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能正常传输的五大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网络安全基础1.1网络安全的现状与挑战1.1.1我国网络安全的现状(1)计算机系统遭受病毒感染和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
(2)黑客活动已形成严重威胁(3)安全意识淡薄是网络安全的瓶颈。
1.1.2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1、网络部安全的原因(1)教育问题(2)技术方面(3)互联网不安全(4)系统软件自身不安全(5)网络管理问题2、威胁的来源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来源包括内部人员(信息系统的管理者、使用者和决策者、开发者、维护者等)、特殊身份的人员(审计人员、稽查人员、记者等)、外部黑客、竞争对手、网络恐怖组织、军事组织或国家组织等。
任何威胁都可能是主机受到非法入侵者的攻击,网络中的敏感数据有可能泄露或被修改,从内部网向公共网传输的信息可能被他人窃听或篡改。
3、安全威胁与网络攻击的类型多样化(1)窃听(2)重传(3)伪造(4)篡改(5)非授权访问(6)拒绝服务攻击(7)行为否认(8)旁路控制(9)电磁/射频截获(10)人员疏忽1.2网络安全的定义从本质上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信息的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包含网络信息系统中的软件、硬件级信息资源,使之免受偶然或者恶意的破坏篡改和泄露,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科学。
从广义上讲,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硬件资源包括通信线路、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主机等,要实现信息快速安全的交换,一个可靠的物理网络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资源包括维持网络服务运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在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用户信息数据等。
1.3典型网络安全案例分析1.4网络安全技术1.4.1数据加密技术密码技术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措施。
加密技术是将资料加密,以防止信息泄露的技术。
就体质而言,目前的加密体制可分为:但密钥加密体制和公钥加密体制。
1.单密钥加密体制对称加密算法、私钥加密体制。
第一章绪论1.1.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①计算机网络实体面临威胁(实体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②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典型安全威胁)③恶意程序的威胁(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间谍软件、木马程序)④计算机网络威胁的潜在对手和动机(恶意攻击/非恶意)2、典型的网络安全威胁:①窃听②重传③伪造④篡改⑤非授权访问⑥拒绝服务攻击⑦行为否认⑧旁路控制⑨电磁/射频截获⑩人员疏忽1.2.1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主要因素:(1)偶发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功能失常及软件开发过程中留下的漏洞或逻辑错误等。
(2)自然灾害:各种自然灾害对计算机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也称为人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
可分为几个方面:①被动攻击②主动攻击③邻近攻击④内部人员攻击⑤分发攻击1.2.2不安全的主要原因:①互联网具有不安全性②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③数据的安全问题④传输线路安全问题⑤网络安全管理的问题1.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1.3.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
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网络的系统安全;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最终目的)。
1.3.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标:①保密性②完整性③可用性④不可否认性⑤可控性1.3.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层次:①物理安全②逻辑安全③操作系统安全④联网安全1.3.4网络安全包括三个重要部分:①先进的技术②严格的管理③威严的法律1.4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1.4.1网络安全基本模型:(P27图)1.4.2OSI安全体系结构:①术语②安全服务③安全机制五大类安全服务,也称安全防护措施(P29):①鉴别服务②数据机密性服务③访问控制服务④数据完整性服务⑤抗抵赖性服务1.4.3PPDR模型(P30)包含四个主要部分:Policy(安全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Response(响应)。
传输常用故障处理方法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故障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延迟或中断。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故障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输故障,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网络连接故障网络连接故障是最常见的传输问题之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检查网络线缆是否连接稳定,插头是否松动,如果有松动情况,则重新插拔网络线缆。
