b aA x d cA baA n n n n -++-++=k21x A x A n n --接着做代换B n =21x A x A n n -- 即成等比数列(2)若X 1=X 2=X 则计算x A n -+11=x dcA b aA n n -++1=k+xA n -1接着做代换B n =xA n -1即成等差数列(3)若为虚数根,则为周期数列类型三 递推公式为特征方程为X =dc b ax X ++2解得两根X 1 X 2 。
然后参照类型二的方法进行整理类型四 k 阶常系数齐次线性递归式 A n+k =c 1A n+k-1+c 2A n+k-2+…+c k A n 特征方程为 X k = c 1X k-1+c 2X k-2+…+c k(1) 若X 1≠X 2≠…≠X k 则A n =X k n 11+X k n 22+…+X k k nk(2) 若所有特征根X 1,X 2,…,X s.其中X i 是特征方程的t i 次重根,有t 1+t 2+…+t s =k 则A n=Xn Q n)(11+X n Q n )(22+…+X n Q s n s)( ,其中)(n Q i=B 1+n B 2+…+n B ti ti 1-(B 1,B 2,…,B ti 为待定系数)二.特征方程的推导及应用类型一、p ,q 均为非零常数)。
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特征方程法求解递推关系中的数列通项一、(一阶线性递推式)设已知数列}{n a 的项满足d ca a b a n n +==+11,,其中,1,0≠≠c c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采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求解这一问题,然而这样做太过繁琐,而且在猜想通项公式中容易出错,本文提出一种易于被学生掌握的解法——特征方程法:针对问题中的递推关系式作出一个方程,d cx x +=称之为特征方程;借助这个特征方程的根快速求解通项公式.下面以定理形式进行阐述.定理1:设上述递推关系式的特征方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程的根为0x ,则当10a x =时,n a 为常数列,即0101,;xb a a x a a n n n+===时当,其中}{n b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01111,x a b c b b n n -==-.证明:因为,1,0≠c 由特征方程得.10c d x -=作换元,0x a b n n -=则.)(110011n n n n n n cb x a c ccd ca c d d ca x a b =-=--=--+=-=-- 当10a x ≠时,01≠b ,数列}{n b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11-=n nc b b 当10a x =时,01=b ,}{n b 为0数列,故.N ,1∈=n a a n (证毕)下面列举两例,说明定理1的应用.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4,N ,23111=∈--=+a n a a n n 求.n a 解:作方程.23,2310-=--=x x x 则 当41=a 时,.21123,1101=+=≠a b x a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数列}{n b 是以3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于是.N ,)31(2112323,)31(211)31(1111∈-+-=+-=-=-=---n b a b b n n n n n n 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关系:,N ,)32(1∈+=+n i a a n n 其中i 为虚数单位。
特征方程法求解递推关系中的数列通项一、(一阶线性递推式)设已知数列}{n a 的项满足d ca a b a n n +==+11,,其中,1,0≠≠c c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采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求解这一问题,然而这样做太过繁琐,而且在猜想通项公式中容易出错,本文提出一种易于被学生掌握的解法——特征方程法:针对问题中的递推关系式作出一个方程,d cx x +=称之为特征方程;借助这个特征方程的根快速求解通项公式.下面以定理形式进行阐述.定理1:设上述递推关系式的特征方程的根为x ,则当10a x =时,na 为常数列,即0101,;x b a a x a a n n n +===时当,其中}{n b 是以c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01111,x a b c b b n n -==-.证明:因为,1,0≠c 由特征方程得.10cdx -=作换元,0x a b n n -=则.)(110011n n n n n n cb x a c ccd ca c d d ca x a b =-=--=--+=-=-- 当10a x ≠时,01≠b ,数列}{n b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11-=n n c b b当10a x =时,01=b ,}{n b 为0数列,故.N ,1∈=n a a n(证毕)下面列举两例,说明定理1的应用.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4,N ,23111=∈--=+a n a a n n 求.n a解:作方程.23,2310-=--=x x x 则 当41=a 时,.21123,1101=+=≠a b x a数列}{n b 是以31-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于是.N ,)31(2112323,)31(211)31(1111∈-+-=+-=-=-=---n b a b b n n n n n n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关系:,N ,)32(1∈+=+n i a a n n 其中i 为虚数单位。
