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花花衣”主题册
- 格式:doc
- 大小:609.00 KB
- 文档页数:16
1《动物的花花衣》主题说明2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还不会主动观察探究,但是他们很愿意亲近各种可爱的小动物,通3过观察亲近小动物,让离不开成人呵护的孩子通过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来懂得观察、关爱、4责任心。
因此我们特地预设了这一主题活动。
对于孩子来说,动物是生活中最亲近的活体。
5让幼儿了解常见的一些动物的特征与习性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这个季节是冬季与春季转换6时节,孩子既可以观察动物天冷的一些特征,又可以观察动物在天暖季节的一些变化,对7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有利的。
但是由于孩子是小班年龄,所以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8们将整个教学活动编进一些游戏课程。
将用故事、图片、拟人化的口吻来吸引幼儿,培养9幼儿从小有一颗关爱动物的心。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36 “动物的花花衣”主题网络3738 39 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注:★为幼儿科技教育活动6263646566676869707172活动资源库7374注:为幼儿科技教育活动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家园共育:90一、信息采集911、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动物的图片、图书、玩具,了解黑白动物皮毛的特征。
922、带孩子去动物园或找出以前去动物园时的照片、录像资料,带到幼儿园和同伴说说。
93二、社会活动941、和孩子讲讲小动物的故事。
952、在家中饲养一些小动物,并让孩子学着照顾它们。
96三、家庭教育活动971、动物的花花衣98* 了解不同动物的皮毛特征,并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99* 提示:1、与家长一起收集资料。
1002、家长带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1013、亲子阅读动物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1021032、饲养小乌龟104* 1、对乌龟的生活方式进行观察,获得有关动物的经验。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动物花花衣主题册[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动物花花衣主题册主题名称:动物花花衣孩子们特别喜欢动物,与动物有着不解的缘分。
从很小的时候起,孩子们就喜欢动物,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
动物长得什么样?吃什么?住在哪里?都成了他们关心的问题。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动物是生活中最亲近的活体。
课程内容中也指出:“幼儿应具备亲近大自然,观察、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变化与发展的兴趣,初步了解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基本经验。
”为了让孩子了解常见的一些动物的特征与习性,我们从动物的皮毛着手,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动物的花花衣”主题活动。
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喜欢各种常见的动物,找找动物的明显特征。
幼儿们会发现动物穿的花花衣很漂亮、花纹的形状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同时,在活动中增强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1、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特征和习性。
2、对动物感兴趣,喜欢常见的动物,感知动物形象是可爱的,有明显差异的,黑的、白的、大的、小的,有鲜明的夸张的叫声,可以模仿的动态。
3、初步了解自然界中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萌发喜欢和保护动物的感情。
1、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动物的图片、图书、玩具。
经常与孩子说说有关动物的话题,帮助幼儿积累动物知识,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2、带孩子去动物园或找出以前去动物园时的照片、录像资料,或通过网络多媒体说说动物大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动物。
3、和孩子说说小动物的故事。
4、在家中饲养一些小动物,并让孩子学着照顾它们。
也可以提供一些动物,如蚕宝宝、小蝌蚪、螺丝、泥鳅等到幼儿园,一起饲养。
集体教学活动动物的花花衣机器人开戏院黑白皮毛的朋友黑脸小白羊给小斑马穿衣找朋友大熊猫看戏区域活动找影子美丽的花衣裳美丽的孔雀其他相关活动参观动物园动物花花衣在开展“动物的花花衣”的主题时,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动物的模型,也收集了许多动物的照片和图片等,幼儿在自由活动和区角活动时都要仔细观察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学它们走路的样子,学它们的叫声,讨论动物的其他小秘密,看着他们有如此浓厚的,发现的兴趣点,同时也为了积累相关的经验,帮助幼儿提升对各种不同动物皮毛花纹的经验,帮助他们把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整合,建构。
小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花花衣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动物的花花衣”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皮肤上的花纹,了解花纹的作用;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幼儿对动物外观特征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不同动物皮肤上的花纹,知道花纹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外观特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动物花纹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花纹,并能描述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PPT、视频、故事书、画纸、彩笔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宠物猫,引导幼儿注意猫身上的花纹,并让幼儿自由讨论花纹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动物(如斑马、长颈鹿、老虎等)的花纹,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讲解花纹的作用,如保护色、吓唬敌人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张动物图片,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相应动物的花纹,并剪下来贴在画纸上。
4. 团队协作(15分钟)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花花衣2. 内容:动物花纹的特点动物花纹的作用动物花花衣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花纹,并画出来。
2. 答案示例:画出一只蝴蝶,为其设计五彩斑斓的花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动物的花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避免个别幼儿过于活跃,影响课堂纪律。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宠物或公园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花纹特点,并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小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花花衣》含反思
一、教学过程分析
1. 活动1:引入
自然界中,很多动物身上都长着各种明丽、美丽的“花花衣”,如孔雀、蝴蝶、蜻蜓等等,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动物的花花衣是怎样形成的呢?