-确保网络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如果有故障,则重新开关设备,或者更换电源。
-检查网络设备的IP地址设置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则进行正确的设置。
-重启路由器或交换机设备,以解决可能存在的设备缓存问题。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起作用,可以尝试重新安装网络设备的驱动程序。
2.带宽问题带宽问题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另一个常见故障。
解决带宽问题的方法包括:-检查网络传输的流量情况,如果流量过大导致带宽不足,则需要通过升级网络带宽或者限制网络流量来解决。
-检查网络设备中是否有其他应用程序或服务占用了大量的带宽,如果有,则可以通过关闭或调整这些应用程序或服务来释放带宽。
-分析网络传输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可能是由于网络设备老化或配置不当导致的,可以通过更换设备或者优化配置来解决。
3.数据丢失问题数据丢失是网络传输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因为网络传输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或中断导致的。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数据丢失问题:-检查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包丢失情况,如果有数据包丢失,可以尝试重新发送数据包,或者通过使用冗余数据包来解决。
-检查网络设备的传输速率是否过高,如果过高,则可能会导致数据包丢失,可以通过调整传输速率来解决。
-检查网络设备的缓冲区设置是否合理,如果缓冲区设置不当,则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可以通过调整缓冲区大小来解决。
4.延迟问题延迟问题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常见问题,会导致传输速度较慢。
-检查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过远,如果过远,则可能会导致传输延迟,可以通过增加中继设备或者调整传输路径来解决。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习题参考答案1. 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然威胁和⼈为威胁两种。
⾃然威胁包括:⾃然灾害、恶劣的场地环境、物理损坏、设备故障、电磁辐射和电磁⼲扰等。
⼈为威胁包括:⽆意威胁、有意威胁。
⾃然威胁的共同特点是突发性、⾃然性、⾮针对性。
这类不安全因素不仅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且严重威胁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因为物理上的破坏很容易毁灭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络系统。
⼈为恶意攻击有明显的企图,其危害性相当⼤,给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带来了巨⼤的威胁。
⼈为恶意攻击能得逞的原因是计算机系统本⾝有安全缺陷,如通信链路的缺陷、电磁辐射的缺陷、引进技术的缺陷、软件漏洞、⽹络服务的漏洞等。
2.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特性有哪些?答:信息安全的特性有:⑴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保持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即对抗主动攻击,保证数据的⼀致性,防⽌数据被⾮法⽤户修改和破坏。
⑵可⽤性可⽤性是指信息可被授权者访问并按需求使⽤的特性,即保证合法⽤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不会被不合理地拒绝。
对可⽤性的攻击就是阻断信息的合理使⽤。
⑶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信息不被泄露给未经授权者的特性,即对抗被动攻击,以保证机密信息不会泄露给⾮法⽤户或供其使⽤。
⑷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的特性。
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能够对信息实施安全监控。
⑸不可否认性不可否认性也称为不可抵赖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否认或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和承诺。
发送⽅不能否认已发送的信息,接收⽅也不能否认已收到的信息。
3.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对策有哪些?答:要全⾯地应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建⽴⼀个⽴体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般主要从三个层⾯来做⼯作,那就是技术、管理、⼈员。
(1)技术保障指运⽤⼀系列技术层⾯的措施来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营,检测、预防、应对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技术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管理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CA是()。
A、加密方B、解密方C、双方D、可信任的第三方正确答案:D2.在移位密码中,密钥k=6,明文字母为U,对应的密文字母为()。
A、AB、BC、CD、D正确答案:A3.DES算法的迭代次数是()。
A、16B、3C、5D、7正确答案:A4.Telnet指的是()。
A、电子邮件B、文件传输C、远程登录D、万维网正确答案:C5.()包括两个分支: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A、信息隐藏B、硬件C、数字签名D、密码学正确答案:D6.节点加密对()采取保护措施A、互联设备B、整个链路C、计算机D、整个网络正确答案:B7.()是指用于加密或解密的参数,用K表示。
