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物价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66.50 KB
- 文档页数:14
物价⾼的原因 中国是低⼯资⾼物价的经济现象,那么,物价⾼的原因是什么?下⾯就由店铺告诉⼤家物价⾼的原因吧! 物价⾼的原因 近⽇,⼀条微博在互联⽹上疯狂流传:中国,⼯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最少100元,买条Levis⽜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40美元,买条Levis 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6⽉29⽇《中国青年报》) 这种现象抽象地说就是“国⼈挣得⽐美国少物价⽐美国⾼”,⽽这种现象在专家看来,已经到了离谱的地步,长期观察中美物价关系的时寒冰对此现象的解读是,国内商品价格被推⾼的主要原因之⼀在于,藏在商品⾥由消费者买单的额外交易成本。
在他看来,最⼤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
并且,依据国际货币基⾦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任何⼀个发达国家都⾼:是美国的4.17倍,是⽇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
2007年5⽉,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球“税收痛苦指数”,中国的排名虽由2005年的第⼆位降到了第三位,但仍被列为世界上税负最⾼的国家之⼀。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观察到,我国税收近年来增长迅猛,远远⾼于GDP的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增长速度,加上社保基⾦收⼊所占⽐重约4%以及税外的费⽤,真实税负已经达到31%⾄32%,仅略低于发达国家。
由此,基本看到“国⼈挣得⽐美国少物价⽐美国⾼”的社会⼤背景。
事实上,当下每个纳税⼈都能感受到税负的压⼒。
⽬前,我国医疗、失业、养⽼等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未覆盖全⾯,教育、住房等负担更是愈加严重。
在这样⼀个⾼税负的环境下,纳税⼈在背着沉重税负包袱的同时,却⽆法得到有⼒的社会保障,⾃然就会越来越感受到税负的压⼒。
⽽“国⼈挣得⽐美国少物价⽐美国⾼”只不过是通过更为醒⽬的对⽐,表达了⾼税负的本质罢了。
⼀个基本的常识是,税负是⾼还是低要看两个⽅⾯:⼀是收的税⾼不⾼;⼆是看返还公众多少。
中美贸易战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分析大宗商品是指供给相对充足、价格相对稳定的基础产品,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石、农产品等。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并且是大宗商品的重要需求国和供应国,中美贸易战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此影响进行分析的主要方面:需求影响:1. 出口减少:中美贸易战导致两国互相加征关税,减少了双方的贸易规模。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国之一,减少的出口量将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使市场供应过剩,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2. 消费减弱:贸易战对两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减少,进而减少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
这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和市场供需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供应影响:1. 关税加征:中美贸易战导致两国相互征收高额关税,增加了进口成本。
对进口大宗商品来说,增加的关税将使其价格上涨。
这可能导致供应商寻找替代市场,进而导致供应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 产品替代:由于贸易战使得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些消费者可能会转而购买其他替代产品。
中国可以选择购买其他国家的大宗商品,如俄罗斯石油,而不再依赖美国。
这可能导致对特定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其价格。
预期影响:1. 不确定性:贸易战导致不确定性加剧,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市场产生观望情绪,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并增加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2. 报复措施:中美贸易战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供应国出台报复性措施,进一步严重扰乱大宗商品市场。
中国可以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进而影响美国的农产品市场。
中美贸易战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需求和供应的变化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共同作用,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不确定性加大。
大宗商品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也意味着不同商品可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贸易战影响。
对于具体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需要对市场情况和特定商品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中美两国物价浅析【摘要】本文对中美两国的物价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通国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浅析了形成物价差别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既有的观点和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物价国际贸易关税要素禀赋最近,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网帖被广为转载:中国,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有关中美物价的比较,引起了国内不少经济学者的兴趣。
