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严重贫血的主要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4.12 KB
- 文档页数:1
老人贫血有多种病因贫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种独立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研究表明,老年人贫血主要有慢性病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3种,分别占贫血总人数的43.6%、36.3%和8.1%。
它们都会让人头痛、耳鸣、眩晕、嗜睡、胃肠不适,严重的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和休克。
具体来说,每种贫血各有不同。
慢性病贫血:由部分慢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各种恶性肿瘤等引起。
其临床表现除贫血外,主要为相应的慢性疾病症状。
缺铁性贫血:主要与老年人饮食中铁摄入量不足有关。
有时候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可引起出血的疾病,如妇科肿瘤等,同样可以引起这种贫血。
临床表现为各种出血、胃痛等症状。
巨幼细胞性贫血:由于饮食摄入不足、消化不良等原因,使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也会使老人贫血。
常有舌头烧灼感、厌食、间歇性便秘等症状。
因此,当老人出现贫血症状时,第一个想到的不应该是补血、补铁,而是检查出深层次病因,对症治疗。
盲目补铁害处多临床医学认为,治疗贫血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有针对性。
服用保健品或者药品,虽可能暂时缓解贫血状况,但有产生严重后遗症的危险。
盲目补铁是如今最常见的错误。
如果老人患的并非缺铁性贫血,那么补铁过多,有可能导致老人体内铁负荷超标,引发肝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并会使肝肿瘤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肝炎、急慢性肠道炎症、胰腺炎、严重的肝肾功能衰退的患者,以及嗜酒的老人一定不能服用补铁剂,否则会加重原发病情。
贫血最好靠食补在贫血老人中,慢性病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所占人数最多。
从临床经验来看,用食补缓解贫血症状是最安全有效的。
慢性病贫血的老人要提高免疫力,提倡多吃木耳、菌类、裙带菜、红薯、牛肉等食物。
老人还要注意控制油、盐的摄入量。
绝大多数食物都含铁,因此缺铁性贫血老人的选择比较广泛。
老人可以在日常膳食中添加酸性食物,如西红柿,这样可以提高膳食中铁的吸收和利用率。
使用铁质烹调用具有一定的强化补铁作用。
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生障碍)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和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损伤或造血微环境损伤,导致红髓向心萎缩,被脂肪髓取代,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中无恶性细胞和网状纤维增生。
老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如下。
一、病因继发性再障因素有关:1、药物: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
药物再生障碍有两种类型:①与剂量有关,是药物的毒性作用,达到一定剂量会导致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种抗肿瘤药物。
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等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易分裂的成熟多能干细胞。
因此,当全血细胞减少时,骨髓仍保留一定量的多能干细胞,停药后障碍可恢复;白消安和亚硝脲不仅作用于进入增殖周期的干细胞,而且作用于非增殖周期的干细胞,往往导致长期骨髓抑制难以恢复。
此外,无机砷、雌激素、苯妥英钠、命噻嗪、硫尿嘧啶和氯霉素也会导致与剂量相关的骨髓抑制。
②与剂量关系不大,只有个别患者出现造血障碍,多种药物过敏反应,往往导致持续性再生障碍。
这些药物种类繁多,如氯(合)霉素、有机砷、米帕林、三甲双酮、保泰松、金制剂、氨基比林、吡罗昔康(炎痛喜康)、磺胺、甲醚霉素、卡比马唑(甲亢平)、甲醚咪唑(他巴唑)、氯磺丙脲等。
最常见的药物再生障碍是由氯霉素引起的。
根据国内调查,服用氯霉素的人在半年内患再生障碍的风险是对照组的33倍,并且有剂量-反应关系。
氯霉素可发生上述两种类型的药物再生障碍。
氯(合)霉素的化学结构含有硝基苯环,其骨髓毒性和亚硝基-氯霉素与抑制骨髓细胞内粒体有关DNA导致聚合酶DNA及蛋白质合成减少,也可抑制血红素的合成,幼红细胞质内可出现空泡及铁粒幼细胞增多。
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性的,一旦药物停用,血象即恢复。
氯霉素也可引起和剂量关系不大的过敏反应,引起骨髓抑制多发生于服用氯霉素后数周或数月,也可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发生,这类作用往往不可逆。
体外研究发现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可抑制CFU-E和CFU-C它的生长很可能是由干细胞的毒性引起的。
老年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老年性贫血是指由于身体衰老引起的贫血症状,其最常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癌症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到身体对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贫血的发生。
2. 营养不良:由于老年人口味偏好变化、食欲减退、食物口感不佳等原因,导致摄入的营养不足。
特别是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对于红细胞生成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
如果摄入不足,就会造成贫血。
3. 药物副作用:老年人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慢性疾病,有些药物会对造血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贫血的发生。
比如一些非类固醇抗炎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都有可能干扰红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4. 慢性出血:老年人肠道黏膜薄弱,容易发生出血现象,比如胃溃疡、消化道肿瘤等。
长期的隐性出血会导致铁的丧失,进而导致贫血的发生。
5.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这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贫血。
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这种贫血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的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解和代谢的加速。