A、明文B、密钥C、密文D、密码正确答案:B8.节点加密方式是网络中进行数据加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加密、解密在何处进行A、中间结点、目的结点B、源结点、中间结点、目的结点C、中间结点、中间结点D、源结点、目的结点正确答案:B9.()是针对可用性的攻击。
A、假冒B、拒绝服务C、重放D、窃听正确答案:B10.计算机安全就是确保计算机( )的物理位置远离外部威胁,同时确保计算机软件正常可靠的运行。
A、软件B、路由器C、硬件D、传输介质正确答案:C11.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于TCP/IP参考模型的A、互联层B、主机-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正确答案:A12.()是指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内容的过程A、密钥B、明文C、加密D、密文正确答案:C13.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就是A、保证因特网上传送的数据信息不被第三方监视和窃取B、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各方的真实身份C、保证因特网上传送的数据信息不被篡改D、保证发送方不能抵赖曾经发送过某数据信息正确答案:A14.信息安全五要素中完整性的验证可通过()实现。
A、消息认证B、解密C、加密D、身份识别正确答案:A15.保证数据的合法性就是A、保证因特网上传送的数据信息不被篡改B、保证因特网上传送的数据信息不被第三方监视和窃取C、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各方的真实身份D、保证发送方不能抵赖曾经发送过某数据信息正确答案:C16.在移位密码中,密钥k=9,明文字母为R,对应的密文字母为()。
无线网络连不上的原因篇一:无线网络连不上的五大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五个无线网络无法连接的情况。
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更改笔记本电脑的设置来解决,有些问题是由于本地无线网络的限制而导致的非人为原因。
目前,无线网络覆盖情况可以说是比较普及的。
但是,在不同的地方还是有时候会出现无线网络连不上的情况,对于对电脑网络设置不熟悉的朋友来说,想要找到原因并不容易,有的时候会觉得这些问题很莫名其妙。
计算机屏幕显示已找到无线宽带连接,但无法连接无线网络。
这种事情很常见。
问题出在哪里?逐一分析下:问题1忘记打开浏览器。
一些需要付费使用的无线宽带连接必须先打开你的浏览器,如internetexplorer、safari或firefox,有些免费的无线网络也会要求你先打开浏览器。
打开浏览器后,你会看到无线宽带连接的网页。
在这里你便要输入你的信用卡号或登入你已经存在的帐号。
问题2没有连上网页。
要连上无线网络,你必须要连上特定网页。
然而有些人将浏览器设定在一开始时开启空白页,而不是启始某个页面,便会造成笔记本出现无线网络连不上的情况。
如果你的浏览器是起始于空白页,可以试着连上某个网页──任何网页都行──来促使电脑连上网络。
无线网络的页面将会出现,而不是你所要求的网页。
问题3该处的无线网络不是大众使用,也会出现无线网络连不上的情况。
有的时候你的笔记本电脑可以“看到”,同时也连上了一个无线基地台,但你无法看见登入网页,也无法发送邮件。
这种情况代表你进到一个内部使用,而非公众使用的网络。
问题4需要访问密码。
近来不管是免费或商用的许多无线网络区域,都不让你不用密码上网。
(你在屏幕上会发现一个输入密码的视窗)有时候你问一问就可以知道密码。
有时候你要花钱,比方在旅馆交钱给服务台,才能得到密码。
而有时候一些地方会使用密码来阻挡像你这样的路人使用他们内部的网络。
自然,许多网络的设计者甚至会把信号整个隐藏起来,如此你的电脑甚至无法发现这些基地台。
问题5基地台坏了。
网络管理五大功能分类(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网络管理五大功能分类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网络管理有五大功能: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
对网络管理软件产品功能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五类,即网络故障管理软件,网络配置管理软件,网络性能管理软件,网络服务/安全管理软件,网络计费管理软件。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大家熟悉的网络故障管理、网络配置管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计费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五个方面网络管理功能:ISO在ISO/IEC 7498-4文档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并被广泛接受。
这五大功能是:⑴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故障管理是网络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用户都希望有一个可靠的计算机网络。
当网络中某个组成失效时,网络管理器必须迅速查找到故障并及时排除。
通常不大可能迅速隔离某个故障,因为网络故障的产生原因往往相当复杂,特别是当故障是由多个网络组成共同引起的。
在此情况下,一般先将网络修复,然后再分析网络故障的原因。
分析故障原因对于防止类似故障的再发生相当重要。
网络故障管理包括故障检测、隔离和纠正三方面,应包括以下典型功能:网络管理⑴故障监测:主动探测或被动接收网络上的各种事件信息,并识别出其中与网络和系统故障相关的内容,对其中的关键部分保持跟踪,生成网络故障事件记录。
(1)故障报警:接收故障监测模块传来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策略驱动不同的报警程序,以报警窗口/振铃(通知一线网络管理人员)或电子邮件(通知决策管理人员)发出网络严重故障警报。
(2)故障信息管理:依靠对事件记录的分析,定义网络故障并生成故障卡片,记录排除故障的步骤和与故障相关的值班员日志,构造排错行动记录,将事件-故障-日志构成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整体,以反映故障产生、变化、消除的整个过程的各个方面。