2. 活动2:学问讲解
(1)什么是“花花衣”?
“花花衣”是指动物身上的彩色图案,这些图案能吸引异性、防范天敌和识别同种等多种用途,也是动物身上形态的一种进化。
(2)花花衣的形成原因
—雌性吸引雄性:比如孔雀开屏,叫声大,颜色明丽,这些条件都是雄性觅食和吸引雌性的紧要因素。
—防止天敌侵袭:花花的图案或颜色可以让天敌误以为是有毒或难缠的生物而不敢靠近。
比如蝴蝶的花纹,能够锁定天敌的目光,打乱其认得视觉。
—识别同种:同种动物分化了,形成了不同的颜色、花纹,可以更好的识别同类。
3. 活动3:实践操作
老师给孩子们供应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认真察看动物身上的花纹、颜色特点,并尝试着画出本身心目中的“动物花花衣”。
4. 活动4: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动物的花花衣,知道了它们形成的原因和用途。
并通过察看、画图等方式,让孩子们更好的感知、了解动物的花花衣。
5. 活动5:反思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意识到在平常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培育孩子们的察看本领和制造本领,让他们在自由创作中,更好地理解、把握学问。
同时,也需要给孩子们供应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喜好和动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花纹。
2. 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花花衣。
3. 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对动物花花衣有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花纹。
三、教学难点: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花花衣。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动物花花衣的图片、画纸、水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动物花纹的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a. 出示动物花花衣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它们穿的是什么衣服?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动物花花衣。
2. 基本部分:a. 教师展示绘画动物花花衣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学习。
提问:你们知道怎么画动物的花花衣吗?b. 幼儿自由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花花衣,教师巡回指导。
c.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来评价。
3. 延伸部分: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动物花花衣的认知游戏。
提问:你们能找出这些动物的花花衣吗?b. 幼儿自由发挥,用画笔给其他动物设计花花衣。
4.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巩固对动物花花衣的认识。
5.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动物花花衣的兴趣。
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幼儿对花纹的描绘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绘画中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内容:1. 认识更多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花纹。
2. 学习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动物花花衣的细节。
3. 培养幼儿对动物多样性的认知和尊重。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a.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动物花花衣。
提问:谁能记得我们上次画的动物花花衣是什么样子的?b.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动物花花衣的看法。
2. 基本部分:a. 教师展示新的动物花花衣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些动物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b. 幼儿尝试绘画新的动物花花衣,教师提供个别指导。
c. 邀请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评价。
小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花花衣》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花花衣特征,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外表。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几种有花花衣的动物,如蝴蝶、瓢虫、蜜蜂等。
2. 了解这些动物花花衣的作用,如保护、伪装、吸引配偶等。
3. 观察这些动物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4. 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途径,让幼儿亲身体验动物花花衣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水粉、画笔等。
3. 准备展示平台,如黑板、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歌曲、故事等方式,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展示动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教师讲解花花衣的作用。