中美两国物价的不同并不能仅仅只在价格数字上寻找差距,我们要做的是深究其原因,是什么使物价不同,又是什么导致这种原因的产生,只有通过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而不是被最后体现为物价数字的表面现象所蒙蔽。
造成中美物价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两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两方面来进行比较和分析。
对于国内因素来说,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在中国和美国均被运用,只是侧重方面不同,市场经济下的物价是随着利益重心的不断偏移而转变的,而宏观调控则是一种强硬手段对物价的干预和调整。
从国际角度来说,则是国家之间因某种原因进行一定比例的价格与商品的交换,这种比例是受多方面要素控制的,也是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原因,决定了最后该商品在一国内的销售价格。
不妨先从中美两国的国内环境开始着手。
从国内角度来讲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对两国不同的资本和劳动力情况进行比较。
从整体上来说,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多于中国,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于美国,对于同一产业而言中国厂商对其投入的劳动力也多于美国,而资金少于美国。
两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也是不同的。
对于美国国内经济的研究,在要素禀赋理论方面有一个很著名的验证,即“里昂惕夫之谜”,他通过对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的美国进、出口的要素含量,在研究之前他推断的是在与其他国家相比之下,美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却与H-O定理恰恰相反。
中美食品物价大PK,有图有真相(转帖)图片说明:中国物价是我在上海的家人拍的,主要来自家乐福上海古北店,感谢亲人们不管我有任何稀奇古怪的念头都不问原因彻底支持。
美国物价来自华盛顿外围地区,主要拍摄于属中等偏上消费的Martin’s超市,个别来自俱乐部制的Costco大型商场。
其中华人比较喜欢吃的大米、猪肉、蔬菜等在华人超市买会比我片子中的价格低。
价格说明:为比较方便,我把片中所有食品的价格全部按中国惯例换算成了人民币的单位:元。
计算采用的是今天的汇率:1美元=6.12元人民币,另外这个换算关系也很重要:1磅=0.4536公斤=0.9071斤。
重要事实:上海目前的法定最低月薪1620元(搜狐编辑提供)。
美国目前联邦法定最低小时工资7.5美元,即45.9元人民币,按每年52周换算(两周带薪假期),美国最低法定月薪为7956元。
这个事实很重要,在把物价全部换成人民币来比较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美国人挣的是美元,也要换成人民币,很显然,美国联邦法定的最低月收入几乎是上海的5倍,另外还有一些州的法定最低小时工资是超过联邦规定的最低工资的,尤其物价高的一线城市。
一、大米上次我贴了玉米的价格有网友说我应该比较大米,看看下面大米的比较你会发现美国产的大米价格和中国几乎一样,美国人很少吃大米,你若在华人超市买的话价格还会低一些,进口的泰国大米价格要高于中国,只能说中国险胜。
1234再看看美国的面粉,这个价格也只比国内价格略高。
5二、牛肉好像不用说了,美国完胜。
中国的片子来自精品牛肉,据告上海也有普通牛肉价格在30元一斤左右。
这里拍的美国牛肉也是精品柜里的,普通牛肉的价格在每磅两、三美元的很多,碎牛肉块每磅两美元以下是很常见的。
67猪肉的价格取决于部位,从每磅1美元多到6美元不等,我取了中线的数据。
排骨也是。
这些在华人超市买都要相对便宜不少。
89鸡肉就不说了,美国鸡肉常比蔬菜还便宜。
10三、蔬菜要不是看图片的话,我真不知道中国的蔬菜现在这么贵了?121314四、海鲜美国海鲜之便宜让我这个大连人都惊讶,就算大虾、螃蟹、三文鱼、龙虾等海鲜的价格也是任何人都能接受的,另外还经常打折,打折的时候价格可比我图片里的低多了,北美人的可以作证。
中美棉花价格对比研究随着全球棉纺织品市场的日益扩大,对比中美棉花价格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家,其棉花价格对比对于全球棉花市场和棉纺织品产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中美棉花价格的对比研究,分析两国棉花价格之间的差异和影响因素,为棉花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中美棉花价格对比首先我们将对中美棉花价格进行对比。
根据国际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中美棉花价格的走势大致如下:2019年中国棉花价格:每公斤约为4.5元人民币美国棉花价格:每磅约为65美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美棉花价格在过去三年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尤其是2020年至2021年之间,中美棉花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涨幅。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中美棉花价格的差异。
在对比中美棉花价格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生产成本差异:中美两国的棉花生产成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其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这些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美国棉花生产的成本较低。
而中国的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相对较差,因此棉花的生产成本较高。
这也是导致中美棉花价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国际贸易政策:中美两国在棉花贸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贸易政策差异。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其棉花出口受到了一系列的国际贸易政策限制,这使得美国棉花的市场价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而中国的棉花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政策限制,但相对来说影响较小。
