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各科目笔记总结要点:循环系统疾病
- 格式:doc
- 大小:4.28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循环系统疾病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指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一、心力衰竭1.病因:慢性心衰,心脏负荷异常。
后负荷过度引起,高血压病;前负荷过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导致前负荷不足。
主动脉瓣狭窄,后负荷加重。
诱发心衰的感染,呼吸道感染。
2.表现: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
右心衰,颈静脉怒张,下垂型凹陷性水肿。
3.治疗:急性肺水肿,快速利尿,呋塞米;呼困,吗啡。
一般心衰利尿剂:氢氯噻嗪。
急性心梗24H内并发左心衰,避免用强心苷。
强心苷中毒绝对禁忌:西地兰。
慢性心衰增加心排量,洋地黄类药物。
洋地黄中毒诊断:心力衰竭的加重和各种心律失常。
二、常见心律失常1. 室早夹在两个窦性心搏之间,其后无代偿间歇,称插入型室早。
在同一导联上室早形态不同,配对间期不等,称多源性室早。
每个窦性搏动后出现1个室早,二联律。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发生心室夺获,心电图室性融合波,多发于有严重心肌损害患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患者。
心房颤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
连续房早,房性心动过速。
2. 听诊: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心音减弱。
第三度,大炮音。
二度I型,有心音脱漏。
心房扑动,心律一般规律(F波);心房颤动,心律绝对规律(f波)。
心电图: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明显症状),PR间期>0.20秒。
循环系统心衰病因:1、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梗、高血压)。
2、前负荷↑。
3后负荷↑(前夫后夫不给力)前负荷:容量负荷(射血之前)。
后负荷:射血后,A压↑前负荷见于:关(关闭不全)心(心脏病)前夫评(贫血)价(甲亢)后负荷见于:后夫提(高血压)刀宰(瓣膜窄)肥(肺A高压)羊慢性左心衰,肺V淤血,左房大,二尖瓣增大,闻及杂音,呼吸困难。
心衰诱因:1、呼吸道感染。
2、心律不齐(房颤最常见)。
ANP(心钠肽)↑,BNP(脑钠肽)↑何心衰成正比。
分类:1、排出量:A、低排出量。
B、高排出量(甲亢、AV漏、脚气病、贫血、孕辰)好转提示合并右心衰)心功能分期:A:二无→无心脏结构改变,无症状体征。
B→有改变无症状。
C→二有。
D→顽固心衰。
心功能分级:有心梗Kllip→ 1、无心衰,无肺部罗音。
2、肺罗音<1/2。
3、肺罗音>1/2(肺(陈旧性心梗是NYHA分级)水肿)。
4、休克:收缩压<90.无心梗NYHA→N1、平常活动无症状。
N2、一般活动有症状,休息时无。
N3、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正常活动。
N4、不能从事任何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端坐呼吸。
诊断:金标准:超声心动图UCGUCG:收缩功能→EF(射血分数) 舒张功能→E/A >1/2X线:1、心腔扩大。
2、肺淤血(可累线kerly)治疗:1、限水,严重心衰<1000-15002、抗感染。
3、药物:A利尿剂:排钠排水,首选。
急性→速尿,慢性→先消肿,然后剂量无限制使用。
双克+螺内酯。
B血管扩张剂:仅在合并冠心病时使用,二狭,主狭禁用。
硝普钠→降低前后复合,扩张小A、V,用于高血压急救。
初0.3mg,最大10mg。
硝酸甘油→扩张冠脉、肺A、扩V,初10ug。
C、ACEI:**普利 1、转心肌肥厚。
2、改善愈后,降低死亡率。
3、高钾,↓肾功能,低血压(副作用)。
禁忌:血钾>5.5,肌苷>225.4、干咳,ARB无干咳,**沙坦。
5、用于心肌肥厚。
6、起效时间2-3周 D、β受体阻滞剂:**洛尔 1、只有比索洛尔、卡地洛尔、美托洛尔才能治疗心衰。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内科学知识点汇总——循环系统疾病一、心功能不全(一)病因――心排出量下降,周围器官供血不足1、心肌收缩力降低――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的心绞痛)2、前负荷增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后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后负荷增加――阻塞性肺气肿左心后负荷增加――回心血量增加4、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二)左心衰――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和器官低灌注临床表现为主1、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症状心源性哮喘,咳嗽,咳痰,咯血2、体征:两肺底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交替脉(三)右心衰――以体循环静脉瘀血表现为主1、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少尿及呼吸困难2、体征:右心室扩大,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水肿胸水和(或)腹水,肝肿大。
晚期可有黄疸、腹水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要点――腔静脉压升高(四)治疗1、利尿剂――小剂量,逐渐加量急性肺水肿――首选速尿充血性心衰时不宜用――甘露醇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3、洋地黄――心衰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禁忌:窦房阻滞,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中毒处理:停药快速性心律失常:钾不低――苯妥英钠低钾――补钾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二、心律失常(一)快速性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动过速――颈动脉按摩能使心率突然减慢表现:心率快规则,P波出现QRS之后,ST段与T波可无变化2、早搏(1)房早:提早出现的P‘;P’R>0.12;QRS正常;代偿期间歇多不完全(2)房室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其前无相关P波;QRS形态正常;代偿间歇多完全(3)室性期前收缩:QRS提早出现,畸形、宽大,其前无相关P波;T波亦异常宽大;代偿间歇完全3、室性心动过速(室颤):QRS畸形,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没有P波;频率150-220次/分――是电复律的绝对适应证4、房颤:房颤心室率快而不规则;QRS波和T波形状变异。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循环系统解剖生理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
