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大班美术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蜻蜓》绘画PPT课件【幼儿教案】--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小朋友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征。
2、情感目标:让小朋友在绘图的过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对称美。
3、技能目标:让小朋友绘画蜻蜓,并能画出各种动态的小蜻蜓,并添加相关景物,丰富画面内容。
活动重点:让小朋友仔细观察蜻蜓的特征。
发现蜻蜓的主要特征。
让小朋友抓住蜻蜓的'特征,画出小蜻蜓和不同形态的小蜻蜓。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蜻蜓,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具准备:小蜻蜓的范画一幅,示范用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个谜语,小朋友可要仔细听了:"小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轻又轻,飞东飞西忙不忙,消灭害虫有本领。
"老师请刚才仔细听的小朋友来回答问题(小朋友真聪明,谜语猜对了。
)老师还有问题问小朋友:提问:1.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长什么样吗?2.他喜欢在什么地方飞来飞去,做什么?小结:小蜻蜓的身体细长,有两对透明的大翅膀。
我们经常看到蜻蜓飞得很低用尾巴点水,这是她在产卵。
它喜欢捕食苍蝇,蚊子,飞蛾等。
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虫的天敌,我们要看护小蜻蜓,不能伤害它。
二、示范与讨论(1)教师出示示范画小蜻蜓,讲解作画步骤。
1.在纸上的中间画两个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对称的,老是有个蜻蜓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告诉老师……总结:哦,原来蜻蜓的眼睛是复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东西,所以很大。
是不是很神奇啊。
2.现在小蜻蜓的眼睛画好了,接下来画蜻蜓的翅膀,它的翅膀有两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两端有红色的翅痣,在飞行时,能够防止震动,保持平衡。
3.翅膀画好了,下面画它的身体腹部,是不是像个长长的U字啊。
然后是画它的尾巴,长长的。
(2)画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飞的形态1.小蜻蜓的样子不变,只要改变它的方向就可以了,启发幼儿画出各种飞行方向和动态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画的大大的,身体细细的。
01幼儿美术教学概述Chapter美术教学目标与意义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幼儿美术教学内容绘画教授幼儿基本的绘画技能,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手工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手工制作,如剪纸、折纸、泥塑等,锻炼其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欣赏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同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幼儿美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游戏化教学实践操作个性化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02绘画基础技能培养Chapter线条的认知色彩的认知线条与色彩的组合030201线条与色彩认知构图与造型能力训练构图的基本原则造型能力的训练构图与造型的实践创意绘画实践绘画材料的运用创意的激发介绍多种绘画材料,如油画棒、水彩笔、颜料等,让幼儿尝试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
创意绘画作品展示03手工制作技能培养Chapter纸艺制作技巧基础纸艺技能01创意纸艺作品02纸艺与其他材料的结合03陶艺作品创作引导幼儿运用雕刻、上釉、烧制等技艺,创作陶艺作品,如捏陶泥泥人、雕刻陶泥块等。
泥塑基本技能学习揉泥、搓泥条、捏陶泥等基本技能,了解泥塑材料的特性和塑形方法。
泥塑与陶艺的欣赏通过欣赏经典的泥塑和陶艺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泥塑与陶艺制作废旧物品创意再利用收集废旧物品创意再利用环保意识培养04欣赏与评述能力培养Chapter中外名画欣赏《蒙娜丽莎》《向日葵》《星空》民间美术品欣赏剪纸展示不同地域风格的剪纸作品,让幼儿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皮影通过皮影戏的表演和皮影制品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光影艺术的魅力。
面人介绍面人的制作工艺和表现题材,引导幼儿欣赏其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表现力。
1 2 3评价标准作品展示改进建议幼儿作品评价及改进建议05亲子互动环节设计Chapter家庭美术教育指导原则尊重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鼓励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01020304《不一样的卡梅拉》《好饿的毛毛虫》《大卫上学去》《我爸爸》亲子共读绘本推荐及解读制作纸艺作品创意涂鸦画板自制橡皮章废旧物品再利用家庭创意手工活动设计06课程总结与展望Chapter本期课程回顾及成果展示课程内容回顾01学员作品展示02学员进步与成长03下期课程预告及准备事项下期课程主题准备事项家长参与和支持重要性家长参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小蜘蛛织网》设计意图:线描画是一种绘画的练习,又是一种思维的训练。
