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及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599.50 KB
- 文档页数:27
血气分析及处理(总2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血气分析及处理血气分析阅读要点:1.抓住主要的酸碱两大派指标,一定先搞清哪些是最根本的值,那些是派生的值2.抓住基本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力量对比3.PH值是氧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一番变化较量(气),造成机体(血)酸碱“两大派”变化,暂时达到某种平衡局面的一种总的数值体现4.分清基本的呼吸性(始发)因素和代谢性(始发)因素每种都分偏酸和偏碱两种过头状态(所谓酸中毒碱中毒),所以就又产生了四种基本的血气类型(呼酸,呼碱,代酸,代碱),再混合就产生了什么呼酸并代碱、呼酸并代酸、代酸并呼碱、三重酸碱失衡……所以要先抓住最基本的!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1、酸碱度(pH)参考值~。
属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35~45mmHg)乘即为H2CO3含量。
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
>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
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参考值~(80~100mmHg)。
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呼吸衰竭的类型及处理办法:呼吸衰竭总论一、呼吸衰竭的概念:呼吸衰竭:是指多种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功能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排血量降低等因素。
疑问:心内解剖分流比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导致的动静脉血液分流,未进行气体交换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以理解这不是呼吸衰竭的问题;但是原发排血量降低的因素这不就是心衰吗心衰会导致PaO2下降吗机制是什么二、呼吸衰竭的分类:(一)根据血气分析分类:最重要的标准:PaO2<60mmHg(考试);1、I型呼吸衰竭:由于换气功能障碍,又称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标准就是:PaO2<60mmHg,PaCO2正常或下降;2、II型呼吸衰竭: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又称通气性呼吸衰竭;标准就是:PaO2<60mmHg,PaCO2>50mmHg;即缺氧伴CO2潴留;3、吸氧状态:PaO2>60mmHg,PaCO2>50mmHg-------II型呼吸衰竭;3、吸氧状态:PaO2>60mmHg,PaO2/FiO2<300mmhg--- 呼吸衰竭(肺损伤);FiO2(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21+氧流量*4)/100(二)根据病程、起病急骤分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数秒或数天发生,机体来不及代偿,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在原有肺部疾病,机体产生代偿反应,主要是血HCO3-代偿性增高。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血气分析是检验血气成分的重要方法,它能反映病人细胞各机能
的工作状态。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大致如下:
(1)采血:将病人末梢采血,取得3-5 ml的采血,压紧采血帽,夹紧采血管。
(2)样本处理:将样本摇匀,稀释,并与血气分析器试剂接触。
(3)注射样本:将摇匀之后的样本稀释液用量称管控制注射量进
入血气分析器样本槽中。
(4)分析结果:将血液分析出来的气体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
出正常值范围。
2 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在医疗实践中是重要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血
气分析操作中,应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采血时,病人的情况要求要准确,采血管要保持干净,以确
保采血安全;
(2)采血完成后,立即对样本进行摇匀,并保持室温;
(3)在注射样本前,要确保测量仪表及附属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4)采用合格的试剂,试剂使用有效期内,前一次使用结果正常的;
(5)分析结果要及时记录,一次性检测多项指标时,可记录下分
析每项指标的实际情况和正常值比对,方便复查和 Doc的分析的结果。
以上就是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广大医护人员
提供参考和科普作用。
在操作血气分析仪器时,应该是心态专注,全
程安全,以最佳质量给病人好的治疗方案。
血气分析工作总结
血气分析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及血液的酸碱平衡情况。
通过血气分析,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
在进行血气分析工作时,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动脉血样本,然后将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医生需要关注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血液的pH值、氧合度和二氧化碳的分压等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血液的酸碱平衡是否失衡,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血气分析工作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地解读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医生需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总的来说,血气分析工作对于临床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并最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更好地开展血气分析工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血气分析操作流程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通过分析血液样本中各种气体和电解质的含量,可以获取体内酸碱平衡状态、呼吸功能以及身体的代谢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气分析操作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检验过程。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分析仪器操作和结果解读四个步骤。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第一步:样本采集血气分析需要采集全动脉血样本,通常选择桡动脉、尺动脉或股动脉作为采集部位。
操作者需要戴上消毒手套,选择合适的动脉采集部位,并对该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接下来,使用注射器连接采血针,顺着动脉方向插入皮肤和组织,直至血液自由流出。
同时,操作者需要观察动脉血液充盈程度和颜色,确保血液采集到合适的样本。
第二步:样本处理采集到的动脉血样本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以保持样本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首先,将动脉血样本转移至专用的采样器中。
在转移过程中,需要避免将空气带入,以免造成气体成分变化。
接下来,将采样器进行适当颠倒和摇匀,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
最后,将样本标记并送往血气分析仪室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三步:分析仪器操作血气分析仪是进行血气分析的关键设备,操作者需要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首先,将样本从采样器中转移至仪器的样本槽中,确保采样器完全插入,并且与仪器连接紧密。
