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二线方案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吉西他滨卡铂化疗方案吉西他滨卡铂化疗方案的药物组合包括吉西他滨和卡铂两种药物,吉西他滨为一种特效的氟嘌呤类似物,可通过与DNA结合,阻断DNA和RNA的合成,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分裂,起到抗癌作用;卡铂则是一种著名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可与DNA结合形成DNA交联物,抑制DNA合成和分裂,从而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
吉西他滨卡铂化疗方案的具体使用剂量和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通常,该化疗方案是根据身体表面积(BSA)来调整药物的剂量,一般为吉西他滨每次剂量为50-120 mg/m2,卡铂每次剂量为75-100mg/m2、吉西他滨通常以静脉滴注的形式给予,而卡铂可以通过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给予,具体的给药方式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吉西他滨卡铂化疗方案的治疗周期通常为3-4周,每个周期包括给药和恢复期。
具体方案可以是每3周给药一次,连续6-8个周期。
在化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确保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吉西他滨卡铂化疗方案的副作用主要包括造血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肾脏损伤等。
造血抑制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会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容易引发感染、贫血和出血。
恶心呕吐和腹泻则是由于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引起。
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药物对口腔黏膜的损伤,患者可以通过漱口、补充维生素B族等措施缓解。
此外,肾脏损伤是卡铂的常见副作用,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需要监测肾功能,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总体来说,吉西他滨卡铂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的抗癌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副作用。
然而,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因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监测。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双周方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金伟;朱艳红【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年(卷),期】2006(007)008【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双周方案对中晚期胰腺癌病人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于第1天,第8天各静脉滴注1次:奥沙利铂100mg/m2于第2天,第9天各静脉滴注1次,每21天重复,观察该方案的毒副作用及近期疗效。
结果23例病人接受治疗,完全缓解(CR)1例(4.3%),部分缓解(PR)6俩1(26.1%),稳定(SD)10例(43.5%),疾病进展(PD)6例(26.1%)。
近期疗效显著,疾病相关症状有所改善,该联合方案毒副作用较小。
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双周方案对中晚期胰腺癌病人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总页数】3页(P21-23)【作者】金伟;朱艳红【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杭州3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相关文献】1.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双周方案治疗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分析 [J], 杜春霞;马建辉;寿建忠;毕新刚;鲁力;周爱萍2.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治疗34例中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J], 陈宏;刘均;王永刚;刘跃;丁云霞;林旭3.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双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J], 吕维泽;林忠;彭培建;陈佳群;肖妹4.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双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J], 陈楠;林忠;吕维泽5.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二线r方案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J], 顾小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专家共识(全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的异质性疾病。
根据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淋巴组织肿瘤分型标准,PTCL 包含多种病理亚型,我国最常见的是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淋巴结滤泡辅助性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TFHL-AI)、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 ALCL)、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阴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 ALCL)。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新发病例约9.3万,其中PTCL占21.4%,远高于西方国家的10%~15%。
目前PTCL(结外NKTCL除外)初始治疗仍以CHOP类方案为主,治疗完全缓解(CR)率为50%~ 70%,5年总生存(OS)率为20%~35%。
对于复发难治患者,2023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T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和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均首选推荐参加临床试验。
此外,指南推荐单药方案包括西达本胺、维布妥昔单抗(适用于CD30+ PTCL)、克唑替尼(适用于ALK+ ALCL)、普拉曲沙、苯达莫司汀、吉西他滨、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等;联合化疗方案包括DHAP、ESHAP、GDP、GemOx、ICE等。
对于初治或复发难治结外NKTCL,指南主要推荐含左旋门冬酰胺酶/门冬酰胺酶的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另外,放疗也是结外NKTCL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该病异质性强、预后差,复发或难治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和策略仍在探索中。
米托蒽醌是一种蒽醌类抗肿瘤药物,可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癌、急性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
由于骨髓抑制和心脏不良反应,其临床使用受到限制。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是一种改良型新药,在治疗复发难治PTCL的关键Ⅱ期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41.7%,CR率23.1%]和安全性,于2022年1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适用于既往至少经过一线标准治疗的复发或难治PTCL成年患者,并被纳入2023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复发难治PTCL 治疗的Ⅱ级用药推荐。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二线方案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二线方案(GPMD)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1~72号,奇数号为对照组(36例),采用RICE方案进行治疗,偶数组为观察组(36例),采用GPMD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与中性粒细胞减少Ⅲ度+Ⅳ度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肾、胃肠功能损伤Ⅲ度+Ⅳ度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結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二线方案(GPMD)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标签:GPMD方案;RICE方案;二线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成人淋巴瘤当中比较常见,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人较多发,临床治疗容易复发并产生耐药性,从而治疗效果不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属于临床治疗上的重要难题[1-4]。