3. 观察:让幼儿观察动物花花衣的细节,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美。
4. 制作:分组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花花衣。
5.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是否积极主动?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能否激发他们的兴趣?4.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能否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需求?5. 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是否得当,能否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6. 下次教学活动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幼儿的口语表达,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互动,评价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自己发现更多有花花衣的动物。
2.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动物花花衣的制作活动。
2024年小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花花衣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动物的花花衣》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动物身上的花纹,了解动物花纹的作用,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对动物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并了解不同动物身上的花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让孩子们明白动物花纹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动物花纹的作用。
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花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PPT、花花衣道具。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动物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引导孩子们关注动物身上的花纹。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大象为例,讲解其身上的花纹,引导孩子们思考花纹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观察其他动物的花纹,讨论花纹的作用。
4. 操作活动(10分钟)让孩子们动手为自己喜欢的动物穿上花花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操作过程中的收获。
6. 情感教育(5分钟)讲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的花花衣》2. 内容:动物名称:大象、长颈鹿、斑马等花纹特点:条纹、斑点、花纹等花纹作用:保护色、警示作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件花花衣,并说明花纹的作用。
2. 答案示例:我喜欢长颈鹿,我给它设计了一件有条纹的花花衣,这样可以让它在森林里更好地隐藏自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对动物的花花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情感教育方面,可以再加入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的实例,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感受。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观察周围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花纹特点,并尝试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花花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主题名称——动物花花衣(小班) 现有内容:百分比总计21% 50% % 29% %生活运动游戏1、飞飞和跳跳1、找朋友1、饲养活动:师生共同饲养一些容易照顾的小动物,如小兔、小乌龟、小蝌蚪。
百分比总计19% 45% 3% 30% 3%评价建议:●调整:科学领域——谁的照片(个别化活动)1、调整原因: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根据皮毛找相应的动物这一内容有些简单,于是我们将镂空的动物也放在活动中,让孩子根据花纹将镂空的动物与之相配对,增加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
2、材料提供:动物花纹的皮毛图片、花纹明显的动物剪影(动物镂空)。
3、设计方法:第一层次:观察动物花纹的皮毛图片猜测是哪个动物;第二层次:找出与花纹相对应的动物镂空图摆放在相应的花纹上。
●新增:科学领域——找朋友(个别化活动)1、设计意图:这个主题是“动物花花衣”,主要都是分辨动物明显的特征(皮毛)为主,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们将皮毛与动物匹配的方式以投掷骰子,以棋盘的方式进行配对,提高孩子活动的积极性。
2、材料提供:骰子(一个)6面为条纹、斑点、大块皮毛花纹;地垫(包含斑马、斑点狗、奶牛、老虎、豹、长颈鹿等动物图片)3、设计方法:1、投掷骰子观察辨认骰子面朝上的花纹;2、幼儿跳跃至该花纹的动物图片上。
