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小结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完整版)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 =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汇总完整版小学数学公式完整版一、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 = (长 + 宽) × 2面积 = 长 ×宽正方形:周长 = 边长 × 4面积 = 边长 ×边长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 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高梯形: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圆:直径 = 半径 × 2周长 = 圆周率 ×直径面积 = 圆周率 ×半径 ×半径长方体:体积 = 长 ×宽 ×高正方体:体积 = 棱长 ×棱长 ×棱长圆柱:侧面积 = 底面周长 ×高表面积 = 侧面积 + 2 ×圆的面积体积 = 底面积 ×高圆锥:体积 = 底面积 ×积高 ÷ 3二、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1公里 = 1000米1米 = 10分米1分米 = 10厘米1厘米 = 10毫米2.面积单位: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3.体积单位: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 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 = 1000立方毫米4.重量单位:1吨 = 1000千克1千克 = 2市斤 = 1000克 = 1公斤5.面积单位:1公顷 = 平方米1亩 = 666.666平方米6.容量单位:1升 = 1000毫升 = 1立方分米1毫升 = 1立方厘米7.货币单位:1元 = 10角 = 100分1角 = 10分8.时间单位:1世纪 = 100年1年 = 12个月,大月有31天,XXX有30天,闰年的2月有29天,平年的2月有28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2.算术方面: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b•a)•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除法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图形名称正方形(4 条对称轴)长方形(2 条对称轴)三角形(等边△ 有3条对称轴;等腰△有 1 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梯形(等腰梯形有 1 条对称轴)圆形图形abac bhah baad h ebrd.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平面图形周长( C)公式周长=边长× 4C=4a公式变换: a = C÷ 4=1C4周长=长 +长 +宽 +宽 =2 长 +2 宽=(长+宽)× 2C= (a+b )× 2公式变换:a = C ÷ 2-b b = C ÷ 2- a周长=边长 a+边长 b+ 边长 cC =a+ b+ c注:等边△周长C=3a公式变换: a = C ÷3周长=边长a+边长 a+边长 b+ 边长 b=边长 a× 2+边长 b× 2C= 2a+2b=2 ( a+ b)周长=边长 a+边长 b +边长 d + 边长 eC= a+b+ d+e周长 =直径×π =2×π×半径C=π d=2 πr公式变换:d=2r r = d ÷2d = C÷πr = C÷ 2π※半圆周长 =π r + d面积( S)公式面积 =边长×边长2面积 =长×宽S=a× b= ab公式变换:a= S ÷ b b= S ÷ a面积 =底×高÷ 2s=ah÷2=1ah2公式变换:三角形高 =面积× 2÷底h=2 s ÷a三角形底 =面积× 2÷高a =2 s÷ h面积 =底×高s=ah公式变换:a=s ÷h h =s÷a面积 =(上底 +下底 )×高÷ 2s=(a+b) ×h ÷2公式变换:a = 2s÷h -bb = 2s÷h -a面积 =半径×半径×πS = π r 2.1 / 6. 周长 =C 大圆 +C小圆圆环=π D+π d=2π R+2π r=2π( R+r)立体图形图形名总棱长( L)公式图形称正方体总棱长 =棱长× 12L=12aa总棱长 =长× 4+宽长方体×4+高× 4=4(长 +宽+高)ha bL=4( a+b+h)面积 = S 大圆- S 小圆=π R2-π r 2=π( R2- r 2)体(容)积( V)表面积( S)公式公式S=一个面的面积× 6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S= a×a×6 =6a 23V= a ×a×a=a表面积 =( 长×宽 + 长×体积 = 长×宽×高 +宽×高 ) × 2 高S=2(ab+ah+bh) V=abh圆柱体圆筒侧面积 =底面周长×高S 侧 =ch=dπh=2π rh表面积 =底面积× 2+侧面积S 表= S 底×2+ S 侧圆柱的表面积公式:(1)有两个底面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表 = S 底× 2+ S 侧=πr 2×2+πdh=π r 2×2+2π rh=2π r (r+h )(2)只有 1 个底面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表 = S 底 + S 侧 =πr 2+π dh=π r 2+2π rh= π r (r+2h )(3)两个底面都没有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S 表 =S 侧 =ch = πdh =2 π rh大圆柱直径为 D,半径为 R,周长为 C;小圆柱直径为 d ,半径为 r ,周长为 c;高都为hS表 = S 大圆柱侧 + S 小圆柱侧 +(S 大圆柱底-S 小圆柱底)× 2= C 大圆柱 h+c 小圆柱 h+(π R2-π r 2)× 22 2=Dπh+dπ h+(π R-π r )× 22 2=2π h( R+r)+2π( R - r )V圆锥 =1V圆柱 =1S 底×h=1πr 2 h体积 = 底面积×高=侧面积÷ 2×半径V= S 底× h2= π r hV= V 大圆柱- V 小圆柱=S大圆柱底×h- S小圆柱底×h=π R2 h -π r 2×h=π h( R2- r 2)33 3圆锥体V圆柱=3 V圆锥等底等体积的圆柱与圆锥,圆锥的高=圆柱高的 3 倍.2 / 6.做人最好状态是懂得尊敬,不论他人闲事,不晒自己优胜,也不秀恩爱。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完整版)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 =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最全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²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²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²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一、周长公式1.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 (重点)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 2×圆周率×半径二、面积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5.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6. (重点)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7. (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8. (重点)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积侧面积三、体积公式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3.(重点)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4.(重点)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大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周长公式1.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3. (重点)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2×圆周率×半径二、面积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5.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6. (重点)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7. (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小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小结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小结,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圆锥的体积
=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