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9.91 KB
- 文档页数:5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第一部分共有20题,每小题3分,总计60分)一、非选择题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是A. 铁犁牛耕B. 刀耕火种C. 曲柄锄耕D. 铁铧犁耕【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可以判断出材料中所说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出现在原始社会,故选B。
A、D项出现时间为春秋战国,与材料中的耕作方式不属于同一时期,排除;曲柄锄出现于汉代,属于除草工具,选项C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结合所学可知考查刀耕火种。
2.明清时期给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的经济政策是A. 重农抑商政策B. 自由主义政策C. 工商皆本政策D. 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故答案为D 项;A 项有一定关联,但并非最佳选项,排除;B 项不符合明清时期史实,排除;不符合明清时期史实,排除C 项。
3.从全球史和经济史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A. 欧洲逐渐走向强大B. 基督教走向新大陆C.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D. 有利于传播新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经济史看,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C 选项符合题意。
ABD 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4.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A. 交通运输业B. 棉纺织业C. 冶金采矿业D. 机械制造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A,最大值是mgtan^/? c.唯一值是mgt宵°勺高一物理阶段性质量检测命题人司艳艳审题人秦超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其中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对于电场中的某一点,下列各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物理量是()A.电场力FB.电场强度EC.电势能EpD.电场力做的功W3.在匀强电场中,将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由静止释放,带电小球的轨迹为一直线,该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如图所示,那么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B.最小值是mgsir^/?D.同一方向上,可有不同的值.4.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的中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6“=5 V,如=3 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点的电势一定为4 VB.a点处的场强E“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h 曾=5 V 籍=3 VC.负电荷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由a指向c a c bD.正电荷从c点移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5.如右图所示,P、0是等量的正点电荷,。
是它们连线的中点,A. 6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瓦和如、如分别表示/、方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贝!!()A.E A一定大于E B,6A—定大于6BB.瓦不一定大于E B,如一定大于如C.E A一定大于E B,如不一定大于如D.瓦不一定大于E B,如不一定大于如6.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7.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r,带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之间相互排斥力的大小为F.有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C,大小跟A、B相同,当C跟A、 B小球各接触一次后拿开,再将A、B间距离变为2r,那么A、B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可为: ()A.5F/64B. 0C. 5F/82D. 5F/168.A和B两点电势差U AB=50V,将q=2X10"C的负电荷先后放在A点和B点,则()A.放在A点时电势能大.B.放在B点时电势能大.C.电荷从A点到B点,电势能将减少1X10%.D.电荷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功1X10%.9.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正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D.公式E=F/q和E=kQ/r2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11.下列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场中,电势I W I的地方,电荷在那一点具有的电势能就大.B.在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电荷在那一点受到的电场力就大,具有的电势能就大.C.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任一点处,放人的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放入的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D.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都小于零.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线越密.电势越高. B,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C.顺着电场线,各点电势逐渐降低.D.顺着电场线,场强越来越小.二、填空题(共8分)13.(8分)如图所不,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9000N/C,在电场内一水平面上作半径为10cm的圆,圆上取A、B两点,A0沿E方向,B0X0A,另在圆心处放一电量为的正点电荷,则A处场强大小玖=N/C, B处的场强大小珏=N/C. (k=9X 109)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5月)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一质量为60 kg的人,在地球表面受重力为588 N,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此人在月球表面上( )A. 质量为60 kg,所受重力大小为588 NB. 质量为60 kg,所受重力大小为98 NC. 质量为10 kg,所受重力大小为588 ND. 质量为10 kg,所受重力大小为98 N【答案】B【解析】质量是物体的特性,不会随着物体的状态,形状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为变化,所以到月球上人的质量不变,因为重力,所以在月球上人的重力为98N,B正确,思路分析:质量是物体的特性,不会随着物体的状态,形状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为变化,重力,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和重力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的变化规律2.某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从A点沿图所示曲线运动到B点,到达B点后,质点受到的力大小不变,但方向恰与F相反,则它从B点开始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哪条曲线()A. 曲线aB. 曲线bC. 曲线cD. 以上三条曲线都不可能【答案】B【解析】【详解】从A点沿曲线运动到B点,曲线是向下弯曲的,由合力应该指向圆心的一侧,可知恒力F的方向应该是斜向右下方的,改变F的方向之后就应该是斜向左上方的,又由于曲线运动的合力是指向圆心的,所以把F反向之后,物体的运动轨迹应该是向上弯曲,所以A选项正确。
3.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直线运动B. 一定是曲线运动C. 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 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详解】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加速度恒定,合运动的性质一定是匀变速,由于两个运动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 错误;故选A4.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两物块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A. 线速度相同B. 角速度相同C. 向心加速度相同D. 向心力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B、由于A、B在同一转盘上无相对运动,因此它们的角速度相等,它们与转轴的距离不同,由v=ωr,可知线速度不同,故A错误,B正确;C、根据a=ω2r,可知角速度相等,半径不同则向心加速度不同,故C错误;D、根据F=mω2r可知,质量相等,角速度相等,半径不同则向心力不同,故D错误。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第一部分共有20题,每小题3分,总计60分)一、非选择题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海峡分别是A.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B.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C.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D.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麦哲伦海峡2.关于各洲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峡B.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大高加索山脉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3.