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火山与地震
- 格式:ppt
- 大小:4.80 MB
- 文档页数:22
第六章.变化的地形1.火山与地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章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和地壳运动的现象及其原因,从而让学生树立自然界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科学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先从学生熟悉的火山和地震现象出发,说明地壳运动有时是非常剧烈的,导致地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所以在教材中还介绍了地震的预兆和防震抗灾的基本措施。
最后,教材利用地图描绘了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为下一节探讨板块学说和解释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埋下伏笔。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本节以现象为主的课本内容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反,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当地震与火山来临时,应该做哪些防护措施的知识点上,学生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思维而导致选择错误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2.掌握当地震来临时,如何应对。
3.知道世界主要火山带,并与地震带的分布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在认识地震的成因及其破坏性的过程中学会自救的方法。
2.通过播放火山爆发的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学生自己记录世界主要火山带的分布,体会火山爆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地震和火山的灾难性,树立防灾意识,积累在灾难面前临危不乱、自救逃生的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世界各地各种地形的图片。
(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师:同学们,大家看个刚才的这组图片,谁能归纳总结一下,刚才你看到了哪几种类型的地形。
生: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
华师大版科学火山与地震一.选择题(共8小题)1.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D.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在()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B.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C.大洋边缘D.板块内部3.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以下地震逃生不正确的选项是()A.靠近广告牌和煤气管道B.远离玻璃幕墙、危房C.逃离水塔、烟囱D.远离路灯、高压线4.2018年9月28日下午,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7.7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截至当地时间2018年10月9日13时,强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增至2010人,另有671人失踪、10679人受伤。
关于此次地震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D.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有关板块学说中,错误的说法是()A.板块是不断运动的B.板块是静止不动的C.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D.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6.某学校地理研究小组根据“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把用海绵纸剪成的六大板块模型,放在半盆水上,盆中的水代表板块底下的软流层,两位同学将吸管放入海绵纸底下的水中,轻轻吹气。
吸管吹出的气泡相当于地底产生的能量。
仔细观察气泡主要出现的部位,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板块内部气泡多,不稳定,可以猜想板块内部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B.板块的交界处气泡多,比较活跃,可以猜想板块交界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C.板块内部气泡多,比较稳定,可以猜想板块内部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D.板块的交界处气泡多,比较稳定,可以猜想板块交界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7.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从地震带说,属于()A.环太平洋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C.东非大裂谷D.大西洋中部地震带8.下列关于菲律宾和马荣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②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③马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使人患呼吸道疾病④马荣火山喷发百害而无一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共5小题)9.全球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和。
新版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变化的地形第1节、火山与地震1、地形及其变化(1)地形:即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
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
①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②丘陵:相对高度较小(一般不超过200米),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③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④高原:高原特点是海拔高,内部相对高度小,范围比较大,周围常有明显陡坡。
⑤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
(2)地形的变化:地壳是运动和变化着的,因而地表形态也是不断变化的。
所谓“沧海桑田”的成语,正是人们对自然界地形变化的生动描述和感叹。
(3)地形变化的原因:引起地形变化的原因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力作用和来自地球外部作用力二个方面。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外力作用有: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海浪、冰川作用等,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另外,生物和人的作用也会引起地形变化。
(4)地形变化的速度:地质作用有些非常激烈,地形会发生剧变,如火山喷发、地震、山崩、泥石流等。
有的地形变化却非常缓慢,不易被人们觉察,但年长日久仍会显露出“沧海桑田”的明显变化。
2、火山(1)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内部灼热的岩浆从地壳裂口处或地壳脆弱的地方猛裂冲出地面造成。
其现象常常是惊心动魄,十分壮观的。
图4-1表示火山的构造。
(2)火山喷出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三类。
气态物以水蒸汽为主,还有氢气、二氧化硫等。
液态物是从火山口溢出的高温岩浆。
固态物有火山弹、火山砂和火山灰等。
(3)火山的分类:一般将火山分为三类。
①活火山:是指目前正在喷发或经常喷发的火山。
世界上现有500多座活火山。
②死火山:是指在人类历史以前爆发过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是指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爆发过,以后长期处于平静,但仍可能爆发的火山。
(4)火山的利与弊:强烈的火山喷发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和局部气候变化,有很大危害性。
最新精选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章变化的地形1 火山与地震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十一第1题【单选题】我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
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B、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地点中,最可能发现活火山的是( )A、河流的发源地B、板块交界处C、海洋深处D、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C、地震发生时,要立即躲到空间大一些的房间内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C、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D、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
尼泊尔是南亚山区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德满都谷地中90%的古老广场建筑、宗教庙宇已在这次大地震及其后的强烈余震中坍塌,共计12座世界文化遗产基本坍塌。
