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9
1.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三年级的孩子们,我感到责任重大。
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复习,让孩子们能够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具体内容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除法的性质,除法的运算步骤,以及除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理解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掌握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步骤,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步骤,教学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些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目,让孩子们一起来解答。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我希望能够引起他们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兴趣。
2. 讲解:我会通过讲解一些例题,来让孩子们理解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掌握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步骤。
我会引导他们思考除法的本质,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发现除法的规律。
3. 练习:我会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我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提问。
在解答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完成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步骤和性质,以及一些重要的结论。
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简洁的图表,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
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0题。
2. 请家长出一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目,让孩子回家解答,并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孩子们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解答过程中,还有一些孩子对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步骤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
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盘点知识点1:口算除法一位数除以整十、整百、整千数(被除数首位能被整除)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能被一位数整除)一位数除两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知识点2: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如果有余数,余数要和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
每次除得得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2、除数的验算方法:有余数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没有余数的,被除数=除数×商知识点3:有关0的除法1、0的除法:0作除数没有意义,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得除法:求出商得最高位后,除到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用0占位。
知识点4:用估算解决问题1、一位数除三位数得估算方法:除数不变,先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得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能被整除),再计算。
2、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实际。
可以用精确计算来检验估算得正确性。
易错集合易错点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典例 1000÷2= 400÷8= 200÷5= 20÷2=解析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时,先看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等于几,再在商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
解答 500 50 40 10✨针对练习1下图是欢欢三天练习踢毽子的情况,算一算,欢欢哪一天的成绩比较好?易错点2:商的中间有0或末尾有0典例竖式计算608÷2= 720÷4=解析用竖式计算除法时,除到哪一位不够除时商0,或被除数哪一位上是0,且不需要与上一位余数合在一起算时,直接在这个数位上商0。
解答 304 180 (竖式略)✨针对练习2竖式计算708÷6= 306÷3= 3516÷3= 355÷5=易错点3:用除法解决周期问题典例小红串一串珠子,按照一红两蓝的顺序串成一串,想一想,第60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串珠子按照“1红2蓝”的顺序排列,我们可以看作“1红2蓝”即3个珠子为一组,看600里面有几组。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33页内容及练习七。
1.整理本单元内容,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的能力。
重点:整理本单元内容,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
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1.归类总结,系统整理。
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知识?组织学生小组内议一议,互相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估算除法2.知识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和估算除法三个方面的知识。
那么每一种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应注意哪些问题?同学们先回忆,再小组内相互议一议,说一说。
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1)口算除法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时可以把被除数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来计算,使得到的商也是几个十或几个百。
口算时,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把整十、整百数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根据表内乘法直接口算;也可以根据想乘法算除法直接算出。
(2)笔算除法①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把十位上余下的数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商写在个位上。
例如:1 46 8 4602 42 4←余下2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一共是24个一,再除以6。
②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百位上不够商1个百时,可以同十位上合并,看作几十个十,在十位上商几个十,商是两位数;当百位上够商1个百时,商是三位数,每次把余下的数同下一个数位上的数合并再除。
如果除到个位仍然不能恰好除完时,可以留下余数,但余数要比除数小。
例如:3 96 2 3 41 8 05 45 41 5 92 3 1 92 001 1 01 0 01 91 81③除法的验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必记知识点一、基础知识1.除法概念: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2.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被除数与商的末尾0的关系:1.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例如:30÷5=6。
二、口算与笔算除法1.口算除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2.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中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除得的两个商相加。
2.笔算除法: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三、除法的验算1.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为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四、易错点1.商与余数的关系: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被除数末尾0与商末尾0的关系:被除数末尾的0不一定会影响到商末尾的0的数量。
五、拓展应用除法的知识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广泛的应用,如估算、平均分配等问题。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除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
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
2. 教学难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教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题目,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计算法则。
2.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2)教师讲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课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除法计算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和计算技巧。
7.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