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之 荷马史诗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相传是公元前9-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在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变成的。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2、伊里昂纪(伊利亚特)——为荷马史诗第一部,共24卷,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51天。
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
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英雄的史诗。
主人公阿喀琉斯的愤怒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的英雄意识同新兴的贵族强权的矛盾,以及英雄主义将成为过去的时代的矛盾。
《伊利昂纪》描写的是国家形成前希腊社会的一幅全景图,部落联盟、战争目的在贵族掠夺俘虏为奴、瓜分战利品。
3、奥德修纪(奥德赛)——为荷马史诗第二部,共24卷,作品以“一条绳子的结构”,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40天。
反映了奴隶萌芽时期的生活图景。
主人公奥德修斯是一个私心很重、个性狭隘、念念不忘个人财富的私有权对求婚者赶尽杀绝。
但奥德修斯的忍耐、强烈的求生欲望、镇定自若以及安然脱险的结局,嘲笑了海神的狭隘和徒劳。
它显示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卓越的智慧之光。
这些都是希腊民族所盛赞的人的理想和人格。
4、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
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他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在演出技巧上也做了不少改革。
其悲剧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但情节较简单,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5、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他一生写过120余部剧作,在比赛中24次获胜,现存7部悲剧作品,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他再肯定神力高于一切的基础上,承认人力,因此在剧作中表现人的活动,神的活动退到幕后进行;讲究结构布局以及情节的前后一致;擅长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复杂的戏剧冲突。
荷马史诗: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
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
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
一是《伊里亚特》(Iliad),叙述了古希腊人征服特洛伊人的经过;二是《奥德赛》(Odyssey),描写了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班师途中迷失道路、辗转漂流了10年重返故乡的经过及其沿途所见所闻。
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
英雄史诗都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
《荷马史诗》就向我们展示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时希腊人的社会状况、以及希腊人从氏族s公社进入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形态。
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在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暴力干扰;古希腊的国家组织纯粹是通过私有财产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直接从氏族公社中产生出来的。
另一方面,英雄史诗中的内容描写都充满了神话传奇色彩。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就能够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史诗所宣扬的是一种英雄史观。
只不过英雄史诗中表现出来的英雄史观与后来西方社会中的英雄史观是不同质的。
基础内涵:1.长篇叙述诗2.主题严肃,通篇讲述的是部落、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3.主人公是伟大的神或英雄4.诗歌的背景庞大,风格庄严《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1.结构完整,布局巧妙——选择最能反映全貌或最能揭示结果的几十天所发生的事件展开情节2.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3.诗句优美,比喻生动荷马式比喻:比喻长,很形象,对本体喻体相同点少写,对喻体描写很详细,喻体多是自然现象和狩猎、劳动等日常生活4.总体风格《伊体亚特》阳刚、《奥德赛》阴柔1、简述荷马史诗的基本思想和文学价值。
荷马史诗的故事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两部史诗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
这两部史诗以其宏大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文主题,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的第一部作品,它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史诗以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展现了希腊英雄们的英勇壮举和命运的无情捉弄。
其中,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被塑造得淋漓尽致,他的勇猛和悲剧命运成为了史诗中最为突出的部分。
同时,史诗中还描绘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的悲惨命运,他的牺牲和无奈也成为了史诗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对英雄们的塑造和命运的展现,《伊利亚特》深刻反映了古希腊人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成为了古希腊文学的典范之作。
而《奥德赛》则是荷马史诗中的第二部作品,它讲述了奥德修斯在归乡途中的艰辛历程。
史诗以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的归乡为主线,展现了他在海上的冒险和遭遇。
史诗中,奥德修斯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他克服困难的关键,他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最终回到了故乡,重建了家园。
《奥德赛》通过对奥德修斯的塑造和他的归
乡之路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古希腊文学中的又一杰作。
荷马史诗以其宏大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文主题,成为了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
它不仅在古希腊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荷马史诗的故事,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2021年自考外国文学史考点: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民间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前者描写部落战争(特洛伊战争),后者写战后漂泊。
荷马史诗一直是口头传诵,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们整理成书,公元前3至2世纪审校定本,便是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
1、《伊利昂记》写的是战争,突出“阿咯琉斯的愤怒”。
2、《奥德修记》写主人公在战争后的漂泊、还乡和复仇,突出海上冒险行为。
3、主要人物的名字:希腊主将阿咯琉斯,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希腊统帅阿伽门农、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
4、荷马史诗的基本思想:
必定人在与自然及神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性因素。
在颂扬英雄、必定人的力量的同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的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新的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风尚以及一夫一妻制。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2.古希腊抒情诗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
它源于民歌。
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
最着名的是女诗人萨福。
3.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
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
4.古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秋天谢神的狂欢歌舞,人们载歌载舞感谢酒神狄俄尼索斯带来的丰收。
