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型炉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70.15 KB
- 文档页数:2
防止“W”型锅炉结焦措施防止“W”型锅炉结焦是保障锅炉安全运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工作。
结焦不仅影响了热能传递效果,降低了燃烧效率,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同时也会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W”型锅炉结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防止“W”型锅炉结焦的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合理搭配燃料作为能源的直接来源,燃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锅炉的运行效果。
为了防止结焦,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燃料,尽量避免含硫、含灰量高的燃料。
同时要做好燃料的搭配,合理控制燃料的混合比例,尽量减少燃料中的杂质和灰渣的含量,从而降低结焦的可能性。
二、加强锅炉的清洁工作定期对锅炉进行清洁是防止结焦的重要方式。
定期检查燃烧区域,清除燃烧残渣和灰渣,清理管道内的积灰,保持锅炉内部的清洁卫生,有利于燃烧效果的提高,减少结焦的可能性。
三、调整燃烧工艺参数合理地调整燃烧工艺参数是防止结焦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燃烧的空气、燃料比例进行调整,保证燃烧充分而不过量,从而减少燃烧产生的残渣和灰渣,降低结焦的可能性。
四、安装防结焦设备在锅炉上安装一些防结焦的设备也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
比如喷嘴式清灰装置,能够定期对锅炉进行清灰作业,及时清除燃烧产生的残渣和灰渣,防止结焦。
还可以安装结焦探测设备,及时发现结焦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进行科学管理科学的管理对防止结焦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能够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燃烧不充分、设备老化、堵管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锅炉结焦的可能性。
六、加强维护保养加强维护保养是延长锅炉寿命、避免结焦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锅炉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从而减少锅炉结焦的可能性。
七、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培训也是防止锅炉结焦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操作技能和原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从而减少燃烧不充分、设备老化等原因引起的结焦情况。
“W”型火焰锅炉燃烧调整及制粉系统优化W型火焰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锅炉设备,其燃烧调整和制粉系统优化是确保锅炉正常运行和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
首先,燃烧调整是调整燃烧过程中的气体流动和燃烧稳定性,以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
可以根据燃烧特性和气体流动情况来调整燃烧器的喷嘴大小和位置,以确保燃料和空气的均匀混合,并使燃烧稳定。
同时,通过调整风门和引风机的风量,可以控制燃气在炉膛中的分布,确保加热表面的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和腐蚀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查燃烧过程中的烟气成分和温度来判断燃烧是否正常,如果存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燃烧器和风门的参数,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
其次,制粉系统的优化对于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节能也非常重要。
制粉系统主要由磨煤机、输送设备和分输器等组成。
优化制粉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磨煤机的选择和调整:选择适合燃烧器和锅炉特性的磨煤机,保证煤粉的细度和干燥度。
调整磨煤机的转速和进出料口的开度,控制煤粉的产量和质量。
2.输送设备的优化:确保输送设备的输送能力和稳定性,避免煤粉堵塞和泄漏。
定期检查和维护输送设备,清除堆积在输送管道中的煤粉和杂物。
3.分输器的优化:分输器能够控制煤粉的分配和注入方式,优化分配比例和注入位置,避免煤粉集中燃烧和石英挂灰的问题。
通过燃烧调整和制粉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W型火焰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排放物的产生,实现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利用。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火焰锅炉设备,确保各部件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最后,加强操作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防止“W”型锅炉结焦措施W型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结焦的问题,导致烟气通道堵塞,给锅炉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以下是防止“W”型锅炉结焦的措施:1. 燃料选择燃料的选择是导致“W”型锅炉结焦问题的重要因素。
