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会生病?
- 格式:doc
- 大小:226.50 KB
- 文档页数:3
人为什么会生病现在有这样的现象: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大多数是“穷人”(脑袋和口袋都穷)。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富人不生病吗?其实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富人懂得预防和保健(当然只是部分富人),而穷人舍不得花钱保健,不舒服了就知道熬,熬不住了就是疾病晚期!到了医院不花钱行吗?正所谓小钱不花要花大钱!这时候钱哪里来?凑、借!一旦生命没了,给家人留下的又是什么?这些都想过没有??曾经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用1代表健康,用0代表金钱、事业、地位、权力、名誉、家庭、房子、汽车……是不是0越多你就越成功,即100000000……但是有没想过,1没了会怎么样?一大堆的0有意义吗?所以,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你的人生才有意义!那么,什么才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据调查,根据这一标准全世界健康人群仅占5%,泛指是8岁以下的儿童;亚健康人群占75%,即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游离状态;疾病人群占20%,需要及时吃药、打针或手术。
我们曾经都想过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生病呢?能不能跳出“生、老、病、死”的生命怪圈,而成为“生、老、死”?没有这最痛苦的“病”呢?笔者下面整理的资料对这个问题或许有所帮助。
人,是一个整体,是一台世界上最精密的机器。
现在我们看看人体的结构(我们在学校学过):人体是由八大系统组成、系统是由各大器官组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组织由细胞组成。
人体由60万亿个细胞组成,全身大约有200多种有着各种不同功能的专门细胞。
细胞是人体最小的单位!有多小?举个例子:一绣花针尖大小可平摊不少于一万个细胞!从这一结构我们不难发现,细胞的健康决定人体的健康,我们只要把握住了生命的源头——细胞,就能把握住了自己的健康!那么决定细胞健康与否都有哪些因素呢?先天性因素占15%,即基因遗传,这是不可控因素;后天占85%,所谓先天不足后天来补。
为什么会生病呢引言生病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情,它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了影响,还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生病,本文将从人体机能出发,探讨导致生病的一些潜在原因。
1. 概述人类的身体是由各个器官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体。
正常情况下,这些器官和系统相互协作,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然而,当人体暴露在一些不利因素下时,这种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1.1 抵抗能力下降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体抵抗力的下降。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侵袭的重要防线。
然而,当免疫系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时,其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身体无法有效地抵抗病毒、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1.2 不良生活习惯另一个导致生病的常见原因是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
长期以来,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1.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代社会中,人们与各种环境污染物、辐射源和化学物质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
这些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增加患病的风险。
例如,长期居住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增加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
1.4 遗传因素生病的另一个原因是遗传因素。
某些疾病可能具有遗传倾向,即一个人患病的风险与他们的家族历史密切相关。
这是因为人体内的基因可能携带着一些易感基因,使得个体更容易受到特定病原体或疾病的影响。
结论生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生病的风险。
为了降低生病的风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环境卫生、增强抵抗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科学研究和进步医疗技术也能够提供更好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手段,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病的挑战。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探讨,能够使读者更加了解为什么会生病,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人为什么会生病人类生病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个方面,包括以下几点:1.病原体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人类,导致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肺炎、结核病等。
2.遗传因素:某些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引起,例如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肿瘤等。
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等方式影响个体的健康状态。
3.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过量饮酒、吸烟等都可能增加患疾病的风险,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4.环境因素:环境中的污染物、毒素、辐射等因素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环境污染相关疾病,如大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水源污染引起的肠道疾病等。