其功能是为全身各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氧、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运走,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内部理化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心脏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四个瓣膜:左心房、室之间有二尖瓣,右心房、室之间有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肺动脉瓣,心瓣膜作用: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的功能。
心脏壁分为3层:由外向内依此为心外膜、肌层、心内膜,心外膜即心包的脏层紧贴于心脏表面,与心包壁层形成心包腔,腔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
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有左、右两支,左冠状动脉又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主要负责左心房、左心室前壁、侧壁及室间隔前2/3部位心肌的血液供应;右冠状动脉主要供给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部位的心肌和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等处。
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进行着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具有驱动血液流动的泵血功能。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和普肯耶纤维,负责心脏正常冲动的形成和传导。
(二)血管动脉:引导血液出心脏的管道,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又称“功能血管”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的管道,其容量大,又称“容量血管”血循环途经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肺泡壁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中、小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中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三)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下降心脏还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的调节。
执业医师考试循环系统知识点考点笔记心力衰竭1.基本病因: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前后负荷增加,2.诱因:感染、心律失常、治疗不当。
3.前负荷:为容量负荷,涉及血容量变化的都为前负荷。
4.后负荷:为压力负荷,由于压力增高引起的变化都为后负荷。
5.关闭不全的疾病多为前负荷,狭窄类疾病多为后负荷。
6.心功能分级:7.慢性心力衰竭:①左心衰: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三部曲,最早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特征表现)→端坐呼吸体征:肺部湿啰音,听诊为舒张期的奔马律。
②右心衰:主要临床表现为各脏器慢性持续性淤血和水肿。
体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听诊右心奔马律。
③诊断及鉴别诊断:最常用的方法:超声心动图;收缩功能评价:射血分数(正常左室EF>50%);舒张功能评价:E/A>1.2④治疗:1.一般治疗:去除诱因,调整饮食,注意休息,监测体重。
2.药物治疗: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3.改善症状:1.利尿剂:减轻前负荷,治疗确切而迅速2.洋地黄:适用于LvEF<45%患者,正性肌力负性传导,对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者最佳。
洋地黄类药物禁忌症:传导阻滞、心肌梗死、肥心病、预激综合征8.急性心力衰竭:①急性左心衰:本质为急性肺水肿,特征表现为粉红色泡沫样痰,双肺湿啰音。
②抢救措施:端坐位,腿下垂,吸氧给吗啡,静注氨茶碱,首选呋塞米,合并高血压时给予硝普钠。
心脏瓣膜病一二尖瓣狭窄1.临床表现:最先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加重进展,最终为静息时呼吸困难。
2.体征:①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最重要体征)。
②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可闻及Graham-Steel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二、三肋间的收缩期杂音,产生机制为二尖瓣狭窄可导致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③心界扩大,心腰膨出,梨形心。
3.辅助检查:最重要,最有效的检查:超声心动图。
4.并发症:房颤为最常见。
5.治疗: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第一节心力衰竭一、基本知识(一)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及诱因。
☞231、Killip分级:记忆:有急性心梗的就要快(K)抢救,为Killip。
Ⅰ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Ⅱ级:肺部啰音<1/2肺野;有左心衰竭;Ⅲ级:肺部啰音>1/2(急性肺水肿);Ⅳ级:心源性休克(血压小于90/60mmHg)Killip分级记忆:1无2啰半;3肿4休克;注意:心梗的临床表现:疼痛是心梗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必须有这个症状。
