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G-signal-processing-脑电信号处理方法算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65.00 KB
- 文档页数:26
脑电与睡眠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brain 脑电生物电起源:神经元生物电神经冲动传导突触后电位脑电分类:自发脑电活动皮层诱发电位自发脑电活动(Spontaneous electric activity of the brain)无明显刺激时,皮层经常自发产生节律性的电位变化。
记录方式: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皮层电图(electrocorticogram, ECoG )脑电波之父德国精神病学家Hans Berger记录到世界上第一份脑电波记录EEG10 Hz timing signal人脑中大概有1011个神经元,EEG的信号事实上是很多神经元一起放电整合出来的电场反应。
由于脑内神经元排列的方式非常的杂乱,可能检测出来电场的电位差为零,但不代表脑内神经元没有活动,而是神经元的电信号可能相互抵消了。
波的睁眼阻断Fre(Hz) Am(uV) situation waveformα8-13 20-100清醒,安静,闭眼β14-30 5-20 睁眼视物,思考θ4-7 50-100 困倦时,幼儿成人神经元退行性变脑区或情绪应激时(如:失望,挫败)δ0.5-3 20-200 睡眠,麻醉,婴儿脑电波的基本波形及其意义*临床意义: 癫痫,脑死亡,帮助诊断脑肿瘤脑肿瘤:处于清醒状态的病人出现θ波或者δ波。
癫痫(epilepsy ):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植物神经功能异常。
脑死亡(brain death ):全脑功能的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Scale 100μV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 ECP)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皮层某局限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localization of cortical sensory area.家兔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诱发电位正相波动的后发放刺激桡浅神经记号先正后负的主反应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一般由主反应、次反应和后发放组成主反应:潜伏期5-12ms,呈现先正后负的双向变化次反应:主反应之后的扩散性续发反应后发放:主反应和次反应后的一系列正向的周期性的电变化主反应与次反应的传导路径不同•主反应:特异性上行传导纤维经丘脑的腹外侧核中继,并发出投射纤维至对侧皮质感觉代表区的特定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