接下来,根据仪器的指示,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和参数,设置合适的检测模式。
待仪器完成分析后,操作者可以在仪器屏幕上查看到各项检测结果。
第四步:结果解读分析仪器生成的结果需要由专业的医学人员进行解读。
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病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血气分析结果。
解读血气分析结果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值判断,更需要将结果与其他临床信息相结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血气分析操作需要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者要熟练掌握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并具备样本处理和结果解读的能力。
医生如何处理病人的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病患体内的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肺功能等指标。
医生通过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围绕着医生在处理病人的血气分析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医生在看血气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参考范围。
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人群,其血气分析结果是有差异的。
因此,医生需要对照相应的参考范围来判断病人的血气结果是否正常。
同时,在判断血气结果时也要考虑到病人的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血气结果出现异常。
其次,医生在对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解读时应综合分析。
血气分析包括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碳酸氢盐浓度(HCO3-)等指标,医生需要综合这些指标来判断病人的酸碱平衡状态和氧合情况。
例如,如果pH值低于正常范围、PaCO2升高,说明病人可能存在呼吸性酸中毒;而如果pH值升高、HCO3-升高,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的表现。
医生需要根据不同指标的变化,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病情。
另外,医生在处理血气分析结果时需要与其他检查结果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血气分析虽然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生理指标,但它并不能完整地反映病人的整体状况。
因此,医生需要将血气分析结果与其他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如果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氧合不足,医生可以进一步进行肺部CT检查或者心脏彩超,以帮助找出原因并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最后,医生在处理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时需要及时沟通和解释。
血气分析是一项复杂的检查,对于一般病人来说,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因此,医生应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解释血气分析结果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
这样可以增强病人的合作性,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医生还可以向病人提供一些相应的生活建议,如改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等,以促进康复。
总结起来,医生在处理病人的血气分析时需注意参考范围、综合分析、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以及及时沟通解释。
血气分析标准操作规程血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及氧合状态。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下面就血气分析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仪器和设备的准备1. 检查前,对血气分析仪进行日常质控检查及标定,确保仪器精度。
2. 准备所需设备和试剂,包括:血气分析仪、采血针、采血管、钠肝素或肝素盐酸盐抗凝剂、常规检测物品等。
3. 检查前,进行必要的仪器预热和试剂温度均衡,确保测试的稳定性。
二、采血部位和方法选择1. 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一般常用的有:动脉(尺动脉、桡动脉)和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血前需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
3. 动脉采血时,应摸清动脉位置,适当向下按压,并采用45度角插入针头。
静脉采血时,插针角度可适当增大。
4. 快速插入针头后,要迅速放开按压并固定针头,避免漏血和锁定。
三、采血量和抽血顺序1. 血气分析所需的血液量一般为2-3ml,不足时可根据仪器的规格调整。
2. 先放掉适量的血液,以清除局部静脉淤血,再收集供检验的血液。
四、采血管和抗凝剂的选择1. 采血管的选择要考虑到正确的血包容量和抗凝剂的添加量。
2. 一般常用的采血管为含有钠肝素或肝素盐酸盐的塑料管,用于确保血液在分析仪上稳定存放。
五、采血后的处理1. 采血后及时拔除针头,并用无菌敷料包扎好,以防止感染。
2. 采血后,将采血管中的血液轻轻来回旋转混匀,使之充分与抗凝剂混合。
六、样本标注和运送1. 样本容器完全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护理人员等。
2. 使用清晰易读的标签标注,并将样本送至检验科室,尽量缩短样本在室温下的存放时间,以减少结果误差。
七、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1. 根据仪器要求,输入相应的患者信息,并启动自动测试程序。
2. 分析结果包括血气及电解质分析、代谢指标分析、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分析等。
3. 结果分析和解读要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用药情况和病因等因素,并结合其他相关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血气分析危急值处理流程英文回答:In the managemen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blood gas analysi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ssessing the patient's acid-base status, oxygenation, and ventilation. I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and metabolic function. However, there are certain values in blood gas analysis that are considered critical and require immediate intervention. The handling of these critical values follows a specific protocol to ensure timely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When a critical value is identified, it is essential to notify the healthcare team promptly.