6. 慢性肾脏疾病:老年人肾脏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分泌的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不足,造成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和红细胞生成受阻,导致贫血。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老年人还容易受到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比如居住环境不佳(如高原地区缺氧)、过度接触重金属(如铅中毒)等也会对造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老年性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的衰老现象,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及早识别贫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改善老年性贫血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有贫血的症状出现,老年人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老年人还需要注意饮食均衡,增加营养摄入,积极锻炼,提高免疫力,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贫血的发生。
吃好喝好,为何老人还是发生了贫血老年人机体功能本身较差,且伴随着各类慢性疾病,极易发生贫血。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老年人贫血吗?老年人贫血有哪些类型?老年人贫血该怎么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陈萍萍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液科 谢彦晖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液科2023.0424祝您健康● 老年人贫血的原因是什么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从机制上来说,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过度损伤和红细胞生成减少是其主要原因。
简而言之,就是红细胞“不见”了、“坏”了以及“后继无人”了。
红细胞“不见”了——红细胞丢失过多这种情况主要源于失血。
失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失血后贫血,另一种是慢性失血后贫血。
外伤、手术、疾病等都会引起急性大出血,严重的外伤、血液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肝硬化胃底静脉破裂、脾破裂)、妇产科疾病(宫外孕、各种原因子宫大出血)等也会引发失血。
而上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寄生虫感染、痔疮等症状都会导致患者慢性失血后出现贫血症状。
有些消化道癌症患者的病灶位置会存在溃疡面,可能会持续渗血,进而导致贫血。
红细胞“坏”了——红细胞过度损伤造成红细胞过度损伤的原因有2种,一是外部原因,二是内部原因。
外部因素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方面,例如大面积烧伤、硫化氢中毒、毒蛇咬伤、马蜂叮咬等;红细胞在脾脏中淤积;机械性溶血性贫血,比如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由足底表面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在行走时受到长时间强烈的撞击和挤压而发生破碎所致;创伤性心脏,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包括血型不合输血、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内部因素为遗传因素,红细胞固有缺陷贫血大多是由基因携带的,具体表现为血红素异常、珠蛋白异常、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膜异常等。
常见的血红素异常症有先天感光性紫癜。
珠蛋白异常多见于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等。
还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都会导致红细胞膜出现异常。
红细胞“后继无人”了——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的正常寿命是120天,人体的红细胞数量通过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功能来时刻补充,最终维持了动态平衡。
老年人的贫血标准O1贫血的诊断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B)低于I1Og/1就是贫血了。
世界卫生组织(WHe))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贫血定义为: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30g∕1,女性低于120g∕1°我国老年人贫血定义为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1,女性低于110g∕1o02老年贫血常见类型及原因(I)营养性贫血:最常见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铁摄入减少、吸收下降等。
长期素食会导致铁、维生素B12摄入减少。
老年人器官功能老化,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差,容易导致铁、维生素B12吸收下降。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原因…萎缩性胃炎、胃癌、胃肠部手术及弥漫性肠病均可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或内因子缺乏;某些药物如氨硫酸钠、苯妥英钠等也影响小肠内维生素B12的吸收。
(2)慢性病/炎症性贫血:包括慢性感染、肿瘤、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充血性心衰等引起的贫血。
(3)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等。
(4)其他全身疾病相关性贫血:慢性肾脏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甲状腺功能减低也可以导致老年性贫血(5)不能分类或无法解释的老年性贫血:老年人存在贫血但又不符合目前已有特异性的贫血诊断标准,不能明确贫血病因,此类贫血约占1/3,称为不能分类或无法解释的贫血。
03老年贫血的临床特点1.对贫血的耐受能力降低: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常合并基础病,因而对贫血的耐受能力减低,轻中度贫血也可出现重度甚至极重度的症状。
2.多继发于其他疾病:约80%继发于其他疾病,常见的有肿瘤、感染、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失血等。
3.老年人免疫器官活性衰退,易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
4.可表现为精神症状:抑郁、淡漠、无欲、反应迟钝等易误认为老年性精神病的O5.注意其他相关体征:骨痛、腹部包块、神经症状或许髓病变。
04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的严重程度主要依据血红蛋白浓度来划分,具体见下表苴血的严重程度划分标准血红蛋白∣<30g∕1 30-9⅝Λ∞-90gΛ>90gΛ浓度05老年贫血的治疗不同的病因,治疗原则不同。
容易误诊的老年人贫血作者:傅华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2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傅华老年人出现头晕、乏力或者胸闷、心慌等症状,会认为自己有心脑血管疾病,却往往忽略了贫血也会有上述症状。
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减低,全身组织和器官发生缺氧。
但贫血的症状轻重及有无,除原发疾病的性质外,更主要的是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及其发生速度,同时也与患者的年龄、有无其他心肺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有关。
根据血红蛋白量的多少,血红蛋白60~90克/升为中度贫血,30—60克/升为重度贫血,小于30克/升为极重度贫血。
根据红细胞的体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贫血早期常见的表现有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苍白、面色无华,睑结膜、口唇黏膜以及指甲甲床色淡。
