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材料试验和现场检验抽样组批原则和试验内容表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6
常见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和要求
有例子
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
1、材料进场复试项目包括实验室分析、现场实验、检查等项目;
2、实验室分析:根据国家标准,通过化学、物理、工程测试等手段,进行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表面性能、耐久性能、原状、形状、质量等参数的测定和检验;
3、现场实验:抓拍材料的实物样品,实施国家标准检验;
组批原则:
1、根据质量要求,采用综合批次管理的原则,按有关标准规定分组
批次;
2、对批次划分进行校验,应当确定每批次在抽样和检验检测时的抽
样标准;
3、分组批次的依据主要是产品品种、规格型号、质量状况、材料成分、制造工艺、产地或产地特性等;
取样方法和要求:
1、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相关规定,抽取样品,要求面积或批次量不大
的情况下,抽样数量不少于三份;
2、样品必须是完整的;
3、如果抽取连续的三件产品,中间不得有空白;。
现场质量检验与检查内容及方法现场质量检验与检查是指在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和检查的过程。
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也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现场质量检验与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现场质量检验与检查的内容1.施工材料的检验施工材料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对材料进行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等方面。
对于建筑材料, 还需要检查其外观、尺寸、强度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钢材、水泥等材料, 还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
2.施工工艺的检验施工工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对工艺进行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施工工艺的安全性等方面。
对于特殊工艺, 还需要进行专门的检验和测试。
3.施工设备的检验施工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对设备进行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设备的性能、安全性、操作规范性等方面。
对于大型设备, 还需要进行专门的检验和测试。
4.施工现场的检验施工现场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施工现场必须对现场进行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现场的环境卫生、安全生产、施工进度等方面。
对于特殊现场, 还需要进行专门的检验和测试。
二、现场质量检验与检查的方法1.抽样检验法抽样检验法是指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现场等方面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抽样检验法的优点是检验成本低、检验速度快, 但是样品数量有限, 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施工过程。
2.全面检验法全面检验法是指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现场等方面进行全面检验。
全面检验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但是检验成本高、检验时间长。
3.现场检验法现场检验法是指在施工现场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现场等方面进行检验。
现场检验法的优点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但是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附录A 水运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A.0.0.1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按表A。
0。
0.1的规定,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
水运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A.0.0。
1检查结论: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附录B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记录B.0.0。
1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应由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等进行检验与确认,并按表B。
0。
0.1的规定记录.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
B.0.0。
2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等进行检验与确认,并按表B。
0.0.2的规定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表表B.0。
0。
2B.0.0。
3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应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填写,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等进行检验与确认。
并按表B.0.0。
3的规定记录。
(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记录表B.0.0.3B。
0。
0.4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填写,检查验收结论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填写,质量检验综合结论应由参加检查验收各方共同商定,由建设单位填写。
并按表B.0.0.4的规定记录。
注:质量监督机构对单位工程的质量核定报告及用表,应按水运工程质量监督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B。
0。
0.5 建设项目和单项工程质量检验汇总记录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填写,并按表B。
0.0。
5记录。
B。
0。
0。
6 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评价的项目及质量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并采用表B.0。
0.6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价表表B.0。
0。
6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质量监督负责人:年月日注:①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价应在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并应由质量监督机构组织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在施工和监理单位检查的基础上共同进行;②观感质量检查项目的评价应采用观察检查、必要量测和共同讨论确定的方法进行;③观感质量评价分为一级的项目应满足下列要求:A、外观质量总体好;B、观察范围未发现明显表面缺陷;C、抽查部位无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值的部位或测点.④观感质量评价为二级的项目应满足下列要求:A、外观质量总体较好;B、观察范围有少量一般表面缺陷,但不需进行修补;C、抽查部位虽有少量测点的偏差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值,但未超过规定值的1。
常见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和要求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建筑材料的进场复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下面将对常见建筑材料进场复试的项目、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和要求进行整理。
常见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1.水泥及其制品:外观质量、标准挤水比、泥水捣制时间、浓度和正常细度比、初凝时间、减水剂掺加量、强度等。
2.砂子:外观质量、细度模数、含水率、石粉含量、粗颗粒含量等。
3.粗骨料:外观质量、颗粒级配、含石粉率、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4.混凝土:外观质量、标准挤水比、凝结时间、减水剂掺加量、强度等。
5.钢筋:规格、外观质量、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等。
6.砖瓦:外观质量、尺寸、抗折强度、吸水率等。
7.墙材:外观质量、尺寸、吸水率、抗冻性等。
组批原则:1.同材料:同种类的材料应分批次组批,每批次应具有相同的材料属性和性能。
2.同产地:同一产地的材料具有相似的性质和性能,应分批组批。
3.同厂家:同一厂家生产的材料具有相同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应分批组批。
4.同规格:规格相同的材料应分批组批,以保证施工的一致性。
取样方法和要求:2.取样工具:应使用干净无杂质的工具进行取样,避免污染样品。
3.取样数量:应按规定的取样数量取样,以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4.取样包装:应将取样的材料放入密封袋或容器中,并在外面标明取样日期、地点、材料名称等信息。
5.取样记录:应做好取样记录,记录取样日期、地点、取样人员等信息。
