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工艺学
- 格式:ppt
- 大小:5.31 MB
- 文档页数:85
葡萄酒工艺学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葡萄酒工艺学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葡萄酒的发展葡萄酒是一种国际性饮料酒,产量在世界饮料酒中列第二位。
由于葡萄酒酒精含量低,营养价值高,所以它是饮料酒中主要的发展品种。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葡萄酒产量居世界前列。
第二节葡萄酒的分类一、按酒的颜色分类1.红葡萄酒:用果皮带色的葡萄制成2.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红皮白肉葡萄的果汁制成3. 桃红葡萄酒:用带色红葡萄短时间浸提或分离发酵制成二、按含糖的多少分类1.干葡萄酒:含糖量≤L2.半干葡萄酒:含糖量~12g/L3.半甜葡萄酒:含糖量~50g/L甜葡萄酒:含糖量≥L三、按酿造方法分类1.天然葡萄酒:葡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不添加糖或酒精,即完全用葡萄汁发酵酿成的葡萄酒。
2.加强葡萄酒:包括加强干葡萄酒和加强甜葡萄酒。
3.加香葡萄酒:按含糖量不同可将加香葡萄酒分为干酒和甜酒。
四、按含不含二氧化碳分类1.平静葡萄酒:不含二氧化碳的葡萄酒,也称静酒2.起泡葡萄酒:酒中所含二氧化碳是以葡萄酒加糖发酵产生或用人工压入3.葡萄汽酒:葡萄酒经加糖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或是人工方法将二氧化碳压入酒中,压力略低于起泡葡萄酒第二章葡萄第一节主要酿酒用葡萄品种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对葡萄的特性要求也不同,制白葡萄酒、香槟酒和白兰地的葡萄品种含糖量约为15%—22%,含酸量—12g/L,出汁率高,有清香味。
对制红葡萄酒的品种则要求色泽浓艳。
一、酿造白葡萄酒的优良品种包括龙眼,雷司令,贵人香,白羽,李将军等二、酿造红葡萄酒的优良品种包括法国兰,佳丽酿,汗堡麝香,赤霞珠,黑品乐等三、山葡萄包括公酿一号,双庆,左山一等四、调色品种包括紫北塞,烟74等第二节葡萄的构造及其成分葡萄包括果梗与果实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果梗:是果实的支撑体,由木质素构成。
葡萄酒都不带果梗发酵,一般在葡萄破碎时除去二.葡萄果实:包括有:1.果皮:果皮的单宁和色素对酿制红葡萄酒很重要,且含芳香成分,能赋予葡萄酒特有的果香味2.果核:含有害葡萄酒风味的物质,如带入发酵醪会严重影响品质,所以,在葡萄破碎时必须尽量避免将核压破3.果肉和汁:是葡萄的主要成分,统称为葡萄浆第三节葡萄的生长特性与环境因素一.葡萄的生长特性葡萄的生长和成熟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花期,发育期,成熟期和过熟期二、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温度,光照,湿度和降水量及土壤1.温度:是影响葡萄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葡萄生长的各个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2.光照: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照非常敏感,日照多的年份收获的葡萄,酿出的酒质量好3.湿度与降水量:湿度太大容易引起霉菌感染4.土壤:世界各国酿制优良葡萄酒的葡萄,大都在砾质土壤上栽培三、我国葡萄生产地区的分布1、沿海平原地区2、黄河故道及淮河流域地区3、黄土高原干旱地区4、东北中北部及内蒙古地区5、甘肃、新疆干旱地区6、长江流域及江南丘陵地带第四节葡萄的采摘与运输一.采摘时间决定葡萄最适当采摘时间,对酿酒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视酿造产品的要求而定,及“工艺成熟度”。
一、葡萄种类白葡萄酒品种:霞多丽、贵人香、灰雷司令、米勒、长相思(索味浓)、白羽、红玫瑰、龙眼、灰比诺(李将军)、琼瑶浆、白诗南、赛美蓉、白雷司令、白玉霓、鸽笼白。
红葡萄酒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法国蓝、佳丽酿、玫瑰香(汉堡麝香)、梅鹿辄(梅尔诺)、味儿多、北醇、公酿一号、增芳德、解百纳。
二、葡萄酒的原料有问题如何改良?答:1、浆果含糖量过低(1)添加蔗糖,理论上17g/l蔗糖可以使酒度提高1%。
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损失,加入的糖量应稍大于17g/l。
(2(3(42(12.5-3.0g (2(334(1(2答;㈠酵母菌1、酵母菌的一般特性酵母菌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A、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B、多数以出芽方式繁殖,也有可能进行裂殖或产子囊孢子;C、能发酵多种糖类;D、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E、喜在含糖较高、酸性的环境中生长。
(1)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分类学上,葡萄汁和葡萄酒中的酵母菌,主要属于真菌中的子囊菌纲酵母属(Saccharomyces),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
酵母菌细胞呈圆形、椭圆形、细长或柠檬形等,大小为6-20微米,呈半透明状。