应选择高质量的燃料,避免使用含杂质较多、脏、湿度高的燃料,这些燃料容易在锅炉内回收,加重锅炉结焦的程度。
同时,应加强燃料的预处理,要求燃料的粒度均匀,湿度合适,杂质含量较低,以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结焦问题。
2. 燃烧调节合理的燃烧调节是防止“W”型锅炉结焦的重要措施。
应根据燃烧实际情况调整炉膛压力和燃料供给速度,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未燃烧物质的残留和结焦问题。
同时,加强对炉膛内的燃烧情况监控,在燃烧不良或炉内出现积灰现象时,及时进行调整和清理。
3. 烟气通道清理在“W”型锅炉运行过程中,烟气通道内会不断堆积灰尘和焦渣,容易导致堵塞和结焦。
应按照规定,定期对烟气通道进行清理和排污,尤其是对弯头和收尘处等容易积灰的地方要进行更加详细的清理,以保证烟气畅通,排放正常。
4. 管子水泵组合的使用在烟气通道的设计中,可以采用管子水泵组合的形式,通过水泵将水从管子中注入烟气通道内,以达到降低烟气温度的目的,避免冷凝现象的发生,减少结焦问题。
5. 定期检修“W”型锅炉的检修是预防结焦问题的重要环节。
应按照规定对锅炉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和元件,防止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和问题。
同时,要注意锅炉的安装和使用规范,遵循生产标准,确保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安全可靠。
结论: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W”型锅炉的结焦问题。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监控和维护,及时排除问题,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和环保要求。
防止“W”型锅炉结焦措施W型锅炉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结焦的问题。
结焦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降低热效率,甚至导致锅炉爆炸。
为了防止W型锅炉结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锅炉水质控制:保持锅炉水质清洁是防止结焦的关键。
要定期对锅炉进行化学清洗,去除锅炉内壁的污垢和沉积物。
要严格控制锅炉进水水质,避免含有过高的杂质和溶解性固体,以减少结焦的可能性。
2. 恰当的炉膛温度:炉膛温度过高是结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要根据燃料和锅炉设计要求,合理控制炉膛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使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大量的煤灰和烟气,增加结焦的风险。
3. 合理的燃烧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燃料供给和空气供给需要合理控制,以确保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未燃烧残留物。
可以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如自动控制系统,对燃料供给和空气供给进行精确控制,减少结焦的可能性。
4. 定期清理炉膛和烟管:要定期清理炉膛和烟管,去除炉渣和沉积物。
可以使用专业的清洗设备和清洗剂,彻底清除结焦物,保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5. 设立炉渣排放系统:炉渣排放系统可以及时将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炉渣排出,避免在锅炉内形成结焦。
炉渣排放系统要设计合理,能够及时、自动地将炉渣排出,保持锅炉的清洁和高效运行。
6. 定期维护和检查:定期维护和检查是防止结焦的必要手段。
要定期检查锅炉的各个部件和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要定期维护锅炉,保证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减少结焦发生的可能性。
防止W型锅炉结焦的措施包括锅炉水质控制、恰当的炉膛温度、合理的燃烧控制、定期清理炉膛和烟管、设立炉渣排放系统以及定期维护和检查。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W型锅炉结焦的风险,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W型火焰锅炉燃烧问题分析张维摘要:现阶段,国内W型火焰锅炉在运行中通常出现锅炉结焦严重、飞灰炉渣含碳量高、NOx排放值高、受热面超温、壁温偏差较大等等问题。
本文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W型火焰锅炉;燃烧问题;分析;解决方法前言:现阶段,我国燃用低挥发份煤种的W型火焰燃烧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
W型火焰锅炉燃烧技术,虽然适应了低挥发份煤质的燃用要求,满足了相应的设计工况和最低稳燃负荷要求,但是在长期的运行实践中,也突出反映出了该型锅炉燃烧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燃烧低热值煤时,这些问题体现得更加明显。
1 W型火焰锅炉普遍存在的燃烧问题1.1锅炉受热面结焦现象突出结焦的成因:当烟气温度高于灰渣灰熔融温度时,烟气中熔融状态的灰渣就会粘附到受热面上而形成结焦。
在W型火焰锅炉中,因为锅炉使用的是无烟煤等较为难燃的燃料,要想让火焰稳定燃烧并燃尽,在进行锅炉设计时将卫燃带敷设在下部炉膛的垂直区段,让主燃烧区处于相对绝热的燃烧状态下,使得炉膛温度非常高,通常高于灰熔融温度1350℃,而在电厂生产实践中,一般供燃煤煤质较差,使得煤中灰分普遍较高,含灰量较多,使灰中各成分在加热过程中接触更频繁,使结合低熔点灰分几率大增,在这种情况下结焦机会大大增加,导致炉膛受热面结焦情况较为普遍,结焦不仅影响锅炉效率,还可能导致受热面超温爆管,大面积掉焦还可能会导致捞渣机砸坏、锅炉灭火,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