考虑一个简单的线性递推问题.设已知数列的项满足其中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采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求解这一问题,然而这样做太过繁琐,而且在猜想通项公式中容易出错,本文提出一种易于被学生掌握的解法——特征方程法:针对问题中的递推关系式作出一个方程称之为特征方程;借助这个特征方程的根快速求解通项公式.下面以定理形式进行阐述.定理1设上述递推关系式的特征方程的根为,则当时,为常数列,即,其中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即.证明:因为由特征方程得作换元则当时,,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当时,,为0数列,故(证毕)下面列举两例,说明定理1的应用.例1已知数列满足:求解:作方程当时,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于是例2已知数列满足递推关系:其中为虚数单位.当取何值时,数列是常数数列?解:作方程则要使为常数,即则必须现在考虑一个分式递推问题(*).例3已知数列满足性质:对于且求的通项公式.将这问题一般化,应用特征方程法求解,有下述结果.定理2如果数列满足下列条件:已知的值且对于,都有(其中p、q、r、h均为常数,且),那么,可作特征方程.(1)当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同的根(称作特征根)时,若则若,则其中特别地,当存在使时,无穷数列不存在.(2)当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称作特征根)时,则,其中证明:先证明定理的第(1)部分.作交换则①∵是特征方程的根,∴将该式代入①式得②将代入特征方程可整理得这与已知条件矛盾.故特征方程的根于是③当,即=时,由②式得故当即时,由②、③两式可得此时可对②式作如下变化:④由是方程的两个相同的根可以求得∴将此式代入④式得令则故数列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中当时,当存在使时,无意义.故此时,无穷数列是不存在的.再证明定理的第(2)部分如下:∵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其中必有一个特征根不等于,不妨令于是可作变换故,将代入再整理得⑤由第(1)部分的证明过程知不是特征方程的根,故故所以由⑤式可得:⑥∵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根、方程有两个相异根、,而方程与方程又是同解方程.∴将上两式代入⑥式得当即时,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为.此时对于都有当即时,上式也成立.由且可知所以(证毕)注:当时,会退化为常数;当时,可化归为较易解的递推关系,在此不再赘述.现在求解前述例3的分类递推问题.解:依定理作特征方程变形得其根为故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异的根,使用定理2的第(2)部分,则有∴∴即例4已知数列满足:对于都有(1)若求(2)若求(3)若求(4)当取哪些值时,无穷数列不存在?解:作特征方程变形得特征方程有两个相同的特征根依定理2的第(1)部分解答.(1)∵对于都有(2)∵∴令,得.故数列从第5项开始都不存在,当≤4,时,.(3)∵∴∴令则∴对于∴(4)显然当时,数列从第2项开始便不存在.由本题的第(1)小题的解答过程知,时,数列是存在的,当时,则有令则得且≥2.∴当(其中且N≥2)时,数列从第项开始便不存在.于是知:当在集合或且≥2}上取值时,无穷数列都不存在.数列特征方程式.一个数列:设有r,s使∴得消去s就导出特征方程式∴。
数列特征方程法
数列特征方程法是一种求解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通过建立递推数列的特征方程,得到其对应的特征根和通解,再利用初始条件求出具体的系数,最终得到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使用数列特征方程法求解递推数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确定其特征方程。
2. 求解特征方程的根,并根据根的个数和重复情况选择相应的通解形式。
3. 利用初始条件求解通解中的常数项,得到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特征方程法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求解各种递推数列,如斐波那契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 1 -。
特征方程法求数列通项一、递推数列的定义和初值条件首先需要明确递推数列的定义和初始条件。
通常情况下,递推数列可以表示为:an = p1 * an-1 + p2 * an-2 + … + pk * an-k,其中p1、p2、…、pk为常数,an为数列的第n项,n为整数。
除了定义外,还需要给出数列的一些初始条件,如数列的第一项a1、第二项a2等。
二、构造特征方程在特征方程法中,首先需要构造递推数列的特征方程。
特征方程的构造与递推式相关,通常可以通过将递推式中的n项移到等式的一边,然后利用项的移位,将递推式表示为一个递推关系式:an - p1 * an-1 - p2 * an-2 - … - pk * an-k = 0然后,令n = k+1,得到an+1 - p1 * an - p2 * an-1 - … - pk * an-k+1 = 0再通过移项,将递推式表示为:an+1 = p1 * an + p2 * an-1 + … + pk * an-k+1三、寻找递推数列的特征值接下来需要找出递推数列的特征值(或称为根)。
特征值是使得特征方程成立的值。
根据以上递推式,可以得到特征方程的形式:x^(k+1) - p1 * x^k - p2 * x^(k-1) - … - pk * x = 0其中x为特征值。
四、确定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已知递推式的通解形式为:an = c1 * x1^n + c2 * x2^n + … + ck * xk^n通常,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初始条件,求解出常数c1、c2、…、ck,进而确定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