科学领域——小鱼游啊游(个别化活动)1、设计意图:本次主题中科学探索活动有所欠缺,所以我们将“小鱼游啊游”作为这个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小鱼”吃哪些东西会沉入水里,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2、材料提供:塑料瓶小鱼、纸球、弹珠、小石子、水箱3、设计方法:1、将未装东西的塑料瓶小鱼放入水中观察小鱼在池塘里的哪个位置游泳;2、尝试将不同材料放入小鱼的肚子里,观察小鱼吃了哪些材料后会沉到水底。
补缺建议:健康领域——故事“小兔病了”(集体活动)内容:以关心小动物为中心,编一个故事。
小朋友喜欢小兔,给小兔吃各种东西,结果小兔病了。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动物的花花衣》教学目标1.能够认出不同种类的动物。
2.知道动物的不同花纹和颜色。
3.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提高幼儿观察、分类、归纳、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绘本:《动物的花花衣》。
2.动物玩具:老虎、斑马、长颈鹿、斑鸠、孔雀、海豚等。
3.彩色卡纸、颜料、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介绍动物的花花衣1.通过展示绘本《动物的花花衣》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外表特征。
2.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并让他们说出动物身上的花纹和颜色。
3.通过动物玩具的展示,引导学生辨认动物的花纹和颜色。
4.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动物的花纹和颜色有区别,提高幼儿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第二课:了解动物的生活1.借助绘本《动物的花花衣》的故事情节,向学生介绍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让学生描述动物的生活情景。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动物的花纹和颜色不同,扩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第三课:制作花花动物1.备好彩色卡纸、颜料、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自行选择制作动物。
2.引导幼儿根据课前学习,制作出各种花花动物。
3.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通过比较和讨论,提高幼儿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第四课:分享制作成果1.让幼儿向同学和家长展示自己制作的花花动物,并介绍动物的花纹和颜色。
2.借助展示和介绍,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总结通过本主题的教学,幼儿能够认识不同的动物,了解动物的花纹和颜色以及其生活习性和特点,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归纳能力和比较能力。
同时,通过制作花花动物和分享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学:动物花花衣主题册嘿,亲爱的老师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幼儿园小班的主题教学——动物花花衣主题册。
这个主题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相信孩子们会喜欢得不得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主题册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主题背景动物花花衣主题册以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花纹和颜色,引导孩子们认识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这个主题还融入了环保理念,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主题目标1.让孩子们认识常见的动物及其特征。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主题内容(1)动物介绍:介绍各种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2)动物花花衣:展示各种动物的花纹和颜色,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想象。
(3)手工制作:制作动物花花衣,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互动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动物知识。
(5)环保教育:引导孩子们关注动物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具体内容如下:(1)动物介绍: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为切入点,如猫、狗、兔子、小鸟等。
介绍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让孩子们对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2)动物花花衣:展示各种动物的花纹和颜色,如斑马、长颈鹿、孔雀等。
引导孩子们观察动物的花纹特点,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物花花衣。
(3)手工制作:准备各种颜色的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动物花花衣。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互动游戏:设计一些关于动物的游戏,如“动物猜猜猜”、“动物接力赛”等。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动物知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5)环保教育:通过讲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了解环保的意义。