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phone calls, pager alerts, or electronic notifications. The urgency of the situation necessitates immediate action to prevent any adverse consequences for the patient. The healthcare team,including physicians, nurses, and respiratory therapists,should be informed about the critical value to initiat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Once the critical value is identified, the next step is to assess the patient's clinical condition. This includes evaluating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nd overall clinical stability. Thepatient's symptom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finding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For example, if a critically high pCO2 level is identified in a patient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distress and altered mental status, immediate interventions such as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ay be required.After the initial assessment,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 critical value should be determined. This may involve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current medications, recent interventions, and any known comorbidities. Additionally, a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further diagnostic tests may be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etiology. For instance, if a critically low pHis detected in a patient with a history of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the cause may be attributed to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or respiratory failure.Once the cause of the critical value is identified,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initiated. This may involve correcting the underlying problem, such as providing supplemental oxygen for hypoxemia or initiating bronchodilators for bronchospasm. In some cases, immediate resuscitative measures may be required, such as fluid administration for hypovolemia or initiation of vasopressors for septic shock. The interventions should be tailored to the individual patient's needs and guided by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underlying pathology.In addition to the immediate interventions, it is crucial to monitor the patient closely and reassess the blood gas values. This help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ventions and guide further management. S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help in adjusting the interventions as needed. For example, if a criticallylow pO2 level improves with supplemental oxygen therapy,the oxygen flow rate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ly.Overall, the management of critical values in blood gas analysis requires prompt notification, thorough assessment, identification of the underlying cause, initiation of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and close monitoring of the patient's response. It is a dynamic process that requires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healthcare team and the timely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s to optimize patient outcomes.中文回答:在危重病患的管理中,血气分析在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氧合和通气情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气分析技术操作存在原因及整改措施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血气分析技术操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问题分析。
血气分析危急值处理流程英文回答:Blood gas analysis is a crucial diagnostic tool used in medical settings to assess a patient's acid-base balance, oxygenation status, and electrolyte levels. I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ient's overall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and helps guide appropriate treatment interventions. However, in certain situations, blood gas results may indicate a critical condition that requires immediate attention and intervention. The handling of critical blood gas values follows a specific protocol to ensure prompt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When a blood gas analysis reveals critical values, the healthcare team must act quickly to addres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he first step is to verify the results by repeating the blood gas analysis to rule out any potential errors. Once confirmed, the team must communicate the critical values to the attending physician and otherrelevant healthcare providers involved in the patient's care. This communication is vital to ensure everyone is aware of the urgency and can coordinate their efforts accordingly.Next, the healthcare team should assess the patient's clinical status and determine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 critical blood gas values. For example, if the patient has severe respiratory distress and a blood