5.心理因素: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6.年龄和性别: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在生病的患病率和病情严重性上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较弱或生理机能下降,容易感染病原体;女性在生育、孕期和更年期等生命阶段可能面临特定的健康问题。
7.其他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职业暴露、药物滥用、外伤、手术、慢性病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生病的原因往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因素可能互相影响,导致个体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
例如,遗传因素可能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患疾病的风险;而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系统、代谢健康等途径,间接地增加疾病的风险。
因此,维护健康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此外,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缺乏运动、高压工作、长期暴露于环境污染等因素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渐累积,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精心整理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着读后感《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一本由[美]伦道夫·M·尼斯/[美]乔治·C·威廉斯着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1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后感(一):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作,前后还不到一秒钟。
但是且慢,别急着赞美我们的身体是一部强悍的机器,它还有一个特点:几乎没有一个零件尽善尽美,还有一大堆低级的设计缺陷。
你看,进化既然能塑造出像眼球、心脏、大脑这么精巧的器官,为什么没有安排好措施预防近视、心肌梗死、老年痴呆症呢?按照这本书里的观察,大脑的精密程度和脑血管的狭窄程度比起来,就像是在一台奔驰上,用了一根塑料吸管当油路。
再比如眼睛里面有盲点,胃酸水平过高会导致胃溃疡,免疫系统虽然强大,但是对抗感染的时候又经常失败,而且好像还很弱智,还会攻击我们自身的细胞,引发像湿热、关节炎、甲亢之类的疾病。
再比如,既然DNA的双螺旋结构,能记录上万亿个细胞的设计方案,可当我们你看,是不是很不合理?但是,假如换个角度,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看,它又非常合理。
因为在很早以前,陆地上还没有生命,只有一些微小的生物生活在水里,它们根本用不着喘气,水中的溶解氧从体表渗透,就满足了呼吸的需求,不需要气管。
后来随着演化,身体越长越大,而且上了岸了,自然渗透不够用了,呼吸系统才应运而生。
那刚开始的时候,怎么会马上进化出一整套呼吸系统呢?慢慢来可不行,喘气这事,一分钟也等不得,不可能一开始就单独开辟一条呼吸通道啊。
所以,只好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给进食的管道加一个功能,让它喘气,这样最省事。
后来才渐渐分化成食道和气管。
所以,他们俩并不是设计在一起的,而是它们压根就是亲兄所以,病。
能强大的新车,这就比登天还难了。
对,老天爷就是解这道难题的设计师。
性能改进的同时,留下大量的缺陷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一节人为什么会生病1、情志不遂如:患乳腺疾病的女性,性格多偏于暴躁,心高气傲,脾气偏大;另一种情形是性格偏郁闷,经常不开心,火发不出去,气血下行,聚集在子宫内形成凝滞,最终应发子宫肌瘤一类的疾病。
2、饮食不规律“早晨要一定要吃好,中午一定要吃饱,晚上一定要吃少”现在很多公园都有鹅卵石铺的路,很多老年人喜欢光着脚去踩,这就是很好的养生锻炼。
在跑步机上跑和户外跑效果截然不同。
俗话说“人老脚先老”其实老的就是膀胱经。
3、滥服药现在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真正的健康来源于自我对本质的觉悟。
社会病的蔓延急剧的威胁人类的寿命:世界四大杀手1.癌症 2.心脑血管疾病3.糖尿病4.肝炎、艾滋病。
此四类极薄那个称为无声的杀手。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影响寿命的四大因素:1.遗传因素20% 2.生活习惯50% 3.自然环境20% 4.医疗卫生10%。
人为什么要生命其实都是生活习惯起来重要的作用,卫生西方人研制了西药而西方人的西药用量只有5%,而中国人是60%,这是一个另每一个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想想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而不是医生。
什么叫做抗生素?就是抵抗生育的,人就不孕了............要想不生病,重在预防,重在重视“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能藏里面,只要你能跳出去,不是神仙命也长”。
“头要长凉,脚要长热,身要常动,心要长静"5.中医与西药的区别:中医是治人,西医是治病;中医是辨证,西医是辨病;美国曼戴尔松博士【知名大医院院长,大学教授,州医师执照的局长,美国医学会的领袖】(1、医院年度体检时一个陷阱;2、医院是患者的险地和死所;3、大多数外科手术给患者伤害过于益处,手术每次都会成功,而病人却死了;4、化验的失误率30%;5、X光对病人的辐射危害;6药厂是上帝,医院是教堂,医师是穿白大褂的推销员,患者是实验品,化学药瓶和手术刀是武器;7、专家制造病毒,政客去散布,然后推销疫苗、解药。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读书笔记简介:演化医学的观点,即用演化/自然选择/适应的方式阐释医学,属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
总评:其观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用性,不过有很多观点只是未经证实的假说。
即便承认演化的合理性,我本人依旧站在创造论一方,折中的解释是创造-演化论,即:物种是创造的,演化发生在同一物种之内。
金句摘录:生病的解释①:适应失调,我们的身体无法追赶上环境/微生物的演变速度(军备竞赛)生病的解释②:身体各部分妥协的结果生病的解释③:身体的设计为繁殖(基因的延续)服务,而不是为长寿服务生病的解释④:疼痛、发热、呕吐、咳嗽和焦虑都是身体的防御机制,不是疾病本身用药物控制发热,有时反而会使病情加重,甚至致命疾病的近因解释与演化解释:前者回答what/how,关于构造和机制的问题;后者回答why,关于起源与功能的问题辐射:几次阳光灼伤,也会使今后十几年里发生皮肤癌的风险大大增加;UV-B和UV-A都会造成伤害毒素:天然毒素有诱发厌恶反应的倾向。
但是,我们却没有什么机制来避开人造毒素,比如,DDT就无嗅无味。
儿童不吃某些蔬菜可能是对某种植物毒素的天然防御机制衰老:在最高生殖年龄以后才出现有害作用的基因是不会被自然选择淘汰的。
文明病:现代工业社会的大多数人的能量消耗活动都严重偏低。
如果整天大部分时间待在屋子里,外出时又严实地裹在衣服里面,维生素D可能就会不足癌症:癌症是所有不受控制的组织生长的总称。