它是指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装饰、美化、组合之意。
线描画的装饰性极强,在充分表达了儿童的童趣、灵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之外,还体现了线描画的黑白分布的巧妙配置及线条变化所形成粗细曲直的节奏与韵律之美。
线描画是一种利用最少的作画工具就能随时随地进行的绘画活动,在这堂课里两支粗细不同的勾线笔和一张四开的白纸就是幼儿绘画的全部工具。
我设计的线描画《小蜘蛛织网》,是在孩子对线描画中的点、线、面、形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整个活动以小蜘蛛织网为主线,让孩子在认识线条的基础上,感受线条有长短、粗细、曲直之分,然后欣赏、学习线条组合、变化,最后为了培养孩子之间的合作能力,我请他们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创作。
活动目标:1.回忆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之分,再次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2.尝试将多个线条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包括点、面、形的有效组合变化出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3.学习合作,共同体验线条组合变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点、线图谱一张,作画的白纸一张,蜘蛛织的范画网一张,四位小朋友一组,每组一张大白纸,纸中间各画上一只不同种类的蜘蛛,幼儿人手两支粗细不同的黑色勾线笔。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回忆各种线条1.运用儿歌的形式,出示小蜘蛛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他会是谁呢?(师边演示边念儿歌,然后出示小蜘蛛图片)儿歌1:八脚怪,像螃蟹;一肚子,都是丝;修修补补裁裁剪剪,不是裁缝,那是什么?--小蜘蛛师:这是一只灵巧的小蜘蛛,它会吐丝织网呢!小蜘蛛吐出的丝就是一根根的线条。
你们看小蜘蛛吐出了哪些线条?有我们认识的吗?(师事先用红黄两种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直线类线条和曲线类线条)2.观察回忆线条:这是什么线条?它像什么?认识各种线条,并以波浪线为重点,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这是什么线条?像什么?变化了大小、方向它还是波浪线吗?又像什么?小结直线类线条和曲线类线条。
关于幼儿园大班美术课件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民间传统工艺DD蓝印花布。
2、学习使用染料、图案贴纸等材料制作蓝印花布。
3、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分享制作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蓝印花布的民俗特色。
2、活动室布置:“蓝布风情”展示区。
3、制作工具:染料,毛笔,湿毛巾,熨斗,各种图案的成品贴纸,有各种镂空图案的塑料板,空白贴纸,勾线笔,剪成不同形状的白布,“茉莉花”音乐(轻音乐,钢琴曲及民乐合奏,网络下载)。
【活动过程】
1、情景:和幼儿一起相互欣赏讨论自己服饰的特点。
“刚才我们班可爱的小女生们向我展示了她们漂亮的衣服。
瞧,宋雪娜的衣服上钉了个小洋娃娃,董佳琪的衣服上贴了个神气的卡通图案,殷乐的衣服上绣了美丽的花朵……,在我们的‘蓝布风情’展示区也展出了一些花纹好看的服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
欣赏“蓝布风情”展览区的各种成品,“这里有衣服,裙子,帽子,头巾,它们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蓝底白花,
蓝印花布制成)。
“除了这些,蓝印花布还有很多作用呢,它的图案也有很多种。
请小朋友自己到展示区找一找,看一看,然后和同伴一起说一说。
”
欣赏蓝印花布的图片,感受蓝印花布的图案和色彩特点(播放轻音乐:茉莉花)。
教师小结:“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蓝印花布不仅可以做衣服,头巾,还能做成伞,挂饰,毯子等。
它的图案也从简单的花发展到动物,字画等。
”
2、“领略了优雅的蓝布风情,那你知道蓝印花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根据经验说出传统工艺制作的蓝印花布)。
“看来制作不是很复杂,你们想不想试试做一做属于自己的蓝印花布?”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白布,就请你来把它变成好看的蓝印花布吧!”
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并示范。
(1)成品贴纸直接粘贴后上色,熨干。
(2)在贴纸上按图案板上的轮廓勾画,剪贴后上色,熨干。
(3)自己设计文样,剪贴后涂颜料,熨干。
注意点:(1)贴纸要贴出花形,贴牢。
(2)刷时要均匀,避开花纹。
介绍各组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制作。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幼儿剪贴要尽量精细。
4、作品展示:蓝布风情时装秀
“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原本毫不起眼的白布都装饰成了漂亮的蓝印花布。
来,让我们用这些蓝印花布打扮自己,展现一下我们大二班的蓝布风情!”
