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3课 为政以德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为政以德》〔重点版〕一、核心解读: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
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概念,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
孔子的德治思想围绕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为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正己修身的问题;二是如何管理庶民百姓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治人的问题。
儒家认为,正己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大前提,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了正己功夫,再将此外化扩展开去,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他人,使其如坐春风,日有所进,欣悦而化,这就是为政之道。
孔子的思想经孟子、荀子等后儒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严密的治国方略和道德修养的阶梯,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政以德”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爱民、富民、教民、安民、举善、正身等。
二、名句填空:1、子曰:“为政以德,,。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5、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
,必偃。
”6、自古皆有死,。
7、百姓足,?百姓不足,?三、字词注音:众星共.之〔gǒng〕道.之以政〔dǎo〕冉有仆.〔pú〕庶.矣哉〔shù〕千乘.之国〔shèng〕将伐颛臾..〔zhuānyú〕焉用彼相.〔xiàng〕相.夫子〔xiàng〕虎兕.〔sì〕出于柙.〔xiá〕毁于椟.中〔dú〕近于费.〔bì〕盍.彻乎〔hé〕南宫适.〔kuò〕羿.善射〔yì〕奡.荡舟〔ào〕禹稷.躬稼〔jì〕三、实词整理: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作解释:〔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拱,环抱〔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导,训导〔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道=导,治理2、找出句中古今异义,并作解释:〔1〕使民敬忠以劝.劝:努力,勤勉〔2〕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不能:能力差的人〔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诸侯的封地。
《为政以德》课文翻译《为政以德》是一篇必学的文言文。
下面小编收集了《为政以德》课文翻译,供大家参考!《为政以德》课文翻译【原文】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
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子曰:“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61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
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
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
《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释】(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
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翻译】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论语>选读》每课精解01为政以德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9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
这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
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12·7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
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
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
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评析】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论语》原文/注释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1]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 。
”[1] 北辰:北极星。
距地球约782 光年。
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实际仍在高速运转。
[2] 共:同“拱”。
环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3] ,曰:‘思无邪[4] 。
’”[3] 蔽(bì毕):概括,包盖。
[4] 思无邪:原出《诗经·鲁颂》篇。
孔子借用这句话来评论《诗经》。
子曰:“道之以政[5] ,齐之以刑[6] ,民免而无耻[7]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8] 。
”[5] 道:同“导”。
治理,引导。
[6] 齐:整治,约束,统一。
[7] 免:避免,指避免犯错误。
无耻:做了坏事,心里不知羞耻;没有(或缺乏)羞耻之心。
[8] 格:正,纠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9]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10]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 有:同“又”。
表示相加。
“十有五”,即十加五,十五岁。
[10] 天命: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孟懿子问孝[11] ,子曰:“无违。
”樊迟御[12]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1] 孟懿(yì意)子:姓仲孙,亦即孟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鲁国大夫。
与叔孙氏、季孙氏共同把执鲁国朝政。
他的父亲孟僖子临终时嘱咐他要向孔子学礼。
[12] 樊(fán 凡)迟:姓樊,名须,字子迟。
孔子的弟子。
曾与冉(rǎn 染)求一起为季康子做事。
生于公元前515 年,卒年不详,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御:赶车,驾车。
孟武伯问孝[13] 。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14] 。
”[13] 孟武伯:姓仲孙,名彘(zhì志)。
是前一章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
“武”是谥号。
[14] 其:代词,指父母。
论语《为政以德》心得论语《为政以德》心得(精选5篇)《论语》中提倡的是狡猾、严谨的学习态度,肯定要反复学习旧的学问,从中就会学到新的学问!犹如在酷热下品尝那苦中略带一丝凉爽的槟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论语《为政以德》心得,盼望能给大家带来关心。
论语《为政以德》心得(篇1)《论语》是我国经典读物,涵蕴了我国的文化经典。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知我们怎样与伴侣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怎样……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在说:“孝顺父母,服从长兄,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爱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用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服从长兄,这就是“仁”的根本。
“义”是在仁的基础上理解的,即: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做到为人所想,去关心别人“礼”让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大家要是都谦让一点,不就好了吗?“智”我觉得就是知人之言为智!也就是明白别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进展!其实,我们现在都是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阅历!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意义!当然对身边人的看法应当是选择好的,有利于个人与社会进展接受!“信”是我们始终在提倡的诚信。
从我们的先祖开头就提倡“信”,而当今社会有时却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美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习、发扬《论语》中的道理。
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少年君子”我们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盼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妙,社会越来越和谐!论语《为政以德》心得(篇2)我爱世界上每一本有用的书,我也意识到,任何一本书的精髓只有经过反复阅读、啃咬和食用才能真正获得。
”吃《论语》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想吃,到嚼,再回味,香甜可口,清爽爽口,真的很欢乐。
合上书,仿佛能闻到芹菜的香味从中溢出,我沉醉在《论语》的话语中。
《论语》为政以德读书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教学总结、活动总结、实习总结、军训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learning summary, teaching summary, activity summary, internship summary, military training summary, work plan, debriefing report, experience, other model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为政以德读书笔记《论语》为政以德读书笔记精选5篇论语是孔孟之学的重要著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领导和管理自己自我,在领导他人时更加符合古代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引领和实际应用。
论语第3课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
译文:
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群星环绕着它。
”(《为政》)
孔子说:“用行政来引导,用刑法来处罚,百姓只是能避免犯罪,并没有认识到犯罪可耻。
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用礼制来约束,百姓就会有羞耻心,并且自觉地改正错误。
”(《为政》)
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用度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抽取十分之一的税呢?”鲁哀公说:“抽取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抽取十分之一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富足,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穷困,您又怎么会够呢?”(《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