2、用NYHA分级(用于心衰无心梗):记忆:没有心梗或者不是急性的就是NO心梗,为NYHA。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能爬顶楼】Ⅱ级(心衰Ⅰ度):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每天日常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梯到3楼】Ⅲ级(心衰Ⅱ度):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或从事一般家务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梯到2楼】Ⅳ级(心衰Ⅲ度):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均使不适增加。
【在底楼喘气】NYHA分级记忆:1无2轻3明显;4级不动也困难(不能平卧)二、慢性心力衰竭(一)临床表现1、左心衰:●左心衰=高血压+劳力性呼吸困难(常考点)症状:主要为●肺淤血+心排出量下降的表现。
临床表现:3大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可为首发症状(最早出现)。
②随着病情的发展演化成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
2)咳嗽可粉红色泡沫痰(或者白色泡沫痰)3)两肺底湿啰音和喘鸣音:①两肺底常可闻及湿啰音(中小水泡音)和喘鸣音;心脏听诊可闻及②肺动脉第二心音(P2)亢进;③舒张期S3奔马律(心衰特有体征之一)注:心源性哮喘(也叫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有高血压史,禁用肾上腺素;支气管哮喘无高血压史,禁用吗啡(抑制呼吸);氨茶碱两者都可用。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中西医诊疗要点一、概述(一)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为身体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维持生命活动。
此外,循环系统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合称为心血管病。
1.心脏:心脏位于胸腔中纵膈内,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
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1)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4个心腔。
左、右心房之间为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为室间隔。
左心房、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二尖瓣,右心房、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两侧瓣膜均有腱索与心室乳头肌相连。
左、右心室与大血管之间亦有瓣膜相隔,位于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位于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
房、室间隔结构完整及心脏瓣膜结构与功能正常,方能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防止出现血液反流或分流。
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2)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肌细胞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心肌细胞。
前者构成心房壁和心室壁,主要功能是收缩;后者具有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
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和普肯耶纤维。
(3)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灌流主要在心脏的舒张期。
2.血管: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类。
动脉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人体进行物质及气体交换的场所,故称其为“功能血管”静脉又称“容量血管”。
阻力血管与容量血管对维持和调节心功能有重要作用。
3.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一体液:(1)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内皮因子、某些激素和代谢产物等。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点:循环系统疾病中西医执业医师2017内科学考点:循环系统疾病导语: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以下是与循环系统相关的考试内容,需要的考生们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细目一:心功能不全西医:一、西医病因病理1.病因(1)心肌收缩力降低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的心绞痛。
(2)前负荷增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后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4)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
2.诱发因素(1)感染。
(2)心律失常。
(3)血容量增加如摄入过多钠盐,静脉输液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
(5)应用心肌抑制药物不恰当地使用心肌抑制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
(6)其他如洋地黄类药物用量不足或过量,高热,严重贫血等。
3.发病机理循环功能的即刻、短暂调节有赖于神经激素系统的`血流动力效应,而长期调节则是依靠心肌机械负荷诱发与神经激素系统介导的心室重塑。
二、临床表现心功能不全分级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日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
Ⅱ级: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呼吸困难、乏力)。
Ⅲ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Ⅳ级:在休息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一)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和器官低灌注临床表现为主。
1.症状(1)呼吸困难①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②端坐呼吸。