为了寻找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将收治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标准;既往一线化疗失败;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高于70分;病灶明确;资料齐全,同意配合本次研究[5]。
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病情严重并丧失治疗价值的患者;资料不全、受访程度低的患者[6]。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10-14分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34%,在亚洲国家一般大于40%。
我国2011 年一项由24 个中心联合进行、共收集10 002 例病例样本的分析报告指出,在中国DLBCL占所有NHL的45.8%,占所有淋巴瘤的40.1%。
作为一种侵袭性NHL,DLBCL的自然病程相对较短,但一定比例的患者可以在接受恰当治疗后得到治愈。
既往,DLBCL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患者在接受包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后,约1/3 患者生存期在5 年以上。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方案的出现进一步将DLBC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
而PET-CT引入疾病评估体系后,能更精确地指导临床的治疗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现参照《ESMO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临床推荐》以及《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制订了本指南。
一、定义DLBCL 是肿瘤性大B淋巴细胞呈弥漫性生长,肿瘤细胞的核与正常组织细胞的核大小相近或大于组织细胞的核,通常大于正常淋巴细胞的2 倍。
在WHO 的2008 年分类中,根据组织形态学改变将DLBCL分为中心母细胞型、免疫母细胞型以及间变型,特殊的少见亚型如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和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型等。
二、诊断、分期及预后1.诊断:DLBCL依靠活检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明确诊断。
需要针对CD20、CD3、CD5、CD10、BCL-2、BCL-6、GCET1、FOXP1、IRF4/MUM1、Ki-67 及CD21 进行检测。
某些病例可选做cyclin D1、κ/λ、CD138、EBV、ALK、HTLV1等。
疑有病变的淋巴结应尽量完整切除行病理检查,细针穿刺或粗针穿刺活检一般不适用于初发淋巴瘤的诊断。
Gemox化疗方案引言Gemox是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Gemox化疗方案的具体内容、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Gemox化疗方案的介绍Gemox是由Gemcitabine(吉西他滨)和Oxaliplatin(奥沙利铂)两种药物组成的化疗方案。
该方案主要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如胰腺癌、胆管癌和胃癌等。
Gemox方案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Gemcitabine(吉西他滨)Gemcitabine是一种抗癌药物,可以通过抑制DNA合成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胰腺癌、肺癌和乳腺癌等。
Oxaliplatin(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一种铂类化合物,通过与DNA结合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复制。
它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也可以与吉西他滨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Gemox化疗方案的使用方法Gemox方案通常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进行治疗。
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1.通过静脉置管将Gemox药物输注给患者,一般在医院或诊所进行。
输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2.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确定Gemox的剂量。
剂量通常是根据体重进行计算,然后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通常每个疗程的周期为两周,连续治疗数个疗程,直到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或副作用过大。
4.在治疗期间,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以监测疗效和副作用。
Gemox化疗方案可能的副作用Gemox化疗方案可能会产生多种副作用,主要包括:1.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
医生通常会给予相应的药物来缓解这些不适。
2.骨髓抑制:Gemox可能会抑制骨髓的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
这可能引起感染、贫血和出血等问题。
3.感觉神经病变:Gemox使用后可能会引起感觉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等。
4.肝功能损害:由于Gemox方案中的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因此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影响。
Gemox方案详情简介Gemox方案,全称为Gemcitabine+Oxaliplatin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胸腺癌的化疗方案。
该方案采用Gemcitabine(吉西他滨)与Oxaliplatin(奥沙利铂)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本文将介绍Gemox方案的使用指导、剂量调整、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相关内容。
用药指导药品准备•Gemcitabine注射液: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Oxaliplatin注射液: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并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用药方法Gemox方案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进行给药,一般推荐每三周一次,连续使用6-8个疗程。
•Gemcitabine注射液: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并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30分钟的时间内静脉滴注给药。
•Oxaliplatin注射液: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并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2小时的时间内静脉滴注给药。
剂量调整在使用Gemox方案时,剂量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剂量调整的指导原则:•白细胞计数低于3.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时,停药,直到恢复到正常范围后再继续使用。
•中度非肝功能受损(总胆红素水平1.5-3倍于上限正常范围)时,Gemcitabine剂量减少25%。
•严重非肝功能受损(总胆红素水平大于3倍于上限正常范围)时,禁止使用Gemcitabine。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恶心和呕吐:常见于使用Gemox方案的患者,可通过使用反吐药物或改变进食模式来缓解这一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病、肢体麻木等。
