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语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7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复习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复习、赏析题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诗中蕴涵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揭示了新陈代谢自然规律且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诗中“,。
”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的哲理。
(即含义)3、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5、诗中含典故的诗句是:,。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8、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遭遇9、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作简要品析。
10、第一联作者通过“”和“”这些富有色彩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之情。
11、第三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虽然有对身世不幸的感叹,但又相当达观,后人读它,更是赋予了它深刻的哲理。
其哲理是什么12、诗的颔联中借用“①闻笛赋”“②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对该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惆怅之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14、诗中表现哲理性思考的名句是:,。
15、古诗中的一些诗句被后人赋予了新意,本诗中被赋予“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新意的千古名句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令同学们头疼的文言文复习资料来了,只要认真复习好文言文,考试不再让你头疼,还在等什么,赶紧来看看。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总复习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与朱元思书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1. 词类活用【湍】急流。
【奔】飞奔的马。
【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
【反】通“返”。
【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
从,顺,随。
【缥(piǎ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形容树绿而密。
【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
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
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
【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绝】停止。
【鸢(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
鸢,一种凶猛的鸟。
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ē)】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
二、阅读探究1.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① 整体形象奇。
11课《短文两篇》复习试卷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四时俱备(全,都)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指鱼)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D.五色交辉(辉映)四时俱备(四季)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A.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改变)。
《愚公移山》B.素.(白色)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C.月色入户.(窗户),欣然起行。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D.困于心,衡.(同“衡”,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C 月色入户(门),欣然起行:月色照入门户,高兴的起来行走。
故C错误,选C。
4.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D )A.自.康乐以来自.三峡七百里中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晓.雾将歇,夕日欲颓C.相与步于.中庭生于.忧患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答案】D项第一个“与”是参与的意思,这里指欣赏;第二个“与”是“和”的意思。
5.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C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案】C.朗读停顿划分有误,应改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下列对《答谢中书书》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归纳一、古诗理解性默写《望岳》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春望》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归园田居》1.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使至塞上》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渡荆门送别》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醉翁亭记》中有一句言在此意彼,也常用来比喻那些心术不正,有歹心的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描写早晚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
”描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岳阳楼记》中描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1)触景生悲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触景生喜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表达出不因得失而悲喜的豁达心胸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的语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1。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文中直接概括出迁客骚人“悲”的句子(去国怀乡,忧馋畏讥),“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从正面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7.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1。
