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2
- 格式:ppt
- 大小:329.00 KB
- 文档页数:82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何为血气分析应用专门的设备,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pH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称为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简称“血气分析”。
二、测定项目最初测定单项pH发展到今天同时测定50多项指标:血气的主要指标:paO2、paCO2、CaO2、SaO2、TCO2、AaDpO2、Shunt、P50。
酸碱平衡的主要指标:pH、paCO2、HCO3、TCO2、ABE、SBE及电解质(K+、Na+、Cl-、AG)三、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采用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管血。
血样必须隔绝空气,即针头离开血管后马上刺入弹性好的橡皮中封闭,然后用双手搓血样针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采用肝素抗凝剂(500~1000U/ml),用量只要抗凝剂湿润针筒内壁即可。
如用干燥肝素化针筒最好,凡有凝块的血样不能做血气分析。
采血时尽量让病人安静,如采血不顺利或患儿过度哭闹均会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四、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pH或[H+]酸碱度【正常参考值】7.35 ~ 7.45或(35~45mmol/L)【异常结果分析】>7.45为失代偿碱中毒<7.35为失代偿酸中毒临床意义:血pH在7.35 ~ 7.45正常参考范围时,不等于病人酸碱内稳状态正常,可能是机体通过缓冲代偿功能及纠正机制的调节,在一定的时间与限度内维持血pH在正常范围。
2、PaC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正常参考值】4.65 ~ 6.0 kPa(35~45mmHg)【异常结果分析】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
P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意义:(1) pCO2>5.98kPa(45mmHg)原发性呼酸或继发性代偿性代碱,也称为高碳酸血症。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第一步] 根据Henderseon-Hasselbach 公式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 第二步]pH < 7.35 酸血症pH > 7.45 碱血症通常就是原发异常记住: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7.35-7.45 ),也可能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你需要核对PaCO2, HCO3- ,和阴离子间隙[ 第三步] 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pH值改变的方向与PaCO2改变方向的关系如何?在原发呼吸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同酸中毒呼吸性pH ↓PaCO2 ↑酸中毒代谢性pH ↓PaCO2 ↓碱中毒呼吸性pH ↑PaCO2 ↓碱中毒代谢性pH ↑PaCO2 ↑[ 第四步] 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通常情况下,代偿反应不能使pH恢复正常(7.35 - 7.45)异常预期代偿反应校正因子代谢性酸中毒PaCO2 = ( 1.5 x [ HCO3- ] ) +8 ± 2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HCO3- ] 升高=24 + [ PaCO2 -40)/10]慢性呼吸性酸中毒(3-5[ HCO3- ] 升高=24 + [(PaCO2-40)/3]天)代谢性碱中毒PaCO2 升高=21 +0.7x ( ∆ HCO3- ) ± 1.5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HCO3- ] 下降= 24- ( ∆ PaCO2 / 5)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HCO3- ] 下降=24-( ∆ PaCO2 / 2)如果观察到的代偿程度与预期代偿反应不符,很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酸碱异常[ 第五步] 计算阴离子间隙(如果存在代谢性酸中毒)AG = [ Na+ ] - ( [ Cl- ] + [ HCO3- ] ) = 12 ± 2正常的阴离子间隙约为12 mEq/L。
对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 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低于12 mEq/L。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 1 gm/dL,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下降约 2.5 mEq/L(例如,血浆白蛋白 2.0 gm/dL 患者约为7 mEq/L)如果阴离子间隙增加,在以下情况下应计算渗透压间隙AG升高不能用明显的原因(DKA,乳酸酸中毒,肾功能衰竭)解释应怀疑中毒[ 第六步] ΔAG=测得的AG-正常的AG 预计的[HCO3-]= ΔAG+测得的[HCO3-]If<22, 还有酸中毒 If>26, 代谢性碱中毒22-26之间说明是单纯性的酸碱平衡紊乱。
血气分析正常值总结二三步法(看H和CO2)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看H值正常值为7.4±0.05。
H≤7.35为酸中毒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H值和CO2改变的方向。
同向改变(CO2增加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H值和CO2改变的比例。
正常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CO2每改变10mmHg则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
例如如果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H 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
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H值与实际H值如果实际H值低于理论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H值高于理论H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