同时可有心悸、气短、心率加快,动则尤甚,以及饮食不振、恶心、腹胀等,严重时可以发生踝部浮肿、低热、蛋白尿和性欲减退等。
尤其是老年人,心功能欠佳,贫血发生后往往加重心功能负担,造成贫血性心衰,危及生命。
老年人贫血的症状多交,无特异性,常常和其他内科疾病混杂在一起,有时甚至被其掩盖。
因此对老年人的贫血原因要有多方面的考虑。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病性贫血,而老年人往往不能忽视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导致的缺铁性贫血。
老年人脏器老化,胃壁细胞萎缩,胃酸和内因子分泌不足,加之老年人食欲下降、咀嚼功能下降和偏食,易造成B族维生素的缺乏,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也就是大细胞性贫血。
而对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老年人特别不能忽视血液科的疾病,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
这个疾病常常起病隐匿,有时甚至起病初期只表现为贫血、骨痛,不容易被重视.等到全身其他症状明显时,病情多已较危重。
由此可见,对于老年贫血,骨髓和血液科相关检查十分重要。
(摘自《上海老年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是什么导语:我们知道贫血这种症状是非常常见的,贫血不但容易出现在女性朋友的身上而且也容易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贫血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建议我们知道贫血这种症状是非常常见的,贫血不但容易出现在女性朋友的身上而且也容易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贫血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建议出现贫血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这种症状才行,老年人出现贫血的原因和妇女是不同的,所以老年人在防治贫血上面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贫血是一种症状,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
一般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其中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最重要。
鉴于老年人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在男、女之间差别不大,国内老年男、女诊断贫血标准:红细胞计数低于3.5×1012/升,(350万),血红蛋白低于105克/升(10.5克%)为贫血。
人出生后造血组织主要在骨髓。
随增龄,造血组织逐渐减少,被脂肪和结缔组织所代替。
70岁以上老人的造血组织可减少一半,这些脂肪组织主要是填补老年骨质疏松的空隙,骨髓造血细胞正常成人约为100000/mm3。
老年人继发性贫血十分多见。
由于慢性感染引起感染后贫血是老年人贫血常见病因,可见于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及肺结核,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同样感染性疾病,在老年人贫血的发生率高于年轻人。
老年人常可由于仅有轻微感染症状而忽略,应给予重视,高龄老人常有心脏瓣膜钙化,易在拔牙、插导尿管后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可仅有低热,进行性贫血加重是个重要线索。
肾性贫血在老年人也十分多见,各种肾脏病变后期均可引起,肾功能不全促红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人贫血患者的护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贫血成为了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贫血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对于老年人贫血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一、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1、营养缺乏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消化功能减退等原因,可能导致饮食不均衡,摄入的铁、维生素 B12、叶酸等造血原料不足,从而引起贫血。
2、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影响机体的造血功能或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引发贫血。
3、药物副作用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降糖药、降压药等可能会影响造血或导致胃肠道出血,进而引起贫血。
4、骨髓造血功能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的造血功能逐渐下降,也是导致老年人贫血的一个原因。
二、老年人贫血的症状和危害1、症状老年人贫血的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容易被忽视。
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疲倦、头晕、心慌、气短、食欲不振、皮肤黏膜苍白等。
2、危害贫血会导致老年人身体缺氧,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
长期贫血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或加重;还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同时,贫血还会使老年人的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影响伤口愈合,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三、老年人贫血患者的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1)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等。
(2)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牛奶、鱼类等。
(3)多吃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以促进铁的吸收。
(4)对于因咀嚼或消化问题无法正常进食的老年人,可以将食物加工成细软、易消化的形式,如肉末、菜泥、粥等。
2、生活护理(1)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根据身体状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整洁。
3、心理护理(1)老年人由于身体不适和对疾病的担忧,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贫血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于是很多老年的身体的造血系统就会出现退化,所以容易出现贫血这种疾病。
那么,老年所患有的贫血都有哪些类型呢?这些类型的贫血疾病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呢?面对这些问题,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吧!1.缺铁性贫血:约占老年人最常见的33~66%,女性比男性多。
患者血清铁含量大多降低,但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和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并不低。
因此,缺铁不能简单地解释,只有1/3和2/3的病例真正需要铁治疗,并伴有其他病变。