传输故障处理方法传输故障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可能导致信息传输中断或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传输故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1.检查物理连接:首先要确保传输链路的物理连接没有问题。
检查电缆、插头等是否松动,如果有松动,重新插入并确保连接牢固。
如果有破损的电缆,需要更换。
2.检查网络设备:检查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中继器等)是否正常。
重启或重新配置设备,有时可以解决一些常见的网络问题。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可能需要更换或修复。
3.重新启动计算机或设备:有时,简单地重新启动计算机或设备可以解决一些传输故障。
重新启动后,设备可能会重新建立连接并恢复正常运行。
4.检查网络设置:检查计算机或设备的网络设置,确保其与网络兼容。
确保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设置正确。
如果使用DHCP自动获取IP地址,请检查DHCP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
5. 使用网络诊断工具:使用网络诊断工具来帮助确定问题所在。
例如,Ping命令可用于测试与目标主机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
Traceroute命令可用于查找数据包的路径以及是否出现丢包或延迟等问题。
6.检查防火墙和安全设置:防火墙和其他安全设置可能会阻止一些传输流量。
检查防火墙设置,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确保允许所需传输流量通过。
7.更新软件和驱动程序:有时,传输故障可能是由于过时的软件或驱动程序引起的。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减少一些潜在的传输问题。
8.检查网络带宽:网络带宽也可能是传输故障的原因之一、如果带宽不足,可能会导致传输速度缓慢或失败。
使用带宽测试工具来评估网络带宽,并根据需要扩大带宽。
10.备份和恢复数据:在进行任何处理方法之前,应及时备份重要数据。
在处理传输故障时,可能需要删除或重新配置一些配置,这可能会导致数据损坏或丢失。
备份数据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总之,传输故障是网络中常见的问题,通过仔细检查和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快速解决故障并恢复正常的传输。
局域网在长时间运行后,总会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网络故障,其中最让我们感到头疼的就要属网络传输速度“磕磕绊绊”,甚至慢到不能访问网络内容的地步了,因为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单位以及员工都无法离开网络了;一旦单位网络传输速度晃晃悠悠甚至不能正常传输时,那么单位或员工的大部分工作可能就无法正常开展。
为了提高单位或员工的办公效率,想方设法让网络传输畅通无比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现在,本文从实战角度出发,向各位朋友贡献几则网络不能正常传输的原因以及应对办法,希望大家日后遇到类似网络传输故障时能有所启发!实战1:DNS转发不当,引发传输死循环小王最近从单位局域网内的一台工作站中访问Internet网络时,发现网页内容显示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时不时地还出现无法打开网页的现象。
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工作站系统感染了病毒,可是询问其他同事后,他发现与自己同处一个子网的其他工作站访问外网时速度都很缓慢,这说明该故障与网络病毒有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后来,小王仔细对比检查了几台上网速度不快的工作站配置参数,看到DNS服务器地址参数不尽相同,有的使用的是单位主DNS服务器地址,有的使用备用DNS服务器地址,按道理来说局域网中的两台DNS服务器不应该同时出现故障呀!?小王有点放心不下,赶紧对局域网中的两台服务器DNS服务器配置参数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让其深意外,原来两台DNS服务器都启用了DNS转发功能,不过在设置转发地址时,小王看到IP地址为10.176.6.10的DNS服务器将解析任务转发到10.176.6.11服务器中了,而IP地址为10.176.6.11的DNS服务器却将解析任务又转发给10.176.6.10服务器了,这么一来当主DNS服务器无法完成普通工作站发送过来的解析请求时,它就会自动地将解析任务转发给局域网的备份DNS服务器中,而当单位的两台DNS服务器工作状态都不正常时那么局域网传输通道中就会形成死循环了,要不了多长时间网络传输通道就会被堵塞。
突然wifi无法访问互联网是什么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wifi突然无法访问互联网的情况,这种问题给
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对于这一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1.路由器故障:首先需要检查路由器是否正常工作。
有可能是路由器
硬件故障或者路由器设置出现了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连接至互联网。
2.网络故障:有可能是网络提供商出现了故障,导致整个网络无法正
常工作。
可以通过检查其他设备是否也无法连接互联网来确认是不是网络故障。
3.信号干扰:有可能是周围电磁信号的干扰导致wifi信号受阻,无法
正常连接互联网。
可以尝试将路由器位置调整一下,避免信号干扰。
4.密码错误:有可能是输入的wifi密码错误,导致无法正常连接。
需
要确保输入的wifi密码是正确的。
5.IP地址冲突:有可能是设备之间的IP地址发生了冲突,导致无法正
常访问互联网。
可以尝试重新获取IP地址或者在路由器设置中查看是否有IP 地址冲突。
总的来说,wifi无法访问互联网可能是由于路由器故障、网络故障、信号干扰、密码错误或者IP地址冲突等原因所导致。
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我们可以逐一排查,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恢复正常的网络连接。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突然wifi无法访问互联网的问题。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为了在设备发生故障或发生其他威胁数据安全的灾害时保护数据,将数据遭受破坏的程度减到最小,可对数据进行()。