读图回答: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②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③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④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山由火山口与火山锥两部分组成B、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C、火山锥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大D、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
6.1火山与地震一、选择题1.据美国《波士顿邮报》报道,自从进入2015 年以来,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事件。
(1)历史上,智利南部的卡尔布科火山曾爆发过36 次,今年4 月23 日,卡尔布科火山再次喷发。
卡尔布科火山是一座()A.活火山B.死火山C.休眠火山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正在教室上课的你因该迅速撤离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在坚实的桌子底下B.地震容易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地带C.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缓D.你的家乡金华位于金衢盆地内3.地震前常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可作为预报地震参考。
下列与地震预兆无关的是()A.地下水位突然升高,井水冒泡,地温明显增高B.老鼠出洞、蚂蚁搬家,鸡犬不宁C.家庭电路电压降低,电灯变暗,电风转速减慢D.仪器测量到地形有微小变化4.日本的圣山富士山是一座什么类型的火山()A.死火山B.活火山C.休眠火山D.无法确定5.2013年7月10日上午,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五里坡发生特大高位山体滑坡,最终统计共计11户人家被掩埋。
泥石流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地质灾害,经常与之相伴发生的地质灾害还有A.火山和地震B.地震和山体滑坡C.崩塌和山体滑坡D.火山和崩塌6.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立即跑向室外B.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C.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来救援D.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7.地中海上的斯特龙博利火山每隔二三分钟就要喷发一次,夜间在150千米外都能看到火山喷发的红光,被海上过往的船只称为“地中海的灯塔”。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斯特龙博利火山属于A.活火山B.死火山C.休眠火山D.以上都不对8.地球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A.板块的内部B.板块的边界C.大洋中脊D.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9.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或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的行为“扼杀”了自己。
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鼻发生窒息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10.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A.地壳B.地核C.软流层D.地下部11.下列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是()A.1998年6月的长江全流域洪灾B.2006年8月的“桑美”台风C.2013年4月的四川芦山地震D.2010年8月的舟曲泥石流灾害12.发生地震时,位于震中的人,其震感是()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13.某地区发现大量的含煤地层,可推断其古代地理环境是A.珊瑚繁生的浅海B.辽阔的温带草原C.干燥的热带沙漠D.湿热的茂密森林14.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B.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C.由于板块张裂的继续,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D.杭州处于太平洋板块边缘上15.2016年1月21日1时13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市发生6.4级破坏性地震,截至2016年1月22日,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据初步核实,地震造成全市经济损失达17亿元,下列关于地震来临时,做法错误的是()A.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则可迅速撤离到室外空旷的地方B.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C.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D.若在高楼上,应迅速乘电梯逃生二、填空题三、探究题19.4月20日雅安发生7.0强地震,截至4月24日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6人,失踪21人,震区共发生余震3731次。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四章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教案
第一节,火山与地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火山与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会导致地形的剧烈变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
2.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地震的形成和原因
教学难点: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当你漫步在平坦的小路上时,或者当你攀登于高山险峰时,你应该感到,你脚下的土地是一种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平坦的路面上,淋浴着阳光,心里是踏实而且愉悦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会突然裂开呢?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为什幺现象呢?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火山、地震)
二.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你知道火山与地震吗?
你能描述火山喷发和发生地震时的情景吗?
你了解火山与地震是怎幺发生的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揭开火山与地震的神秘面纱。
学生观看课本中五幅火山的照片,讨论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过渡:那幺,如此剧烈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火山喷。
第6章变化的地形第1节火山与地震知识梳理1.坚硬的岩石底下有__岩浆__在活动着,它是沿着__地壳__中的裂隙喷涌出地面的。
2.火山喷发后会形成圆锥形的__火山丘__,有的高度可达几千米。
海底的火山喷发会形成__岛屿__。
3.火山的喷出物主要是__岩浆__、__火山灰__和__水汽烟雾__。
4.火山的类型有__死火山__、__活火山__和__休眠火山__三种。
5.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先感觉到大地在__上下颠簸__,然后__左右摇晃__。
6.世界两大地震和火山分布带分别是__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__和__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__。
7.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3级以上为__有感地震__,5级以上为__破坏性地震__,房屋可能出现裂缝。
训练1.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A)A.地壳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带B.地壳裂口处或地壳脆弱的地带C.岩层受挤压或拉伸的地带D.地壳较薄处或厚薄交接的地带2.地震和火山的相同点为(B)A.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外部B.能量都来自地球的内部C.都对地形没有影响D.都分布在大陆的内部3.据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0年2月18日17时07分在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北纬36.47度,东经116.64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关于这次地震说法错误的是(B)A.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B.主要因为济南位置离海比较近C.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D.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4.下面与地震预兆无关的是(A)A.遍地干旱,作物枯萎,用水紧张B.鸡鸣狗叫、蚂蚁搬家、老鼠出洞等,一些动物行为反常C.仪器测得该地的地球磁场、电场异常,地形发生变化D.地下水位突然升高,井水冒泡,地温明显升高5.日本富士山被日本人称为圣山,富士山是一座(C)A.休眠火山B.死火山C.活火山D.无法确定6.2020年6月21日,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默拉皮火山喷发,形成高达6千米的火山灰柱。
两次喷发,共持续大约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