gas analysis shows a pH below 7.2 and a pCO2 above 60 mmHg, it may indicate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such cases, immediate interventions such as providing supplemental oxygen, initiating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or even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ay b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oxygenation and ventilation.Simultaneously, the team should address any immediate life-threatening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critical blood gas values. For instance, if the patient's blood gas analysis reveals severe acidosis with a pH below 7.1 and a bicarbonate level below 10 mEq/L, it may indicate metabolic acidosis. In this situation, interventions such asadministering sodium bicarbonate or initiating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may be required to correct the acid-base imbalance and prevent further complications.Furthermore, the healthcare team should consider the patient's overall clinical picture and comorbidities when deciding on the appropriate management plan. For example, if a patient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resents with critical blood gas values indicating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management approach may differ from that of a patient without COPD. In this case, the team may prioritize bronchodilator therapy, corticosteroids,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o optimize the patient's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prevent exacerbation of COPD.Once the immediate interventions are initiated, the healthcare team should closely monitor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reassess the blood gas values. Regular blood gas analysis helps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ventions and guides further management decisions. If the critical blood gas values persist despiteinitial interventions, the team may need to consider additional measures or consult with specialists to determine the best course of action.In summary, the handling of critical blood gas values involves verifying the results, communicating with the healthcare team, assessing the patient's clinical status, addressing immediate life-threatening issues, considering the patient's overall clinical picture, initiating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closely monitoring the patient's response, and reassessing the blood gas values.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critical blood gas values iscrucial in ensuring optimal patient outcomes and preventing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中文回答:血气分析是医疗环境中用于评估患者酸碱平衡、氧合状态和电解质水平的重要诊断工具。
血气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
血气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酸碱平衡、氧合程度和呼吸功能的常规检查。
下面是血气分析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
1. 收集标本:通常从动脉中抽取血液,以确保血液样本是富含氧的。
2. 样本处理:立即将血液样本转移到抗凝剂试管中,防止凝结和血液细胞沉积。
3. 分析样本:将血液样本注射到特殊血气分析仪器中进行测试。
这些仪器会测量血液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氧合度和酸碱平衡等指标。
4. 解读结果:根据测定的指标结果,医生可以评估酸碱平衡、氧合程度和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注意事项:
1. 采集动脉血:血气分析需要采集动脉血液样本,因此需要较高技术和经验。
采集时需要找到适当的动脉,通常是放射动脉或桡动脉。
2. 防止空气污染:血液样本在采集和分析过程中必须避免与空气接触,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
在采集后,尽快将血液转移到抗凝剂试管中。
3. 样本稳定性:血气分析要求尽快进行,因为血液样本可能会发生与时间有关的变化,影响分析结果。
为了保持样本的稳定性,需要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
4. 与其他检查结合:血气分析结果通常需要与其他临床检查结果结合来评估身体的整体情况。
医生会综合考虑血气分析结果、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以做
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请注意,血气分析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并由专业人员操作和解读结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和解读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血气分析及处理血气分析阅读要点:1.抓住主要的酸碱两大派指标,一定先搞清哪些是最根本的值,那些是派生的值2.抓住基本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力量对比3.PH值是氧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一番变化较量(气),造成机体(血)酸碱“两大派”变化,暂时达到某种平衡局面的一种总的数值体现4.分清基本的呼吸性(始发)因素和代谢性(始发)因素每种都分偏酸和偏碱两种过头状态(所谓酸中毒碱中毒),所以就又产生了四种基本的血气类型(呼酸,呼碱,代酸,代碱),再混合就产生了什么呼酸并代碱、呼酸并代酸、代酸并呼碱、三重酸碱失衡……所以要先抓住最基本的!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
7.45属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
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
>50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
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
