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保健
- 格式:ppt
- 大小:5.05 MB
- 文档页数:46
产褥期保健1、产褥期通常称为坐月子,一般生产后30~60后身体可恢复。
2、大小便:产后4~6小时会自己排尿,如果6小时后还不能自己排尿,称为尿潴留。
处理方法是短时间内连续喝水(果汁的效果较好),有尿意后做起排尿;或者用水冲外阴听水声,促使排尿。
剖腹产是在导尿管拔掉后,6小时内,自己排尿。
产后要多吃蔬菜,尽早下床走动,防止便秘及痔疮加重。
顺产较容易出现痔疮。
剖宫产前几天大便会很辛苦,因为伤口关系,不能用力。
3、锻炼:顺产,产后2~4小时就可下床走动。
剖宫产,手术后6小时可以翻身、侧握、挪动双腿。
手术后24小时导尿管拔除后,可以下床活动。
月子里,可以每天坚持做孕妇体操。
不要总是在床上,这样不利于恶露排出,今后容易有妇科病,坚持每天下床锻炼、散步。
4、恶露:产后阴道排出物称为恶露。
产后3~4天恶露量多,颜色鲜红,一周后颜色变淡,为粉红,2周后恶露变淡黄或者白色,约2个月内,恶露干净。
恶露有腥味,如果有臭味,则可能是阴道等出现感染,要引起注意。
42天检查,医生会查看恶露情况。
剖宫产恶露会反复,并且手术后24小时内医生会帮你压肚子3~4次,帮助恶露排出,这个是很痛苦的。
5、口腔: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可用儿童软毛牙刷,尽量餐后漱口。
6、洗澡:顺产一般3天后可以洗澡,剖宫产2周后可以洗澡。
洗澡时注意室温、水温,避免受凉。
产妇身体虚弱,注意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7、伤口:顺产一般会在阴部偏左有一个伤口,在医院医生会帮助消毒,回家后,每天用温开水(一定要将水烧开,再冷却)清洗1~2次,勤换卫生巾;剖宫产伤口一般出院已长好,无需拆线,回家后,保持伤口处清洁干燥即可。
8、出汗:产后出汗多,没有其他不适,属正常现象。
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勤换衣服,及时更换湿衣服,防止感冒,这一现象在出月子后会逐步好转。
9、体温:产后24小时内,体温会有上升,一般不超过38℃,属正常现象。
24小时后至10天,体温都在38℃以上,要引起注意,可能是感染引起的,及时就诊。
产褥期保健知识介绍产褥期是妊娠期最后的阶段,是指产后6周到12月之间的时间段。
这个时期是产妇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自己和新生儿健康的时候。
产褥期保健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知识,下面我将讲解一些产褥期保健的知识。
一、恢复身体产后,妇女会经历产道、会阴、骨盆韧带等多方面的变化,需要适当的恢复措施。
首先,需要注意休息,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一天尽量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有利于新陈代谢和身体恢复。
其次,需要适当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建议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俯卧撑、仰卧起坐、慢跑等运动,不要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伤害身体。
二、饮食营养在产褥期中,产妇需要为自己和新生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
保证产后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产后产妇应该做到合理膳食搭配、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摄入量,以便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和保证乳汁质量。
建议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钙、铁等营养物质的食品。
其中,鸡肉、瘦肉、鱼肉、鸡蛋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牛奶、豆浆是富含钙和铁的食品。
要注意的是,吃饭的时间要规律,不要吃太油腻或者过度辛辣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睡前3小时内不再进食。
三、防止乳腺炎乳腺炎是产后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疼痛、红肿等症状。
为了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建议产妇多给宝宝吸奶,尽量做到按时、按需哺乳,同时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婴儿吐奶后继续吸乳,以免引发乳腺感染。
四、心理健康产后需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产妇的身心也会接受很多新的变化,产后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因此,产妇要尽量减少孤独感,与亲戚朋友保持联系,在家中也要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或者阅读,多参与社交活动等等。
同时,还可以寻找一些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五、预防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主要表现为产后发热、恶露增多、腹痛等。
产褥期的名词解释|保健方法产褥期的名词解释:产褥期(传统的“坐月子”只是产褥期的前30天)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及为分娩进行准备,生殖器官及全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娩后则通过一系列变化,使生殖器官及全身(除乳房外)又恢复到非孕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约需42天才能完成。
自胎盘娩出后,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
总之,产褥期是全身多系统包括体形、腹壁等逐渐复原的时期。
产褥期的保健方法: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休息环境,注意卫生。
室内温度适宜,18~20℃,空气新鲜,通风良好。
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时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
产后阴道有恶露排出,要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洗外阴,勤换内裤与卫生垫。
大小便后避开伤口,用清洁卫生纸从前向后擦净,注意不要反方向,以免肛门周围细菌逆行造成感染。
2.注意情绪变化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5天,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
3.饮食由于分娩时体力消耗大,身体内各器官要恢复,产妇的消化能力减弱,又要分泌乳汁供新生儿生长,所以饮食营养非常重要。
产后1个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
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
若哺乳,应多进蛋白质和多吃汤汁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4.排尿与排便警惕产后尿潴留,在产后5日内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
产后4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