(2)酵母菌的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出芽繁殖(酵母菌最普遍的繁殖方式)和分裂繁殖2、葡萄酒酿造中的主要酵母菌种(1)与葡萄酒酿造有关的酵母种类根据产地、成熟期的天气状况、葡萄的卫生状况等不同,每粒葡萄浆果表面的酵母菌细胞数量也不同,一般在103-105.采收并破碎后的葡萄汁中,酵母菌的细胞数量到达106.与葡萄酒酿造有关的酵母分属于裂殖酵母属、克勒克酵母属、类酵母属、有孢汉逊酵母属、德巴利酵母属、梅奇(4)呼吸作用2、酒精发酵的主要副产物(1)甘油 6-10mg/l.(2)乙醛 20-60mg/l(3)乙酸0.2-0.3g/l,白葡萄酒不超过0.88,红葡萄酒不超过0.98.(4)琥珀酸(5)乳酸(6)双乙酰与以偶胭3、葡萄酒发酵的其它产物(1)高级醇(2)脂类㈢、酵母生长周期1、繁殖阶段酵母菌迅速出芽繁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专业必修课葡萄酒工艺学授课专业: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授课教师:陶永胜授课时间:2012年秋葡 萄 酒 工 艺 学 内 容1.绪论2.葡萄的成熟与采收3.原料的改良4.酵母菌与酒精发酵5.苹果酸-乳酸发酵6.葡萄酒酿造的基本工艺7.红葡萄酒的酿造8.白葡萄酒的酿造9.桃红葡萄酒的酿造 10.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11.利口葡萄酒和蜜甜尔 12.起泡葡萄酒13.白兰地14.葡萄酒的成熟15.葡萄酒的澄清 16.葡萄酒的稳定17.葡萄酒的病害 18.葡萄酒的封装什么是酒?⏹1999年版的《辞海》对酒是这样定义的:“酒,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它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如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
”⏹酒是一种饮料;⏹酒含有酒精(乙醇);⏹酒是经发酵酿制而成的。
酒可分为那几类?习惯上将酒按照酿造工艺的主要特征分为三大类:发酵酒(又称酿造酒):即用原料经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酒,其酒度通常较低,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它水果酒等。
蒸馏酒:即在原料酒精发酵后采用蒸馏技术而获得的酒,也就是用发酵酒通过蒸馏将酒度提高后的酒,其酒度较高,如构成世界六大蒸馏酒的白兰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和中国白酒。
配制酒:即以蒸馏酒或发酵酒为基础(酒基),人工配入一定比例的甜味辅料、芳香原料或中药材、果皮、果实等,混合陈酿后获得的酒,其酒度界于发酵酒和蒸馏酒之间,又根据酒基进行分类。
酒的分类造酒酿黄酒 ;啤酒;果酒、葡萄酒蒸酒馏白酒;白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 兰配制酒黄酒酒基香酒、桂花黄酒绍果酒、葡萄酒酒基味美思、桂花陈白酒、酒精酒基酒、酒、花香类、果香类、利口药补酒类;香白酒调④13 白兰地主要内容:白兰地的定义、分类、对原料的要求和生产工艺。
要求:掌握白兰地的定义、分类、对原料的要求及酒龄的表示方法,掌握分别以Cognac和Armagnac为代表的白兰地的酿造方法,掌握白兰地的人工老熟及装瓶前的处理方法。
《葡萄酒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Winemaking Process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葡萄酒工艺学是论述葡萄酒酿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能的学科,是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之一。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葡萄酒酿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国内外葡萄酒工艺学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为祖国葡萄与葡萄酒事业献身的精神。
3、适应专业本大纲适用于大学本科四年制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葡萄酒工艺学课程。
4、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48(理论)+32(实验),学分3.0+2.0,讲课48学时。
具体教学时数分配见表1。
5、先修课程学习葡萄酒工艺学要具备葡萄栽培学、葡萄品种学的基本知识,同时又必须掌握葡萄酒工程学、葡萄酒化学和葡萄酒分析检验课程。
因为葡萄原料是酿酒的物质基础,葡萄酒的酿造是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酿酒工艺的实施要依靠设备来完成,葡萄酒质量的控制又离不开分析检验,为此要求掌握以上课程。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使用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华主编的《葡萄酒工艺学》2007年为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①朱梅,李文庵,郭其昌.葡萄酒工艺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②李华.葡萄酒酿造与质量控制.陕西杨凌:天则出版社,1990.③戴仁泽.酿造酒工艺学.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④朱宝镛.葡萄酒工业手册.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5.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传统黑板板书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设计有课堂讨论。
8、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10%)、专题论文(20%)和闭卷考试成绩(70%)共同构成。
9、课外自学要求查阅与本门课程相关的资料,就某一方面写出论文。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国内外葡萄酒工艺学的现状和研究进展;(2)掌握葡萄酒酿造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正确理解葡萄、工艺、设备、分析检测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