举例说明:假设有一个递推数列满足an = 3 * an-1 - 2 * an-2,且a1 = 2,a2 = 5首先,可以将递推式变换为特征方程:an - 3 * an-1 + 2 * an-2 = 0再令n=2,可以得到a3-3*a2+2*a1=0将初始条件代入,即可得到一个关于c1和c2的方程:2c1+5c2=-4然后,我们需要求解特征值。
用特征方程求数列的通项一、递推数列特征方程的研究与探索递推(迭代)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递推数列问题能力要求高,内在联系密切,蕴含着不少精妙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递推数列的特征方程是怎样来的?(一)、若数列{}n a 满足),0(,11≠+==+c d ca a b a n n 其通项公式的求法一般采用如下的参数法,将递推数列转化为等比数列:设t c ca a t a c t a n n n n )1(),(11-+=+=+++则,令d t c =-)1(,即1-=c dt,当1≠c 时可得 )1(11-+=-++c d a c c d a n n ,知数列⎭⎬⎫⎩⎨⎧-+1c d a n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1)1(1--+=-+∴n n c c da c d a 将b a =1代入并整理,得()11---+=-c dc bd bc a n n n .故数列d ca a n n +=+1对应的特征方程是:x=cx+d(二)、二阶线性递推数列,11-++=n n n qa pa a仿上,用上述参数法我们来探求数列{}n n ta a ++1的特征:不妨设)(11-++=+n n n n ta a s ta a ,则11)(-++-=n n n s t a a t s a ,令⎩⎨⎧==-qst pt s (※) (1)若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2211t s t s ,则)(11111-++=+n n n n a t a s a t a ,)(12221-++=+n n n n a t a s a t a ,即{}n n a t a 11++、{}n n a t a 21++分别是公比为1s 、2s 的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得1111211)(-++=+n n n s a t a a t a ①,1212221)(1-++=+n n n s a t a a t a ②,∵,21t t ≠由上两式①+②消去1+n a 可得()()()nn n s t t s a t a s t t s a t a a 22121221211112..-+--+=.(2)若方程组(※)有两组相等的解⎩⎨⎧==2121t t s s ,易证此时11s t -=,则())(2112111111---++=+=+n n n n n n a t a s a t a s a t a =)(11211a t a s n +=-,211121111s a s a s a s a nn n n -=-∴++,即⎭⎬⎫⎩⎨⎧n n s a 1是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知()21112111.1s a s a n s a s a nn --+=,所以n n s n s a s a s a s a s a a 1211122111211.⎥⎥⎦⎤⎢⎢⎣⎡-+⎪⎪⎭⎫ ⎝⎛--=. 这样,我们通过参数方法,将递推数列转化为等比(差)数列,从而求得二阶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若将方程组(※)消去t 即得02=--q ps s ,显然1s 、2s 就是方程q px x +=2的两根,我们不妨称此方程为二阶线性递推数列11-++=n n n qa pa a 的特征方程,所以有结论:若递推公式为,11-++=n n n qa pa a 则其特征方程为q px x +=21、 若方程有两相异根1s 、2s ,则nn n s c s c a 2211+=;2、 若方程有两等根21s s =,则nn s nc c a 121)(+=.其中1c 、2c 可由初始条件确定。
特征方程法求解递推关系中的数列通项一、(一阶线性递推式)设已知数列{a n }的项满足a j = b,a n 4 = ca n • d ,其中c = 0, c = 1,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采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求解这一问题,然而这样做太过繁琐,而且在猜想通项公式中容易出错,本文提出一种易于被学生掌握的解法一一特征方程 法:针对问题中的递推关系式作出一个方程 x =cx • d,称之为特征方程;借助这个特征方程的根快速求解通项公式•下面以定理形式进行阐述.定理1:设上述递推关系式的特征方程的根为 x 0,则当x 0 = a 4时,a n为常数列,即a n 二a i ;当X o 二a i 时,a^ b n ' x o ,其中{b n }是以c 为公比 的等比数列,即 b n = b 4c n J,b 4 =a 4-x 0.pl证明:因为c = 0,1,由特征方程得x 0——.作换元b n = a n - x 0,贝U 1 -c n 1当X 。
=a 1时,b 1 =0 ,数列{b n }是以c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故b n =b1C _; 当 x ° 二a 1 时,d =0 , {b n }为 0 数列,故 a * =a 1,n • N.(证毕) 下面列举两例,说明定理 1的应用.1例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a -2,- N,a—,求a n.13 解:作方程x x -2,则x 0. 3 2b"a n「x0 © d—注乂a .cd1 -c二 c(a n -X °) = cb n . 11一2 -3 一2 +X — a-fl等的比公为11 1 n4丁 3) ,a n-3b n —3叫-」)n‘, n N. 2 2 2 3b n列是例2.已知数列{a n}满足递推关系:a n ^(2a n - 3)i, n,N,其中i为虚数3单位。
当a i 取何值时,数列{a .}是常数数列?a^ :-,a 2二:给出的数列:a n 爲方程x 2- px -q =0,叫做数列 :a n / 的特征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