1.2飞灰、炉渣含碳量较高W型火焰锅炉主要以挥发份Vdaf小于10%的无烟煤为燃料,燃烬性能差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首先,大多数W型火焰锅炉使用的典型制粉系统及燃烧器主要的制作厂商都是选择浓淡分离的燃烧技术,采用旋风筒或者弯头将风煤粉气流划分成浓淡的两股,且使其进入浓淡不同的2个燃烧器喷口进行燃烧。
虽然浓淡的分离便于着火燃烧的稳性,可是,风粉缺少扰动、混合,就会造成浓股所处的局部区域氧量的供应匮乏,就会使不完全燃烧损失升高,增加飞灰和炉渣的碳含量。
防止“W”型锅炉结焦措施
W型锅炉结焦是指在锅炉燃烧过程中,锅炉加热面上产生一层厚厚的焦渣,导致锅炉效率降低,运行不稳定甚至发生事故。
为了防止W型锅炉结焦,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燃烧温度:锅炉燃烧时,应控制燃烧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以防止燃烧区域过热、高温腐蚀和产生过多的焦渣。
2. 优化燃烧工艺:通过调整燃烧工艺参数,如燃料供应量、空气预热温度等,使燃烧充分、稳定,减少未燃烧物质和燃烧区域过热,降低结焦的风险。
3. 确保锅炉通风畅通:对W型锅炉的燃烧区域,要确保通风良好,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使燃烧充分,减少焦渣的生成。
4. 清洗锅炉管道:定期对W型锅炉的加热面进行清洗,清除积聚的焦渣,保持锅炉的通道畅通,提高热交换效率,降低结焦的风险。
5. 加强水质管理:合理控制和调整锅炉的水质参数,如pH值、硬度、碱度等,防止水垢和沉积物的产生,减少结焦的可能性。
6. 锅炉运行监测:对W型锅炉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燃烧不稳定、温度异常等,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修复,以防止结焦事故的发生。
7. 定期维护检修:定期对W型锅炉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加热面、燃烧区域等部位的状况,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排除潜在的结焦隐患。
8. 加强操作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其熟悉锅炉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提高操作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防止人为失误导致的结焦事故发生。
W型锅炉结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对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产生很大影响。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W型锅炉结焦问题,保障锅炉的稳定运行。
W形火焰炉操作的问题1.w火焰锅炉的卫燃带的布臵及结焦和水冷壁玷污实践和理论证明,w火焰锅炉高度较低,又布臵了大量卫燃带,如果燃烧组织不好,是很容易发生结焦的。
关于结焦,我想主要原因是两方面:一是,空气动力场不合格造成了还原性气氛和高温区二是,风量的分配不合适,分级燃烧没有能够充分考虑着火和燃尽的关系。
结焦的位臵,主要是冷灰斗,侧墙和喉部。
1)下炉膛沿宽度方向,烟气存在向两侧墙的流动,会在两侧墙形成还原性气氛,由于烟气携带大量未燃尽煤粉颗粒,在两侧墙形成坚硬的焦层,厚度可达250mm。
2)东方型的拱上拱下的二次风风量分配比例不合理(其他w 炉型不存在这个问题),拱下二次风比例偏高,燃烧器主喷口一次风动量与拱下二次风动量之比设计偏低,运行时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一定会导致一次风煤粉火焰较早转弯向上,造成负压波动大(着火不稳)、飞灰含碳率高(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不足)的现象。
3)结焦的位臵,主要是侧墙和喉部,楼主所言冷灰斗结焦,请说明炉型与电厂名称。
1.w火焰的火焰中心点应在冷灰斗的上沿(最下层风稍靠下),实际上理想的炉内流动和锅炉的设计正是这样。
对于旋流燃烧器,影响下冲距离的主要是拱顶风和拱下各层风的动量比和旋流强度。
这在通过模化试验和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
因此冷灰斗处结焦是完全有可能的。
另在此处还有两个对称的漩涡。
提供资料见压缩件。
2.侧墙结焦,起源在侧墙拱下中部,主要原因是侧墙无送风,势必会造成还原性气氛,往往主气流转弯后的高温烟气容易冲刷侧墙。
3.负压变化的原因还可能是燃烧脉动,温度场的周期变化也会影响负压。
负压波动大的原因只有一个——煤粉气流着火不稳定。
引起着火不稳定的原因倒是有两种可能,一是拱上的原因(煤质差、一次风速过高、煤粉细度差等),主要同煤粉气流的着火热增加有关。
二是拱下二次风量过大的原因(二次风风口设计、运行时挡板开度),主要同垂直相交射流的动量设计有关。
至于温度场的变化,我认为是煤粉气流着火不稳定的结果而非原因,重大老师论文也只是讨论了在火焰中心变化时(温度场变化)时受引风机调节控制时的炉膛压力回归原设定值的过程,并没有涉及炉膛负压波动周期性的问题。
“W”火焰锅炉燃烧稳定性差原因分析与对策摘要:某厂300MW直吹式制粉系统“W火焰”锅炉在168试运初期燃用山西长治贫煤,锅炉燃烧稳定。
在“磨内掺混”50%无烟煤后,发生了后墙火检强度弱、炉膛负压波动大、飞灰含碳量高等现象。
试验分析表明,“磨内掺混”效果差,后墙烧无烟煤、前墙烧贫煤,无烟煤粉偏粗,是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提出并实施了“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混煤掺烧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炉膛温度均匀、火检强度高、负压波动小,锅炉效率较“磨内掺混”提高1.5%。