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4.关于英国和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日本、英国均位于板块交汇处,多火山、地震C.日本、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英国气候深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5.下图是沿纬线60°N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可知,图中地理事物状况正确的是A.F地形区是该国粮食生产的集中区B.③河流为内流河C.图示E和F间山脉为洲界限D.④河流无凌汛现象读日本与欧洲西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6.下列关于日本和欧洲西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欧洲西部濒临太平洋B.日本与欧洲西部国家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C.日本与欧洲西部气候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沛D.地形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7.某高中国际班的同学到A国留学,发现A国的饮食以乳畜食品为主,其原因是()A.A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可以从世界各地进口各种食品B.A国家气候温凉且降水充沛,适宜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C.A国家种植业发达D.A国家的人们擅长狩猎8.有关非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均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气候南北对称,以热带气候为主C.沙漠广布,没有发育大江大河 D.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读大洋州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9.下面岛屿中,地跨亚洲和大洋洲两大洲的是( )A.A岛 B.B岛 C.C岛 D.D岛10.甲地区发展牧羊(绵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草丰美②气候条件适合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读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吉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弹力和形变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竿的推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2.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重力势能B.电流强度C.功D.磁感强度3.重5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3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物体,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20N,向下B.50N,向上C.30N,向下D.0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A.4个 B.5个 C.6个 D.7个5.如图所示,绳与杆均不计重力,承受力的最大值一定.A端用绞链固定,滑轮O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将B缓慢上拉(均未断),在杆达到竖直前()均可忽略),B端吊一重物P,现施加拉力FTA.绳子越来越容易断B.绳子越来越不容易断C.杆越来越容易断D.杆越来越不容易断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上,力F作用于物体O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方向做匀加速运动(F和,这个力的最小值为()OO’都在M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1A Ftanθ B.Fcosθ C.Fsinθ D.7.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重力成正比D.拉力F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在竖直方向上8.小木块放在桌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接触处只有桌子有弹力产生B .在接触处桌面和小木块都有弹力产生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木块形变后要恢复原状而对桌面施加的力D .木块对桌子的压力是木块的重力9.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B .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 .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D .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10.如图所示,传送带向右上方匀速运转,石块从漏斗里竖直掉落到传送带上,然后随传送带向上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块落到传送带上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B .石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右上方的摩擦力作用C .石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左下方的摩擦力作用D .开始时石块受到向右上方的摩擦力后来不受摩擦力11.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 N 的物体B ,且已知物体A 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 N .要使A 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 1,则力F 1的取值可以为( )A .6 NB .8 NC .10 ND .15 N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A 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 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FsinθB .mg-FsinθC .竖直向上D .向上偏右13.如图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 与所受拉力F 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B.从开始到当弹簧受F1="200" N的拉力时,拉力对弹簧做功20 JC.当弹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量为x2=40 cmD.从开始到当弹簧伸长量为x1=20 cm时,拉力对弹簧做功80 J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则要能从A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为________;这时系A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____。
吉林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不定项选择题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有些曲线运动不是变速运动,比如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如果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的路程相等,则这种运动就不是变速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沿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方向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有可能为零2.关于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当小车A以恒定的速度v向左运动时,则对于B物体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加速上升B.加速上升C.B物体受到的拉力大于B物体受到的重力D.B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B物体受到的重力4.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分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水平方向分运动的v-t图线B.图线2表示竖直方向分运动的v-t图线C.t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D.若图线2的倾角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则一定有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某一高度处将A球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同时在A球正下方地面处将B球以初速度v2斜向上抛出,结果两球在空中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A.A和B初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1<v2B.A和B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A>a BC.A做匀变速运动,B做变加速运动D.A和B的速度变化相同6.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是变速曲线运动 B .是匀变速运动 C .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D .是速率不变的运动7.如图,质量为M 的赛车,在比赛中要通过一段凹凸起伏路面,若圆弧半径都是R ,汽车的速率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凸起的圆弧路面的顶部,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为零B .在凹下的圆弧路面的底部,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为3MgC .在凸起的圆弧路面的底部,汽车的向心力为0D .在凹下的圆弧路面的底部,汽车的向心力为Mg二、选择题1.关于运动合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速度的大小一定比每个分速度的大小都大 B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经历的时间之和 C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D .