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用三步法分析此病人:第一步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CO2和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CO2增加35mmHgH值应降低3.5×0.08(±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H值恰好为7.12。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三步法的弊端是不能判断H值正常的相消型混合型断酸碱失衡。
以下介绍下适用任何酸碱失衡判断得2步法:两步法(看CO2和HCO3-)(一)分清原发还是继发1.CO2和HCO3-任何一个变量原发改变都会引起另外一个变量的同向性代偿变化(即CO2原发升高会引起HCO3-代偿下降)。
2.原发失衡必大于继发失衡。
3. CO2和HCO3-呈反向变化必有相加型混合性酸碱失衡。
总结18种血气分析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气体成分、酸碱平衡以及某些电解质的水平,来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状态和代谢健康状况。
在临床实践中,有许多重要的血气分析指标被广泛应用,下面将总结18种常见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 pH值:反映了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pH值为7.35-7.45,高于或低于该范围将导致酸碱失衡,例如酸中毒或碱中毒。
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反映了肺功能和呼吸情况。
异常的PaCO2水平与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相关。
3. 氧分压(PaO2):用于评估肺气体交换情况,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
4. 氧饱和度(SaO2):表示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与低氧血症有关。
5. 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剂之一,异常水平与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相关。
6. 氯离子(Cl-):是体内重要的电解质,异常水平可能与酸碱平衡紊乱相关。
7. 电解质(Na+、K+):衡量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异常可能与肾脏功能障碍有关。
8. 基质修复指数(B.E.):反映了患者的碱剩余或酸盐过剩情况,可用于评估酸碱平衡状态。
9. 氯化物(Cl-):与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以及肾功能密切相关,异常水平可能反映了体内的代谢异常。
10. 氨基酸(A-a)梯度:用于评估肺功能和肺血管情况,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
11. 乳酸(Lac):乳酸水平的升高通常表示组织缺氧或疾病进展。
12. 钙离子(Ca2+):体内重要的电解质,异常水平与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功能相关。
13. 镁离子(Mg2+):体内重要的电解质,异常水平可能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有关。
14. 葡萄糖(Glu):正常血糖水平的测定可用于评估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的风险。
15. 丙酮酸(Acet):血液中丙酮酸的测定可用于评估糖代谢紊乱,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6. 胆红素(Bilirubin):异常的胆红素水平可能与肝功能障碍有关。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报告(二)引言:血气分析报告是衡量机体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血气分析报告的基本信息和解读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析血气分析报告,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其含义和临床意义。
正文:一、混合酸碱紊乱的判断与解读1. 确定酸碱紊乱的类型: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还是呼吸性碱中毒。
2. 判断紊乱的主要原因:通过pH值、PaCO2和HCO3-浓度的变化来确定可能的原因。
3. 根据血气分析指标的组合变化来进一步确定酸碱紊乱的究竟原因。
4. 结合临床信息和患者病史来综合分析血气分析报告,进行具体治疗或进一步检查。
二、呼吸功能的评估与判断1. 分析PaO2和SaO2值判断氧合状态:了解氧合功能是否正常。
2. 利用PaCO2值判断通气功能:了解呼出二氧化碳的排出是否正常。
3. 分析A-aDO2来判断是否存在肺间质弥散障碍:了解肺间质弥散能力是否受损。
4. 对比动静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分析氧合与通气的匹配情况。
5.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如胸部X线片和肺功能检查等,综合评估呼吸功能。
三、酸碱平衡异常的病因分析与处理1. 分析血气分析中的酸碱指标并根据主要异常指标确定病因。
2. 针对代谢性酸中毒,确定是否为呼吸性补偿、呼吸抑制还是肾脏功能异常所致。
3. 针对呼吸性酸中毒,判断原因是呼吸窘迫、气道阻塞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4. 针对代谢性碱中毒,判断是否为胃液丢失或肾脏功能异常导致。
5. 针对呼吸性碱中毒,确定是否为呼吸性酸中毒的补偿。
四、血气分析中的其他指标分析1. 解读BE值: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是代谢性还是呼吸性。
2. 解读HCO3-/PaCO2比值(对数值关系的判断):判断酸碱紊乱的类型。
3. 分析氧合指数(A-aDO2):评估二氧化碳的排除是否正常。
4. 判断呼吸性指标是否正常:PEF、FEV1等呼吸功能指标的解读。
5. 结合临床信息,综合分析其他血气分析指标。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结果升高意义:1.pH(血液酸碱度):pH>7.45为碱血症。
pH正常并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2.PC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超出参考区间称高碳酸血症。
>55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的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的主要指标。
增高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由于肺通气量减少,常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3.PO2(氧分压):结果升高:无。
4.SO2(氧饱和度):是了解血红蛋白氧含量程度和血红蛋白系统缓冲能力的指标。
主要取决于动脉氧分压,当PO2增加时,SO2也相应增加。