关键词:燃烧稳定性“W”火焰锅炉双进双出磨煤机“磨内掺混”“分磨制粉”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for Bad CombustionHomogeneity in “W” Flame BoilerAbstract: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168 hours test, combustion in one “W” flame boiler with direct-fired pulverizing system is steady when using lean coal from Changzhi of Shanxi province. After blended 50% anthracite in mill, it occur flame detection intensity dropped off, furnace negative pressure fluctuated greatly, and heat loss due to unburned carbon was too high. Through technical experi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 to blend in mill was dissatisfactory. The reason why the combustion steady declines are anthracite burned in back wall but lean coal burned in front wall, and pulverized coal fineness of anthracite was rather thick. Based on analysis, “pulverizing in separate mills”was put forward and carried out, and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were solved smoothly. The combustion steady reinforce d greatly appeared as temperature in furnace becoming homogeneous, the flame detection intensity increased clearly.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iciency of boiler increases 1.5%when using the second method that d pulverizing coals in separate mills.Keywords: Combustion steady, “W”flame boiler, “double in -double out”pulverizing mill, blending in mill, pulverizing in separate mills0前言某厂300MW直吹式制粉系统“W火焰”锅炉在168试运前三天燃烧发热量较高的山西长治贫煤,锅炉燃烧稳定正常。
W型火焰锅炉炉内管爆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W型火焰锅炉炉内管爆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设备简介华能石家庄分公司一单元2×350 MW机组采用加拿大BW设计制造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的W型火焰锅炉, 额定蒸发流量1 085.1 t/h。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17.94 MPa,温度540 ℃, 再热器入口蒸汽压力3.02 MPa, 温度301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2.88 MPa, 温度539 ℃。
锅炉无省煤器, 给水直接进入汽包, 给水温度282 ℃。
设计煤种为25%阳泉无烟煤与75%寿阳贫煤的混煤。
燃烧系统采用4台MPS89K型中速磨直吹系统, 燃烧方式为W型火焰下喷燃烧, 前后墙各布置10个PAXXCL燃烧器。
一单元投产初期, 由于设计不合理, 导致过热器严重超温, 锅炉频繁爆管, 在能源部西安热工研究院的参与下, 对锅炉进行了如下改造:a. 去掉炉膛四周冷灰斗以上3 m高的卫燃带, 其面积由设计的1 022m2减至763m2。
b. 去掉屏过两侧各一前后串联屏过热器。
c. 将1/3的水平低温过热器改造为省煤器。
后来为解决燃烧器的调节灵活性问题, #1炉、#2炉分别于1995年、1998年大修期间对20只燃烧器进行了改造和全部更换。
W型炉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陈 华
(湖北鄂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鄂州 436032)
[摘 要] 针对鄂州电厂W型锅炉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从技术角度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经运行实践检验,效果明显,现已推广应用。
[关键词] 锅炉;运行;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 K229.92;T K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986(2002)0620005202
The Frequen t Troubles i n Opera tion and M ea sures
of W Type Furnace
CH EN H ua
(H ubei E z hou P o w er Genera tion Co.L td.,E z hou H ubei436032,Ch ina)
Abstract:T he frequen t troub les in op erati on of EEP W typ e fu rnace w ere techn ically analyzed w ith p roducti on p ractice.T he p ractical m easu res to so lve the p rob lem s w ere p u t fo rw ard.T hey w ere veri2 fied by p ractice and their app licati on sp reads over EPP now.