文中描写早晚四时的句子。
早:(日出而林霏开)晚:(云归而岩穴暝)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也是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3.美国攻打伊拉克是别有用心,用《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饮酒》:1.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八语〔下〕名著阅读《水浒传》【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通过故事情节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3.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根底平台·知识积累】一、《水浒传》〔施耐庵〕思想内容《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开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
《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作品开头写了一个一向被人厌弃的破落户子弟高俅,靠踢球被端王看中,后来这位端王作了皇帝〔徽宗〕,高俅一直被提拔到殿帅府太尉,而这位皇帝也不过是个专会串瓦走舍的浮浪纨绔儿。
他的亲信大臣还有蔡京、童贯和杨戬等,他们构成了一个最高统治集团,蔡、高等人以他们的亲属门客为党羽心腹,如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之流,在他们的下面,那么是一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从上到下,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良善,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形成了一个统治网。
《水浒传》在揭露这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何欺压人民的罪行时,首先表达了高俅迫害王进的故事,因为王进的父亲早年比武时,一棒打翻了高俅,高俅任殿帅府太尉后,到任的第一天就官报私仇,无端责罚王进,害得王进连夜奉母逃走。
作者还写了高俅为了让儿子霸占林冲的妻子,千方百计策害林冲。
高俅作为那个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身上表达了凶残、阴险的权奸特点,也表达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
此外,《水浒传》中还写了地主恶霸的种种作恶行为,如郑屠霸占金翠莲,西门庆害死武大郎,毛太公勾结官府构陷猎户解珍、解宝。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
《水浒传》继承并开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二、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 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缺乏: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语文八年级上 字词复习 第一 二单元 字词复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或者根据注音写汉字。
业y i( 聿.( 寒噤.( 鄂.( j H恍.( 野蛮.( 纳粹.( ) ) ) ) )躬 )若) ) 第一单元阌.( )乡 豫.( )阻遏.()疟.( )子 蹿.()y a ng( )告 苇.( )塘疟.( )疾仄.( )歪荒谬.( )箱qi e( )制 c a i( )拂.( )晓 地窖.( )瓦砾.( )瞥.( )见 洗劫.( )z a ng )物赞 y u( ) 窃贼.( ) 肃穆.()ji m ()忘 绥.()靖.( )张 hudig ( 月明风 (q mg ( )然无存 )失措 )转弯抹.( 锐不可当.( li ao ( 谋.( 辟.( 骇.( 惨.( shu ( 凑.(交卸.( 塌.(荒p i ( 接济.( 焦灼.( 粗拙.( 迂.(情y u ()死 )头))淡 )懒 )合))败 )) )鼹.( 震悚.( 狼j i ( 疮.(簌簌.(颓.(g an( 滞.(取d i ( 唏嘘.(j i ( 皋.(箸.( )于中)鼠 )))疤))唐 )尬 )笨)))俩) ))角 ))绕不绝 第二单元 切切ch ach 渴 m u (打牙跌.( 精疲力竭.(颤.( )巍巍.()嘴 ) ) a (孤 shu d ng ( hu a ng ( 差.( ) 使琐.( )屑 烦 z a o ( 愧zu o (骷.(噩.(颠 p ei (掳.( 攥.(大 ting())急)))髅 )耗 )))广众 絮.( 霹I f u ( 诘.(蹒.(凹凼.( 杨绛.( hua ng (克.(呵斥.( 吊唁.(懿.(伛.()说))闲 )问 )跚) ))恐 )扣) ) ) )连声诺诺.( )穷愁li 珥文绉绉( ) 二、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倒长途b a )涉A .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 . 张皇失措 荒谬 憧憬 珐琅C .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 . 精疲力竭纳粹 鞠恭铁锈 2. 卜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锐不可当(d e g ) 赃(z mg)物 仄(z e 歪 箱箧(qi eB. 张皇(hu a ng )失措 提(t 1)防阻遏(e 晨曦(x1) C . 负隅(y u )顽抗寒噤(j in) 瓦砾(1 1)疟子(y a o ) D . 转弯抹(m o )角 溃(ku i)退憎恶(w u ) 绥靖(j in ) )A 3. 下列词语中书无误的一项是()A . 永垂不朽 锐不可当 晨曦杀戮B . 丰功伟绩 月明风轻 能耐 悠闲C . 风尘苦旅 长途拔涉 拂晓 地窖D . 不可明状荡然无存 荒谬 鞠躬4. 下列加点字读音 有误的一项是()A . 憎恶(z eng)琐屑(xi e ) 涎水(xi a n) B .诘问(ji e 惦记(di m) 荒谬(miaC . 哀悼(d a ) 奔丧(s mg)取缔(d i D . 颓唐(tu 0糟糕(z a o)骷髅(k ⑪5. 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蹋败 和蔼 烦躁 噩耗 B .仲胀 惧惮 尴尬 呵斥 C . 潦倒 交卸 渴幕 焦灼 D .跋涉 赋闲 狼藉 伎俩 o) ) 6. A 、 B 、 C 、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接济 焦灼 颠沛 烦躁 (j i) (zhu o) (p& ) (z OD) 稀罕 伎俩 愧怍 尴尬 (h®) (zh i) (zu o) (gen ) ~BTET 噩 吊唁 唏嘘 磕碰 D 7.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 颠沛流离 满院狼藉 长途跋涉 C 光景惨淡 痴心妄想 失群落伍 诘问 跋涉 呵斥 烟瘾 (e) (y O ) (x 1) (k e) )B 情郁于中 D 感叹唏嘘 (ji e) (ba) (ch i) (y n微不足道生死祸福 连声诺诺人头挤挤8. 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郗公值永嘉①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乡人以公名德,传②共饴③之。
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
”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