6.取样存放:取样的材料应妥善存放,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常见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和要求的整理。
通过严格的进场复试,可以确保建筑施工用材的质量和安全,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工程主要材料的质量检测项目和方法:材料堆放1、现场各种建筑材料、构件、料具严格按照总平面图划分的区域整齐堆放,并及时加以标识。
原材料标识要符合质量体系文件规定。
2、器材仓库内存放的物品,做到整齐有序,分类码放,并加以标识。
3、建筑垃圾、下角料做到及时清理,现场建立固废存放点,标识醒目。
并及时清除出场。
4、施工期间,各工序、各项作业要做到工完场地清。
保证操作面、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无污染。
各栋号设置保卫人员,防止料具丢失。
5、易燃易爆危险品按指定地点存放。
器材人员对其要加强管理。
6、现场设立消防栓,不得在消防栓上堆放物品,挤压占用。
各区域场所配备消防器材以及消防箱。
设备及钢构件重型材料的运输及进场的安全措施施工材料管理本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全部实行场外加工,钢筋在现场内加工制作、模板全部使用木模板、使用商品混凝土,所有材料根据进度安排按需进场,装饰、水电材料入库存放。
现场材料堆放要求进场砂石要分堆堆放,无杂物,堆放场做成砼面。
砌块堆要成垛放置并做到有计划进场,散砌块、半砌块头要归堆。
构件、半成品、模板、管材、钢筋、块料必须指定地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堆放平稳。
木作等半成品等不允许露天堆放,临时放置必须遮盖。
水泥仓库内做成砼硬地面,再用脚手板平铺油毛毡,垫高300mm架空,以防水泥潮湿变质。
专人负责材料发放工作,严格执行好限额领料规定。
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1、对原材料材质标准严格把关。
材料员对A、B类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先检验后收料,对其它类的材料必须经验证合格后入库,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
2、原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合格证明。
钢筋、施工前检查施工前检查施工前检查原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准用证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特殊工种岗位证书。
质量保证资料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利用检测工具检测、收集信息数据施工前检查产品标识状态依据专检、交接检记录依据掌握的信息、数据依据设计要求和国家、行业标准、核定质量等级,水泥还应注明出厂日期、批号、数量和使用部位,抄件应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和抄件人并签章。
附录A水运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A.0.0.1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按表A.0.0.1 的规定,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
检查结论: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附录B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记录B.0.0.1 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应由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等进行检验与确认,并按表B.0.0.1 的规定记录。
注:①对于不划分检验批的分项工程,可直接采用本表;②对于实测数据较多的项目,可附施工综合记录。
B.0.0.2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等进行检验与确认,并按表B.0.0.2 的规定记录。
说明:B.0.0.3 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应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填写,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等进行检验与确认。
并按表B.0.0.3 的规定记录。
B.0.0.4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应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填写,检查验收结论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填写,质量检验综合结论应由参加检查验收各方共同商定,由建设单位填写。
并按表B.0.0.4 的规定记录。
注:质量监督机构对单位工程的质量核定报告及用表,应按水运工程质量监督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B.0.0.5 建设项目和单项工程质量检验汇总记录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填写,并按表B.0.0.5 记录。
B.0.0.6 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评价的项目及质量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并采用表B.0.0.6 记录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价表表B.0.0.6核查结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年月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质量监督负责人:年月日注:①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价应在单位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并应由质量监督机构组织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在施工和监理单位检查的基础上共同进行;②观感质量检查项目的评价应采用观察检查、必要量测和共同讨论确定的方法进行;③观感质量评价分为一级的项目应满足下列要求:A、外观质量总体好;B、观察范围未发现明显表面缺陷; C、抽查部位测点的偏差未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值。
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原则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原则是指在试验检验工作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规范,目的是确保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科学、规范、严谨的试验检验工作流程成为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重要原则。
一、质量优先原则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保证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在试验前对试验设备、试验方法、试验流程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每一项试验均能够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在试验过程中,还需对试验样品的制备、环境和试验器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试验检验工作的质量。
二、科学原则科学原则是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试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是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证试验检验工作科学性,应首先确定检验的目的和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试验方法和器具。
在试验前应制定检验计划和流程,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
三、准确性原则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准确性是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面,对于试验检验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为了确保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用高度精密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同时采取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和其他试验条件等手段,保证每次试验的可重复性和精度。
在试验现场,还需严格按照试验要求操作,对不同的试验指标进行量化比对和验证。
四、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是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试验检验结果应该基于客观、公正、中立的原则,不能被任何偏见或个人意愿所左右。
在试验检验工作中,应该遵循科学、规范、公正、中立的原则,每一个试验结果都应该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核,最终得出的结论应该基于事实,并与所有相关人员共享。
五、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是现代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程材料试验检验工作应该基于可持续性原则进行,即在试验中应该尽量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试验的绿色化转型和技术升级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