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喜剧,大多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反映重大社会问题。
5.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动物寓言故事,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被释放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存的多由后人编撰写定,总数在400则左右。
6.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7.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
其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8.三联剧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初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
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
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9.教会文学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而创作的文学。
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
10.骑士文学中古欧洲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鲜明地反映了封建主阶级的意识,繁盛在12─13世纪。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荷马史诗:即《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相传是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史诗形成时间很长,诗中包括了不同时代的成分,在行吟诗人被迎入宫后,又有符合贵族利益的倾向。
公元前6世纪,两部史诗正式形成文字,到公元前3至2世纪,又由亚历山大城学者编订,每部分各为24卷。
金苹果:即特洛伊战争的起因。
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在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她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赠给最美的女子”。
赫拉、雅典娜和阿弗洛狄忒三位女神都想得到这个苹果,相持不下。
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
三位女神各自贿赂帕里斯,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弗洛狄忒许他最美丽的女子。
帕里斯判定阿弗洛狄忒是最美的。
之后便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木马计:特洛伊战争久战不决,后来,奥德修斯设计把一只内藏兵将的木马遗弃在城外,假装撤退。
木马被特洛伊人拖进城中。
入夜,希腊人里应外合,终于攻特洛伊。
战后希腊人各自携带财宝奴隶还乡。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初期封建文学的代表,是为适应封建统治者和基督教教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内容是宣传宗教教义,宣扬神权思想,艺术上多流于公式化、概念化缺乏真实性,成就不大。
但由于教会的神权统治垄断了中古文化教育故而一切文化艺术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骑士文学:是世俗的封建主义文学,它是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
它虽然宣扬封建道德,但其中所表现的锄强扶弱、保护妇女、尊敬老人的思想有一定的人民性。
而肯定世俗爱情,更有客观上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的积极意义。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城市内部复杂的矛盾斗争、表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愿望的世俗文学。
城市文化:是与基督教文化对立的世俗文化,城市文学是随城市的出现而形成,为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要应运而生的。
外国文学史之荷马史诗(民间史诗)
一、荷马史诗:
概念:《伊利昂纪》《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小亚细亚一带盲诗人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以短歌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最终形成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
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的执政者组织一批学者将其删改完善,《荷马史诗》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成书。
到公元前3至前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又进一步审校、定本,这便是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
二、《伊利昂纪》的主要英雄人物:阿喀琉斯是神与人之子,为了部落集体利益,他表现出了一种死而无怨的英雄主义精神。
他把个人荣誉和尊严看作是比生命还要重要和宝贵的东西,认为维护个人荣誉就是维护个人的人格乃至家族荣誉。
他珍视友谊,当好友帕克洛特罗斯阵亡时,他从个人的愤怒中猛醒过来,顿释私仇,再度上阵,杀死对方主将赫克托耳,为朋友报仇雪恨。
阿喀琉斯性格中既有残忍的一面又极富同情心,当赫克托耳的老父请求归还儿子尸体时,他不仅答应了老人的请求,而且留下了同情的眼泪。
赫克托耳是特洛伊的主将,老王普里阿摩司之子,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氏族领袖形象。
他作战勇猛,指挥英明,视保家卫国为己任。
与阿喀琉斯相比,赫克托耳更具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战场上他不畏惧对方比自己强悍,一心想杀死对方,把为部落而死看成是一种荣誉。
三、《奥德修纪》的主人公:奥德修纪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形象。
在特洛伊战争中,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领袖,曾多次献计,屡建战功。
在海上漂泊期间,他是一个能战胜自然和各种险阻的英雄。
但在他的性格中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的一面。
他巧扮乞丐刺探家中实情,并对妻子起过疑心,在杀死那些向他妻子求婚的青年之后,又把与这些青年合伙的奴隶的耳朵鼻子割掉以泻私愤。
他财产观念颇重,从海上飘泊归来时先把财物藏起来才去见家人。
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奥德修斯身上已经具有早期奴隶主的某些特点。
四、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思想内容:《伊利昂纪》意为“伊利昻的故事”,是因为希腊人把特洛伊城又叫做伊利昂。
全诗24卷,15693行。
这是一部描写战争的英雄史诗。
史诗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篇,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结束。
《伊利昂纪》展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其基本主题就是歌颂与异族战斗的英雄,歌颂氏族领袖的英雄品质。
《奥德修纪》意为“奥德修纪历险记”。
全诗也分24卷,12110行。
这是一部反映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史诗。
《奥德修纪》着重表现了一场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
两部史诗都反映了人在自然及神斗争的过程中,人的奋斗精神和进取精神对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情况。
2、艺术成就:⑴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他们“没有一个不具有特殊的性格”。
希腊英雄阿喀琉斯是最具鲜明个性的形象。
他是神与人之子,是男性美的典范。
他的性格是立体多元的,集勇敢、义气、暴躁、凶狠、善良、诚挚于一身。
赫克托耳是特洛伊的主将,老王普里阿摩司之子,他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氏族领袖形象。
他作战勇猛,指挥英明,视保家卫国为己任。
与阿喀琉斯相比,赫克托耳更具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形象,也是一个英勇顽强、智慧过人的英雄形象。
在妇女形象方面,贤惠的安德洛马克、忠贞的珀涅罗帕、痴情的卡吕普索都写得栩栩如生。
⑵史诗结构紧凑、安排巧妙。
《伊利昂纪》写的是战争,突出了“阿喀琉斯的愤怒”。
10年战争只写最后51天中的事,又具体描写了4天的激烈战斗场面。
《奥德修纪》只写了主人公奥德修10年漂泊最后40天内的事。
⑶史诗的语言流畅自然,优美动听,比喻生动形象,往往借自然界的动植物来喻人,后人赞誉“荷马式的比喻”。
诗中多次使用重复手法,如词的重复、句子的重复乃至段落的重复
等。
另外,史诗中还常常使用固定的程式化的形容词和称谓,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⑷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优秀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3、荷马式的比喻: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
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喻人,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