A、数据备份B、虹膜识别C、笔迹识别D、指纹识别正确答案:A2、密码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加密阶段和计算机加密阶段。
A、人为加密B、硬件加密C、手工加密阶段D、软件加密正确答案:C3、未授权的实体得到了资源的访问权是对下面哪种安全性的攻击?A、合法性B、机密性C、可用性D、完整性正确答案:B4、密码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手工加密阶段、O和计算机加密阶段。
A、机械加密阶段B、硬件加密C、人为加密D、软件加密正确答案:A5、IP提供()服务。
A、可以随意丢弃报文B、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C、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D、绝对不能丢弃报文正确答案:B6、网络环境下的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O 的攻击。
A、保密性B、完整性C、可用性D、不可否认性正确答案:C7、可用手工或机械方式实现加密和解密过程的密码是()。
A、公钥密码B、双钥密码C、非对称密码D、古典密码正确答案:D8、DDoS是OoA、隐身巩固B、信息篡改C、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信息收集正确答案:C9、在移位密码中,密钥k=4,密文字母为E,对应的明文字母为()。
A、AB、DC、BD、C正确答案:A10、数据的()的目的是保证计算机系统上的数和信息处于一种完整和未受损害的状态,这就是说数据不会因为有意或无意的事件而被改变或丢失。
A、可控性B、保密性C、可用性D、完整性正确答案:D11、保密性可以通过O来实现。
A、数字签名B、密码学C、硬件D、漏洞分析正确答案:B12、数据备份按照备份时所备份数据的特点可以分为3种:()。
A、设备备份B、媒体备份C、环境备份D、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系统备份正确答案:D13、下面关于IPSeC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它可以提供数据源认证服务B、它只能在Ipv4环境下使用C、它可以提供流量保密服务D、它是一套用于网络层安全的协议正确答案:B14、TCP/IP协议传送的数据包在网络上通常是(),容易被窃听和欺骗。
传输常见的故障当涉及到传输过程中的常见故障时,以下是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1. 连接问题:传输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连接中断或连接不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网络问题、电缆故障或设备故障引起的。
检查网络连接、电缆连接和设备状态,确保连接正常。
2. 带宽限制:传输过程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带宽限制。
当网络流量过大或带宽资源有限时,传输速度可能会变慢或中断。
确保网络带宽足够满足传输需求,或者考虑优化传输过程以减少带宽占用。
3. 数据包丢失: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丢失或损坏,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不完整。
这可能是由于网络拥塞、信号干扰或传输介质故障引起的。
通过使用错误检测和纠错机制(如校验和、重传等)来减少数据包丢失的影响,并确保传输介质的稳定性。
4. 延迟: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延迟,导致传输速度变慢或实时应用受到影响。
延迟可能是由网络拥塞、路由器性能问题或远程服务器响应延迟引起的。
优化网络配置、增加带宽、选择更快的路由路径或调整应用程序设置可以帮助减少延迟。
5. 安全问题: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可能会面临安全威胁,如数据窃听、篡改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确保传输通道的安全性,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如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来防止安全漏洞。
6. 兼容性问题:不同设备或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可能导致传输故障。
例如,文件格式不兼容、网络协议不匹配或设备驱动程序不正确。
确保传输的文件或数据与接收端设备或系统的要求相匹配,并进行必要的格式转换或协议适配。
这些是传输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和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仔细排查并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来解决故障。
第一章序论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1、计算机网络中受到威胁的实体2、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威胁描述窃听网络中传输的敏感信息被窃听。
重传攻击者将事先获得部分或全部信息重新发送给接收者。
伪造攻击者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
篡改攻击者对通讯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再发送。
非授权访问通过假冒、身份攻击、系统漏洞等手段,获取系统访问权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阻止合法用户获得服务。
行为否认通讯实体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
旁路控制攻击者发掘系统的缺陷或安全脆弱性。
电磁/射频截获攻击者从电磁辐射中提取信息。
人员疏忽授权的人为了利益或由于粗心将信息泄漏给未授权人。
3、恶意程序的威胁(计算机病毒的威胁)4、计算机网络威胁的潜在对手和动机恶意攻击的潜在对手国家黑客恐怖份子/计算机恐怖份子有组织计算机犯罪其他犯罪成员国际新闻社工业竞争不满的雇员计算机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偶发性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机能失常、软件开发过程中留下的某种漏洞或逻辑错误等。