若出现这些症状,需停药并积极处理,一般在2-8周内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血液学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若出现异常需要相应处理,如补充红细胞或采用促凝血药物。
注意事项•在使用Gemox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化疗GC方案引言化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其中,化疗GC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化疗方案,被广泛用于胃癌和食管癌的治疗。
本文将对化疗GC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治疗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化疗GC方案的定义化疗GC方案,即同时使用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吉西他滨(Capecitabine)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案。
奥沙利铂是一种铂类化疗药物,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中的DNA合成和修复来杀灭癌细胞。
吉西他滨是一种抗癌药物,能够抑制DNA聚合酶从而抑制DNA的合成。
化疗GC方案的具体内容化疗GC方案通常包括多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一般持续2-3周。
在每个疗程中,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注射奥沙利铂和口服吉西他滨。
具体的治疗计划如下:1.奥沙利铂注射:每个疗程开始时,患者需要进行奥沙利铂的静脉输液,剂量一般为130-150mg/m²,每3周一次。
注射过程需要在医院的化疗室进行,注射前通常会给予一定的预防药物减轻可能的副作用。
2.吉西他滨口服:在奥沙利铂注射后,患者需要在家中每天按时服用吉西他滨药片。
吉西他滨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状况而定,通常为1250-2000mg/m²/天,每天分两次口服。
服药时间和剂量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避免漏服或超量服用。
3.随访和评估:化疗GC方案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相关检查,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根据每个疗程结束后的评估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继续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化疗GC方案的疗效化疗GC方案作为胃癌和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证明了其治疗效果。
经过多个临床研究的验证,化疗GC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缓解癌症症状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一项回顾性研究报道了胃癌患者接受化疗GC方案后的治疗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化疗GC方案的患者在3年的随访中,总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70% vs 45%)。
gemox化疗方案化疗是一种通过使用药物来治疗癌症的常见疗法。
GEMOX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于胆囊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
它是通过同时使用吉西他滨(Gemcitabine)和奥沙利铂(Oxaliplatin)这两种药物来实施的。
1. GEMOX化疗方案的作用机制GEMOX化疗方案结合了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的特殊作用机制来对抗肿瘤细胞。
吉西他滨是一种抗代谢类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的DNA合成以及阻止其繁殖来抑制癌症的生长。
奥沙利铂则是一种穿透细胞核的铂类药物,它能与DNA结合并形成交联物,从而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分裂与增殖。
2. GEMOX化疗方案的治疗适应症GEMOX化疗方案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都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对于胆囊癌、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GEMOX化疗方案常用作为辅助治疗或姑息治疗的一部分。
此外,GEMOX化疗方案还可以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3. GEMOX化疗方案的具体应用GEMOX化疗方案的具体应用是根据患者的状况和病情而定的。
通常情况下,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会在同一天同时静脉输注给患者。
然后,患者会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恢复期,通常为一周左右。
这个周期的重复次数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可能需要多个周期,也可能只需要一个周期。
4. GEMOX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GEMOX化疗方案虽然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但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脱发、周围神经病变等。
此外,奥沙利铂还可能导致肾毒性和听力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GEMOX化疗方案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5. 结语GEMOX化疗方案通过联合应用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以其独特的机制对抗癌症,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尽管这个方案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及患者的积极配合下,它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二线方案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作者:顾小慧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8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二线方案(GPMD)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1~72号,奇数号为对照组(36例),采用RICE方案进行治疗,偶数组为观察组(36例),采用GPMD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GPMD方案; RICE方案;二线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oi:10.14033/ki.cfmr.2018.7.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7-0118-0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成人淋巴瘤当中比较常见,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人较多发,临床治疗容易复发并产生耐药性,从而治疗效果不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属于临床治疗上的重要难题[1-4]。
为了寻找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将收治的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标准;既往一线化疗失败;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高于70分;病灶明确;资料齐全,同意配合本次研究[5]。
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病情严重并丧失治疗价值的患者;资料不全、受访程度低的患者[6]。
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1~72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平均(66.86±6.45)岁;偶数组为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61~75岁,平均(67.34±7.45)岁。
两组观察对象上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GPMD方案进行治疗,具体如下:治疗的第1天,给予患者盐酸吉西他滨(生产企业:Eli Lilly and Company,国药准字:H20110535)治疗,按照1 000 mg/m2方式给药,将其与5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滴注时间不能低于半个小时;奥沙利铂注射液(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962)治疗,100 mg/m2,将其与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融合,静脉滴注,时间3 h;米托蒽醌(生产企业: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91)8 mg/m2治疗,将其混合于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当中,按照正常速度进行静脉滴注;在第1~4天,使用地塞米松(生产企业: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14)治疗,40 mg/d。