在病因方面,首先要注意是否有明显或隐藏的慢性失血,消除消化道溃疡和肿瘤,女性要注意是否是妇科肿瘤引起的。
此外,痔疮也是失血的常见原因。
发现原发病后,应积极治疗。
随着原发病的治疗,贫血也会得到改善,铁也可以同时治疗。
2.维生素是由维生素引起的B12或由叶酸缺乏引起。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吸收功能减弱,老年人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因此,当老年人贫血时,应适当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
以上两种贫血均属于造血原料缺乏或补充不足引起的营养性贫血。
老年人应注意适当食用含铁、叶酸和维生素,如肝脏、瘦肉、鸡蛋和绿色蔬菜B12食物丰富。
3.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骨髓易出现轻度相对再生不良,约10~20%再生障碍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老年人再生障碍必须注意识别骨髓纤维化和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
雄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中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如果治疗得当,患者可以存活多年,但大多数预后较差。
总之,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断衰老,如果患有贫血,会对老年人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此,如果老年人出现缺铁性贫血,家庭必须首先从饮食中调节老年人的身体,并在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这是处理贫血疾病的正确方法。
根据贫血的原因,分为三类: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和失血性贫血。
(1)红细胞产生减少性贫血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引起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异常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
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原因老年人贫血十分常见,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综合性的。
那么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原因1、造血功能低下(1)随着人体的老化,骨髓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造血红骨髓减少。
(2)老年人雄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系干细胞的分化成熟。
(3)老年人红细胞内各种酶氧化活性与代谢功能降低,促成红细胞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2、造血物质摄取不足及吸收障碍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粘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对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较差;老年人肠胃运动功能减退,易导致便秘,若应用药物不当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外,由于膳食失调,或食物的量和质不合理,也将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免疫功能降低老年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可引起细胞性免疫异常,机体的正常组织被自身的免疫活性细胞和自身抗体所破坏,产生自身免疫性贫血;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肿瘤,因而产生继发性贫血。
4、蛋白质摄入不足老年人往往限制饮食,摄入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亦会引起贫血。
5、各种疾病影响各种癌症中晚期、慢性肾脏疾病、风湿病或类风湿性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病、急性或慢性失血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大肠癌等,均可引发贫血。
70多岁的老人贫血怎么办1.如果得了缺铁性贫血,就应口服铁剂,2.巨幼细胞性贫血要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饮食要均衡。
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与免疫相关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贫血,除了输血等对症治疗,还要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病贫血的患者,可使用基因重组的红细胞生成素(rhEpo)o.4.对于慢性病贫血,应积极寻找原发病,针对病因治疗。
老年性贫血的预防:要保证足够的营养70多岁的老人贫血的食疗方法1、“三红汤”治贫血原料:红枣7枚,红豆50g,花生红衣适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贫血吃什么好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导语:老年保健知识,广受老年人喜爱,很多老年人都开始注重日常的保健养生了。
那么,老年人贫血吃什么好呢?老年人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接下来,
老年保健知识,广受老年人喜爱,很多老年人都开始注重日常的保健养生了。
那么,老年人贫血吃什么好呢?老年人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到文中看看,关于老年人贫血的原因吧!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也是最容易缺乏的一种,铁缺乏的最终结果便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已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且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1.老年人铁缺乏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人体一般不会缺铁。
只有在铁的需要量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造成长期铁的负平衡,才会发生缺铁。
(1)食物铁摄入不足
铁摄入减少,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铁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老年人因牙齿、消化功能的限制,饮食量和种类逐渐减少,造成铁的摄入不足,加之胃肠功能减弱,对铁的吸收利用能量下降,从而使体内储铁量下降,造成贫血。
(2)膳食铁的生物利用率较低
食物中铁的含量和吸收率较低,这是铁缺乏最主要的原因。
食物中铁可分为血红素铁与非血红素铁,由于存在的形式不同,他们的吸收利用率也不同。
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容易被吸收,植物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为三价铁,需要先转换成二价铁才能被吸收。
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非血红素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特点
老年人因为身体逐渐老化,免疫功能下降,血液系统也会受到影响,易发生各种血液系统疾病。
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贫血:老年人贫血是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