自然灾害: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泥石流、建筑物破坏等)。
人为因素: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或潜入计算机房,篡改系统数据、窃用系统资源、非法获取机密数据和信息、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等。
此外,管理不好、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安全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差、操作失误、渎职行为等都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威胁。
1.被动攻击2.主动攻击3.邻近攻击4.内部人员攻击不安全的主要原因1.Internet具有不安全性2.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问题3.数据的安全问题4.数据的安全问题5.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网络安全的定义(目标)p8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数据业务、点播业务、网络传输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数据业务常见故障查处理方法故障处理流程图一、ONU侧故障判断分析1.首先在ONU管理界面中检查ONU是否能正常注册。
如果无法正常注册,请测量ONU接收的光功率,检查光链路是否有问题,造成光功率不够,光衰减过大。
2.如果可以注册,仍然无法上网,检查ONU上的VLAN 配置是否正确。
3.如果无法上网,是上联网络出了问题。
请检查上联口的端口状态,VLAN配置是否正确等。
4.如果可以上网,说明上联网络正常,在PON口接一台新的ONU,注册通过后,设置好ONU的VLAN号,然后测试是否能上网。
5.如果某ONU下连接的是局域网或多根网线,可断开后单独接一台电脑测试,排除局域网问题。
二、数据终端故障判断与维修帮助指南:当用户来电反映宽带不能上网,首先应该有效倾听,搜集信息。
然后查看用户申报的区域是否有片区故障,如果有,直接为其解释;如果没有,在故障处理时限内进行派单;如果超过了故障处理时限,应进行催单。
常见故障判断:1.不能上网,错误691:1.1 出现此故障时一定要仔细判断,尤其是帐号前与后的空格,很难分辨出来。
所以当出现691错误时,首先把原来的帐号和密码删掉,重新输入正确帐号及密码。
1.2 帐号欠费:宽带用户欠费后,计费服务器会将该帐号暂时停用,用户交清欠费后,帐号不一定会马上启用,这时如果拨号,也会出现错误691的提示。
1.3 电脑硬件原因:当电脑上安装了两块网卡并且都启用时。
导致MAC地址绑定错误,出现691错误代码,建议禁用其中一块网卡。
1.4 电脑禁用网卡后或网卡未驱动或驱动错误拔号也会出现691的提示,检查网卡是否正常工作。
1.5 有时在电脑突然断电时,也会有此错误,在开机后,只需等待5分钟后,就可能会自动解决。
2.错误提示678:导致错误678报错的原因有很多,在网络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出现错误678,如:交换机、EOC、ONU、路由器设备死机、停电等问题,用户电脑网卡问题,用户电脑系统问题等等,都有可能导致错误678。
wifi情缘——ping命令之传输失败,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一、引言如今,WiFi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传输失败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WiFi传输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问题。
二、WiFi传输失败的原因1.信号弱信号弱是导致WiFi传输失败的常见原因。
当设备与路由器之间的距离过远、障碍物过多时,信号强度会减弱,从而导致传输失败。
2.设备问题设备问题也可能导致WiFi传输失败。
例如,设备天线损坏、设备驱动程序过时等。
3.网络配置问题网络配置错误,如IP地址冲突、子网掩码错误等,也会导致WiFi传输失败。
4.信号干扰周围的其他无线设备、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可能会对WiFi信号产生干扰,导致传输失败。
5.病毒或恶意软件电脑或手机感染病毒或恶意软件,可能会导致网络连接异常,从而影响WiFi传输。
三、使用Ping命令检测故障1.什么是Ping命令Ping命令是网络诊断工具之一,通过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包并统计返回结果,以判断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如何使用Ping命令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 目标IP地址”即可。
例如,若要检测路由器故障,可输入“Ping 192.168.1.1”。
四、解决传输失败的常见方法1.增强信号(1)更换位置:将设备移至路由器信号更强的地方。
(2)使用信号增强器:购买WiFi信号增强器,以扩大信号覆盖范围。
(3)调整路由器设置:调整路由器的天线角度、信号功率等参数,以增强信号。
2.修复设备问题(1)重启设备:定期重启设备,以解决潜在问题。
(2)更新设备驱动程序:访问设备官网,下载并安装最新驱动程序。
(3)联系设备厂商售后服务:若设备出现故障,请联系厂商寻求售后支持。
3.配置网络(1)重启路由器:定期重启路由器,以恢复网络连接。
(2)调整路由器频段:更换路由器频段,避免与其他设备冲突。
(3)更改WiFi密码:定期更改WiFi密码,以提高安全性。
局域网在长时间运行后,总会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网络故障,其中最让我们感到头疼的就要属网络传输速度“磕磕绊绊”,甚至慢到不能访问网络内容的地步了,因为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单位以及员工都无法离开网络了;一旦单位网络传输速度晃晃悠悠甚至不能正常传输时,那么单位或员工的大部分工作可能就无法正常开展。
为了提高单位或员工的办公效率,想方设法让网络传输畅通无比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现在,本文从实战角度出发,向各位朋友贡献几则网络不能正常传输的原因以及应对办法,希望大家日后遇到类似网络传输故障时能有所启发!