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熟睡后突然憋醒,可伴呼吸急促,阵咳,咯泡沫样痰或呈哮喘状态,又称为“心源性哮喘”。
(2)咳嗽、咳痰、咯血。
(3)其他如乏力、疲倦、头昏、心慌、少尿等症状。
2.体征(1)肺部湿性啰音多见于两肺底部。
(2)心脏体征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慢性左心衰一般均有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和(或)收缩期杂音,可出现交替脉等。
(二)右心衰竭以体循环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
1.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呼吸困难、肝区胀痛、少尿等。
实用文档之" 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50分)"第一节心力衰竭一、基本知识(一)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及诱因1、基本病因:记忆:前夫(前负荷),后夫(后负荷),不的诱因。
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3、发病的基本机制:心室重构。
1、Killip:记忆:有急性心梗的就要快(K)抢救,为Killip。
Ⅰ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Ⅱ级:肺部啰音<1/2肺野;有左心衰竭;Ⅲ级:肺部啰音>1/2(急性肺水肿);Ⅳ级:心源性休克(血压小于90/60mmHg)Killip分级记忆:1无2啰半;3肿4休克;注意:心梗的临床表现:疼痛是心梗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必须有这个症状。
2、用NYHA分级(用于心衰无心梗):记忆:没有心梗或者不是急性的就是NO心梗,为NYHA。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能爬顶楼】Ⅱ级(心衰Ⅰ度):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每天日常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梯到3楼】Ⅲ级(心衰Ⅱ度):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或从事一般家务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梯到2楼】Ⅳ级(心衰Ⅲ度):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均使不适增加。
【在底楼喘气】NYHA卧)二、慢性心力衰竭(2:右心衰:左心衰3、全心衰: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左、右心衰的临表同时存在可考虑全心衰。
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出现后,左心衰肺淤血的症状反较单纯性左心衰时减轻。
(二)诊断:心衰诊断首选超声心动图,用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
4、心衰时,心室壁张力增加,心室肌内不仅BNP分泌增加,(2)血管扩张剂:1)硝普钠: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室的前、后负荷。
适应症:①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左心衰②晚期心力衰竭患者。
重点内容为心功能不全病人的心功能分级、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心衰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洋地黄中毒的反应及处理、心律失常的判断及护理措施、高血压的分级、药物不良反应、高血压急症的处理、高血压病人的注意事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心绞痛的表现和首选药物,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护理措施、先心病的分类、法洛四联症患儿的表现及护理要点。
1.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右心衰竭的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体征为水肿、颈静脉怒张和发绀等。
2.急性心衰表现为呼吸困难 30~40 次/分,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3 洋地黄药物中毒,临床表现常为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黄绿视等;心脏毒性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为室早二联律。
4.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是最严重、最危险的心律失常。
房颤急性期应首选电复律治疗。
房颤选同步电复律,室颤选非同步电复律。
5.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为潜伏青紫型,见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右向左分流的青紫型,见于法洛四联症等。
法洛四联症有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青紫,也可出现杵状指、蹲踞现象。
6.原发性高血压是在非药物状态下,是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
指导病人坚持低盐(<6 g/d)、低脂和低胆固醇饮食。
降压药物应用原则:①小剂量开始;②优先选择长效制剂;③联合用药;④个体化。
7.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8.心绞痛典型临床表现:。
有明显诱因,疼痛部位位于胸骨体中上段,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15 min,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硝酸酯类是最有效、作用最快的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
9.为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无明显诱因,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主要原因。
痰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
热闭心神――清营汤
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四逆汤
正虚邪恋――竹叶石膏汤
四、肺结核(肺痨,劳瘵,急痨,劳嗽,尸疰,虫疰)