这也是导致中美棉花价格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 消费需求差异:中美两国的棉花消费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之一,其棉花消费需求比较稳定。
而中国的棉花消费需求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棉纺织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对棉花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这也是导致中美棉花价格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中国制造”在美国更便宜?聂辉华一、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价格最近几年,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
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 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6、7千元。
最近流行的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6000元以上。
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Coach(寇驰)皮包了。
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100美元,但是在中国则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
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中国制造的服装和运动鞋品牌,它们在美国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巨大的价格差必然导致大量的套利者。
在美国outlet,中国人采购队伍往往蔚为壮观,出手阔绰,横扫各大品牌,简直是如狼似虎。
我就亲眼目睹一堆中国人从一个华人旅游大巴里出来,然后直接杀向Coach店,以至于Coach店门口立刻排起了长队,而队伍中有一半都是中国人。
店里的售货小姐忙得不亦乐乎,此刻恨不得会说中文。
因为Coach包价差太大,又非常畅销,所以往往一个中国人非得两手都拎满了包才出来。
据说,一些地方的Coach店不得不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10个!那一刻,我甚至怀疑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知道,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
按常识,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当地出售,其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肯定比在美国的成本要低,那么价格自然是中国的更便宜。
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项目,总共有300多项。
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在此,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CPI指数的分类与权重构成。
美国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
而这些商品与服务又分为8个主要类别及不同的权重。
如住宅(42.1%)、食品和饮料(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
影响中国CPI指数的三大原因粮食价格不会大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CPI(消费价格指数)增长在2004年呈现了一个向上的半抛物线走势。
从元月份的2.4%,在2月份轻微回落0.3个百分点,然后一路上扬,在7月和8月达到5.3%的最高点。
由于投资的快速增长,从4月份中国政府开始了一轮宏观调控。
受时滞效应影响,CPI 数据并没有立即回落。
高盛亚洲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女士此前曾预计,到10月份,CPI 数据可能达到最高点。
与粮食产品密切相关的还有油料和肉制品。
1-8月份,食用油和油料价格上涨22%到26%之间,8月与上月相比,则互有涨跌,总体稳定。
肉制品1-8月上涨非常不均衡,猪肉价格上涨35%,牛肉和羊肉上涨只有9%和5%。
但受粮食成本上涨的推动,8月份猪肉价格比上月上涨3.9%,鸡蛋则飙升7.6%。
能源成为新的推动力“能源价格的上涨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带来新的变数。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克鲁斯·莫利先生认为。
2003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同比增长了9%,而2004年1-6月份,石油需求又劲增20.6%。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国内外数据比较与差异分析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作为衡量物价变动的重要指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所在。
一、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比较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发布,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城市和农村地区。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趋势,但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主要由食品、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的价格组成。
食品价格是影响CPI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在中国,农业生产的波动和市场供需状况对食品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调控政策对居住价格的波动起到关键作用。
交通、教育、医疗方面的价格则主要受到能源价格、劳动力成本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二、国外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比较国外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数据发布机构因国别而异。
以美国为例,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发布了较为详细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相对稳定,波动较小。