若排尿困难,应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可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
产褥期保健知识讲座一、产妇产褥期保健要点(一)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就是引起产妇死亡得主要原因,必须加强防治。
产后出血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作出处理。
(二)产褥期卫生指导为了预防感染与有利于康复,产后休养环境要做到安静、舒适,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防止过多得探视。
室温亦需合理调节.产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坚持刷牙、洗手、勤洗澡、勤更衣裤,特别要保持外阴部清洁。
产后康复操有利于产妇恢复精力与消除疲劳,亦有利于恢复盆底与腹部肌肉得功能。
产妇还需注意大、小便通畅.(三)心理保健,以防治产后心理障碍产褥期得心理保健很重要.近年得报导,产妇中50%-70%会发生产母郁闷,这就是指从开始分娩至产褥第7天内出现得一过性哭泣或忧郁状态,其特征就是:处于轻快心情得产妇,凭一时激动即可泪流不止,病程短暂,一般24小时内即可恢复如常。
产后抑郁得发病率在3、5%—33%之间,常出现在产褥第三周内或其后,抑郁得内容往往以关于婴儿或丈夫事为主,自责自罪,有自杀企图并有她杀得念头.产褥期产妇得心理障碍,原因就是多方面得,与分娩后体内内环境发生调整,性激素得比例重新调配以及家庭关系、环境因素等都可能有关,做好产褥早期产妇得心理适应工作非常必要。
(四)母乳喂养指导现在各医院都在孕期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教育。
产后半小时内即开始早吸吮,并实行产后母婴同室,按需喂哺,为母乳喂养得进行打下了良好得基础.但在产褥期内仍需不断地给产妇以鼓励、支持与指导,使她们能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4-6月。
指导得重点:①母乳喂养得技巧.注意婴儿与母亲乳头得正确含接即婴儿将乳晕得大部分含入口中将乳头乳晕形成一“长奶头”,吸吮时婴儿得舌头卷住“奶头”,齿龈压迫乳窦。
②注意正确得哺乳体位即母亲放松、舒适,婴儿头与身体呈直线,面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身体紧贴母亲,下颌贴乳房。
③学会观察与判断婴儿吸吮就是否正确;④学会挤奶。
(五)产后检查与计划生育指导产后42天,对母婴都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产后检查正常,可恢复夫妇间得性生活。
产褥期的保健知识分娩虽是妊娠的结束,但产褥期仍是围产保健的重要一环。
分娩给产妇在精力和体力上造成了极大的消耗,抵抗力也有所减弱,若再加上分娩损伤的影响,体质会更差,容易引起产褥期感染,影响正常恢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必须做好产褥期保健。
1.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产耨期的最初2小时,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因为这时可能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
如有产后出血等情况发生,应迅速通知医师查明原因,及时作出处理。
2.产褥期卫生指导为了预防感染和有利于康复,居住环境应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室内理想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50%〜60%;可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产妇和婴儿要避开窗口,并防止过多的探视。
产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坚持刷牙、洗手、勤洗澡、勤换衣裤,特别要保持外阴部清洁。
产后早下床活动,多喝水,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畅通。
不要憋尿,以免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
3.保护乳房婴儿出生后30分钟内在母婴接触的同时,婴儿开始吸吮母亲乳头,每次哺乳都要吸吮干净。
一旦发现乳头破裂,应在哺乳间隔时暴露乳头。
哺乳结束时,存乳头上留一滴奶,以促进破裂皮肤的愈合。
产后3〜4天,乳房噬胀、变硬、疼痛、发热等,应将乳房托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热毛巾敷,轻轻按摩,直至乳房变软,腺管通畅为止。
乳头平、凹陷,可用手或负压吸引器经常往外牵拉。
4.母乳喂养指导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营养品,哺乳能促进子宫的复旧和正常体型的恢复,因此要提倡母乳喂养。
虽在孕期已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教育,但在产褥期内仍需不断地给产妇以鼓励、支持和指导,使她们能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
指导的重点:应做到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哺乳姿势要正确,乳晕含进乳儿口内,乳房不要阻碍婴儿鼻孔;哺乳后将婴儿立起抱好,轻拍后背,以防胃中胀气。
产褥期保健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在这段坐月子的6~8周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产褥期的休息环境产褥期是产妇恢复身体、开始承担并适应母亲角色的重要时期。
在此期间,母体个系统的变化很大,子宫内有较大的创面,身体未完全康复。
因此产妇要特别注意保健,以保障母婴身体健康。
产妇休息、哺乳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居室要安静、整洁、光线充足、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夏天,可以将房间内不直接对这产妇和婴儿的窗户打开通风,避免电扇直接吹向产妇,谨防感冒。
可用空调保持室内温度(25℃)。
冬季注意保暖,每日开窗换气,先将产妇和婴儿送到另一间屋子,然后通风,每次2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
被褥要清洁、松软。
产褥期的饮食正常分娩后产妇可进食适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例如:红糖水、藕粉、蒸蛋羹、蛋花汤等。
分娩时若会阴撕伤Ⅲ度缝合,应给无渣膳食1周左右,以保证肛门括约肌不会因排便再次撕裂。
做剖宫手术的产妇术后24小时给予术后流质食物1天,(但忌用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品),以后再转为普通膳食。
母体在分娩过程中失血过多,需要补充造血的重要物质,如蛋白质和铁等。
鸡蛋含有很高的蛋白质,但每日进食鸡蛋的量不要多于6个,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此外,我国的习惯只强调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如鸡、肉、鱼、蛋,而忽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容易造成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的不足。
产褥期的护理初为人母,对着可爱的小宝宝,内心的喜悦,照料新生儿的紧张及分娩后的不适互相交织,可能令您无所适从或情绪高涨。
但请记住:你的身体需要六到八个星期的休息和适当的护理才能复原。
这段时间科学名称为产褥期,俗称“月子”。
为了能顺利而科学的渡过产褥期,更好的完成产后的恢复,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您和宝宝的居室应清洁、明亮、通风好,温度及湿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