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注】①永嘉:晋怀帝年号。
②传:轮流。
③饴:同“饲”,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要还家(2)郗公值永嘉丧乱2.加点词语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问所从来战则请从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记之而去C.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甥周翼二小儿往食及下船D.席苫于公灵床头行者休于树3.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文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花源中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乡人“传共饴之”,是因为郗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八语-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针对性训练》期末复习(翰林卷)参考答案 感悟即可。 专题复习三 古诗文默写参考答案 1.何时复西归 2.山山唯落晖3. 孤帆天际看 4.气蒸云梦泽 5.白云千载空悠悠 6.烟波江上使人愁 7. 便引诗情到碧霄 8.幽径独行迷 9.谁道人生无再少10.铁马冰河入梦来 11. 落英缤纷 12.苔痕上阶绿 13.濯清涟而不妖 14.选贤与能 15.回清倒影 16.晓雾将歇 17.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1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2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1.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0.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3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古诗词赏析参考答案 一、1. (2分)D 2. (2分) C 二、1.“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2分) 2. 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李白同样遭遇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2分) 三 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1)上句“破纸窗间自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屋外狂风急雨,吹动窗上破纸,瑟瑟作响,就像自言自语一样,这样就把风吹动纸响给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特别是“自”字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心情,渲染了凄凉破败的氛围。(1分) (2)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于塞北江南,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结局,辛酸之情跃然纸上。他半夜惊觉,眼前的景象不再是沙场点兵而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和自己的满头白发,落差之大可悲可叹。(1分)上片荒凉孤寂的景物为结语“眼里万里河山”的无限感慨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见他失意时心系的不是自身处境的艰难而是中原统一的大业,表现出诗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1分) (四)1. B 1分。 2.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时光消逝,生动形象。(或者:对比。用“一别”的短暂与“十年”的漫长相对,突出了人世的沧桑,言简义丰。)3分。 3.尾联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言之成理即可,4分。 (五)1. 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分) 2.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4分)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六)1.(2分)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2.(2分)B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 1.(4分)(1)这 (2)调弄,这里指弹琴(只答“调弄”不给分)(3)少(4)多(每小题1分) 2.(4分)(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葱茏,映入帘里。(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 3.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2分) 4.(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分) (二)1.(4分)景象; 骑马的人; 消逝,逝去; 满,充满 2.(3分) D 3.(3分) C (三)1.(1)这里指飞奔的马(只解释为“飞奔的马”亦可)(2)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只解释为“酒杯”亦可)(每字1分,共2分) 八语-2
2.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襄”、 “沿”、“溯”必须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2分) 3.大笔点染;白描。(每空1分,共2分) 4.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分)。(甲文若只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给0.5分。2分)
专题复习四 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月光手帕 1.(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2)渲染了清冷的气氛;(3)写出了阿斌行走山路的艰难;(4)为下文写阿斌家里的不幸埋下伏笔。(3分,答出三点即可) 2.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男孩儿挣脱阿斌的迅捷(1分),体现了他对阿斌有很强的戒备(1分)心理。 3.良心未泯(2分),勇于担当(2分)。 4.(1)“月光手帕”是指月光穿透树隙洒在地面上铺成的一片片巴掌大的手帕(或光斑) (2分)。(2)是母亲善良、坚忍、敢于担当的象征,是家人期盼、坚信阿斌能悔过自新的象征,是阿斌良心发现、主动自首的象征(2分,答出两点即可)。 5.(1)内容:阿斌因打架伤人犯罪而选择逃跑,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灾难(2分);阿斌又因家人对他的期盼与坚信而选择了主动自首(2分)。(2)启示:可从犯错与认错、逃避与承担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2分)。 (二)1.(3分)B(“直接引出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错) 2.(2分)(1)“鞋”是小说的线索,文章用它引出奶奶给小驴做鞋的情节,表现出奶奶对小驴的爱。(2)小驴穿着破旧的鞋在雪地里找药的情节描写,突出了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感情。 