在国外,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构成与国内相似,主要包括食品、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价格。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价指数差异主要源于经济结构、收入水平、政府政策等因素的不同。
例如,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居住和医疗等领域的价格较高;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物价指数受到基础设施、资源供应等因素的限制,价格较低。
三、国内外消费者物价指数差异分析国内外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收入水平较高,人们的购买力也较强,因此物价相对较高。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物价相对较低。
1. 美国的收入,美国的低收入群一般是2000-3000美元左右,但是这档的个人所得税少,所以到手也就1700-2300左右,那我用一个最低值1700美元2. 上海的收入,上海的低收入群一般是1000-2000人民币,但是税收很少,一般到手也有1500左右结论: 美元和RMB差不多数量。
二. 生活1.大米美国大米0.8美元/公斤,1700美元=2125公斤=4250斤(进口)。
上海大米5人民币/公斤,1500=300公斤=600斤(国产)。
结论,上海的大米价格相当于美国的7倍美国胜出。
2.地铁美国2美元一张票,1700=850次地铁。
上海实行分站票价,最低票价3元,1500=500次地铁。
3. 汽车!美国一辆车(Toyota Carolla)价格大概在14000美元之间,大约相当于8个月收入上海一辆车价格大概在120000人民币之间(购置税,牌照不算),大约相当于80个月收入结论: 上海汽车价格高于美国10倍。
4. 汽油美国0。
7美元/升,1700美元=2428升。
上海6元/升,1500元=250升。
结论: 美国胜近10倍。
5. 鸡蛋美国鸡蛋一盒12只,1-1.2元,品牌不同的关系,按1.2美元算,1700美元=17000只鸡蛋。
上海鸡蛋4元一斤,一斤大概8-10只,按10只计算,1500=3750只鸡蛋结论: 上海鸡蛋价格高于美国4倍。
6. 可乐美国2.5升装可乐(2升/美元),1.25美元,1700美元=1360瓶可乐。
上海2.5升装可乐5.5人民币,1500人民币=273瓶可乐。
结论: 美国胜。
7. 电话费宽带费 `美国25美元电话包月(全球免费,IT alkBB),1700美元=68个月电话费。
上海电话费31元电话月租,一个电话0.1元,宽带2M 150元,也就是至少181元一月,1500=8.2个月电话月租费,宽带费。
结论: 美国胜。
美国一公斤猪肉2-3美元,部位不同,按2.5美元计算,1700=340公斤=680斤猪肉。
运用购买力评价理论分析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摘要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扩展。
在这种情况下,拿中美两国比较就很常见了。
其中物价对比是比较常见的话题。
长期以来,中美物价差异问题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基本情况的重要指标,也常被用于研究中美物价差异以及购买力方面。
然而,目前中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以及差距的计算,都是基于名义价格来计算的,而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目前来看是有很大差异的。
由于中美农产品物价水平并不一致,同等数量的人民币以及美元的购买力也不相同,单纯地用名义价格来衡量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带来的购买力差异,就不足以反映各中美农产品物价的真实,从而无法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由于受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启发,本文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算出中美农产品的物价差异,用以剔除中美农产品价格差异,修正国际收入,核算真实的收入以及收入差距。
本文首先以消费价格指数为代表分析了价格差异现象,然后利用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中美两国的农产品物价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实际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理论;农产品物价;差异Using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AbstractWith the Chinese to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economy and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economy thriving, Chinese economic strength greatly expanded. In this case, take the Sino US comparison is common. The price comparison is a common topic. For a long time, Sino US spreads different problems are from a hot issue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residents' income were also used to study the price difference and purchasing power. However, currently in the United States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level,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calculation is based on the nominal price is calculated, and the price difference of Sino US now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a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ice level is not the same, the same amount of RMB and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dollar is not the same, simply to measure the price difference with the nominal price of Sino US