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2.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1,水流的速度为v 2,为使船行驶到河正对岸的码头,则v 1相对 v 2的方 向应为 ( ) A .B .C .D .3.将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水平抛出,若不考虑空气阻 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物体先着地 B .质量小的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远 C .两物体落地时间由抛出点与着地点的高度决定 D .两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一样远4.长江三峡位于我国的腹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旅游地区,三峡索道的建成,为三峡旅游区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8-2019(含答案)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二区)...................................................................................................................................................................2018.11.09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一端固定并可绕固定点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可把木杆看成质点B.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D.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2.有关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B.变速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C.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为参考系D.处于任何状态的任何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系3.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B.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C.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D.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4.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描述不正确的有()A.任意内的位移一定等于内位移的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5.在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如图)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决赛和男子决赛中分别以和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赛中的位移是决赛的两倍B.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C.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D.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6.关于速度的物理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物体运动的位移一定大B.速度越大,物体运动的路程就一定越大C.速度大,加速度就一定大D.物体速度很大,物体运动得一定越快7.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B.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C.位移是标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8.关于运动中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小C.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D.加速度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不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甲、乙之间的距离不一定越来越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0.质点沿轴正方向运动,在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则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置变化________,平均速度________.11.如图所示是某人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若所用电源频率为,从打下点到打下点,共点,历时________,位移为________,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12.在某次足球比赛中,以做直线运动的足球,被某一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的速度反向飞出,足球与脚接触的时间为,若足球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变速运动,则足球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13.在实验中,若电源的频率是,下列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四、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时,每隔________打一次点.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能减少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画出来,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的电源,则纸带上打下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纸带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如图所示,一根细长的轻弹簧系着一个小球,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静止时,小球处于位置,现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在竖直方向上下来回运动,、分别为小球到达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小球向上经过位置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所示,若测得,,则自时刻开始.(1)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2)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3)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方向__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四、计算题(16题6分,17题10分,共16分)16.据《雄关周末》第期报导,“经过年艰苦奋战,备受关注的兰新高铁于年月日正式开通,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高铁动车每节车厢长,全车由节车厢编组而成,设计时速为.某次运行中,在乘务员以相对车厢的速度从车厢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全车恰好匀速通过了一座长的铁路桥,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为多少?17.某运动员百米赛跑中,以的速度冲出,到位移中点处速度为,到时间中点时速度为,冲线时速度为,则平均速度为多大?答案1. 【答案】C【解析】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简化为质点;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解答】解:、一端固定并可绕某点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是转动,杆不可以简化为质点,故错误;、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自由落体运动的初位置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故错误;、物体沿着不同路径从一位置运动到达另一位置,它们的路程不同,但位移是相同,故正确;、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如果是有反复的直线运动,位移与路程不等,如竖直上抛运动、简谐运动等,故错误;故选:2. 【答案】D【解析】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故参考系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解答】解: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不论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均可以选作参考系;也并不是只有地球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为参考系;故错误,正确故选:.3. 【答案】B【解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研究地球公转时,虽然地球很大,但公转半径比地球大得多,所以能将地球看做质点,所以错误.、巨轮的大小和形状不影响它在海面的位置,所以可以看做质点,所以正确;、研究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与大桥的长度相差不大,则为可以将火车看做质点,所以错误;、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虽然运动员是静止的,但要研究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此时不能看成质点,所以错误.故选:4. 【答案】D【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结合分析判断,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根据知,任意内的位移一定等于内位移的倍,故正确.、匀速直线运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它的路程,故正确.