同时,组织孩子们参加植树、捡拾垃圾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实施方法1.主题导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方式,引发孩子们对动物花花衣的兴趣。
《动物的花花衣》主题说明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还不会主动观察探究,但是他们很愿意亲近各种可爱的小动物,通过观察亲近小动物,让离不开成人呵护的孩子通过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来懂得观察、关爱、责任心。
因此我们特地预设了这一主题活动。
对于孩子来说,动物是生活中最亲近的活体。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一些动物的特征与习性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这个季节是冬季与春季转换时节,孩子既可以观察动物天冷的一些特征,又可以观察动物在天暖季节的一些变化,对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是有利的。
但是由于孩子是小班年龄,所以在整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将整个教学活动编进一些游戏课程。
将用故事、图片、拟人化的口吻来吸引幼儿,培养幼儿从小有一颗关爱动物的心。
“动物的花花衣”主题网络活动资源库为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家园共育:一、信息采集1、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动物的图片、图书、玩具,了解黑白动物皮毛的特征。
2、带孩子去动物园或找出以前去动物园时的照片、录像资料,带到幼儿园和同伴说说。
二、社会活动1、和孩子讲讲小动物的故事。
2、在家中饲养一些小动物,并让孩子学着照顾它们。
三、家庭教育活动1、动物的花花衣* 了解不同动物的皮毛特征,并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 提示:1、与家长一起收集资料。
2、家长带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3、亲子阅读动物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2、饲养小乌龟* 1、对乌龟的生活方式进行观察,获得有关动物的经验。
2、有关心身边小动物的积极情感。
* 提示: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饲养、观察小乌龟的外形特征、成长过程、生活习性,并做好观察记录。
3、捕虫* 学习捕捉昆虫* 提示:用竹竿、铁丝、网袋或塑料袋安装一个捕虫网,让幼儿到户外去捕捉昆虫,或用铁丝圈安上一根竹竿,粘上蜘蛛网也可以捕虫。
4、昆虫标本* 了解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学会区分害虫和益虫,并知道要保护益虫* 提示:1、带领幼儿去捉虫子,将活的昆虫放到笼子或瓶子里饲养,将死去的昆虫用大头针钉在炮末塑料板上制成标本,或固定在纸盒洒些樟脑粉末,然后用塑料膜封上口,制成昆虫标本盒。
2、将制成的各种昆虫标本带到幼儿园摆放在自然角,写上名称,再将介绍昆虫的图片、图书等收集在一起,供幼儿观察对比各种昆虫的特征。
3、让幼儿学会区分害虫和益虫,并知道要保护益虫。
集体教学活动活动名称:黑白皮毛的动物 P154(教案)活动目标:1、学着在轮廓线内涂色,不涂到轮廓线之外。
2、认识几种有黑白皮毛的动物,分辨它们身上黑色的不同部位和花纹。
重点:认识几种有黑白皮毛的动物,分辨它们身上黑色的不同部位和花纹。
难点:学着在轮廓线内涂色,不涂到轮廓线之外。
活动准备:两张画面:*黑脸小白羊 、*黑脸小白羊和朋友们,小斑马、熊猫、奶牛、斑点狗、波斯猫、企鹅都能动物的图片(在需要涂黑的地方留白)。
黑色蜡笔。
活动过程:1、黑脸小白羊身上哪些地方是黑色的,哪些地方是白色的?2、它找来的朋友身上哪些地方的皮毛是黑色的,哪些地方的皮毛是白色的? 学讲词汇:乌黑、雪白。
大熊猫来和黑脸小白羊做朋友。
1、观察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的皮毛还没有涂成黑色:眼圈、耳朵和腿。
2、教师演示用黑色蜡笔在轮廓线内涂黑大熊猫的眼圈,涂得乌黑发亮,注意不要涂到雪白的皮毛上。
3、幼儿尝试用以上方法涂黑另一部分。
要求:黑的皮毛要乌黑,白的皮毛要雪白。
1、每人任选一个动物图片,思考它们的皮毛哪些地方是黑色的。
2、用黑色的蜡笔在轮廓线内涂色。
3、涂色时注意涂满,不要涂到轮廓外面。
用自己的作品讲一讲《黑脸小白羊》的故事。
1、将幼儿作品制成图画书,在日常活动中边看图片边讲故事。
2、继续思考:还有其他黑白皮毛的动物朋友吗?再来涂涂画画,把故事讲得更长。
活动名称:机器人开戏院 P153(教案) 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黑白皮毛的动物。
2、尝试根据动物的皮毛对它们进行区分。
活动准备:黑白皮毛动物图片(如奶牛、熊猫、斑马、企鹅、斑点狗等)。
其他常见动物的图片(如黄牛、熊、马、狗、小白兔、老虎等)。
印有动物外形轮廓的挂牌。
圆点、条状、块状的黑色粘纸、蜡笔若干。
黑白色机器人玩具一个。
自制戏院背景图。
重难点:尝试根据动物的皮毛对它们进行区分。
活动过程:观察黑白色机器人 小结:它的身上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它穿的衣服是黑白色的。
1、听故事《大熊猫看戏》,边听边讨论:机器人开戏院了,请了它的好朋友来看戏,猜猜谁是机器人的好朋友。
讨论:熊猫和斑点狗长得什么样?小结:黑黑的眼圈,黑黑的腿,黑黑的耳朵,黑白身体的是大熊猫。
白白的身上,有很多黑色的小圆点的是斑点狗。
2、思考机器人为什么请它们来看戏。
原来它们身上的颜色和机器人身上的颜色是一样的,都是黑白两种颜色。
3、区分奶牛和黄牛谁能进场看戏。
1、观察动物图片,选择符合机器人要求的动物来看戏。
2、交流讨论:你请了谁来看戏?说说理由。
3、拓展经验:你还知道哪些黑白皮毛的动物?把自己打扮成黑白皮毛的动物样子到戏院去看戏。
1、用蜡笔或即时贴装饰动物挂牌,然后过载脖子上,表示自己是黑白小动物。
2、游戏:到戏院看戏。
活动名称:小斑马穿新衣 托幼p13(教案)活动目标:1、尝试在轮廓线内画黑白纵向的条纹,初步了解小班马身上条纹的特点与作用。
2、在小班马穿衣服的情境中,感受自我服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斑马头饰、图画纸等重点:初步了解小班马身上条纹的特点与作用。