实战1:DNS转发不当,引发传输死循环
小王最近从单位局域网内的一台工作站中访问Internet网络时,发现网页内容显示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时不时地还出现无法打开网页的现象。
起初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工作站系统感染了病毒,可是询问其他同事后,他发现与自己同处一个子网的其他工作站访问外网时速度都很缓慢,这说明该故障与网络病毒有关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后来,小王仔细对比检查了几台上网速度不快的工作站配置参数,看到DNS服务器地址参数不尽相同,有的使用的是单位主DNS服务器地址,有的使用备用DNS服务器地址,按道理来说局域网中的两台DNS服务器不应该同时出现故障呀!?小王有点放心不下,赶紧对局域网中的两台服务器DNS服务器配置参数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让其深意外,原来两台DNS服务器都启用了DNS转发功能,不过在设置转发地址时,小王看到IP地址为10.176.6.10的DNS服务器将解析任务转发到10.176.6.11服务器中了,而IP地址为10.176.6.11的DNS服务器却将解析任务又转发给10.176.6.10服务器了,这么一来当主DNS服务器无法完成普通工作站发送过来的解析请求时,它就会自动地将解析任务转发给局域网的备份DNS服务器中,而当单位的两台DNS服务器工作状态都不正常时那么局域网传输通道中就会形成死循环了,要不了多长时间网络传输通道就会被堵塞。
找到了故障原因后,小王立即将其中一台DNS服务器的转发地址设置成本地ISP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如此一来DNS解析任务就不会发生死循环了;重新修改了DNS转发地址后,小王再一次进行了上网测试,这一次他发现网络访问速度已经恢复了正常。
实战2:网络病毒袭击,引发通道堵塞
由于工作需要,小王准备通过自己工作站的网上邻居窗口去访问同事的一个共享文件,可是在将这个容量不超过10KB的文本文件拖放到本地硬盘中时,他发现网络传输速度异常缓慢,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文件传输才算完成。
小王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的工作站或者局域网遭受到了网络病毒的攻击。
目前网络中各种类型的病毒层出不穷,其中蠕虫病毒对网络的破坏性最强,它常常会充分利用系统漏洞进行自我繁殖复制,同时还会利用网络协议自身的漏洞在网络传输通道中非法传播扩散,最终会导致网络传输通道堵塞。
为了验证自己的工作站系统是否已经感染了蠕虫病毒,小王立即将专业分析工具Sniffer 下载下来,利用该工具从连接状态中很快就知道局域网某台工作站系统已经感染了网络蠕虫病毒;当然,要是大家对Sniffer工具的使用不熟悉时,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站系统中安装天网防火墙之类的工具,之后按照缺省参数启用该专业防火墙,日后局域网中要是有工作站感染蠕虫病毒不停向网络发送病毒信息时,天网防火墙就能将这些信息源拦截下来,到时查看拦截结果中的IP地址信息就能准确定位蠕虫病毒源。
找到了感染蠕虫病毒的故障工作站后,小王立即来到那台故障工作站现场,要求那台工作站的使用者暂时断开网络连接,并且重新启动系统,同时将系统切换到安全模式状态,之后使用专业的杀毒软件来进行病毒查杀操作。
在病毒查杀操作结束后,那台故障工作站再次被连接到局域网中,这一次小王发现Sniffer工具抓取下来的信息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再尝试进行共享访问传输时,那个容量不超过10KB的文本文件很快就被传输完成了,很显然在网络病毒被清除之后,网络传输通道立即被打通了。
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朋友注意的是,现在许多蠕虫病毒存在不少新变种,有时候安装在本地系统中的杀毒软件奈何不了这些变种蠕虫病毒,此时大家可以根据变种蠕虫病毒的名称到网上下载专业的蠕虫病毒查杀工具。
为了防止蠕虫病毒再次袭击自己的工作站系统或本地网络,大家还应该到微软公司的官方网站中查找一下是否有针对对应蠕虫病毒的补丁程序,要是有的话必须及时进行下载安装,以增强本地系统或网络的安全“免疫”能力。
实战3:线缆连接出错,引发网络环路
单位各个办公室都有自己的内网,内网工作站通过核心交换机与外网连接。