5.BE(剩余碱):正常人BE值在0附近波动。
BE正值增加时,常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负值增加时,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6.BB(缓冲碱):BB增高常见于代谢性碱中毒。
7.CHCO3ˉ(实际碳酸氢根):指人体血浆中实际的CHCO3ˉ含量,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也受呼吸因素改变的影响。
8.CHCO3ˉst(标准碳酸氢根):CHCO3ˉ与CHCO3ˉst两个指标联合分析,更有参考价值。
两者正常为酸碱平衡正常。
两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CHCO3ˉ>CHCO3ˉst为呼吸性酸中毒。
9.COHb(碳氧血红蛋白):血液中COHb大于2%时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达5%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
达10%时,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则没有这种代偿能力,因而导致心肌缺氧、损伤。
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为2.5%时就可缩短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间。
同时,血中COHb浓度也是大气污染或室内污染生物材料监测的重要指标。
10.TCO2(二氯化碳总量):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11.AG(阴离子间隙):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结果降低意义:1.pH(血液酸碱度):pH<7.35为酸血症。
2.PC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参考区间称低碳酸血症。
降低常见于哮喘,代谢性酸中毒所致通气过度产生的呼吸性碱中毒。
3.PO2(氧分压):PO2是机体缺氧的敏感指标。
如何解读血气分析报告pH:血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7.35-7.45。
PaO2: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反映血液中携带氧气的能力,正常范围为80-100 mmHg。
PaCO2: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反映肺部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常范围为35-45 mmHg。
HCO3-:血液中的碳酸氢盐浓度,反映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正常范围为22-26 mmol/L。
SaO2:动脉血中的氧饱和度,反映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程度,正常范围为95%-100%。
BE:基础过剩或基础缺乏,反映血液中非碳酸盐缓冲物质的变化,正常范围为-2.5-+2.5 mmol/L。
如何判断血气分析报告是否正常1. 观察pH值,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order)。
如果pH值低于7.35,则为酸中毒(acidosis);如果pH 值高于7.45,则为碱中毒(alkalosis)。
2.观察PaCO2值,判断是否存在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respiratoryacid-base disorder)。
如果PaCO2值高于45mmHg,则为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acidosis);如果PaCO2值低于35mmHg,则为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
3. 观察HCO3-值,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metabolic acid-base disorder)。
如果HCO3-值低于22mmol/L,则为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如果HCO3-值高于26 mmol/L,则为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4. 观察BE值,判断是否存在代偿性变化(compensatory change)。
如果BE值为负,则表示存在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或非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如果BE值为正,则表示存在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或非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5.观察PaO2值和SaO2值,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hypoxemia)。
血气分析报告
血气分析报告:
本次血气分析报告进行了全面的血气指标检测,以评估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平衡(pH)以及其他相关参数。
以下是本次检测的具体结果和评估。
结果分析:
1. PaO2: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为xmmHg,属于正常范围,表明氧气在体内的供应良好,肺功能正常。
2. PaCO2: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xxmmHg,属于正常范围,表示呼吸系统排除二氧化碳的效果良好。
3. pH:患者的动脉血pH为x.x,属于正常酸碱平衡范围,说明患者血液酸碱平衡调节功能正常。
综合评估: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患者的血气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患者的氧气供应、二氧化碳排除和酸碱平衡功能均正常。
这是一个良好的血气平衡状态,与患者的生理状况保持一致。
建议:
1. 继续监测: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气指标,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变化。
2.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醒患者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定期锻炼和均衡饮食,以维持良好的肺功能和血液酸碱平衡。
总结:
本次血气分析报告显示患者的血气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不出现明显异常。
这是一个良好的血气平衡状态,与患者的生理状况保持一致。
建议患者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气指标,并与医生进行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