Key words:bo iler;op erati on;p rob lem;m easu re
1 W型炉运行时易出现的问题
1.1 炉膛结渣出口烟温超过设计值
由于锅炉炉膛的截面热负荷低于常规推荐值,为使下部炉膛着火区域保持较高的温度水平,下炉膛水冷壁敷设较多卫燃带,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炉膛结渣,但是当炉内空气动力场恶化,炉膛附近在烟气回流缺少氧化气氛以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严重或者送风量减少时,会导致炉内缺氧和还原性气氛增加的情况,易引起结渣,此外由于W型火焰锅炉膛高度较矮,火焰中心位置改变的影响较大,例如,负荷升高时,炉内烟温明显上升,此时必须增加拱顶二次风量,压低火焰中心,适当减少烟气含氧量来限制炉膛出口烟温。
1.2 煤种及负荷的变化对燃烧工况影响较大
在实际运行中煤种变化是经常的,有时偏离设计值,即使混煤时,如果不均匀,对负荷及燃烧影响较大,目前机组在A GC方式运行时间较长,因此这种变化难以满足系统负荷需求,使A GC投入率降低,在运行中经常因为煤种变化,当负荷变化时,由于制粉的迟缓性,影响炉内的燃烧稳定性,必须采用
[收稿日期] 2002208215
[作者简介] 陈 华(19662),男,湖北洪湖人,湖北鄂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相应的技术手段,如调节乏气挡板,提升调节棒、改变炉内的配风方式,提高磨出口风温等措施来强化燃烧,提高运行工况稳定性。
1.3 不完全燃烧损失较大、火焰中心不稳定
在锅炉前后墙上,分别布置上、中、下三层二次风口,虽然便于进行调节,实现分级燃烧,又能保证炉壁附近氧化性气氛。
但是当一次风速过大,拱顶二次风动量过小,而前后墙上二次风动量过大时,则会使火焰过早转向上方,使向下穿透行程过短,火焰充满度很低,其结果导致燃料燃烬度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升高,过热器及再热器会超温,也会加剧拱顶转弯角结渣及喷咀烧坏,本炉的飞灰及底渣一直偏高设计值运行,反之若一次风速过大,拱顶二次风远大于前后墙二次风动量,火焰直冲冷灰斗,则冷灰斗处结渣,前后墙下层二次风量占总二次风量的比例较大,它直接影响煤粉后期燃烬,因此该风量不能偏低,又不能偏大,以免造成火焰短路,目前本炉这两种危害性一直不能从根本上加以消除,降低了运行的经济性。
1.4 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对锅炉的影响
锅炉磨煤机系统保护逻辑及启动程序设计较为复杂,实际上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在运行中经常出现故障是难免的,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例如,在磨煤机启动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吹扫、惰化,油枪支
・
5
・
V o l.26N o.6 D ec.2002 湖 北 电 力
第26卷第6期
2002年12月
持。
给煤机密封风设定及磨煤机的密封风设定等程序的不合理以及在运行中粉咀的对称运行,低负荷、低料位、润滑油等保护逻辑不完善,不仅使锅炉的安全灵活性降低而且经济性降低,耗费大量的燃油,同时增加启动过程的时间,满足不了机组适应调峰性能需要,运行中易出现磨煤机跳闸,直接威胁机组的安全。
因此,必须在保证机组稳定的前提下,对该磨煤机的启动程序及运行保护逻辑进行优化组合,提高安全可靠性和经济灵活性。
综合以上的分析讨论,在运行中应该采取强化措施。
2 运行中必须采取的强化措施
2.1 加强运行监视工况调整
由于配风方式对W 型炉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对每一燃烧器的各个风门挡板以及乏气挡板和调节棒等应根据测验结果仔细调整,当负荷变化时及时调整风量,注意控制烟气含氧量,控制漏风系数,防止炉内空气动力场恶化,及时限制排烟温度超标,将飞灰含碳量和底渣含碳量控制在较好水平。