、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速率一定相同,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故正确.、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速度不一定相同,方向可能不同,则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不一定相同,故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5. 【答案】B【解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应用平均速度的公式求物体的平均速度;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明确在体育比赛中比赛是直道,米是弯道.【解答】解:、米比赛为弯道,路程大小是米(位移不是),米比赛为直道,位移大小为米,故错误;、米比赛的位移大小为米,因此其平均速度为:,故正确;、由于米比赛为弯道,无法求出其位移大小,故平均速度无法求,故错误;、由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并不是一直匀加速运动,不成立,无法求出其最大速度,故错误.故选:.6. 【答案】D【解析】速度是物体运动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反应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速度大,说明物体运动快,物体运动位移大是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乘积来得大,不知道时间情况故不能得出该结论,故错误;、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大小除了跟运动速度有关外还跟物体运动的时间有关,故不能仅由速度大得出路程大的结论,故错误;、速度大,若速度没有发生变化,则加速度为零,故错误;、速度反应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很大,则物体运动得一定越快,故正确.故选:.7. 【答案】D【解析】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的路线无关.【解答】解:、位移和路程既可以用来描述直线运动也可以描述曲线运动,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错误;、只有当物体做的是单向的直线运动的时候,位移的大小才和路程相等,故错误;、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错误;、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故正确;故选:.8. 【答案】A【解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为正.故错误.、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故正确.、根据知,速度变化越来越大,但若时间越来越长,加速度反而越来越小.故正确.、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故正确.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9. 【答案】C【解析】由图读出两物体的速度,只有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两物体的速度才相同.由图线与坐标所围“面积”读出位移,图线在坐标轴上方,位移为正方向,图线在坐标轴下方,位移为负方向.由速度的正负确定出速度的方向.由于甲、乙的出发地点位置关系未知,不能判断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增大还是减小【解答】解:、由图读出,甲的速度为,向正方向运动,乙的速度为,向负方向运动,说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正确;、质点甲向正方向运动,乙向负方向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位移并不相同,故错误;、由于甲、乙的出发地点位置关系未知,它们之间的距离不一定越来越大.当两物体相向运动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小,相遇后距离又逐渐增大;当两物体相互背离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故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10. 【答案】,【解析】由坐标可求得位置的变化,再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解答】解:位置的变化为:;则平均速度为:;故答案为:,.11. 【答案】先加速后匀速,,,,【解析】根据纸带上计数点之间距离的变化可以判断纸带运动情况,若所用电源频率为,则打点周期为,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根据纸带上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可知,纸带是先加速后匀速运动,若所用电源频率为,则打点周期为,故从打下点到打下点时间为:,位移为:;之间的平均速度为:段的平均速度是:故答案为:先加速后匀速,,,,.12. 【答案】,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公式,求出加速度.注意方向的正负.【解答】解: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的大小为.故本题答案为:,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13. 【答案】A【解析】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比较好理解,每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要注意,比如图中的点已经数到了前面的计数区域,然后从点往下再去个点,到达点,点已经数到了前面区域内,所以再从点往后去个点,到达点,同理往下.【解答】解:、如图所示,图中的计数点的取法既是每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也是每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从图中可以数出相邻的计数点间由个时间间隔,而打点计时器每隔秒打一个点,所以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故正确,错误;、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故错误;故选:.14. 【答案】交流,; ACD; ,【解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具体使用,尤其是在具体实验中的操作细节要明确,要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和周期的含义和关系;; 实验中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个轨迹点选个计数点,这样计数点间的距离大些,测量时相对误差较小;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在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大,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其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若交流电频率为赫兹,则其打点周期为.; (2)、实验中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个轨迹点选个计数点,这样计数点间的距离大些,测量时相对误差较小;故正确.、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在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大,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故错误.、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这样测量的相对误差减小,故正确.、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既可以打出足够多点,又可以让位移尽量大,利于减小误差.故正确;; 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设到之间的距离为,以后各段分别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15. 【答案】,向上,; ,向下,; ,无,【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根据位移和路程的概念解答.; ;【解答】解:(1)内小球从运动到,发生的位移大小是,方向向上,经过的路程是.; (2)内小球从,发生的位移大小是,方向向下,经过的路程是; (3)内小球从,发生的位移大小是,经过的路程是.16. 【答案】火车过桥的速度为.【解析】根据乘务员从车厢一端走到另一端的时间,结合桥长和时间求出火车过桥的速度.【解答】解:动车的长度为:,乘务员从车厢一端走到另一端的时间为:,则火车过桥的速度为:.17. 【答案】他的百米平均速度为.【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从题目中得出百米赛跑的总时间,从而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全程中间时刻得出跑百米时间:,因此平均速度为:。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有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都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l个或2个DNA分子2.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3.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C.增添一小段DNAD.缺失一小段DNA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