3.(4分)① 交代了小驴为奶奶上山找药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大雪封山、无比寒冷的氛围,表现了小驴为奶奶寻找治疗失眠草药的艰辛,体现了他对奶奶的爱。 ②这个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年老的奶奶对小驴没有新鞋穿的痛心,表达了祖孙二人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意近即可) 4.(3分)用“长在心上的眼睛”好,因为“心上”一词最集中、最具体的表现了奶奶的爱,形象生动,深化主题,而“ 奶奶的眼睛”则较为普通,既不形象,也没有文采。(意近即可) 5.(2分)短信示例: 叔叔阿姨好,你们为了家庭的生活幸福,长年在外打工,的确不容易。但小驴年幼,奶奶多病,很需要你们的照顾,请你们平常多电话问候,逢年过节多回家看看,好吗? 广告词示例: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祖国花朵爸爸(妈妈),请别走得太远。 (三)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14分) 1.(3分)说明了人类 “脸红”的原因和社会作用。(语言简洁1分,“原因”和“作用”各1分。) 2.(3分)D 3.(4分)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牛、羊、马、狗、猫等”动物,具体说明了“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更有说服力。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灵长类动物和其它哺乳动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只有灵长类才能捕捉到脸红信息的特质。(答出其中一种即可;说明方法1分,分析作用3分。) 4.(4分)示例一:甲同学在校园散步时随意丢弃垃圾,在众人面前并没有脸红。这是因为没有环保意识,他认为小节不是错误,没有形成类似害羞类的有效的刺激,没产生少量肾上腺素,不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所以,他不脸红。示例二:某司机开车时不小心撞倒行人,下车后脸色惨白。这是因为他严重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恶果,内心极度害怕和恐惧,大脑刺激肾上腺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脸色煞白。示例三:一同学多次不交作业,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并不脸红。这是因为他屡次犯错而不悔改,外界刺激信号难以形成刺激大脑、肾上腺的条件反射,没产生少量肾上腺素。(举例1分,结合第②段原理进行分析2分。答出一例且言之成理即可。) (四)肌肉运动的奥秘(12分) 1. (3分)C因为选项内容与原文材料二中的心肌“直径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网状”不符。 【考点分析】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2. (3分)A选项内容与原文材料一中“肌丝受神经支配,可以发生形变”不符 【考点分析】考察的是对说明文的综合把握,包括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说明方法。 八语-3
3.(1)(3分)因为肌肉长时间“闲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损,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拉伤”。 【考点分析】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2)(3分)应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要在运动前做好热身,不宜突然大幅度用力。 【考点分析】考察的是文章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期末模拟检测一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4分)畔 悠 芳 溢 2.(3分)A 3.(8分)(1)苔痕上阶绿(2)芳草萋萋鹦鹉洲 (3) 便引诗情到碧霄(4)幽径独行迷(5)谁道人生无再少(6)铁马冰河入梦来 (7)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4.(4分)①鲁迅 朝花夕拾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本题共4分,每写对一空得1分,写错不给分。) 5.(3分)(1)做到内容相应,句式相同即可。(2分)(2)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为演讲活动的主题是“辛勤的园丁”,而材料一的主题是“勤学尊师”。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6.(3分)马悠博士已逝,这件事情不想让被救的兰花知道;(1分)同时表明她们将继续他的保护雨林事业,不能因为马博士的去世而影响对自然(兰花)的保护。(2分) 7.(2分)培育从高处跌落的兰花;种树 ;把自己的梦想移植给孩子。(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8.(4分)(1)“移植”原指把播种在苗床的幼苗连根或连土拔起种到田里。这里把环保思想比作幼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德博士对女儿的影响之大,也表现了他对环保事业的意志之坚。(2分)(2)“拆”这个字传神地表现出几个年轻人破坏苗林的行为的恶劣和对马悠夫妇的伤害之大,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行径的厌恶和对马悠夫妇的敬意。(2分) 9.(3分)她把做环保事业当做自己的使命,是理应做的事情,也表明她将继续做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做的事情,以自己的努力去继续他的环保事业。 10.(4分)略(称谓1分,表达3分;内容合乎题意即可) 11.(3分)主要针对当下中国孩子的阅读差不多都是没有引导的自在(浅)阅读的现象,提出,要培养孩子,(孩子要注意)深阅读兴趣的培养。(或;孩子要选择有一定高度的作品花气力去读。)(意对即可,“现象”1分,观点2分) 12.(3分)示例:作者先.提出观点“有深度的阅读能给孩子更大的愉悦”;然后..进行对比论证(比较分析), “浅阅读”和“深阅读”带给孩子的不同愉悦;最后..强调“深阅读”的无论哪一种愉悦质量都超越“浅阅读”。(意对即可) 13.( 3分)这句话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不花气力的阅读,常常是没有收获....的。(意对即可)14.(3分)D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15.C(2分) 16.思乡(或忧郁、忧伤) (2分) 17.(4分)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寝:睡觉; 步:散步、漫步(每空1分) 18.(4分)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19.(4分)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答出如何巧喻月色得2分,答出表现的心情,言之成理得2分) 20.(4分)才 见 希望 让 21.(2分)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22.(3分)楚国的粮食比宝玉还贵,柴禾比桂木还贵。 23.(3分)(有自己的见解即可)举例:苏秦作为大游说家,其心理素质非常之高。他没有因为拒绝召见而心灰意冷,而当他见到楚王后也没有忘乎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和盘托出,而是以退为进,马上辞行。如此反而掌握了心理上的主动权,让楚王十分迫切的听从他的意见、答应他的要求,把他奉为上宾。可见,在说服他人时,光有学识是不能被人接纳的,顽强的毅力和冷静的心态是以识取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