2.2 在变工况时防止超温及结渣
W 炉炉膛高度较低,炉内布满了卫燃带,当工况发生变化时,火焰相对中心位置变化以及运行中煤种变化,如果由于燃烧器的投入不均匀,使热偏差增加,既不利于稳定燃烧,又容易在启动变负荷调峰时发生过热器、再热器超温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调节棒处于最低位置;(2)开大W h1、W h2挡板开度;(3)适当降低过量空气系数;(4)要重视吹灰器的投运;
(5)要防止结渣。
2.3 防止空气预热器的冷端腐蚀
锅炉设计了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监测系统,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在运行中必须认真监视各运行参数,并且加以综合分析和比较,防止排烟温度变化,为了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腐蚀,锅炉在空气预热器二次风侧装有暖风器,按照设计要求,应该保证燃煤时受热面壁温在68℃,燃油时在96.1℃以上,因此在运行中应根据负荷高低及环境温度的变化来调节暖风器进汽阀开度,以保证空气预热器的运行安全。
2.4 优化磨煤机启动程序及运行方式
经过实践探索及国内外同型锅炉运行经验总结,锅炉制粉系统设计逻辑复杂,有些条件在实际中难以满足,因而造成启动时间长,耗油多及安全性差等,原设计中的磨煤机吹扫环节为5m in 过长,除了条件无法满足外,同时由于吹灰造成燃烧扰动大,在低负荷时尤其突出,严重时负压波动大,造成M FT 动作,因此吹扫逻辑应该缩短,且应更改为对应吹扫并非6个粉管同时进行,以减少扰动。
磨煤机在启动过程中,惰化是必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厂无法进行,由于经常反复操作,造成未饱合蒸汽进磨煤机内,使煤粉温度降低,严重时结板,使磨煤机运行工况恶化,必须取消该逻辑,目前取消后运行良好,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启动惰化时间。
在运行中,给煤机密封挡板经常卡涩,不能进行远控操作,目前采取的办法将挡板全开,在启动时只需热工人员配合对其行程开关短接,以满足磨煤机逻辑要求,保证了磨煤机正常启停,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是行之有效的。
降低磨煤机启动过程的燃油消耗。
锅炉原设计在任何工况投磨都需要投运相对应的油枪,根据实际运行及燃烧工况分析是没有必要的,应根据实际作如下修改,当锅炉负荷大于60%M CR 时,允许在无油枪支持的情况下,投运磨煤机,由于逻辑上取消较多的限制条件,在操作中,要求运行人员视锅炉燃烧工况决定是否无油投磨以及选择粉咀的组合方式,可以大大节约燃油消耗量。
粉咀投运方式的优化组合。
锅炉在设计单台磨煤机的燃烧器粉咀只能4只或者6只2种方式对称运行,少于4只运行则磨煤机跳闸,在实际运行中,时常由于因火检和其它各种原因引起少于4支粉咀跳闸,限制了制粉出力,同时对炉内燃烧及炉内负压产生很大干扰,严重时造成锅炉M FT 。
同时设计中规定了每台磨粉咀对称投运及对称跳闸逻辑,即1号对应6号、3号对应4号,2号对应5号,即只要有一支粉咀跳就联跳对应的粉咀,缺少灵活性,运行中经常由于不对应两支粉咀不能投运,则该磨煤机无法启动,现在根据实际应该取消对称逻辑,将少于4支粉咀运行磨跳闸改为少于1支粉咀运行,磨煤机跳闸,这样使运行人员能够根据设备状况合理选择,组合磨煤机的运行粉咀,使磨煤机投用更加灵活,运行更加可靠,大大提高磨煤机的可用性,从而提高整个锅炉的安全可靠性。
・
6・第26卷第6期2002年12月 湖 北 电 力
V o l .26N o.6
D ec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