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5.90 MB
- 文档页数:23
残疾人基本状况需求调查工作方案一、调查背景及目的为了了解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需求,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残疾人服务和扶持政策提供参考,本次调查旨在详细了解全县残疾人群众的基本情况和需求,主要目的如下:1. 了解残疾人人口学特征、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情况;2. 了解残疾人群众的教育、工作、医疗等需求,掌握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3. 分析残疾人的政策扶持得失,以及现行法规对残疾人的保障程度;4. 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服务政策、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增进残疾人福利的满足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本次调查的范围为全县残疾人群众,涉及本县各个乡镇和居委会。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人群:1. 受残疾人士保护法认定为残疾人的人员;2. 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残疾人群众;3. 生活在本县的残疾人。
三、调查方法和程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在线调查和现场调查。
其具体程序如下:1. 编制问卷:专题研究组要根据所需数据,设计出一份调查问题合理、完整、清晰的问卷,包括人口学背景、残疾类型、生活状况、教育情况、工作情况、医疗保健和政策意见等方面内容。
2. 问卷发放:问卷发放的形式有现场发放和在线填写两种方式,现场发放主要通过邻里之间、村委会老干部、社工、志愿者等发送调查问卷,同时通过社区微信发布问卷链接,使有网络的人员可以在线填写问卷,特别是有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可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帮助填写问卷。
3. 问卷收集:采用传统反馈方式或者网络收集,最终将所有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回收。
4. 数据统计与分析:将所有收集的问卷作统计分析,依照情况进行合理分类。
四、预期成果1. 形成一份全面、科学的残疾人基本状况和需求分析报告,反映残疾人在各方面的现状和需要;2. 为下一步完善残疾人服务和扶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3. 为多部门、多机构、多样化的残疾人工作开展及相关社会公益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参考。
残疾人调查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表残疾人调查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表1、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全国范围内残疾人基本服务的状况和需求,为制定和改进残疾人福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的残疾人群体,并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残疾进行详细分类。
3、调查内容3.1 社会保障服务3.1.1 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和理解情况3.1.2 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情况3.1.3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的满意度3.1.4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情况3.2 医疗康复服务3.2.1 残疾人医疗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2.2 残疾人康复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情况3.2.3 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的满意度3.2.4 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的需求情况3.3 教育和就业服务3.3.1 残疾人教育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3.2 残疾人就业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3.3 残疾人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满意度3.3.4 残疾人教育和就业服务的需求情况3.4 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服务3.4.1 辅助器具的供应和配备情况3.4.2 技术支持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情况3.4.3 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服务的满意度3.4.4 辅助器具和技术支持服务的需求情况3.5 社会参与和文化娱乐服务3.5.1 残疾人社会参与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5.2 残疾人文化娱乐机构的分布和基本情况3.5.3 残疾人社会参与和文化娱乐服务的满意度3.5.4 残疾人社会参与和文化娱乐服务的需求情况4、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主观题,个别访谈主要针对情况特殊或无法填写问卷的残疾人进行。
5、目标样本数量样本数量将根据全国残疾人人口比例进行合理分配,确保覆盖各地区和各类残疾人群体。
6、调查时间本次调查计划从2022年1月1日开始,至2022年12月31日结束。
7、结果分析和报告调查结果将由专业分析团队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将包括各个章节的分析结果、建议和对应的数据图表。
XX残疾人基本服务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总结2015年5月19日根据国务院残工委、中国残联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的通知》(残工委发〔2014〕6号)以及日照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X残工委发[2014]2 号)等文件要求,我区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经三个多月的努力己全面完成我区残疾人基本情况核查工作。
现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区专项调查入户登记工作从2015年1月1日正式开始,专项调查底册共有残疾人1286人。
2015年1月25前完成了所有入户调查登记工作。
3月18日前完成复录工作,原录错误率及复录错误率在指标控制范围内,经市残联审核通过,并将专项调查系统继续上报,现已完成上报工作。
至此,XXXX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已圆满完成。
二、主要做法根据市残联的要求,我区制定了《XXX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方案》,并设立了专项调查办公室,由XXX作为调查组组长,调查组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工作由XXX组织实施,XX残联成立专项调查办公室,负责本镇的专项调查工作。