难点:尝试在轮廓线内画黑白纵向的条纹 活动过程:1、(师戴上斑马头饰)瞧瞧我是谁?你怎么看出来的?2、你喜欢斑马吗,为什么?3、小结:斑马的衣服很特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让人一眼就认出。
1、老师做斑马妈妈,你们来做斑马宝宝好吗?2、故事讲述,情境表演。
3、小斑马们,你们愿意自己穿衣服吗?斑马的 衣服是怎么样的? 你们知道小斑马的漂亮衣服有什么特殊作用吗?4、小结:小斑马的衣服黑白相间,一根根竖起来的条纹,真漂亮。
在森林里,黑白条纹的衣服可以迷惑敌人,不容易被发现,这是保护自己的一种好方法。
1、你们愿意自己穿衣服吗?一起学小斑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提醒小斑马要把衣服拉拉平,裤子拉拉直,穿得舒舒服服、漂漂亮亮的。
3、哪个小斑马愿意给大家看看你的漂亮衣服啊?4、小结:认认真真给自己穿衣服的小斑马真漂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了不起。
活动名称:黑脸小白羊活动准备:图片若干(黑脸小白羊、斑马、奶牛、熊猫、操作纸、头饰)活动目的:1、了解生活中黑白皮毛的动物,感受皮毛的多样性。
2、激发幼儿亲近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1、出示“黑脸小白羊”。
2、提问:“这是谁?你看到这是一只怎样的羊?”(脸是黑的,身体白的)“黑脸小白脸怎么了?你怎么看出来的?”(不开心)你觉得黑脸小白羊为什么不开心?(幼儿自由回答)3、小结:想知道为什么吗?请你听好了。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故事“黑脸小白羊”(边讲边结合实物图片)2、提问:(1)黑脸小白羊为什么不开心?(觉得自己不好看,身上只有白色、黑色花纹)(2)最后黑脸小白羊开心了吗?为什么?重点理解,黑脸小白羊找到了好朋友。
黑脸小白羊找到了“奶牛”,练习奶牛的话,“你看!我的身上也有白色的皮毛和黑色的皮毛。
黑脸小白羊找到了“斑马”,学习斑马的话,“你看!我的身上也有白色的皮毛和黑色的皮毛。
黑脸小白羊找到了“熊猫”,猜猜熊猫会怎么说呢?“你看!我的身上也有白色的皮毛和黑色的皮毛。
3、幼儿分别戴上头饰、表演4、小结:黑脸小白羊找到了这么多和自己一样有白色皮毛和黑色皮毛的动物。
黑脸小白羊不再伤心难过了。
1、刚才黑脸小白羊找到了这么多黑白皮毛的动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皮毛有什么不一样吗?(斑马的皮毛是条纹的,奶牛有黑色的点、熊猫耳朵、眼睛、脚是黑色的)2、你能再帮小白羊找找你看到过身上有白色皮毛和黑色皮毛的动物吗?(斑点狗……)3、小结:原来都是黑白皮毛的动物,身上的花纹也是不同的。
幼儿用黑色打扮黑白皮毛的动物材料提供:熊猫(给眼睛、腿涂上黑色)奶牛(给奶牛身上涂上黑色的花纹并涂色) 斑马(给斑马画上条纹并涂色)活动名称:捉迷藏 托幼p15(教案)活动目标:1、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能根据一些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判断。
2、了解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体验游戏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大小不一的红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房屋若干;背景音乐 重难点:能根据一些常见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判断。
活动过程:1、今天有三个动物朋友来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是谁?2、瞧,谁躲起来了?最后轮到谁躲了?它们躲在哪里?情境一:它们都躲到了房子里,有几间房子?怎么样的房子?三角形有几个?怎么样的房子是正方形?你怎么知道躲在这里?情境二:你发现小兔的长耳朵了,它躲在哪间房子里?怎样的房子是圆形的?我们一起来叫他小兔小兔快出来。
看看小兔是不是真的躲在圆形的房子里。
小结:小动物们没有躲好,有的露出了耳朵,有的露出了爪子,所以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它们。
1、你看见它们了吗?它们可能躲在什么地方?2、一起叫它们出来,它们躲在什么地方呀/小结: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要把自己所有的部位都藏好,一动也不动,这样别人不会找到你。
1、这些房子是什么形状的呀?请你带好小动物的头饰,按要求躲在房子里。
(如小兔躲在三角形的房子里,小猫躲在圆形房子里。
)2、找不到怎么办?请躲在里面的小动物说一句话,让大家知道你是谁?小结:遵守游戏规则,我们的游戏才能玩得更开心。
活动名称:小兔哪儿去了托幼p15(教案)活动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通过看看、听听、说说,玩玩,帮助幼儿理解并尝试表达各种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等)。
2、通过音乐游戏“捉迷藏”体验与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重难点:尝试表达各种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等)。
活动过程:来到小兔家做客,可是小兔宝宝不见了,它们去哪儿了?小结:找到小兔,课件中的小兔说:“我躲在·····”1、小兔长着短短的尾巴、长长的耳朵,多可爱呀!我们也来做小兔。
可我们没有长耳朵、短尾巴,怎么办?2、找找小兔的耳朵、尾巴藏在哪里?3、幼儿四处找找,并说说在哪里找到的?(随着音乐,对着镜子,幼儿同教师一起装扮成兔妈妈和兔宝宝4、小结:有的兔耳朵藏在桌子下,有的藏在凳子旁,有的兔耳朵藏在椅后面;有的短尾巴藏在衣柜里,有的短尾巴藏在桌子下。
1、我的兔宝宝真漂亮,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和兔妈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吧!听到音乐结束后,赶快躲起来,等一会儿,妈妈要来找你们。
2、音乐结束,兔宝宝开始躲藏,兔妈妈开始寻找兔宝宝。
3、被兔妈妈找到的兔宝宝说出自己躲藏的 位置,并跟着兔妈妈一起寻找其他兔宝宝。
4、游戏重复,强调游戏规则。
活动名称:★动物的花花衣 P152(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说说它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