生命似乎一直就处在某种程度的前癌状态,它也意味着,必定有某种高明的抗癌机制在为我们工作。
衰老和受伤会增加癌症发病率。
现代环境里的一切不利因素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X射线和其他电离辐射、新的毒素、高剂量的天然毒素(尼古丁和酒精)、不正常的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等等。
精神病:精神病的许多症状并不是疾病本身,有可能像发热和咳嗽一样是一种防御机制。
焦虑:虽然焦虑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大多数时候它都显得小题大做。
焦虑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干扰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会损害机体组织。
人为什么会生病?医学研究表明:主要有这6个原因!来源丨喜马拉雅APP喜马讲书的精品课《喜马讲书》我们都不愿意生病,但是平常生活中偶尔会不注意导致身体不舒服,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呢?伦道夫·尼斯、乔治·威廉斯,都是在演化与医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著名教授。
他们从六个方面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疾病可能是一种防御手段发烧是为了增强抵抗力,呕吐是为了清除胃部的毒素,咳嗽是为了驱赶呼吸道里的细菌。
总之,站在演化的角度来看,当人体机器受到干扰、不能正常运转的时候,就会主动表现出一些症状,让人感到不舒服。
靠这样的方式吸引我们的注意、逼迫我们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情况恶化。
发烧、疼痛、呕吐、咳嗽,这些症状并不是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缺陷,反而是演化赋予我们的重要防御能力。
人类被微生物打败,造成感染感染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
虽然人体在演化过程中获得了强大的防御能力,但微生物也同样在演化,而且微生物的繁殖远远快于人类,常常在感染与免疫的军备竞赛中取得领先。
即使人类发明了抗生素,也没办法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我们之所以会生病,并不是因为人类的演化不够好,或者技术不够先进,而是因为微生物的演化速度更快,更容易找到入侵人体的新手段,演化出强大的抗药性。
人类的身体还不能适应新环境我们的身体是在远古草原环境中定型的。
它还远不能适应现代环境,比如唾手可及的垃圾食品,办公桌前的久坐不动。
高血压、糖尿病、腰肌劳损这些现代疾病,都是新环境给我们带来的。
而且,演化需要通过残酷的优胜劣汰才能发挥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治疗疾病的能力愈来愈强,那些不适应新环境的基因也能继续保留下去,这也会阻碍演化机制发挥作用,导致我们的身体更加不能适应环境。
很多致病基因是自然选择的漏网之鱼演化机制能淘汰掉劣质基因,留下优良基因,但它选择的标准是繁殖,而不是生存。
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说,“个体可以看成是基因制造出来复制基因的工具,被基因利用之后可以抛弃”。
人为什么会生病,科学怎样治疗疾病?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身体不适、生病的人们。
然而,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生病?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治疗疾病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一、人为什么会生病?1. 感染病原体许多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当这些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它们会侵入人体细胞并大量繁殖,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症。
2. 年龄、环境和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受到年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力越来越低下,易受到疾病的影响。
环境影响如空气污染、饮食习惯和生活压力等同样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 遗传因素另外,遗传因素也是导致一些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和心脏病等。
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这些疾病的遗传基因,那么这个人就更容易患上相关疾病。
二、科学怎样治疗疾病?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
药物不同于其他方式治疗疾病,它可以通过调节或控制人体的生物过程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人们可以使用处方药或非处方药来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或治疗疾病。
2. 手术治疗手术是一种更直接、更彻底的治疗疾病的方式。
它通常适用于需要决定性治疗的情况,例如癌症、以下的部分切除、器官更换等。
手术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医护人员特别是手术医生必须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3.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同样也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代谢水平,而且也可以帮助人们控制体重、减少疾病风险。
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控制压力都是预防和减少疾病风险的重要措施。
结论总之,疾病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挑战。
我们可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来治疗疾病,但是,预防疾病同样重要。
我们应该做好日常的健康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我为什么会生病?
作者:乔治•维托尔卡斯
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3年第10期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亲爱的孩子们,可实际上就连大人也很难回答,一不小心就会答错。
不信你试试问你的老师,她一定会说:使我们生病的是细菌,一些很小很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爱捣蛋的生物,通过空气或一个伤口进入了我们的体内。
可是聪明的你一定会怀疑这个答案:如果真的是细菌使我们所有的人毫无例外地生病,为什么爸爸得了肺炎,而妈妈却没得?细菌不会从一个人身上游走到另一个人身上吗?