方案明确了区、镇残联及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做到层层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专项调查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动员部署。
召开镇分管领导、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干、专职委员参加的专项调查动员会,XXX副事长作了动员讲话并布置了调查实施方案。
会后,社会XXXX及镇残联组织残疾人专干、专职委员和村委会干部组成入户调查员队伍,形成以残疾人工作者为主,以村干部为辅的入户调查人员队伍,从而确保入户见面率和数据准确性。
二是全面核查基础信息。
为确保调查底册数据准确,在入户调查前,XXXX对全区1402名残疾人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共核查残疾人1402人,其中在户1286人,不在户116人,同时通过镇、村委会核查残疾人家庭状况、就业和保险缴纳情况、政策享受情况,作为入户调查的基础依据。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深入了解残疾人综合服务的现状,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为残疾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促进其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残疾人综合服务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残疾人综合服务的现状,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需求等方面,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残疾类型(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区的残疾人。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了详细的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和线下发放的方式,收集了大量残疾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2、访谈调查对部分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相关服务机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获取了更具针对性和详细的信息。
3、文献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政策文件、学术研究报告和统计数据,为调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
四、调查结果(一)服务内容1、康复服务部分地区康复服务资源相对不足,康复设备陈旧,专业康复人员短缺,导致一些残疾人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
2、教育服务虽然特殊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偏远地区的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
3、就业服务残疾人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如就业岗位有限、就业歧视、职业技能培训不足等。
4、社会保障服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仍有部分残疾人未能充分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待遇,特别是在医疗、养老等方面。
(二)服务质量1、服务的便利性部分服务机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给残疾人获取服务带来困难。
服务流程也存在繁琐、复杂的情况。
2、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部分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影响了服务质量。
2023年残疾人基本状况需求调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2023年残疾人基本状况需求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调查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残疾人的人口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残疾类型等;2.了解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及生活状况,包括教育水平、就业情况和收入状况等;3. 了解残疾人对于政府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和满意度,包括医疗保障、康复服务、辅助器具等;4.了解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包括参与社会组织、社区活动情况等。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2. 调查对象: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相关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工作人员。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包括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和文件分析等具体的调查方法。
1. 个人访谈:选取代表性的残疾人及其家庭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2.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
问卷内容涵盖残疾人人口基本特征、教育、就业、生活状况、对政府服务项目的需求满意度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情况等方面。
3. 文件分析:搜集和分析相关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文件资料,从中获取有关残疾人基本状况和政策措施的信息。
四、调查步骤:1.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范围,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地点等。
2. 编制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调查问卷,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3. 调查人员培训:针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调查技巧和数据收集能力。
4. 实施调查:按照预定计划,采取个人访谈、问卷调查和文件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工作。
5. 数据分析与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和数据报告。
2023年残疾人基本服务调查方案调查目的: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2023年残疾人基本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旨在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社会支持。
通过调查,我们希望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 残疾人基本服务的覆盖率和实际情况;2. 残疾人对基本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3. 残疾人对基本服务的建议和意见;4. 残疾人对基本服务的使用情况和障碍。