(一)病理――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三种病理变化多同时存在
病理过程:表现为破坏与修复同时进行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也可涉及心肝(三)治疗
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能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吡嗪酰胺最常用的抗结核药――异烟肼
主要不良反应为第VIII对颅N损害的氨基酸苷类:链霉素
(四)中医治疗
肺阴亏损――月华丸
阴虚火旺――百合固金汤事秦艽鳖甲散
气阴耗伤――保真汤
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肺积,息贲)
――多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有淋巴结和血行转移
(一)病理
1、解剖学分类:
中央型肺癌:发在段至主支气管,以鳞癌多见。
占肺癌3/4 周围型肺癌
2、组织学分类
(1)小细胞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
(2)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常见的类型
(3)腺癌
(4)细支气管-肺泡癌
(5)大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
(6)鳞腺癌
(二)诊断
早期,刺激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
中期,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晚期,恶病质
诊断的最可靠手段――痰细胞学、组织病理学检查
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悸,肺胀,喘证,水肿)
(一)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二)表现
1、代偿期: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稍动感心悸气短乏力
2、失代偿期:急性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体征:肺动脉高压和右室增厚的客观征象
主要并发症: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休克、DIC
七、慢性呼吸衰竭(喘证,喘脱,闭证,厥证)
(一)病因
最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中医病机
病位在肺,与脾、肾、心关系密切
本虚标实:本虚:肺脾肾心虚;标实:痰浊,瘀血,水饮
(三)血气分析
I型呼衰:PaO2<60, PaCO2≤40
II型呼衰:PaCO2>50 和(或)PaO2<60
代偿性呼酸:PaCO2升高,pH正常,HCO3-升高
失代偿性呼酸:PaCO2升高,pH<7.35
(四)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抗感染,机械通气
I型呼衰:给予高浓度(>35%)吸氧
II型呼衰:给予持续低浓度给氧→使颈动脉窦兴奋性降低
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功能不全
(一)病因――心排出量下降,周围器官供血不足
1、心肌收缩力降低――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的心绞痛)
2、前负荷增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后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右心后负荷增加――阻塞性肺气肿
左心后负荷增加――回心血量增加
4、严重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
(二)左心衰
――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和器官低灌注临床表现为主
1、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症状
心源性哮喘,咳嗽,咳痰,咯血
2、体征:两肺底湿啰音;心脏扩大,心率加快,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交替脉(三)右心衰
――以体循环静脉瘀血表现为主
1、症状: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
少尿及呼吸困难
2、体征:右心室扩大,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水肿
胸水和(或)腹水,肝肿大。
晚期可有黄疸、腹水
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要点――腔静脉压升高
(四)治疗
1、利尿剂――小剂量,逐渐加量
急性肺水肿――首选速尿
充血性心衰时不宜用――甘露醇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洋地黄――心衰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
禁忌:窦房阻滞,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中毒处理:停药
快速性心律失常:钾不低――苯妥英钠
低钾――补钾
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二、心律失常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
1、室上性心动过速
――颈动脉按摩能使心率突然减慢
表现:心率快规则,P波出现QRS之后,ST段与T波可无变化
2、早搏
(1)房早:提早出现的P‘;P’R>0.12;QRS正常;代偿期间歇多不完全
(2)房室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其前无相关P波;QRS形态正常;代偿间歇多完全
(3)室性期前收缩:QRS提早出现,畸形、宽大,其前无相关P波;T波亦异常宽大;代偿间歇完全
3、室性心动过速(室颤):QRS畸形,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没有P波;频率150-220次/分
――是电复律的绝对适应证
4、房颤:房颤心室率快而不规则;QRS波和T波形状变异。
――最容易引起房颤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5、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F波;QRS波和T波形态正常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
1、窦缓:心率40-60次/分;常伴窦性心律不齐
治疗:<40次/分――阿托品
2、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阻:窦性P波,其后有QRS;P-R间期延长>0.2
(2)II度房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