Differences in purchasing power, it is not enough to reflect the true income level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but also can not be truly measured to calculate the incom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Due to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 of inspiration,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alculated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Renminbi and dollar buying power index, to elimin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rices, the cor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income and the income gap. Firstly, this paper to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nalysis the phenomenon of price difference, and then use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alculation method. Through these studies, to find the price differences between CN and the USA,and this difference brought about by the impact is very useful. Keywords: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price;difference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二、购买力平价理论及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的现状 (2)(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概述 (2)(二)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现状 (2)三、对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的种种原因的分析 (3)(一)美国拥有国际定价权 (3)(二)农业现代化的差距 (4)(三)农产品物流运输差距较大 (5)1.中美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对比 (5)2.农中美产品物流运输中的损耗比较 (6)3.中美农产品物流过程增值能力比较 (6)4.中美农产品运输网络对比 (6)四丶关于中美农产品物价差异的对策及其建议 (7)(一)争取农产品的国际定价权 (7)(二)实现现代化农业 (8)(三)改善农产品物流运输 (9)1.培养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 (9)2.加速农产品在物流网中的运输速度 (10)(四)调节税收体制 (10)结语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美物价比较还存在不少误区,简单地对比并不全面客观但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北京与纽约两大城市在经济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导致价格构成存在很大差异,简单的价格对比很难有说服力,而且容易造成误解。
首先,中美税制结构和征税方式差异较大,导致商场标价和消费者最终实际给付的费用,可能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美国商场的标价是裸价,而我国的标价是含税价格。
仍以Levi's牌牛仔裤为例。
经典款501号在中国的官方网站售价是799元人民币,在美国官方网站标价为64美元—98美元,且需要支付3%—9%的消费税。
也就是说,在纽约商场看似比北京便宜很多的这款牛仔裤,其实和北京的市价差距并不很大。
其次,拿美国的打折价与国内的正价相比并不合理。
为什么能在美国买到超低价的Levi's牛仔裤呢?“我在奥特莱斯卖场买到过21美元的Levi's。
因为我比较瘦小,尺码老外都穿不了,最后处理甩卖当然便宜。
”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小杨说。
因此,拿美国的折扣价格和中国的正价相比,价差当然就扩大了。
最后,我们比较的未必是同一事物,大家很难选定完全可比的标的物。
以年轻人支出最大的居住成本为例,在北京国贸附近,环境比较好的小区,一居的租金在5000元/月左右,而在郊区一两千元也能租到一居室。
如果拿北京和纽约不同地段的房租相比,显然并不科学。
即便在地段相当的区域,也很难确定房子的房龄、装修、交通、配套设施等一系列条件是否类似。
专家提醒,在中美价格的比较中,人们最经常比较的是消费品,如服装、箱包、电子产品等。
这些消费品中,大部分在国内的价格比在美国的价格的确高一些。
但却很少有人比较教育、图书、音像、人工服务等,而这些产品和服务美国要比中国贵很多。
不少中国游客虽然在境外大量购物,但不在美国长期生活,所以很难全面感受美国物价水平。
物价“赶英超美”源于通胀担忧所谓“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任何的对比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经济结构、税收制度和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具体到某件商品在北京和纽约的价格高低,其实很难真实反映两地的物价总水平和消费者对当前价格的整体感受。
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高一、中美物价比较很多去过美国的人发现,美国除人工读物费很贵之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比如,苹果的产品iPhone3GS 16G在美国是599美元,而中国联通引进的的同一款货,开价6999元人民币。
更离谱的是汽车,同样一辆奔驰S600,在中国要222万人民币,在洛杉矶的一个汽车网上,查到的价格是147450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刚好是100万多一点。
也就是说美国的奔驰车比中国要便宜一半。
丰田卡罗拉1.8升,在美国的价格是15350美元,中国同样配置的价格是14.98万元人民币,中国要贵5万元左右。
日用品方面,美国人吃穿用都离不开MADE IN CHINA,但奇怪的是,中国造的东西,一离开中国反而变得便宜了。
例如,广东东莞生产的李维斯牛仔裤Levis505,在中国商场的价格是899元人民币,在美国的亚马逊网站上开出的价格是24.42美元,合人民币167元,价格相差5.4倍。