方法:为了完成以上调查目的,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针对残疾人的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基本服务的覆盖情况、满意度评价、需求和建议等内容。
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发送问卷,邀请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参与调查。
2. 访谈: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如重度残疾人或乡村地区残疾人,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基本服务的需求和困难。
3. 群体讨论:邀请残疾人组织、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志愿者等进行群体讨论,共同探讨残疾人基本服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参与调查的对象:1. 残疾人个体:对各类残疾人群体进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方面的残疾人。
2. 残疾人组织:邀请各地残疾人组织的代表参与调查,了解他们对基本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3. 政府相关部门:邀请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参与调查,了解他们对残疾人基本服务的政策和实施情况。
4. 专家学者:邀请残疾人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调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预期结果:通过本调查,我们期望得出以下几个结果:1. 残疾人基本服务的覆盖率和实际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教育、康复、就业等方面。
2. 残疾人对基本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了解残疾人对基本服务的评价和期望,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残疾人对基本服务的建议和意见,收集并分析残疾人对基本服务的改进和提升建议,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4. 残疾人对基本服务的使用情况和障碍,了解残疾人在使用基本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困难,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近3000实名登记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及暂未持证的疑似残疾儿童。
工作的目的是要找到每一个调查对象,为调查登记提供一个居住地、姓名等基本信息的调查底册,使入户登记时能够按图索骥,找到每个调查对象。
如果调查员入户登记时再将精力放在找人上,势必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调查质量。
“核查”的质量将直接决定调查数据的质量。
专项调查工作方案之所以为做好这项工作留出了近半年的时间,就是要大家尽量把库核实准确。
某种意义来说,人数核查准了,专项调查就成功了一半。
要求按照残疾人户籍所在地原则,对本地区持证残疾人的常住情况进行核实,并与所在行政区划进行对应划分。
确保专项调查的“应知应会”每一位参与调查的人员都要掌握。
2、要细致抓好“调查”工作。
有了核查的基础,就为我们开展调查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库里的人员都是实名制的,这就减轻了找人的压力。
要坚持入户见面登记,不能做纸面文章。
同时,由于一些人可能因外出打工、举家搬迁或其他什么原因难以直接入户调查,就需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做好调查工作,比如电话讯问调查、向相关亲属调查,等等。
这次专项调查的重点是已持有残疾人证的人员和疑似残疾未领证的儿童,主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服务状况和需求,没有了身份识别和残疾定级方面的压力。
但这次专项调查又有特殊性,覆盖面比较广,涉及的人群比较多。
大兵团作战,需要精心组织,科学谋划。
为此,筹备工作中要在“严、细、广、深、实、准”六个字上下硬功夫。
这次专项调查要加强实名制登记和管理,要和信息化管理结合起来,和数据的动态更新结合起来,和残疾人证的智能化使用结合起来,和推进同步小康工作进程结合起来,不能以已经开展多年的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替代这次专项调查。
因此,筹备工作要统筹考虑,严格、严密、严谨地落实好筹备工作。
要把复杂程序简单化、可操作化,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努力使调查工作横到边、竖到底、没有漏点,最大限度减少盲区和死角。
开展调查要深。
能够直接入户调查的,都要和残疾人直接见面。
残疾人基本服务调查报告201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开始实施《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本文将介绍残疾人基本服务调查报告。
残疾人基本服务调查报告(1)从2015年1月1日零时起,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悄然展开。
从北国冰原到南疆边陲,从大漠戈壁到雪域高原,150万调查人员走乡入户,对近3000万持证残疾人逐一开展需求调查。
登门入户,问需于民,了解回应残疾人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残疾人是困难群体中的困难群体,残疾人事业是短板中的短板,不让一个残疾兄弟姐妹掉队,必须优先解决他们最为急迫的基本需求问题。
为了真实掌握这些极具个性化的第一手材料,调查人员只能登门入户、当面求解。
努力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
这是党和国家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庄严承诺。
此次专项调查的着重点是掌握基层可靠的基础数据,了解真实的需求。
摸清底数,问需于民,为实现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提供重要的客观支撑。
努力了解回应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力争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化服务,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14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调查工作。
随即,国务院残工委、中国残联等十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的通知》。
8月20日,国务院残工委会同教育部、中国残联等十部门建立了全国专项调查工作联席会议,共同推进此项工作,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
会议确定了专项调查开展模式、流程,制定了《残疾人调查表》和《社区调查表》等文件,明确了包括残疾人的住房、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康复、无障碍、文化体育等方面36个基本服务项目的调查数据。
150万名调查人员走进每一户残疾人家庭,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这是一次超大规模的专项调查,参与人数之多,调查范围之广,创我国各类残疾人状况调查历史之最。
对近3000万残疾人进行实名调查,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统计工作上来讲,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