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B.实验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5.中心法则就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B.转录:一定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任意一条链为模板控制合成RNAC.翻译:一定是在核糖体中进行,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酸D.翻译过程中,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携带6.如下图所示,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④7.下图为控制某多肽合成的一段DNA链,此DNA分子进行转录时,一定会发生的是()A.形成含ATGCCCACCGGGGTA的一条信使RNAB.只能以其中的①为模板链C.形成A-U的碱基对D.DNA聚合酶起作用8.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或基因,每个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①~⑦中,含2个染色体组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9.下列有关真核生物DNA复制、转录与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C.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内,而翻译只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D.翻译过程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10.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11.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l: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个C.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1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状态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B.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基因突变后的性状不会在后代中表现出来D.生物体所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13.正常双亲产下一头矮生雄性牛犊。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5月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A. B. C. D.2.在等比数列中,,,则等于()A. B. C. D.3.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A. B. C. D.4.等比数列中,若,且与的等差中项为2,则公比A.2 B. C. D.5.若为实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6.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A.-5 B.-1 C.5 D.117.不等式的解集为()A.B.C.D.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A.三棱锥 B.正方体 C.圆柱 D.球9.下面是属于正六棱锥的侧视图的是()A. B.C. D.10.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15π B.18π C.22π D.33π1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BC和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与MN所成的角为()A.90° B.60° C.45° D.30°12.已知不重合的直线a,b和平面α,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① 若a∥α,b⊂α,则a∥b;② 若c⊥a,b⊥c,则a∥b;③ 若a∥b,b⊂α,则a∥α;④ 若a∥b,a∥α,则b∥α或b⊂αA.①④B.③④C.③D.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如图,正方体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则线段的长度为________.14.如图,△O′A′B′是水平放置的△OAB的直观图,则△AOB的面积是________.1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16.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面的表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
(无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4分,总分40分 )
1、在下列实例中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A.起重机吊起物体匀速上升;
B.物体做平抛运动;
C.圆锥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D.一个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重物,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上下振动(以物体和弹簧为研究对象)。
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
3、关于机械能守恒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C.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D.若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是下列的()
A.一定等于7.9 km/s B.等于或小于7.9 km/s
C.一定大于7.9 km/s D.介于7.9~11.2 km/s之间
5、匀速圆周运动特点是( )
A.速度不变,加速度不变 B.速度变化,加速度不变
C.速度不变,加速度变化 D.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在变
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a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b 上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a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线速度
B.卫星在a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b上运行的周期
C.卫星在a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角速度
D.卫星在a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b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
7、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 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 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据 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 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8、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应为()
A、mgh;
B、mgH;
C、mg(H+h);
D、mg(H-h)。
9、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度V0分别把三个小球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三球落地的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 平抛球最大
D 三个球一样大
A.汽车在公路上的最大行驶速度为20m/s
功率为32kW D.汽车做C中匀加速运动所能维持的时间为5s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三条定律的科学家是开普勒
B.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伽俐略
C.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D.第一次精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卡文迪许
13.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的半径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14. 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
A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一定增大,机械能可能增大。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小。
D重力势能一定增大,动能可能不变。
15.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J
三、实验题(10分,每空2分)
1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
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Ep=__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Ek=_________J.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如图所示,一个小孩从粗糙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
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二、多选题(每题6分,选不全给3分,错选0分, 总分30分)
()
6、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1
7、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车弹出.测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然后找到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是均匀的(如图2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选填“AE”或“FK”)部分进行测量.
(3)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整数倍变化的是 ( )
A.增加相同橡皮筋的条数,使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
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
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
D.释放小车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
四、计算题(18题10分,19题10分)
18、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当汽车速度为10 m/s时的加速度?
19、如图所示,AB是竖直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一个小物块自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轨道半径为R=0.2 m,小物块的质量为m=0.1 kg,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求:
(1)小物块在B点时受圆弧轨道的支持力;
(2)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