最近,有同事向网络管理员小王反映,他们处室的工作站在访问外网时不正常,有时能打开网页,但时间不长网页内容又无法显示了,不过再过一段时间,相同的网页内容又能访问了,之后又会持续出现相同的故障现象。
从故障现象来看,小王认为可能是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不稳定,或者网络连接不稳定;不过,在对这些因素进行排查后,小王并没有找到任何问题,为了稳妥起见,小王将单位的交换机设备以及路由器设备都重新启动了一下,以便消除这些设备存在的隐性系统故障,但是故障依然没有消失。
有没有可能是交换机的连接端口出了问题呢?想到这一点,小王特意将连接该处室内网的主交换机端口重新换了一个,再进行测试时还不行,事实上新启用的核心交换机中的那个端口工作状态是正常的,这说明该处室内网不能正常访问网络的原因与核心交换机无关,考虑到其他处室的内网都能正常访问外网内容,于是小王断定该故障肯定是由这个处室内网引起的。
赶到故障内网现场,小王看到该处室共有六台工作站,它们通过一个16口的交换机与单位的核心交换机相连;询问该处室的同事是否经常杀毒,得到的回答是他们经常查杀病毒,可以确保内网中没有网络病毒。
排除了病毒因素后,小王将目光瞄向那个16口的交换机,他看到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网络线缆乱糟糟地放在地面上,于是他决定先将杂乱无序的线缆理顺;在整理线缆的时候,小王发现竟然有一条线缆的两个水晶头同时连接到交换机的两个端口中,很明显该内网存在网络环路现象,难怪该内网中的工作站上网时出现有时能打开网页有时不能打开网页的现象,这都是数据丢包严重的结果。
将网络环路现象排除掉,小王重新启动了一下该16口交换机,结果发现该处室中的所有工作站立即能正常打开网页了,而且网页内容的显示速度很快。
实战4:并发连接受限,引发无法连接
为了方便各位员工互相交流共享信息,单位网络管理员小王特意在服务器的硬盘中开辟了一个共享文件夹,以便来让员工们随意上传发布自己的共享信息。
不过,最近有几个员工同时向小王反映,他们的共享信息无法上传到服务器指定的共享文件夹中。
听到多人同时反
映有故障,小王下意识地认为肯定是服务器系统出了问题;于是他三步并两步地赶到服务器现场,可是在现场小王看到服务器系统运行一切正常,后来又询问了其他一部分员工,得知他们都能够正常地向服务器传输共享信息。
根据这一现象,小王认为该故障肯定是部分工作站系统自身的问题引起的,例如上网设置不当、系统感染病毒等,不过在对几台工作站的各个可能因素进行检查之后,小王并没有找到什么可疑之处,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服务器端。
重新返回服务器现场,小王打开该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窗口,从该窗口的“共享文件夹”会话连接列表中,他看到此时此刻竟然有30个用户连接挂在服务器上;考虑到在架设服务器时为了减轻系统的运行负担,小王特地针对单位局域网工作站数量不足80台的现状,将服务器系统的并发连接数目限制为30,而在缺省状态下每一个用户连接即使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也要等到30分钟之后才能从服务器端自行断开。
很显然,后面的用户之所以无法访问服务器中的共享文件夹,是由于同时访问服务器的连接数已经超过系统指定的数值;找到了故障原因之后,那么这则故障解决起来也就不麻烦了。
小王立即找到服务器中的那个指定共享文件夹,打开该文件夹的属性设置窗口,进入共享标签设置页面,在该页面中将用户连接数量设置成更大的数值。
考虑到单位局域网中的工作站数量不超过80台,为此小王在这里将并发连接数值调整成了80,之后局域网中的其他用户都能正常访问服务器中的指定共享文件夹了,当然也能随心所欲地快速发布共享信息了。
实战5:网关设置不当,引发转发错误
某单位组建了一个包含数十台工作站的小型局域网网络,其中服务器安装了WindowsServer2003系统,负责日常的网络管理及与主管部门的业务联系。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该单位申请安装了ADSL宽带,由局域网服务器所在的主机作为外线连接主机,其它工作站通过服务器共享外线连接进行上网。
安装配置好后,除了服务器系统能够访问外网外,其它工作站都不能上网。
仔细对各项上网参数进行检查后,发现没有任何错误,而且局域网内部工作站之间都能互相访问。
经过仔细分析,怀疑是服务器参数设置存在问题,其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地址为10.176.0.1,与其它工作站处于相同的子网中,其它工作站中的网关地址也都设成了10.176.0.1,按道理来说,这样的设置是正确的,这个局域网中的所有工作站应该能够实现共享访问目的,不过事实恰恰相反。