一个治疗周期为3周,所有患者都需要接收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同步加用营养心肌和营养神经的药物,为了减少患者胃肠道应激反应,给予患者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治疗2个周期之后,需要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果发现患者病情没有好转或者病情进展,都需要停止本方案的治疗。
另外,在每个治疗周期,都需要对严密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用白细胞介素IL-11或者G-CSE治疗患者白细胞减少或者血小板减少的问题,只有保证患者的血小板大于75×109/L,中性粒细胞大于2×109/L,才能开始新的周期的治疗。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严重毒副反应,需要将药量减少15%~25%,如果减少25%患者的情况仍然没有好转,则需要停止本方案的治疗。
1.2.2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RICE方案进行治疗,具体如下:住院当天给予美罗华(生产企业:Roche Diagnostics GmbH,国药准字:J20120020)治疗,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剂量为375 mg/m2;住院的第1~3天,给予患者异环磷酰胺(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国药准字H10950291)治疗,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剂量为1 g/m2;住院第2天,给予患者卡铂(生产企业:Corden Pharma Latina S.P.A.,国药准字:H20110231)治疗,静脉滴注方式给药,AUC=5;住院第1~3天,给予患者依托泊苷(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国药准字H20143143)治疗,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剂量为100mg/m2。
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其余的治疗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一致。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胃肠功能受损,各项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NCI-CTC)Ⅰ~Ⅳ度评价,以Ⅲ~Ⅳ度为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参照NHL最新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7],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缓解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两组患者Ⅲ度+Ⅳ度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血液毒性反应方面,观察组血小板减少与中性粒细胞减少Ⅲ度+Ⅳ度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肾、胃肠功能损伤Ⅲ度+Ⅳ度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传统的二线治疗方案主要包括DHAP、MINE等,但是总体缓解率都偏低,并且毒副反应比较大,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二线治疗方案至关重要[8-9]。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对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GPMD方案进行二线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10-11]。
GPMD方案用药主要有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米托蒽醌、地塞米松,吉西他滨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实体肿瘤的新药,通过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奥沙利铂属于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和卡铂相比,不仅效果更好,并且不容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也较低[12];米托蒽醌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药物,可以灭杀任何周期的肿瘤细胞;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内毒素等作用,对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缓解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这就说明采用GPMD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抑制肿瘤细胞扩散;观察组主要是血液毒性反应,主要的表现就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Ⅲ度+Ⅳ度占比为22.22%,血小板减少Ⅲ度+Ⅳ度占比为16.67%,经过对症治疗恢复正常,在血液毒性反应方面,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来说,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GPMD)进行二线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1]陈佳,刘玲玲.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影响因素[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24):3645-3647.[2]赵淑清,李军民,徐子真,等.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2):219-221,225.[3]朱志刚,李康保,许昕,等.R-CHOP方案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6):351-352.[4]贾祝霞,岑岭,姜乃可,等.老年与非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的比较[J].白血病·淋巴瘤,2012,21(5):300-301.[5]项晓军,乐薇,熊建萍,等.一例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案分析[J].药品评价,2012,9(15):46-48.[6] Coiffier B,Thieblemont C,Van D N E,et al.Long-term outcome of patients in the LNH-98.5 trial,the first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ri tuximab-CHOP to standard CHOP chemotherapy in DLBCL patients:a study by the Groupe d’Etudes des Lymphomes de l’Adulte[J].Blood,2010,116(12):2040-2045.[7]李康保,朱志刚.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联合化疗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4):8-9.[8] Delarue R,Tilly H,Mounier N,et al.Dose-dense rituximab-CHOP compared with standard rituximab-CHOP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the LNH03-6B study):a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J].Lancet Oncol,2013,14(6):525-533.[9]时杰,孙恺,张茵,等.老年人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挽救方案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2):184-187.[10]沈文怡,刘澎,李建勇,等.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加或不加利妥昔抗治疗老年人B细胞淋巴瘤11例[J].白血病·淋巴瘤,2012,21(3):159-162.[11]贺军侨,易平勇,刘晰宇,等.GemOXD与GD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7):963-965.[12]杨建良,石远凯,何小慧,等.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2):137-140.(收稿日期: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