幼儿穿上蓝印花布服饰,佩戴蓝印花布饰品,在“茉莉花”的民乐合奏声中表演“蓝布风情”时装秀。
活动反思:
1、首先创设了逛蓝印花布店的情景,让幼儿一开始就走进一个蓝印花布的世界,从而来吸引幼儿的眼球,让他们进入到感知蓝印花布美的情感。
在逛逛蓝印花布染布坊、饰品店、江南布衣阁中,让幼儿初步感知蓝印花布的美。
为了给孩子营造这样一个美的氛围,所以在一开始就放江南的古典音乐,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给孩子美的享受美的体验,利于下一个活动的开展。
2、在第二个环节上,通过自己去找自己喜欢的蓝印花布饰品的过程中,在看看、找找、摸摸的亲身体验中,让孩子自己去找寻蓝印花布的美,这是对蓝印花布第二次的欣赏。
在幼儿自己说说喜欢的理由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经验的提升。
3、最后一个环节中,虽然还是让幼儿进行操作,但是改成了多种形式来表现蓝印花布的美。
有第一研和第二研中的制作和设计蓝印花布,更有新增加的让幼儿挑选音乐来秀秀蓝印花布的美,还有让幼儿自己用蓝印花布装饰各种东西,这是对蓝印花布的故为今用。
4、活动设计条条理清晰,有顺序地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局部地欣赏、
观察蓝印花布的花纹、图案及排列方式,感知蓝印花布素雅宁静耐看的主要特点孩子的兴趣高,参与积极性高,特别在用多种形式表现蓝印花布的美的环节中,孩子们都能主动、大胆地进行操作和表现,而且都乐于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可爱的奶牛。
2、大胆想象奶牛的快乐生活,添上相关的周围背景,使画面饱满、丰富。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奶牛场图片一幅、幼儿8K画纸、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奶牛长得什么样?它在哪里生活?
2、我们天天都喝牛奶,让我们一起感谢奶牛吧:“你吃青草,我喝奶,谢谢你花奶牛”。
二、观察图片,了解奶牛。
出示“奶牛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奶牛的形态特征,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以及挤奶、工厂加工牛奶知识等。
三、怎么画奶牛。
1、奶牛真可爱,那怎么画呢?(教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画奶牛,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画法。
)
2、教师小结幼儿画奶牛的方法,编成儿歌:扁扁圆圆大鼻子,鼻子上面大拱门,拱门中间左右开,两个小门变脸颊画上圆圆大眼睛。
头上两个弯弯角,牛角下边装耳朵,大大方形是身体,身体下边有四腿,后腿牛奶挤一挤,喝上几口好营养。
不忘添上细尾巴,赶走烦人小虫子。
3、奶牛身体是什么颜色?奶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可以在它周围添画点什么?
四、奶牛的快乐生活
1、鼓励幼儿把奶牛画大,画出大小和形态不同的奶牛,大胆想象奶牛快乐生活的情景。
2、引导幼儿添画相关场景,使画面饱满、丰富。
五、我的可爱奶牛故事
1、相互欣赏作品,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
2、将作品布置在画廊,幼儿命名主题:快乐的奶牛。
活动反思:
1、充分发挥图片认知作用。
通过图片可以让幼儿清楚了解奶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用途。
我让幼儿对图片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讲述,先对奶牛的一切有个深刻的印象。
2、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
图片的出示容易局限幼儿的绘画思维,
我在幼儿绘画之前,图片认知之后,充分激发幼儿的大胆想象,给予多方面的画图内容启示,如亲亲奶牛一家、散步的奶牛、游戏中的奶牛等等。
3、充分肯定幼儿的创作表现。
我不做示范,让幼儿根据对图片上奶牛特征的认知,和老师一起总结出画奶牛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放手让他们大胆作画。
绘画中我只要发现一点点与大家不同的特好的画面或画法,就及时拿起作品启发大家学学或者也可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更棒的作品。
在老师的不断肯定激励下,孩子们会更胆大去创作,较好的作品效果也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