阿迪达斯的一双男式复古休闲鞋,中国的市场价是615元人民币,而美国的亚马逊网站上是27.62美元,合189元人民币,价格相差3.2倍。
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ECA的最新调查,继日本东京灯4个城市之后,北京、上海、香港已成为亚洲生活消费最为昂贵的城市。
在被调查的亚洲城市中,前十名中,中国城市占据了半壁江山——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
此外,天津等10城市也排进了前30名。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中国的“工资向非洲看齐,生活成本向欧美看齐”。
二、原因分析1.倾斜的政府税收政策(1)进出品税收政策不一致中国政府专为出口商品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就先天性地制造了“中国制造”在中美两国间的价格差异。
中国政府为了推动出口贸易,加强产品竞争力,鼓励出口贸易,对出口企业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政策不断调整,退税力度不断加大,大大刺激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的出口贸易,同时这一政策也直接导致在美国出售的“Made In China”总是价格较低,而且要比中国国内售价便宜。
美国物价为什么比中国便宜?一直将美国作为参照物和追赶目标的中国民众,忽然发现,一直以发展中国家自居的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商品价格开始“赶英超美”了。
拿着世界上低水平的收入,承受着世界上高昂的物价,而且物价还在上涨,放在银行的储蓄仍在不断缩水,中国民众的当下生活空间越来越显逼仄。
物价“赶英超美”经济越发达,物价越贵,这个常识硬壳曾经年累月地深埋在民众大脑。
但是当数亿大陆百姓纠结于周边物价的腾云驾雾时,一些出国赴美的人走下飞机后,惊奇地发现,美国的很多物价,竟然比中国便宜。
而“美国物价低于中国”的图景,从前年华尔街金融危机起,就被有心人勾勒,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携带证据加入,填画这个新《海国图志》。
两年前的一次网购,让网民小秦印象深刻。
作为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小秦一直想买一件能够保暖防水透气的冲锋衣,在国内市场上,只要是稍微正规的品牌冲锋衣,即使是国内品牌,价格动辄上千元;哥伦比亚冲锋衣等国外著名品牌更是高达两千元左右。
这超出了小秦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秦在一个美国的购物网站上发现,一件哥伦比亚冲锋衣打完折后只要6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500元,通过一个代购网站,加上手续费,最后这件衣服仅花费了小秦五百多元,而国内同样的衣服价格在1500元以上。
财经评论家时寒冰关于中美物价对比的一篇博客,近期更是在网上疯转。
时寒冰最近去了一趟美国,在洛杉矶“遇到一群中国游客,购物之多可用疯狂来形容。
在一个卖箱包的商店,几乎每个从中国去的人都买两个以上的箱子,因为,他们要装下所买的商品。
他们一边挑选着商品一边惊诧着:这里的东西怎么会比国内便宜这么多?!”时寒冰随后对比了上海和美国洛杉矶的物价:在中国一套卖3万元左右的Armani(阿玛尼)西服,在洛杉矶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钱就可以买到;宝马Z4的价格,洛杉矶的广告上标注报价为29881美元,中国的价格,听一位朋友介绍,大致在50万元到80万元人民币之间。
中美消费品价格比较及政策启示zuwentao摘要本篇文章主要是比较中美之间的消费品价格,包含了普通商品以及服务性商品的比较。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增长,相比以前国民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但是物价也相应的增长,在追求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的同时,人们也会将外国的物价和中国相比,并且发现其中一些商品特别是消费品价格差异很大,其实物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全球通货膨胀的担忧和预测每天都会出现,通货膨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很多。
关于物价的感受,很多人的心理上还有一把尺子就是国外物价,而美国和欧洲经常作为两个参照标准,其实在中国比较物价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这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式和人们生活压力有关。
我们在进行物价比较的同时也将联系收入以及各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比较结果并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关键词:消费品价格,比较分析,国际经济,市场结构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sumer pricecomparis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ABSTRACTThis article 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ices of consumer goods, including general merchandise and product comparison service.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our nation's economy to achieve high-speed growth,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price is also a corresponding growth in the pursuit of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equity, it will be foreign prices and compared to China, and found some commodities, particularly large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prices, in fact, the price problem worldwide, global inflation concerns and predict every day social problems arising from inflation. Feelings about the price, a lot of people psychologically there is a ruler is the foreign pri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often used as a reference