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肠道吸收铁元素能力下降,加之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等原因,易导致贫血。
贫血会使老年人体力下降,免疫力减弱,加重其他疾病的病情。
2. 血液凝血功能障碍:老年人血液凝血功能减弱,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减少,易导致出血倾向。
老年人血液凝血功能障碍还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症。
3. 血液肿瘤: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中,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也较高,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血液肿瘤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容易引起全身症状,如疲劳、消瘦、贫血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 血液循环障碍:老年人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也比较常见,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加重老年人的病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5. 血液感染: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中,血液感染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体,导致血液感染。
血液感染会加重疾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综上所述,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的特点主要包括贫血、血液凝血功能障碍、血液肿瘤、血液循环障碍和血液感染。
老年人在预防血液系统疾病方面,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积极治疗慢性病,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虽然病症繁多,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发病率可以得到有效降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溶血性贫血的病因老年人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in the elderly)是指在65岁及以上年龄组中发生的一类红细胞溶血增多的疾病。
虽然老年人溶血性贫血相对较少见,但它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下面将从病因方面详细介绍老年人溶血性贫血。
1. 免疫相关原因免疫相关的原因是老年人溶血性贫血中的一种主要病因。
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而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机体的抗原抗体反应出现异常,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这种溶血性贫血又被称为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immune-mediated hemolytic anemia)。
实验证实,这种溶血性贫血与机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过多有关。
老年人免疫系统的功能退化,容易出现异常免疫反应,如产生自身抗体,从而损害自身红细胞。
此外,长期接触外源性抗原或过敏原,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起红细胞溶解。
2. 药物和化学物质的影响老年人在长期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接受一系列的药物和化学物质。
一些药物和化学物质对红细胞的破坏能力相对较强,会导致老年人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例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物等会破坏红细胞的正常结构,导致溶血。
此外,草莓酸、苯酚、三氯甲烷等化学物质也具有溶解红细胞的作用。
3. 某些疾病的影响老年人溶血性贫血还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些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溶血性贫血。
例如,慢性肝病患者肝细胞功能减退,无法正常合成胆红素,使得红细胞膜更加脆弱,易于破裂。
慢性肾病会引起体内氮代谢紊乱,使红细胞对钠离子的稳态调节能力下降,易于发生溶血。
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引起老年人溶血性贫血。
4. 铁失调老年人溶血性贫血中的一种常见病因是铁失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内铁代谢出现异常,铁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下降,铁缺乏和铁过多都会导致红细胞溶解增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年人严重贫血的主要原因
导语:贫血这种症状是非常容易出现在老年人和妇女的身上,贫血的发生不但会令患者出现头晕和食欲不振的症状而且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贫血这种症状是非常容易出现在老年人和妇女的身上,贫血的发生不但会令患者出现头晕和食欲不振的症状而且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重视贫血这种症状,老年人在预防贫血上面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例如要弄清楚贫血的病因,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年人严重贫血的主要原因.
老人贫血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引起老人贫血的原因也很多。
贫血不是独立的疾病,它的出现通常也会伴随着其它的症状,通过老年人的贫血特别,从中可以看出老年人易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老年人骨髓内的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
70岁以后,仅有30%左右的骨髓造血,这是较易发生贫血的根本原因。
2、老年人各种代谢酶开始减少。
如三磷酸腺苷等的减少,可使红细胞膜发生改变,这样会使细胞寿命缩短。
3、老年人的性激素分泌减低,如睾丸激素水平下降,刺激骨髓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
4、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往往影响造血功能。
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
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疾病因免疫的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贫血。
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而导致贫血。
肿瘤患者到中晚期,几乎必然合并贫血。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症状,那就是贫血了,我们知道贫血的出现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年人严重贫血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