细菌和人体内在的易感性会导致人们生病
你的怀疑是对的,孩子,我和你一样怀疑这种说法,我甚至认为疾病由细菌引起的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咱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错觉之一。
人们会得病其实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细菌、病毒或毒物,二是得病的那个人本身有问题——我们大人称之为对一种病的素质敏感性,或者说内在的易感性。
可是,许多正规的医生们却忽略了这第二个因素,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细菌传播上。
抗生素能彻底战胜疾病吗
科学家、医生,还有工业部门的经理们,他们花费全部时间、辛劳和金钱去与细菌作斗争,不断地寻找和生产新的药品,譬如抗生素。
但结果呢?病人服用抗生素,很快就不咳嗽了,但之后不久就有可能会得其他病,譬如耳朵发炎。
因为抗生素在与咳嗽病毒作斗争的同时,也削弱了免疫系统,而各种抗击细菌的“警察”恰恰是从免疫系统中产生的。
一旦“警察”太少,人体就会遭到疾病袭击。
杀死细菌的药物确实使得因为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少了,但是同时却出现了一些全新的、更复杂的疾病。
你的祖父会不会什么也记不起来,甚至忘记了你的名字?这叫做老年性痴呆,现在有几百万人患这种病!欧洲的许多儿童患有呼吸道疾病,相当于你班上每10个同学中就有4个呼吸有困难!……此外还有很多全新的疾病,它们都是在最近几十年里传播开来的。
而以前,情况可不像这样糟糕。
环境污染是人们生病的一大原因
是不是咱们生活在一个倒霉的时代呢?也不是。
有些真正健康的人过着充实的生活,也许活到80岁也很少得病。
我在高加索就见过这样的人。
知道他们跟咱们有什么不同吗?他们住在很偏僻的山区,生活在大自然中,那里还没有或者只有轻微的环境污染,因为没有新的有毒物质,所以也不会制造出过去不曾有过的新的疾病。
“什么?环境污染?看来让我们得病的原因是这个!”
孩子,如果你能够这么想,我简直等不及你说完就要为你庆祝了:因为你已经开始像个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了!没错,环境污染!这才是需要咱们小心警惕的家伙!如今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一个受到了污染的环境中。
我们污染水、土地、动物——并且我们所吃的鱼、肉和蔬菜也污染了我们自己。
而我们得病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身体不再干净了。
所以为了少得病、不得病,仅仅考虑用药物杀死体内的细菌或有害环境的东西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把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种最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细菌会觉得很不舒服,也就没办法去增多了。
这种状态,就叫做健康。
“中了毒”的情感和想法也会让人生病
健康状态有三个层面。
身体层面的健康是指没有疼痛,自我感觉良好;精神层面的健康意味着不自私自利,不仅想到自己也想到父母,不仅想到家里人也关心所有的其他人;情感层面的健康意味着我们可以清醒地思考和做该做的事情,不受某种激情像吸烟的嗜好、玩纸牌的瘾头等的控制。
这后面两个层面告诉我们,除了被污染的食物,中了毒的情感和中了毒的想法如仇恨、嫉妒、恐惧、抑郁,跟琢磨着如何偷东西、如何攻击某个人一样,最初使我们在头脑中生病,最终在某个时候也会使我们的身体生病。
而如果心情好,想法好,疾病就没有那么可怕。
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
我是一个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营养不良,在“二战”中还失去了双亲,在雅典靠卖香烟和我的妹妹一起艰难度日。
那时候我的骨架破碎,椎间盘也受到损坏,医生们都判定我活不了几年。
可如今,我已经69岁了。
身心紧张也是一种“污染”
你呢?你的身边有容易让你生病的污染吗?对你这种小孩子来讲,我尤其要提醒一句:别忘了,身心紧张也是一种污染,很容易像细菌那样侵蚀我们的身体。
譬如你总是担心在学校里表现不好,担心被老师批评,疾病就容易来找你。
打个比方,如果你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心脏不好,那么你也容易得心脏方面的病。
然而,如果你身心不紧张,这种潜在因素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发作。
因为在身心紧张的情况下,人的有机组织对病毒和细菌就会敏感得多。
最后,我想请你们记住我的话,并把它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有你认识的人:我们的身体也是蛮有脾气的,我们必须对它好好的,心情也快快乐乐的,否则它就会在某一天大声向我们抗议:你虐待了我,现在我要作出反应啦!你得生病啦!
(本文摘编自《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一书)
主讲人:乔治·维托尔卡斯(George Vithoulkas),1932年7月25日出生。
因在传播顺势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于1996获得了雅各布·封·于克斯屈尔创建的可供选择诺贝尔奖,并用这笔奖金在阿洛尼索斯岛上创办了一所培训世界各地的顺势医疗者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