standard, in fact, comparative prices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is easy to see this with the current for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es pressure. We conduct price comparisons also will contact income as well as reasons to analyze, draw the result of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olutionsKey words:Consumer prices, compara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market structure第1章引论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公平和社会分配,并用外国的物价和国内物价进行比较,发现某些商品比国内便宜很多。
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的问题中美物价差异问题美国人的高收入在全球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拿着高收入却过着比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恬成本还要低的优质生活,你相信吗2022年7月12日,最新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出炉。
其中,北京、上海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20、21名,而排在其后的有巴黎(第27名)、纽约(第32名)等著名的国际性都市。
这一调查来自人力资源咨询、外包和投资服务提供商美国美世咨询公司。
该调查从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娱乐等生后各方面,对全球214个城市进行了调查比较。
美国的平均工资折合成人民币后比中国高20倍,许多商品(甚至包括一些生活必需品)物价折合成人民币后却比中国还便宜,这是事实吗中美物价网上晒在北京生活真的比在纽约生活成本高吗中国的物价是否真的比美国还贵这个问题令许多人关注,甚至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
一些网友网上晒物价,把中美物价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番对比――衣:99美元的Cloe鞋,39.9美元的Levi牛仔裤,30美元的TommyHllfiger牌T恤衫。
这些东西在中国的价格分别是499元、799元和799元。
毕业于哈佛的经济学博士聂辉华称,一件哥伦比亚牌冲锋衣在美国花70多美元就买下来了,而在中国,这件衣服要花1500元人民币。
耐克、阿迪达斯的新款运动鞋,美国售价为80-100美元,最贵不超过150美元,而国内专柜中,价格上千元的比比皆是。
住网友们说,中美物价差别最大的要数房子了。
美国二线城市200平方米的商品房售价约为40万美元,一个中产阶级奋斗三五年即可拥有,而在北京一位30岁的副教授要奋斗到60岁才能拥有一套100平方米中等地段儿的房产。
一名赴美中国留学生对此做了统计,在美国二线城市一个不错的地段购买两室一厅90多平方米的联体别墅(不算地下室)需要20-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万元。
即使是在洛杉矶、纽约、华盛顿这样的一线城市富人区,其房价也远低于中国的北京和上海。
洛杉矶富人区的一栋使用面积350平方米左右、相当于上海50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别墅,价格仅为1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每平方米1.8万元到1.9万元,这个价格在上海市区连一般的商品房都买不到。
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倾向和消费方式有何不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消费市场,中美两国的消费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不仅涉及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观念,还涉及到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美两国的消费者倾向和消费方式的不同点的具体情况。
一、消费者的消费倾向1. 中美两国的消费倾向相差很大中美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消费者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耐用性较强的产品,尤其是在极端的经济环境下,比如当前的疫情,中国消费者更偏向购买必需品和价格相对较低的消费品。
当然,事实上,随着年轻一代的兴起,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品的品质和品牌,这也造成了一种品牌回归的趋势。
而美国消费者注重品质和舒适感,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这也决定了美国消费者常常愿意花更高的价钱去购买更好的产品。
2. 文化因素对消费倾向的影响消费文化是中美两国消费者差异最为明显的一点。
中华文化鼓励勤俭节约、讲究通情达理、胸怀天地;而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价值、竞争优势、自由、独立和进取心。
因此,在消费倾向方面,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影响。
在中国,人们通过节省来累积财富,便于财富的传承和保存。
但是在美国,人们更强调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并且不会放弃机会体验高品质的生活。
因此,美国人更愿意去花钱购买高品质、舒适的产品和服务。
二、消费方式的不同1. 中国消费者喜爱线下购物尽管电子商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中国消费者仍然更偏向于线下购物。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所决定的。
与美国消费者常常用信用卡支付不同,中国消费者更爱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支付方式。
这种支付方式不仅方便,还更加安全,这也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线下消费的一种主流方式。
2. 美国消费者更喜欢线上购物美国的消费市场发达,以至于美国消费者拥有很多购物渠道,其中包括线上购物。
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美国消费者买到了全世界各地的商品,这大大丰富了美国消费者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