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呼吸衰竭的类型及处理办法:呼吸衰竭总论一、呼吸衰竭的概念:呼吸衰竭:是指多种疾病引起的肺通气功能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标准: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排血量降低等因素。
疑问:心内解剖分流比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导致的动静脉血液分流,未进行气体交换出现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以理解这不是呼吸衰竭的问题;但是原发排血量降低的因素?这不就是心衰吗?心衰会导致PaO2下降吗?机制是什么?二、呼吸衰竭的分类:(一)根据血气分析分类:最重要的标准:PaO2<60mmHg(考试);1、I型呼吸衰竭:由于换气功能障碍,又称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标准就是:PaO2<60mmHg,PaCO2正常或下降;2、II型呼吸衰竭: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又称通气性呼吸衰竭;标准就是:PaO2<60mmHg,PaCO2>50mmHg;即缺氧伴CO2潴留;3、吸氧状态:PaO2>60mmHg,PaCO2>50mmHg-------II型呼吸衰竭;3、吸氧状态:PaO2>60mmHg,PaO2/FiO2<300mmhg--- 呼吸衰竭(肺损伤);FiO2(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21+氧流量*4)/100(二)根据病程、起病急骤分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数秒或数天发生,机体来不及代偿,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慢性呼吸衰竭:多发生在原有肺部疾病,机体产生代偿反应,主要是血HCO3-代偿性增高。
在呼吸衰竭的基础上,因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气道痉挛或并发气胸等情况,病情急性加重,在短时间出现PaO2显著下降和PaCO2显著升高,称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三)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周围神经性呼吸衰竭;(四)按发病机制分为:通气性呼吸衰竭、换气性呼吸衰竭;1、通气性呼吸衰竭:也称泵衰竭,主要引起通气功能衰竭,表现为II型呼吸衰竭;驱动或制约呼吸运动的中枢、外周神经、神经肌肉组织(神经-肌肉接头和呼吸肌)、胸廓统称为呼吸泵,这些部位病变称为泵衰竭。
2、换气性呼吸衰竭:也称肺衰竭,肺组织、气道阻塞和肺血管病变造成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
肺组织和肺血管病变常引起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I型呼吸衰竭;严重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如COPD)影响通气功能障碍,造成II型呼吸衰竭。
5、氧饱和度(SatO2)参考值3.5kPa(26.6mmHg)。
6、实际碳酸氢根(AB)与标准碳酸氢根(SB)实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2~27mmol/L(为隔绝空气测得碳酸氢根)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2~27mmol/L(实际测得碳酸氢根)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
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
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SB为呼吸性碱中毒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指示增加(代谢性碱中毒)负值表示降低(代谢性酸中毒)8、阴离子隙(AG)参考值8~16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根据PaO2及Pa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
pH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
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
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动脉血气实例分析——简易、快速三步诊断法对动脉血气结果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多种疾病的快速识别和处理,然而,许多医生面对这些结果常感到困惑。
因此,本文提供一个简单易记的三步血气分析法,使临床医生能快速地评估和处理病人。
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份?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看pH值。
正常值为7.40±0.05。
如果pH≤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
同向改变(PCO2增加,pH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
正常PCO2为40±5mmHg。
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
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碱中毒。
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二、实例例1.病人的pH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0.02)即为7.56±0.02,与实际pH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病人的pH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3×0.08(±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例4.病人的pH为7.25,PCO2为25mmHg,PO2为90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酸中毒。
例5.病人的pH为7.50,PCO2为20mmHg,PO2为75mmHg。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0.02)即为7.56±0.02,但病人实际pH值低于此值,说明存在代谢因素,而且代谢因素使病人的pH值偏酸。
结论:此病人为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例6.病人的pH为6.80,PCO2为60mmHg,PO2为45mmHg。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第三步:PCO2增加20mmHg,pH值应降低2×0.08(±0.02)即为7.24±0.02,但病人实际pH值低于此值,说明存在代谢因素,而且代谢因素使病人的pH值更偏酸。
结论:此病人为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
三、需要考虑的其他问题全面评估一个病人的酸碱平衡状态以及确定其代谢紊乱的原因,往往需要动脉血气结合基础代谢情况综合考虑。
(一)病人的基础疾病1.呼吸性酸中毒对于一个酸中毒病人,首先要判断其PCO2是否升高或不象预计的那样低,如果是,则应考虑下列原因:气道梗阻、气道痉挛、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气胸、误吸、肺水肿、肺炎、镇静剂过量、麻醉剂过量、CNS肿瘤、或神经肌肉疾患。
注意!呼吸性酸中毒病人最终肯定有重碳酸盐(HCO3)的代偿,肾脏在12~16小时内即开始潴留HCO3,然而,最大程度的代偿需要1周或更长的时间。
呼吸性酸中毒的HCO3代偿如下:急性:1 mEq的HCO3代偿10mmHg 的PCO2增加;慢性:3~4 mEq的HCO3代偿10mmHg 的PCO2增加呼吸性酸中毒病人,如果HCO3太高(超过30 mEq),应考虑慢性呼吸性酸中毒(COPD、肌营养不良等)或同时存在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呕吐、脱水、胃管引流)。
2.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惟一能完全代偿的酸碱平衡紊乱,也就是说,只有呼吸性碱中毒病人的pH值可在正常范围内。
急性:PCO2每降低10mmHg,pH值升高0.08,HCO3降低2 mEq;慢性:pH值开始接近正常,PCO2每降低10mmHg,HCO3降低5 mEq。
表面上尚好的呼吸性碱中毒病人应考虑下列原因:焦虑(应为排除性诊断)、阿司匹林过量、败血症、发热、肺栓塞、和缺氧。
3.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通常分为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